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2021年12月3日至4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为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就如何学习、领会和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张风雷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季芳桐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主任李林研究员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4月,《全球化视野与中国化语境——名家谈中国伊斯兰教与研究》一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讨论伊斯兰教相关话题的学者访谈录。之所以冠以"全球化视野与中国化语境"主题,一是基于伊斯兰教的国际性特点,无论是从信教人数还是影响来看,伊斯兰教被视为仅次于基督教的世界第二大宗教;二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伴随着人员的频繁流动及信息、科技的高度发达,文化、文明的互动、交融及"跨界"更加常态化;三是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世界各地的伊斯兰文化都具有"在地化"烙印,中国的伊斯兰教在"中国化"过程中深度融入中国社会,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认识、研究我国伊斯兰教,既要有开放的全球视野,更要置于中国化语境中。  相似文献   

3.
正伊斯兰教是世界性宗教,自唐宋时期传入我国后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始终走着一条中国化之路。如何从全球视野和中国化语境两个维度认识伊斯兰教,以及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伊斯兰教研究的发展历程,是非常重要的学术议题。近日,《全球化视野与中国化语境——名家谈中国伊斯兰教与研究》的出版就是针对上述议题所进行的积极探索。这是一部以口述史为主,对伊斯兰教研究领域著名学者的访谈录,全书25万字,分四个专题,收录了16篇访谈稿。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应国家民委的邀请,以宗教基金部部长马哈茂德·哈穆迪·泽格祖葛博士为团长的埃及宗教基金部代表团一行6人,于1999年9月4日至10日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代表团访华期间,于9月6日上午拜访了中国伊协。埃及宗教基金部代表团在我会受到热烈的欢迎。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学生列队迎接,中国伊协副会长宛耀宾、马贤、阿伊明、马云福、夏米西丁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宛副会长首先代表中国伊协并以中国两千万穆斯林的名义,对埃及外宾访华表示热烈欢迎,对埃及宗教基金部、埃及伊斯兰事务最高理事会历年来邀请中国穆斯林学者出席在埃召开的伊斯兰国…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第28届伊斯兰团结国际大会于2015年1月7日至9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本次大会主题为"伊斯兰民族的团结和挑战与机制"。来自伊斯兰国家的伊斯兰学者、思想家、宗教组织的领导人和俄罗斯、英国、中国、法国、德国、泰国、荷兰、南非、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71个国家的学者、宗教领袖、科学精英以及伊朗国内代表550多人出席。中国伊协副秘书长巴拉提·拉吉甫出席会议。伊朗促进伊斯兰教教派团结世界大会秘书长阿亚图拉穆哈森·阿拉基主持会议并讲话。伊朗总统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2003年12月23日—31日,应台湾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的邀请,以张新鹰副所长为领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学者一行四人,赴台参加了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等单位于12月27日—28日举办的“宗教信仰与社会危机”学术研讨会,并在会议前后到高雄、嘉义、南投、台中、台北参观访问了宗教场所、风景名胜和文化机构,会见了中台禅寺惟觉法师等宗教界、学术界知名人士。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主任周燮藩研究员、佛教研究室副主任魏道儒研究员、道教和中国民间宗教研究室郑开副研究员分别在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什叶派伊斯兰教在伊朗…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02年6月17—22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组织98级毕业班全体同学到江苏省南京市及周边地区进行毕业实习。在江苏省南京市宗教主管部门及南京市、扬州市伊协的大力支持下,毕业生参观了该省净觉寺、吉兆营清真寺、仙鹤寺、六合清真寺、镇江清真寺、南京殡葬服务所等宗教活动场所,游览了普哈丁墓园、清代学者刘智之墓、郑和衣冠冢、达浦老故乡,学员每到一地,不但认真听取该地伊协及阿訇的情况介绍并与之座谈,还在那里追寻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的伊斯兰文化遗迹和悠久历史,学习中国伊斯兰近、现代先贤致力于伊斯兰教研究的治…  相似文献   

8.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在北京召开的有关伊斯兰教工作专题会议上,就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本刊摘录如下,题目为本刊所加。  相似文献   

