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外文学史上,围绕着“钱”这个主题。中外大文豪们以其特有的幽默和机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逸闻趣话。  相似文献   

2.
张礼刚 《学海》2008,(3):45-49
本文以近代历史文献为基础,分析了近代中国知识界对开封犹太人身份的理解.由于缺乏宗教知识特别是犹太教知识,许多近代知识分子将开封一赐乐业教徒误认为天主教徒或景教徒.随着西方宗教的传入和一些知识分子游历海外,19世纪末期中国知识界开始把开封一赐乐业教徒和西方犹太人联系起来,并认为古代开封犹太人已经完全失去其民族特性,同化于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与埃及同属文明古国,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就将这两颗人类文明的璀璨明珠连接在一起,开始了漫长的交往过程。作为阿拉伯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伊斯兰文明的重要传承者,埃及与中国的文明互鉴和伊斯兰文化交流可从《经行记》《苏莱曼东游记》等历史文献中窥得一斑。8世纪中期,唐朝人杜环到达中东和北非地区,并根据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著成《经行记》,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是中国的马克·吐温译介之滥觞期,虽然其作品的品质、品种无法与今日相提并论,但那的确是一段不容忽视的发展阶段,理应得到比较全面的梳理与概括,只有这样,才能进而使读者对马克·吐温在中国的接受有一个更具整体性的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5.
1918年至1937年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科早期发展时期,该文论述了留学生在中国现代心理学科产生和早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留学生群体特征启动中国现代心理学科发展,“教育救国”观推动中国现代心理学科发展,躬身实践带动了中国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留学生在中国现代心理学科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中起到观念更新者、理论传播者、实践耕耘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近代留学的肇始与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1))密切相关。容氏归国后,建议清廷派遣优秀青少年赴欧美留学,学习先进科技,以改进当时中国的落后状况。该建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等晚清重臣的支持下得以实现,拉开了近代中国官方派遣学生留学的序幕。伴随官派留学发展,民间自费留学随之兴起。至民国,国内外时局的动荡,赴欧美国家留学成为留学生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中国佛教进入改革发展阶段,社会影响力也波及到其他各种宗教。挪威传教士艾香德来到中国后,受佛教影响,积极学习佛经,深入寺庙与佛教徒进行交流,参访南京支那内学院,撰写了有关中国佛教的著作,并依照佛教寺院制度,先在南京和平门外创办景风山基督教丛林,后又在香港建立道风山基督教丛林。艾香德以较为开放的胸怀倡导宗教对话与宗教联合,当时虽然没有得到人们特别重视,甚至还受到了一些批评,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宗教对话与宗教联合被越来越多的宗教团体所认同与接受,已成为世界宗教发展中的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重新回视艾香德所倡导的宗教对话就显得更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年会是基督教的外围组织,倡导基督教的服务与献身精神,它的活动涉及教育、文化、医疗、慈善等诸多方面,职业指导便是其中之一.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不仅发起了许多职业指导活动,而且还创立了一些职业指导机构,为青年择业、就业提供服务.基督教青年会是近代中国职业指导事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心理学是在20世纪初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通过传入西方心理学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学图书的出版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以《民国时期总书目》中收录的心理学图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心理学图书的年出版量、编著与译著的比较、出版数量的地域差异、分支学科的出版特征等四个方面的出版状况进行计量分析,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历史背景,试图从出版视角对民国时期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做微观的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10.
迈步走在埃及首都开罗街头,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清真寺,这对于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埃及来说是最正常不过的了。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罗马式、哥特式建筑的基督教堂与阿拉伯式的清真寺交相辉映,十字架和宣礼塔比肩而立的景象,这才是开罗的与众不同之处。 众所周知,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3500至3100年间开罗人的祖先就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奴隶制国家。后来屡遭希腊、罗马的侵略和征服。公元2世纪基督教就已传遍了埃及,希腊语代替了埃及语,但埃及的民族成分并没有改变,只是较多地融入了希腊…  相似文献   

