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代表团一行5人,应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的邀请,于1992年6月22日至7月7日对该所进行了学术访问,以“世纪之交的哲学”为题举行了学术讨论会。在此期间,我方代表团还访同了《哲学问题》杂志编辑部、圣彼得堡(原列宁格勒)大学哲学系,就有关问题与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会晤和座谈。下面,仅就双方学术讨论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和看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3月18日,中华全国日本哲学研究会、河北大学哲学会在保定联合举行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学术报告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卞崇道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本》的报告,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审、博士生导师,《哲学研究》前执行主编刘奔同志于2007年2月7日1时23分去世,享年64岁。刘奔同志1942年4月2日生于日本国长野县,1945年春随父亲以“开拓团”名义移民至中国黒龙江省宝清县,同年秋因战乱与家人失散,被中国人收养。1961年9月入吉林大学哲学系学习哲学,1978年10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获得哲学硕士学位。1981年7月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工作,历任编辑、副编审、编审、《哲学研究》副主编、执行主编,为《哲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刘奔同志作为日本…  相似文献   

4.
中华全国日本哲学讨论会于1988年8月25日至28日在承德举行。会议邀请了16位日本青年哲学思想研究者参加,以期达到日本哲学研究的相互交流和共同探讨。王家骅在《日本儒学的特色》和《日本早期儒学》论文中,认为日本儒学史可以看作是带着相应变形而压缩地重复了的中国儒学史。从中日儒学相互比较的角度看,日本  相似文献   

5.
(一)去年十一月十八日,日本京都大学教养部教授、京都日中学术交流恳谈会代表团秘书长小野信尔和京都大学教养部教授、京都日中学术交流恳谈团团员滨田启介在成都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室、四川大学哲学系部分哲学工作者进行了学术交流。日本学者小野信尔主要谈了如下问题: 1、日本哲学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本哲学界引起兴趣是在二次大战之后,到了六十年代研究的人比较多,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有所减  相似文献   

6.
中华日本哲学会召开1993年学术交流会该会于8月12~13日在北京召开。会上,学会理事长邱成宣读了多卷本《日本哲学史》编撰可行性研究报告,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发言的学者认为,编撰这样一套书很有必要,不仅可以满足我国学术界的需求,而且可以促进我国学者对日本哲学史的研究。与会者还就撰写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会上宣读的论文还有李宗耀的《试论现代日本企业的经营哲学》、许能殊的《论日本实学的先行者贝原益轩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与张载、罗钦顺比较》、赵乃章的《试论柳田谦十郎从唯心论转移到唯物论及其原因与意义》、贾纯的《关于森有礼思想“转向”的探讨》和朱丽颖、徐玉华的《宫原将平的科学哲学思想评介》等。明年是日本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永田广志诞辰90周年。学会理事会决定征集论文,明年举行纪念永田广志的学术讨论会。(赖乔)中华日本哲学会召开1993年学术交流会@赖乔  相似文献   

7.
由南开大学社会哲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与哲学系共同主办的 2 0 0 0年“新世纪价值观”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9月 9至 10日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中国、日本、美国、芬兰等国内外 2 0多所著名大学和学术机构、《哲学研究》等学术刊物的专家学者 ,以及《光明日报》等报刊的编辑  相似文献   

8.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主办、广西大学政治学院、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承办的"中国-越南核心价值观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2月20~22日在广西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广西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以及《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探索与争鸣》、《探索》、哲学中国网等单位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其中越南学者15位)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25篇学术论文(越南学  相似文献   

9.
李贺敏  秦萌 《法音》2012,(9):62+79
本刊讯8月13日至18日,以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广济寺方丈演觉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6人,应邀赴日本出席阿含宗一年一度的"万灯节"法会。8月15日晚上,日本阿含宗桐山靖雄管长在总本殿会见了代表团一行。随后,中国佛教代表团出席了"万灯节"法会。代表团团长演觉法师在致辞中,对  相似文献   

10.
苏联妇女代表团团员、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代亚非哲学研究室主任莫·特·斯捷潘尼扬茨教授1985年10月26日下午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陈筠泉、姚介厚、余丽嫦和金顺福等同志进行了座谈。双方介绍了各自研究所的概况和学术研究情况。斯特潘尼扬茨说,约夫楚克·敦尼克等主编的多卷本《哲学史》现在看来内容比较陈旧了。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正在主持编  相似文献   

