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的递进式     
遇上一个人一个过来人,也是我的一位良师,对我说,要珍惜,要珍惜!珍惜你爱的人!因为遇上一个你爱的人,是多么的偶然!据说,在这广袤的世界上,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遇的可能性只有千万分之一,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大约是两亿分之一,而成为终身伴侣的可能性是五十亿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就理论可能性而言,帝国可以只是个文化/政治制度,而不一定是个强权国家实体。古代伟大帝国的兴衰留下了神话般的历史故事,是耽于梦想的人的永远梦想。现代的“民族/国家’’体系终结了古代模式的“伟大帝国”,使之成为并仅仅成为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3.
道德的可能性植根于对"虚无"的克服和对人自身存在意义的理解。萨特以"存在先于本质"为理论指引,在人自身自由选择的基础上为道德的可能性确定根据,但却留下了陷入相对主义的可能性。海德格尔将道德的可能性与人自身的生存相联系,试图将思想的道路引向人自身的存在意义,并在语言的本质中展现人的存在意义,并进而为道德的可能性确定基础,但却没有指出道德可能性的具体实现路径。"自身解释学"为理解道德可能性提供了第三条路径,在"生活叙事统一体"中人赋予"善的生活"以伦理目标意义,在伦理目标的指引下道德的可能性以道德规范的形式展现自身的形态。  相似文献   

4.
人的一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中度过,因此工作得快乐与否直接决定着他的生活质量。所谓“快乐人生”,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快乐地工作。 能够“快乐地工作”已成为上班族们的奢望。很多人拿了丰厚的薪水还是不开心;也有人为不对口的工作荒废专业而苦恼不已;还有  相似文献   

5.
德性伦理学是基于人的实践可能性的对人的善生活的哲学说明。德性的观点表明一种基本的真实:德性地生活对于人始终是一种可能性。德性伦理学比其他实质性的伦理学更明确地诉诸这个可能性前提。对这个基础的说明只有借助对心灵整体及其历史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前提要素的理解才有可能。这些相互联系的观点内涵对人的实践性活动的身心一致的解释,构成一种内德性的、内德性伦理学的观点。这种内在观点的缺乏引向强硬分割心灵而在理解实践活动时不能复原其整体性的倾向。整体心灵的历史性也由此丧失。被剥夺掉其实践生命内容的心被抽象为agency,作为功能性对照物的身也成为消极的、不确定的实践心灵的抽象符号。基于这种方法与观点的德性伦理学讨论不是恰当的德性伦理学讨论。它没有抓住真实。  相似文献   

6.
分配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分配公平之所以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制度性特质,一方面是为了维系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另一方面是基于维系社会合作体系的需要。在现代社会里,实现分配公平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人类财富的日益增多使分配公平的实现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现代制度文明也为分配公平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分配公平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7.
1.自然哲学的可能性及其形而上学根据谢林认为,反思的发展引起了主体和客体、理想和现实的分离。若不考虑到反思的作用,我们就得设想人与自然是一个东西,就是说,必须设想人在直接感受的层次上体验着与自然的统一。但人已通过反思把外部客体和它的主体表象区分开来,并且人已成为他自身的客体。总之,反思牢固建立并永久  相似文献   

8.
弟兄两人同时外出搞废旧木头收购生意,弟弟将收来的废旧木头全部卖给了木炭厂,一年能挣两万会元。哥哥将收来的木头按质量、规格进行了包装,三分之一卖给了木器加工厂,三分之一卖给某陶瓷公司作包装,三分之一卖给木炭厂,年获利达五万元以上。哥哥打电话告诉弟弟经营经验,弟弟不耐烦地说,一堆烂木头有什么可挑拣的。  相似文献   

9.
<正>一"认识自己"本是写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箴言,自从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认识自己"带到了人间,它就成为哲学对于人生提出的最高课题。但人不是一个既定的、现成的概念,而是一个无限开放、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概念。人就是人的创造活动本身,就是人的生命的自我创造、自由生成。人自始至终都在扩展自己的生命,并无始无终地创造着生命的意义。自我创造是永远的,认识自我因此也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人起来反对人,其方式是以往历史的记载前所未有的。注意这种情况已成为批判性思考的常事。我们不仅看到具有史无前例的破坏性后果的世界范围的大变动,而且发生冲突的可能性经常笼罩着我们的生活,它甚至比大变动所直接造成的灾难更为严重,实际上,它那带有的破坏性力量是总体性的。人的破坏性意志曾经采取的形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威胁。在政治制度中,这种威胁与极权主义相伴而生,极权主义巨大而无孔不入的力量同样  相似文献   

