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多样性宗教与多元文化共存的国家。中国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多元共存的文化理念是中国各民族宗教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伊斯兰教自进入中国,其本土化历程一直伴随着伊斯兰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国穆斯林学者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家思想的学习与吸收,将伊斯兰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会通,建构中国伊斯兰教宗教理论,使中国伊斯兰教变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取得重要成就。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的创建和发展是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汇的成功路径选择表,其宗教思想、文化特色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在中国主要以民族为载体,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以人类学视角,从伊斯兰教这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命运,探讨中国文化的特性及伊斯兰教本土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国模式"。这种"模式"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果,在当前所谓"伊斯兰与西方"式对立的语境中,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达浦生阿訇为例,具体分析了其生平实践中蕴含的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国家认同生成的社会框架,以及其个体实践中三种认同的互嵌与互惠。这展现了近代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特征,揭示了现代背景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成功的原因,彰显出达浦生阿訇不愧为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达浦生阿訇为例,具体分析了其生平实践中蕴含的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国家认同生成的社会框架,以及其个体实践中三种认同的互嵌与互惠。这展现了近代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特征,揭示了现代背景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成功的原因,彰显出达浦生阿訇不愧为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正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不断本土化,中国穆斯林的节庆文化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穆斯林与其他兄弟民族过春节的习俗,既有大同,也有小异,体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6.
黄佳 《中国宗教》2018,(11):72-73
定州清真寺《重建礼拜寺记》的碑文说明历史上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其成功之处就在于自觉强调政治认同、主动适应中国社会、积极吸纳中华文化。定州清真寺《重建礼拜寺记》碑,作为中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印证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诸多特点及传统的形成,在中国伊斯兰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关键在实践,要在继承传统中体现优势,要在开创新中找到位置。伊协、清真寺和阿訇大有可为,也会大有作为。一、充分发挥清真寺践行中国化的主渠道作用清真寺是走好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的主渠道。恪守爱国守法、坚持正信正行是伊斯兰教界一以贯之的做法。走入清真寺就能看到展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教的宣传挂图,爱国、团结、诚信等理念已经根植穆斯林群众心中。2017年11月,云南省伊协举办了以"品诗词经典、扬中华精髓、树时代新风"为主题的云南省伊斯兰教界诗词比赛,紧紧围绕着"不忘初心跟党走、同心共筑中  相似文献   

8.
正价值认同是一切社会认同的基础,也是个人行为的先导。在伊斯兰教人士中开展价值认同教育,是进一步发挥伊斯兰教积极因素,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宁夏吴忠市结合回族地区工作实际,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积极探索,深入实践,在伊斯兰教人士价值认同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正>导言长久以来,马来西亚人以敞开胸怀接受东西方文化而闻名于世。数世纪前,随着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马来民族与伊斯兰教之间的一次重要的碰撞使得一个新的马来文化认同诞生了。考虑到未来世界的多元文化特  相似文献   

10.
尔曼里作为回族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多元的文化类型,是伊斯兰教中国本土化的产物,在中国回族多元教派门宦的社会中,尔曼里具有着地域性和教派门宦的特征,其多元的文化类型是回族人多元认同的中国化表达。笔者认为,尔曼里作为一种回族民俗与宗教兼顾的族群行为,其形成的特定场景和历程决定着这一华俗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正>宗教修行,作为一种仪式,承载着深刻的内涵。礼拜,是伊斯兰教五功之一,阿拉伯语为"撒俩特",波斯语为"乃玛孜"。礼拜主要包括每日五次礼拜、每周一次聚礼和每年两次会礼等。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明清伊斯兰学者对"礼拜"的系统、多元诠释,考察我国伊斯兰教经学思想的中国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伊斯兰教在中国社会的传播及其中国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其一,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内在动力。如清代著名的回儒大师刘智所言:"虽载在天方之书,而不异乎儒者之典,遵习天方之礼,即犹遵习先圣先王之教也。圣人之教,东西同,今古一。"另一位回儒大师马注在比较伊斯兰教与儒家之后说:"圣不同时而道同,语不同音而义同,字不同迹而理同,教不同术而认同,服不同制而心同。"清代著名阿訇马复初亦说:"我观东土圣人,凡人生纲常名教,日用饮食数大端,诗书所载,无不尽美尽善,而无以复加。"显而易见,正是这种内在的文化认同不仅避免了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4月,《全球化视野与中国化语境——名家谈中国伊斯兰教与研究》一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讨论伊斯兰教相关话题的学者访谈录。之所以冠以"全球化视野与中国化语境"主题,一是基于伊斯兰教的国际性特点,无论是从信教人数还是影响来看,伊斯兰教被视为仅次于基督教的世界第二大宗教;二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伴随着人员的频繁流动及信息、科技的高度发达,文化、文明的互动、交融及"跨界"更加常态化;三是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世界各地的伊斯兰文化都具有"在地化"烙印,中国的伊斯兰教在"中国化"过程中深度融入中国社会,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认识、研究我国伊斯兰教,既要有开放的全球视野,更要置于中国化语境中。  相似文献   

14.
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1300多年的历史来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曲折艰难,大致经历了唐、宋、元、明,特别明清之际的"以儒诠回"汉文译著活动,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代表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正道。  相似文献   

15.
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1300多年的历史来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曲折艰难,大致经历了唐、宋、元、明,特别明清之际的"以儒诠回"汉文译著活动,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代表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正道。  相似文献   

16.
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1300多年的历史来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曲折艰难,大致经历了唐、宋、元、明,特别明清之际的"以儒诠回"汉文译著活动,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代表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正道。  相似文献   

17.
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1300多年的历史来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曲折艰难,大致经历了唐、宋、元、明,特别明清之际的"以儒诠回"汉文译著活动,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代表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正道。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伊斯兰教金陵学派"是指明末至清代,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用中文翻译、撰写、诠释伊斯兰教经典和著作,在坚持伊斯兰教根本信仰和主要功课的基础上,主动与中国传统儒学相融合,从深层思想上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岱舆、伍遵契、刘智、金天柱、张中、马注、马德新、马联元等。由于他们的学术研究和理论体系自成一家,且主要代表人物都与南京有关,故称"金陵学派"。他们是"伊儒会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伊斯兰教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地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团结和带领广大穆斯林群众强化政治认同、促进社会适应、推动文化融合,谱写了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通联员杨会营刘君)2016年5月12日,第二届全国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际"卧尔兹"演讲比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九所伊斯兰教经学院的18名优秀选手,其中有3名女选手,参加了为期一天的比赛。经过激烈比赛,兰州伊斯兰教经学院的马玉龙荣获一等奖,青海伊斯兰教经学院的李军、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买亚楠获得二等奖,郑州伊斯兰教经学院的黄伊蕾、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的努尔艾合买提、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张雨生获得三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