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壁生 《哲学动态》2023,(10):66-75
“天地之心”是《礼记》与《周易》中的一个概念。唐文明在近期的一系列论文中证明,天地之“心”是一个最高的主宰者,能够创生天地。吴飞反驳了唐文明的观点。回到经典中,详细考察经典中的“天地之心”,可以发现,在气论的背景中,天地之心是指人在天地之中的地位,即人得天地之气最清,所以贵于万物。在传统思想中,圣人德合天地,圣人之“心”,便是“天地之心”的体现。同时,圣人制作六经,使人贵于万物,而又敬畏天道,合于自然。在中国文明史上,正是因为“六经”的尊崇地位,中国文明始终在不断重新理解自然,并且在不断保持一种超越自然与回归自然的张力中前进。  相似文献   

2.
“道’与“心’分别是道家与禅宗两文化的中心范畴,比较两者的同异性,揭示其内在联系,分析其理论得失,这对深入了解两者的思想旨趣或许不无神益。因篇幅所限,本文只揭示“道”与“心”在主要特性上的同异性而不全面论及其基本内涵。一、道家之“道”与禅宗之“。乙”的共通性(-)从“道”的自然无为性到禅宗“心”的自然自由性‘咱然”、“无为”之词均创立于道家,首见于《老子入它们是作为释解“道”的属性的范畴而出现的。老子之“道”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其一,道性自然。这是说“道”的根本特性即表现为自然本然性。《老子》二十…  相似文献   

3.
心性论是《坛经》的核心。通过观法为空思想的分析,从理论上说,所谓明心见性不过是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坛经》中性的内涵即是“本来面目”。它又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不变自体,二是自然性能。心的基本含义是慧,即分别、觉知等意。《坛经》中的心又有本心、自心、执心、妄心等的不同。本心是性的自然外现,属众人同有,自心、执心、妄心等则是于自心上起的执着,心性论是大乘佛教的理论中心,《坛经》的解脱论等也是基于心性论之上的。  相似文献   

4.
否定的精神     
匆匆忙忙过了三伏,热也热了,却未曾写得一字。想起陶渊明诗句:“心远地自偏”以及时下俗语:“心静自然凉”,不觉汗颜,足见心不远心不静。不过,身居都市为俗人,油盐柴米酱醋茶,又哪一件不让人操心烦心?汗颜只是惭愧,惭愧却更是汗颜,汗下如注,汗流满面,更觉天热了几分,正当此时,志远兄电话来催稿,又添“无米下锅”之烦恼,不由想起一则笑话:妻见夫皱眉挠头作文章,便道:“敢情写文章比生孩子还难。”夫叹道:“你们生孩子肚里有货,而我写文章肚里没货,所以更难。”电话铃如催魂铃,肚里没货时急煞人,天又热了几分。好在这里有了救兵,此期“禅话百家”收得数稿,禾戈先生《春来草自青》,讲一则公案中的诗意与玄机,良文先生将茶与禅的好处衍为一赋,而另一位老干部则提出与张中行老先生商榷一下。草草阅了一过。倒让我松下一口气擦了一把汗。心定神静之后,抬头一看月历,不觉秋之将至。  相似文献   

5.
梁漱溟心理学思想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友荣 《心理科学》1999,22(5):461-462
1心理发生观梁先生认为人的身体(确切地说是人脑)是心理产生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从生物进化史看去,总是心随着身而发展,身先而心后,先有其身而后有其心”[1]。他指出,复杂的心理活动取决于人与自然长期不懈地相互作用,“自然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两个方面言之: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不可一息或离,人涵育在自然中,浑一不分……则人之生也时时劳动而改造着自然,同时也发展着自己”[1]。自然环境在人的心理发生中起着促进作用,人类正是通过认识和改造着自然的同时,认识和发展着自己的。而个体的心理发生则完…  相似文献   

6.
自然造化问题,是道家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老子认为,自然造化,是“无为”而自成、自化。他主张“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大道取法自成;“万物将自化”(同上,三十七章),万物自行化生;“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同上,六十四章),大道辅助万物自然成长而不敢有所施为。庄子及其学派继承并推展了老子“无为而自化”的自然造化观。《大宗师》指出:“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  相似文献   