11.
上主向梅瑟显现说:"现在以色列人的哀号已达于我前,我也亲自看见埃及人加于他们的欺压。所以你来,我要派你到法郎那里,率领我的百姓以色列出离埃及,梅瑟对天主说:‘我是谁,竟敢去见法郎,率领以色列出离埃及?"(出3:9—11)上主回答说":我必与你同在;几时你将我的百姓由埃及领出来,你们要在这山上崇拜天主,你要以此做为我派你的凭据。"在这里可以让我们看出,梅瑟再三推辞不肯去,因为他知道存在三方面的困难。第一,他看自己已经八十岁了。他在咏90:10说":我们的寿  相似文献   

12.
13.
正引言1919年11月30日教宗本笃十五世(Pius XV.)颁布了《夫至大》通谕。这个通谕的核心思想是:传教士在各地方建立起教会以后,应把此教会交给当地神职人员管理,也只有这样,本地化的教会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另外,教宗也建议,在建立本地化的过程中,要将本地文化中真善美的东西加以运用,以便让基督宗教能够与当地文化有机的结合,从而结出丰硕的果实。11922年刚恒毅主教以宗座代表的身份来华,并为中国人传达了教宗《夫至大》  相似文献   

14.
二战结束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人类正在逐步迈入一个新的时代——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互联网(internet)的迅速普及和社会生活因此而发生的重大变化。面对这样一场正在和即将改变整个世界面貌的革命,正在现代化道路上艰难跋涉的阿拉伯国家又是怎样应对的呢?一、 埃及互联网发展概况互联网在埃及出现的时间并不算太早。1993年10月,埃及通过一条9.6kbit/s的大学校园网络,首次实现了与外界(欧洲学术研究网)的网络连接,从而掀开了埃及互联网发展的篇章。1994年9月5日至13日,国际人口与发…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以来,大量进步回族知识分子致力于这场旨在振兴族教、启蒙救亡的社会运动。他们办报译著、兴学组社,向族教内外传播着具有现代意义的全新的民族观、教育观、宗教观等,有力呼应了"改造国民性""立新人""抗战救亡"的时代主潮,推动了回回民族、中华民族的现代历史步伐。 在这场历史巨变中,儿童教育问题也引起了回族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思考。当时回族报刊对此进行了探讨,呈现了现代回族知识分子在该领域的求索努力。  相似文献   

16.
重庆汉藏教理院作为民国时期佛教最高学府,堪称当时中国佛教教育中心,其贡献不仅在汉藏文化交流上,也对民国佛教教育及整个佛教有着全方位的影响;福泽所及不仅川渝,也辐射到周边省份。本文依据原汉藏教理院期刊档案文献及民国佛教报刊相关资料,经由考察汉藏教理院的学制、招生及学生毕业情况、学生来源等,揭示其对川渝及相邻地区佛教乃至当代中国佛教特别是佛教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中国化”理念虽在近年来逐步引领相关学术研究,但上溯民国时期却是“基督教中国化”理念开始系统讨论与形塑的重要时期。20世纪20年代对“基督教中国化”理念的探讨偏重于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伦理)融合,至20世纪30年代后,这种探讨转向“救亡图存”,与全民族抗战紧密结合。尽管受诸多因素影响,“基督教中国化”在民国时期尚未达到理想程度,但这期间的努力仍为当下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偶尔看到一些民国时期的福音画报,觉得挺"中国化",于是约请刘丽娴老师写了此文,旨在让读者了解早期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些努力!  相似文献   

19.
略论民国时期的人口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民国时期的人口素质张庆军,刘冰人口质量是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则是构成人口质量的主要内容。人口质量不是一个永恒的自然范畴,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历史范畴。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埃及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伟业和宗教文化等的描述,希罗多德形成了自己的埃及观.他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客观地描述埃及,这种描述是建立在与希腊对比的基础之上.这种对比描述并非是以"希腊人的模式"在建构一个东方埃及的"蛮族"形象.barbaroi一词并非是希罗多德用来专指那些非希腊人,更不能理解为带有敌视和轻视语气的"蛮族人".他对埃及的部分观点和看法,也基本适用于<历史>中所描述的其他非希腊民族的文明,尤其是波斯和两河流域的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