11.
朱丽晓 《宗教学研究》2006,7(2):203-207
雷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1892-1971)是二十世纪美国最著名的神学家、思想家,是新正统派神学的代表,是基督教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本文着眼于尼布尔思想中的三个重要概念———人的自由、罪与爱———的分析,并简略地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罪因自由而成为可能,确定了罪的不可避免性。同时,人的自由又展现出爱的可能性。在尼布尔思想中,人的自由、罪与爱三者彼此纠缠,处于巨大的张力之中。  相似文献   

12.
冯奎备 《天风》1995,(4):14-14
安徽阜阳市口孜基督教会是1983年成立的农村聚会点,现有信徒2000多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信徒没有上过学,他们虽有圣经,多数是放在家中。1992年教会办了一个福音书房。  相似文献   

13.
廖钦彬 《世界哲学》2020,(1):126-135,F0003
九鬼周造可谓真正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进行交锋的日本哲学家。九鬼曾出席海氏两年讲座与讨论班,娴熟其哲学,留学归国后,花费毕生精力建构了偶然性的哲学。在此过程中,海氏成为其最大的思想对手。针对海氏可能性的存在论,九鬼提出偶然性的存在论。海氏主张此在的“被抛一筹划”“非本真一本真”“遮蔽一解蔽”等生存论结构,显露出其哲学涵盖了人从非现实的可能状态朝向现实的必然状态发展的向度。九鬼认为这种从可能存在到必然存在的发展过程中缺乏偶然性,正意味着潜在的无限可能性之丧失。支撑海氏的此在生存论结构的正是“畏”这一人的根本情绪。针对畏这个情绪,九鬼提出惊讶的情绪。因为他认为拥抱原始偶然的人,必会不断地涌现惊讶之情,生命也因此有无限的实现可能性。哲学亦须“始于惊讶,终于惊讶”,才能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居民每年拥有115天法定假日,休闲时间约占全年的二三分之一。如何正确利用日益增加的休闲时间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休闲活动,是我们每个人都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七比三     
美国某城市气象局经常这样发布天气预报: 明天是多雨天气,其可能性为七比三。一些记者欲知其故,便走访了气象局领导,询问这个比例是怎样求得的。“我们这个局有十名工作人员,”气象局领导回答道,“如果进行表决,七个人赞成是雨天,而三个人反对时,就得出天气预报的可能性为七比三呗!”  相似文献   

16.
我們时代的中心問題是自由。虽然在过去的历史上自由总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成为人們的兴趣的中心,但是,自由的政治意义与命运还从来沒有一个时代象我們現在这样明显。人作为个人或集体为自己的自由而斗爭,这种事例在历史上是层出不穷的;同时,人所遭到的无数忧患、挫敗和失望也是惨重的和毁灭性的;不过,对实現自由的可能性的信念依然非常坚定,这种信念总是不断地鼓舞人們去做出新的牺牲,从事新的活动,进行新的斗爭。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武陟县圪垱店清真寺在中原大地、黄河北岸。圪垱店地处武陟县东,是乡政府所在地,居住着约八千口人,回民占三分之一。回汉人民和睦相处。他们靠务农为生,过去生活十分贫寒。  相似文献   

18.
问题思维过程和情绪过程的相互关系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将成为思维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对象。必须指出,随着上述相互关系的认识,这个问题本身变得愈来愈有争论。争论的中心逐渐从讨论情绪过程作为思维过程的内部组成成分列入后者的基本可能性转移到讨论情绪在人的思维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价值,是推进人类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但是富贵者与贫穷者的道德表现都具有坏的可能性,只有从制度合法性建设和道德主体性建设两方面来克治这种坏的可能性,"富而好礼"的文明社会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共有伊斯兰教宗教職业者五百七十六人,十年来,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感召下,特别是經过整风和近两年祖国建設飞跃发展的鼓舞,思想认識都有很大的提高,这表现在,到今天凡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无論是在城市或乡村,绝大部分都自愿地参加了各种不同的劳动,并且劳动情况一般都很好。在劳动中,他們同工人、社员一起搞跃进、搞备战、搞技术革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在1959年一年当中,荣获先进生产者,五好社員和各种奖励的共达一百二十三人之多,占已参加劳动的宗教職业者总数的三分之一。从过去的不劳而获到参加劳动,并且有这样多的人成为先进生产,这是一个很大的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