7.
道教是一种以人为贵、追求实现生命自身价值的宗教,其终极理想就是要扩张人的本真之性而得道成仙。道教秉承道家自然无为、不逐外物的深邃智慧,强调人的自然特质。道家道教认为,现实中的人们在盲目地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误入了难以自拔的歧途,他们忘却了自身的真正价值,不再谋求生活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因此,它们劝导人们返朴归真,过顺应自然、纯朴真实、恬然淡泊的生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真人”。所谓“真人”就是不断炼养生命、存养本性而得以觉悟大道的仙人,他们“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①。所以,道家道教都非常重视对人的生命问题的…  相似文献   

8.
论儒家思想中的"人"与"自然"之关系:兼论其21世纪之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儒家思想传统中“人”与“自然”之关系。本文先从比较文化史视野,析论中国思维方式之特质在于“联系性思维方式”。本文指出,儒家思想传统以“联系性思维方式”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相即相融并互相渗透的关系。“自然”是“人”的创生者,“人”也是“自然”的参与者。儒家思想家主张“人”与“自然”之间具有连续性与一体性之关系。这两种关系之所以可能,其基础正在于人与宇宙万物都以生生不已的仁德为其本性。“仁”既内在于每个人的心性之中,又超越于每个个体之上,成为宇宙万物之共同质素。而儒家思想中“人”与“自然”之连续性与一体观的建立与发展,正是以人“心”之自觉为其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魏晋玄学中,竹林玄学派的代表嵇康、阮籍逆流而动,打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 旗号。对此,思想史家中一向存在嵇阮阳尊道而阴奉儒之说。本文试图通过对嵇阮文本的详细阐释 表明,嵇阮的“越名任心”论乃是一种地地道道的道家反名教尊性情(自然)的观念。本文认为,嵇阮 二人早年都曾经服膺儒家目的性的礼教,但后来由于目睹现实的礼教沦为了手段性的礼教(成了捞 取名利的工具),儒家理想的破灭使他们毅然弃绝儒家而走向道家,完全抛弃名教而推崇自然,“越名 任心”论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胡晓光 《法音》2001,(2):17-20
在一般佛典中,“唯识”与“唯心”这两个概念是不作分别的,如“万法唯心”与“万法唯识”实际就是同义语。有时“心”与“识”组成一词--“心识”或“识心”,都是把“心”与“识”当成同一范畴。“心”与“识”虽在概念内涵方面有共通部分,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名相,其词义与使用形式并不完全一致。汉译佛典中的“心”,源自印度梵文两个不同词汇:一是“质多”(citta),二是“汗栗驮”(hrd)或“干栗驮耶”(hrdaya)。“质多”之心是指意识活动的心,而“汗栗驮”或“干栗驮耶”之心则是指肉团心和树心、核心、心要。肉团心即心脏…  相似文献   

11.
“心”,在佛教中有着最为丰富的诠释。认识自己的心,把握自己的心,自如地运用自己的心,最终超越一切束缚,得到涅槃寂静之乐,这是非常美妙的境界。当年佛陀证悟到了这个境界,便从内心流出无尽的悲悯,以圆满的智慧,向我们揭示了“心为法本,心尊心使”的真理。了解心,无疑就是了解了一切事理的根源,而智慧地运用此“心”,就能引导一切众生走向幸福美满的生活。“心”本来是自然的、清净的,没有造作,不染纤尘。如同静静的湖水,内不涌动,外无波澜,映现万事万物,明明朗朗。而心的这个“本来”,被无明烦恼障蔽后,变得杂乱垢染,念念无常,如同湖面起…  相似文献   

12.
“打坐”又称盘坐、静坐 ,它是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炼方式 ,与佛教中的禅坐、禅定及“结跏趺坐”有着相同的功能。盘坐又分自然盘、单盘和双盘 ,最早由古人的散坐和跪坐演化发展而来。打坐既可养身延寿 ,又可开慧增智 ,故古人极为推崇。早在两宋金元时期 ,晁公武收进的《辟斋读书志》丛书中就有唐代道士司马承祯所写的《坐忘论》一卷 ,司马承祯曰 :“学道之初 ,要须安坐收心 ,离境住无所有 ,不著一物。自入虚无 ,心乃合道。”《黄庭经》中云 :“物有自然事不烦 ,垂拱无为体自安 ,体虚无物身自闭 ,寂寞旷然口无言。”《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我国古代几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概念概括为“一志五心”。一志,指“立志”;五心,指“专心、好心、乐心、恒心、虚心”,并探讨了“一志五心”的基本涵义。作者认为,我国古代学者使用的非智力因素概念与现代心理学的非智力因素概念并不是完全周延的,所以有其独特价值.在阐释概念的基础上,本文着重论述了“一志五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山水画家在文化异域所进行的“风景图式”的修正,是具有文化参照意义的学术命题。中国山水画无疑是一种“风景画”。不过,中国画中的“风景”,已不是纯自然的“山水”。当中国山水画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蕴时,作为审美客体的“风景”,已被中国文化的山水“对象化”。中国文化的山水,很少成为西方风景绘画的焦点再现,山水画的主旨是把纯自然的山水和主观的“我性”、“我情”合而为一,那些山水很少人文景观,那些山水的自然性恰恰是“我”借题发挥的载体和符号。更深刻地说,中国山水画通过自然山水(非人文景观)抒写“我”之“心”、“性”而形…  相似文献   