9.
10月9日至11月10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在京举办了第一期新疆伊玛目研修班。11月7日,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亲切接见了新疆伊玛目研修班的全体学员,并发表了题为“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讲话。 该研修班按照学习讲座和组织参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和研讨期间,聘请了在京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进行座谈,对中国宗教现状,新疆历史,新疆宗教简史,我同伊斯兰教与宗教政策,宗教法规,西部大开发决策及在西部人开发中宗教人士应起的作用,朝觐有关问题,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2015年斋月期间,西安高新锦业路清真寺举办了与回坊清真寺以及伊斯兰学者的文化交流活动,邀请不同的阿訇、学者来寺演讲。定纪平、李金亮、刘建荣、穆永胜、白璋、王永宝等各位阿訇尔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弘扬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阐扬伊斯兰教的中正之道,从伊斯兰教的视角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和谐、宗教和顺探索新的宣教方式;精彩纷呈的卧尔兹让坊民们如沐春风,信仰提升。特别是,今年的盖德尔之夜,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应埃及宗教基金部部长、伊斯兰事务最高理事会主席泽戈祖格博士的邀请,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余振贵、副秘书长杨志波二人出席了于2004年4月28日至5月1日在埃及开罗召开的伊斯兰事务最高理事会第十六届大会。本次大会是在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倡导下召开的,主题为“伊斯兰文明中的宽容精神”。来自63个国家和6个伊斯兰国际组织的12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26位宗教部长和司法大臣、18位国家总穆夫提;以及当今伊斯兰世界的知名思想家和宗教学者。此外,大会还特别邀请了梵蒂冈教皇代表、埃及科普特基督教大主教与会。4月28日上午,大…  相似文献   

12.
<正>马启西,我国著名伊斯兰教学者、经师,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创始人,今年是他逝世一百周年。2014年6月14日,来自北京、江苏、陕西、宁夏、新疆和甘肃等地科研机构、大学的伊斯兰教知名专家学者相聚甘肃临夏,召开马启西宗教思想学术座谈会。学术座谈会由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副院长高占福研究员主持,参会的专家学者围绕马启西宗教思想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最近20多年海内外学者针对近代中国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互动关系问题发表了不少论著。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回顾,讨论了基督教传教学、伊斯兰教护教学、文明(宗教)对话、文化交涉等多重视角参与研究的必要性,强调全球史观对理解近代中国这两大宗教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多样性宗教与多元文化共存的国家。中国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多元共存的文化理念是中国各民族宗教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伊斯兰教自进入中国,其本土化历程一直伴随着伊斯兰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国穆斯林学者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家思想的学习与吸收,将伊斯兰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会通,建构中国伊斯兰教宗教理论,使中国伊斯兰教变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取得重要成就。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的创建和发展是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汇的成功路径选择表,其宗教思想、文化特色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5.
首都伊斯兰教界为世界和平祈祷本刊讯根据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宗教办公室的通知,中国伊协和北京市伊协于8月16日下午在北京牛街礼拜寺和东四清真寺分别举行了和平祈祷活动,依伊斯兰教的方式为世界和平进行祈祷。8月16日(星期五)是伊斯兰教的聚礼日,下午1点...  相似文献   

16.
1996年7月4日上午太平洋地区发展与教育协会顾问委员会成员李·安东尼先生(Mr·Anthony Lee)应邀在世界宗教研究所作了题为“巴哈伊信仰在美国——一种成功地综合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的学术报告。 安东尼先生介绍说:“许多学者在研究美国的巴哈伊教信仰时,总是把它归于伊斯兰教范畴。而事实上在美国等地出现的巴哈伊教自身已否认他们的宗教是伊斯兰教,许多普通的巴哈伊教信仰者甚至根本不知道巴哈伊教有伊斯兰教的根基,与此同时他们也不完全象基督教徒那样进行宗教活动。在美国巴哈伊教已成为一种成功地综合了基督教和伊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2016年2月2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慰问期间,来到银川永宁县纳家户清真寺走访调研,接见了宁夏伊斯兰教界人士,并进行了亲切座谈。李克强总理在座谈中对伊斯兰教界在维护宁夏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要全面理解《古兰经》,深入挖掘《古兰经》中的和谐、和平、发展等理念,发扬伊斯兰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具有宗教、法律、伦理三位一体的特点,伊斯兰教法不仅约束着穆斯林的内心世界,也约束这他们的外部行为。伊斯兰教法包括宗教功课、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三方面内容,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了伊斯兰教法律文化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必经之路,明清时代回族学者汉文译著对这一过程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依据文献资料研究了汉文译著活动与教法的传布诸问题,试图从一个方面揭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宁夏回族自治区伊斯兰教第四次代表会议于1989年11月3日至6日在银川举行。来自全区的伊斯兰教界人士、学者、宗教工作者和穆斯林代表232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自治区人民政政府李成玉副主席,代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向大会表示热  相似文献   

20.
《马德新思想研究》一书已于2004年12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杨桂萍副教授。马德新(1794-1874年)是十九世纪中叶享誉云南的回族大阿訇和学者,著译颇丰,被称为清代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学者之一。他开创了经堂教育云南一派;在咸丰、同治年间曾经领导云南东南回民起义;后与政府议和,投身学术,著有数十部阿拉伯文、波斯文及汉文伊斯兰著作,为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中国伊斯兰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学术思想,不可忽视对马德新的思想研究。但由于种种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