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宋官式建筑法典《营造法式》中记载并描绘了15种佛教艺术题材和1种受佛教影响的艺术手法。这些装饰艺术在《法式》中的出现,说明它们是属于北宋国家层面认可的宗教文化形式与内容。从审美文化视角来看,《法式》佛教艺术以建筑装饰纹样的形式呈现在该法典中,其内容上承载了世俗化的美好寓意,形式上具有典型性和程式化特征。折射出佛教在中国化进程中,佛教审美文化在建筑艺术中的呈现。此外,此研究对探讨当代中国佛教艺术发展与佛教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静物油画是一种以静态物体为表现与研究对象的绘画艺术形式,静物油画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差异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对静物油画的审美价值进行研究,在审美艺术上促进了绘画技巧和自身价值的提高。鉴于此,从多方面对静物油画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美学对象的定义,美学的方法和任务,“审美”本质的定义,这是現代美学的“关鍵性”問題之一。Л.H.斯托洛維奇的这本新著就是研究这些問題的。在这本书中,作者进一步发展了他在《現实中和艺术中的审美》一书中提出的論点。在《現实中和艺术中的审美》一书中,斯托洛維奇提出了并且从理論上探討了現实的对象和現象的“审  相似文献   

4.
本期论坛的四篇论文,可以说都是从某个角度谈人与自然、与世界的审美关系问题。李健夫先生的论文倡导的科学主体论美学,基本点就在于立足人类现实生存的整体研究;徐大卫先生的《艺术与科学》,比较研究了艺术家与科学家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和人格建构;王祥博士的《自然审美可否标准化》,刘成纪先生的关于写生的谈话,其中心都是阐释人对自然世界、对社会人生审美感知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当代美学的中心转向艺术,研究和探索艺术美和艺术创造问题成了主题。第9届国际美学会议(1980)就是以“艺术创造”作为中心问题的。我国近几年美学研究也开始注重艺术问题,出版了不少有关艺术美和艺术心理的专著和译著。《门类艺术探美》一书正是适应美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开宗明义地以各门艺术的审美特性作为探索的重点,把美学研究和艺术研究结合起来,融科学探索与审美鉴赏于一体。书中表明,无论在研究的重点上还是在表述的形式上,作者能以深刻新颖的观点取胜,以生动流畅的文笔诱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美学研究的中心刚转到艺术,虽然有从整体上的、一般性的角度研究艺术的专著,如《艺术哲学》、《艺  相似文献   

6.
苏联《共产党人》杂志1962年第15期上辟了一个专栏,评论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后修订和新出版的一些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如《苏联共产党历史》、《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知识基础》、等等。这一期上发麦了Г.阿列克谢也夫等人写的11篇文章,评论库西宁等编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第2版。现将这些文章的主要意见综合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7.
英国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首次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命题,他认为只有能够激起人们审美感情的才称为艺术作品,而激起这种审美感情的是艺术作品中的"线条和色彩构成的关系和组合",就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朱仙镇木版年画以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粗健有力的刻线,单纯热辣的色彩,庄重大气、古朴淳厚的气质,具有很高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8.
本书是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辯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集体編写的,共七章:第一章《論对立面統一和斗爭规律的表現形式和作用特点》(B.罗任),第二章《論社会主义社会中对立面統一和斗爭規律的組成部分(范疇)》(B.图加林諾夫),第三章《論社会主义社会中量变向质变轉化規律作用的特点》(C.施略赫金柯和(?)施略赫金柯),第四章《社会主义社会前进运动的特点》(C.薩維里耶夫),第五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伦理学教学方法》一书是由苏联著名伦理学家阿西尼莫夫主编,一九八○年在莫斯科出版的。全书共九章,第一章概述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伦理学原理教学方法的一般要求,其余八章分别讲述伦理学原理中各部分内容,如原则、范畴等具体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我国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伦理学教学和目前正在推行的德育课教学,都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限于篇幅,本文仅就第一章,即伦理学原理教学方法的一般要求的内容,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近代文艺美学以审美经验论作为其基本信条,即把艺术之美当作鉴赏活动所产生的纯粹主观体验,失落了艺术的原初本质,导致了审美享乐主义,使艺术被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彻底吸收。康德坚决拒斥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享乐主义,把鉴赏力规定为对美的普遍有效的合目的的形式作出判断的能力,因而鉴赏是对艺术的认识问题,而不是感觉问题。艺术的原初本质是"可见之美对不可见之美的象征",先验的不可见之美是高踞于现实之上的应然性和无限性的世界,它不可能止步于外观之美和形式之美,因为它不是经验现实中直接存在的东西,而是知识的对象和先验理解力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科西切夫·阿纳托利·达尼洛维奇是功勋科学工作者、教授、哲学科学博士、莫斯科大学哲学系主任、全苏理论性杂志《科学共产主义》主编。科西切夫是苏联著名哲学家,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史和科学共产主义领域的知名专家。他发表了二百多篇学术著作,其中十二篇为专著。他的《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列宁对辩  相似文献   

12.
明代冯梦龙评辑的《情史》,集中体现出传统爱情观念中男女对理想异性及理想两性关系的审美心理,对我们今天的美学研究不无启示。《情史》中的传统性别审美模式:郎才女貌,相配为偶。美不仅在于样貌,也在于心智。无色无艺,也可以德才服人。《情史》中的爱情艺术表现形式:人以情传,情以人蔽。爱情的艺术表现始终是他关注的焦点。对文人情事、才女妙语更津津乐道。《情史》中的传统爱情理想:千秋为偶,千古佳话。爱情是艺术表现的主题,爱情本身也可成审美对象。冯梦龙最为推崇的爱情模式,也是中国文人的传统爱情理想,那就是文君相如型的知遇型爱情,激情浪漫;易安德甫型的朋友型爱情,温馨美丽。  相似文献   