11.
场所     
日本有哲学 ,其代表非西田哲学莫属。西田几多郎 1 91 1年发表处女作《善的研究》 ,始登哲坛 ,1 92 6年发表重要论文《场所》 ,宣告“西田哲学”的诞生。西田哲学的创立既标志着现代日本哲学的肇始 ,又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日本哲学的发展。这也是本刊首次以专栏的形式介绍日本哲学即选西田哲学的原因。因篇幅所限 ,这里译介的西田原作《场所》只是该论文的第一节 (原文共 5节 ) ,选译的研究论文也很有限。诚如研究论文所示 ,“场所”是来自根本之处的思索 ,是西田思想逻辑化的开始 ,亦是其思想成熟的路标 ;西田哲学既是哲学性的 ,又是宗教性的 ,它以生命为纽带 ,把哲学与宗教统一起来 ;西田哲学具有现代性 ,因为西田对哲学所持有的问题意识及其思维方式都超越了日本而与西方现代哲学大师同步。因此 ,在西田谢世半个多世纪的今天 ,他的哲学仍然是当代日本哲学的最高代表 ,仍然主导着日本哲学的未来走向。故我认为 ,欲知日本哲学 ,须从西田哲学始  相似文献   

12.
一、绪论战后日本的先秦道教研究(〔日〕池田知久著)《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2期日本道教研究的现状(〔日〕蜂屋邦夫著隽雪艳译)《文史知识》1987年5期国外及我国台湾省道教研究概述(冰珂)《文史知识》1987年5期略谈道教史的研究和编写(钟肇鹏)《哲学研究》1987年10期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组织,人大暨中国伦理学代表团在中心主任葛晨虹教授的率领下于2014年9月28日至30日访问了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并与对方进行了广泛而富有成果的学术交流。代表团成员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焦国成、肖群忠、温海明教授,郭清香、张霄副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北大学江畅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教授,《道德与文明》主编杨义芹研究员,《齐鲁学刊》杜振吉教  相似文献   

14.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马·普学会社会科学代表团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于1980年4月15日抵京,对我国进行访问。在京期间,代表团成员之一,西德哲学学会副秘书长,著名哲学家汉斯—马丁·萨斯教授与首都哲学界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 4月15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办报告会,萨斯教授做了题为《关于马克思早期的革命概念》的学术报告。参加会议的有首都哲学界和有关单位的同志共180余人。  相似文献   

15.
辩证法与现实——访岛崎隆教授韩立新(日本一桥大学)岛崎隆,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部哲学思想、逻辑学教授,主要研究黑格尔、马克思哲学以及逻辑学、对话等。著作甚丰,专著有《思想的最低条件》、《对话的哲学》、《黑格尔哲学与近代认识》等,是日本的知名学者。岛崎隆...  相似文献   

16.
沟口教授是当代日本研究中国哲学的著名哲学家,现任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兼任“东方学会”评议员,编辑委员等职。著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挫折和展开》、《李卓吾》、《儒教史》、《作为方法的中国》等。最近,我有幸就中国哲学有关问题拜访了他。他对许多问题作了回答。下面将主要内容笔录如下。 笔者:沟口教授,您专事中国哲学研究30余年,出版了不少重要著作。我想请您谈谈日本人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哲学? 沟口:关于“日本人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哲学”,这是我长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在今年6月(1990年)专门写了一篇论文,题目就叫作《日本人为何研究中国》。此文发表在《新史学》第1卷第2期上。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所和全国伦理学会 举办的中日实践伦理学 讨论会于1987年9月 7日至9日在中国社会 科学院举行。日本方面 参加会议的六名学者是 前日本伦理学会会长、 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 授胜部真长,筑波大学 哲学、思想学系教授高 桥进,还有以北奥三郎 为团长的日本伦理研究 所访华团一行四人。中国方面参加讨论会的,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相似文献   

18.
<正>《哲学研究》(月刊)是全国性的哲学专业理论刊物。每月25日出版。每册大16开本128面,单价30元,全年36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201,国外代号:M15。《世界哲学》(双月刊)是专门介绍外国哲学的刊物。每个单月第2日出版。每册大16开本160面,单价30元,全年18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202,国外代号:Q1432。《哲学动态》(月刊)是动态性、研究性、资料性的学术刊物。每月26日出版。每册大16开本112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建设”讨论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建设”讨论会纪要张晓明(中国社科院哲学所)1995年9月14日,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课题组、《市场经济和文化建设》课题组、《哲学研究》编辑部和《哲学动态》编辑部联合召开了“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建设”讨论会,现将讨论中的内容概述...  相似文献   

20.
我国解放后第一次研究日本近代哲学的讨论会,8月9日至14日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主办这次会的是东北哲学学会等单位。讨论是围绕《日本近代哲学史(讨论稿)》进行的。到会的有北京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河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宗教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和教学人员共50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