15.
在早期儒家认知理论与形而上学之间游走无隙的是心论。从孔子通过经验学习、理性思考以及日常实践循环往复到达的“乐之”境界,到孟子通过具体而微的道德实践扩充善端成为“性”之本体,再到荀子通过“虚壹而静”的经验学习与理性思虑而最终实现的“大清明”境界,早期儒家的“心”在认知过程和实现形而上境界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的“心”或体现为认知心,或体现为道德心,或体现为形而上之心。“心”的这些面向并不是静止的,它们在动态的转化之中共同构成了一幅关于早期儒家心论的丰富图景。  相似文献   

16.
一、文学想象力 这里根据一些文学作品来研究想象力. “视于冥冥,听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寂漠之中,独有照焉”,这是《淮南子·俶真训》中的名言.在昏暗中看见光亮,在无声中听到和谐之音,这时候,用来看的不是肉体的眼睛,而是“心眼”;用来听的不是肉体的耳朵,而是“心耳”.心眼和心耳,自然还有心鼻、心舌和心皮肤,这五者统称为“心的感官”.心的感官发挥作用,也就是想象力在发挥作用.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的名句.“天际”的意思是离我们极遥远的地方.能够看见“长江”在“天际流”的,自然不可能是我们的肉眼,而只能是我们的心眼,换言之,只能是我们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7.
谭明冉 《哲学研究》2023,(4):52-61+127
如何理解《孟子·离娄下》的性、故、智的关系和《孟子·公孙丑上》的言、心、气的关系,历来注疏争讼纷纭。本文根据解释学循环的原则,即同时代的作品必有共同的用语、话题和写作风格,以《庄子》中的思想对以上两段重新做一诠释。结果发现,《离娄下》中的“故”是有心、有意,甚或奸诈之心,这样与“智”就合理地衔接了。《公孙丑上》中“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同于《庄子·天地》“得其所谓,謷然不顾”“失其所谓,傥然不受”之境界。孟子的“不动心”是集义而生的浩然之气,是大无畏精神,而不是庄子“心斋”之后的是非两忘的淡泊心境。  相似文献   

18.
独自在殿外跑香,让忧烦的心灵自荡自漾,身体的每一寸肌肤都浸在晚风的呼吸中、感受那生灭的过往,思考如何让它自来自去而不动心。夕阳渐渐西沉了,是否也意味着一段生命因缘的终止?还是另一段因缘的萌生?我失落了创作的意图,只停滞在所眷恋的是非情识中,沉溺再沉溺……。 师兄提问我: “天自天,地自地,你若自己不受绊,世间的是非情识如何绊住你?” “无奈事尘纷纷扑心而来,如何让它尘埃落定呢?” “情爱随生随灭,前后无恚,何不让它自来自去?” “如果因缘末了,又怎能来来去去,一心自  相似文献   

19.
周磊 《中国哲学史》2021,(2):37-43,53
明代“气学”心性论建构存在两种不同的路径,分别以王廷相的“性由心主之”与吴廷翰的“心由性主之”为代表.王廷相建构了现实、动态的人性论,其“性由心主之”理论将人心设定为人性养成过程中的关键一环,这种致思方向符合“气学思维”逻辑推演.而吴廷翰的“心由性主之”则依然没有摆脱理学“复性”模式,人心在人性养成过程中作用较低,因此...  相似文献   

20.
根据“般若是诸佛之母”的思想,慧能的自性般若思想既为禅宗顿悟禅提供了本体性的理论支撑,也是其“一行三昧”等实践方法的依据,同时也指向了禅宗顿悟禅“刹那间,妄念俱灭”境界归宿。菏泽神会又援引《华严经》、《般若经》等,说明“众生本有无师智、自然智”,论证发挥慧能自性般若思想。慧能的本性般若思想,与儒家“性善”说及道家“自然本性”说有很大相通之处,并对陆王心学的“自心良知”说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