13.
乔治·卢卡奇在结束对《审美特征》一书的研究之后,准备写作一部包罗万象的伦理学著作。他预定在这部著作的第一章阐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的本体论形式问题——这是那样一些问题,没有它们,对人的行为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原则便不可能作出唯物主义的评述。但卢卡奇这部著作的第一章超出了预定的目标。六十年代中期,法兰克福学派同实证主义者关于重新把辩证法和本体论问题提到首位的争论结束。  相似文献   

14.
曾建平的新著《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问题探究》于2007年1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首次对环境正义中的主要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环境正义做了探索性、建设性的研究。全书分五部分:第一章介绍全书框架和主要观点;第二章反思和批判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创新性和局限性;第三章从伦理学角度探究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的主要矛盾———贫困与环境、人口与环境、贸易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第四章分析和论证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的实现形式;第五章阐述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和我国环境伦理研究状况。作者…  相似文献   

15.
<正>二、"走向心理美学":童庆炳的美学阵地心理美学,与哲学美学、社会学美学并称为美学的三大支柱,其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以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活动中的审美心理机制为主要内容[21]。"心理美学"是童庆炳美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我国周朝乐官在各地民歌和贵族作品基础上编订而成的一部诗集,时限为上起殷商时代,下迄春秋中叶.众所周知,<诗经>时代是中国诗歌史上口耳相传、群体歌诵的时代.就那时人们对诗歌中所传递的社会内容或情感内容的重视及其对后代的深远影响,都已经远远超越了对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形式特质或艺术要素的重视,其建构的独特的以审美为目的的或叙事或抒情的匀称、整饬、严谨的结构形式,往往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最能表现我国古代先民朴素的审美理想,颇能显示作者的艺术功力,达到了审美意义上的完整与和谐.  相似文献   

17.
保加利亚科学院荣誉院长托·巴甫洛夫在今年第1期《九月》杂志(文学月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可以争论的和不可以争论的》文章,批判一些保加利亚哲学家和艺术家,说他们是“革新派”,他们在一些问题上的观点已经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观点。一、批判阿·波利卡罗夫等对当代各部门科学的新成就给予了过高的估价,从而轻视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物质的哲学定义;一些年青哲学家走得更远,从而导致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修正。如日·热列夫等人说,“客观实在是物质的非本质的特性,物质只是作为人的意识的客体才获得这种特性”;“不应教条地理解列宁关于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定义,因为这不是对所有时代都有效的教科书定义”等。巴甫洛夫认为这是关于物质的哲学概念的“修正主义观点”,是“修正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的整个哲学思想基础的基础,是修正列宁的反映论”。二、批判多·斯巴索夫、阿·加夫里洛夫等人为了“革新”和“创造”,同新实在论者、雷姆克分子一样,把托·巴甫洛夫等人宣布为“模写实在论”代表。他们把认识说成是“物质的人对物质的世界的关系”,是“主体对客体的关系”,否认观念是客观实在事物的主观映象,因而实际上他们也同雷姆克分子一样把概念同事物本身混在一起。三、批判边·丹切夫等人是美学革新家”。丹切夫等人认为艺术的思想性是“艺术家(对事物)的主观态度的表现”。这“实际上就从艺术形象中抽掉了一切有认识意义的内容,因而也就抽掉了任何思想性。”托·巴甫洛夫文章发表后,被他批判的哲学家之一多·斯巴索夫在《人民文化》报上发表文章反击,接着该报又接连发表了托·巴甫洛夫、基·瓦西列夫、包·参科夫等人的三篇争论文章,《哲学思想》今年第3期又发表了米·扬科夫的争论文章。这些文章争论的中心问题是:事物的最普遍的结构及共规律性应否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一部分人(多·斯巴索夫、基·瓦西列夫)认为应作为哲学的对象;而另一部分人(托·巴甫洛夫、包·参科夫、米·扬科夫)则认为应作部门科学的对象。因限于篇幅,本刊特将托·巴甫洛夫的文章详细摘译介绍,还将持相反意见的多·斯巴索夫和基·瓦西列夫的两篇短文全部译出,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晗 《美与时代》2004,(1):16-17
艺术形式变幻无穷,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审美遐想,而形式变换并不是艺术成为人们审美对象的根本原因。艺术中所蕴含的人类追求自由的冲动,才是人们热爱艺术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9.
在卢卡契漫长而曲折的学术生涯中,美学是贯穿其一生的研究领域。从他的博士论文《戏剧的形式》和第一部美学论文集《心灵与形式》(1911年德文版)到晚年的代表作《审美特性》(1963年德文版),跨越了半个世纪。如果说《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是卢卡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独创性探索,那么《审美特性》则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开拓性贡献。他提供了一种在知识论基础上对审美现象进行哲学研究的方法,开拓了一条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论与生存论视野中的美学研究路线。一美学作为研究审美活动及其规律的人文学科,哲学观念的取向是决定其世界观和方…  相似文献   

20.
美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艺术还要包括自然这已经是没有争议的问题了.但是除此之外,什么还能进入审美领域成为审美对象学术界似乎还并没有形成共识.有的学者已经将人生纳入美学研究的对象,但是并没有将其看做审美对象只是从外部看待审美和人生的关系.朱志荣教授认为人生必须成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并且从审美关系入手将其和自然、艺术一起作为审美的三大对象.我们认为,在朱志荣先生的人生美学理论中,展现出人生美学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本文就拟对这些可能性作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