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锡禹 《天风》2017,(7):25-26
徐光启首次接触传教士是在1596年,他路过韶州,见到了郭居静,稍作交流。1600年,徐光启赴北京应试路过南京,拜会了利玛窦。利玛窦的博学给徐光启留下了深刻印象,徐光启称他为“海内博物通达君子”。  相似文献   

2.
严锡禹 《天风》2017,(7):25-26
徐光启首次接触传教士是在1596年,他路过韶州,见到了郭居静,稍作交流.1600年,徐光启赴北京应试路过南京,拜会了利玛窦.利玛窦的博学给徐光启留下了深刻印象,徐光启称他为“海内博物通达君子”.据说,徐光启与利玛窦交谈后,当晚就做了个梦,梦见一个圆圆的堂屋中,设有三个台,其中一个台上有像,另外两个没有.徐光启不知道梦的含义,十分迷惑.  相似文献   

3.
《中国宗教》2023,(10):22-23
丁祖耀,现任江苏省天主教爱国会副秘书长,南通市天主教爱国会常务副主任,南通市崇川区天主教爱国会主任,南通市青年东路天主堂主任司铎。丁祖耀2011年毕业于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2011年10月晋铎。晋铎12年来,他先后在天主教海门教区的三个教堂——海门镇天主堂、启东市曹家镇天主堂、南通市青年东路天主堂服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主教》2009,(4):10-14
编者按:为了善度“司铎年”,我们选登了《教宗本笃十六世于圣卫雅逝世150周年宣布司铎年致司铎信函》和《中国天主教教区管理制度》中的《教区司铎生活》两部分文章,供神父们阅读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徐光启(1562—1633),上海人,明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定。他是我国明季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我天主教界中一位杰出的热心教友,1983年正是他逝世后的第三百五十周年。回忆1933年当徐光启逝世三百周年时,中国许多名人学者,在报刊杂志上撰写了不少纪念文章赞扬歌颂他,比如:蔡元培先生称徐光启是我国科学的先导;竺可祯先生称徐光启的治学精神更胜于与他同时期的英国的培根(1561—1626);高鲁先生称徐光启的治历,前不让郭守敬的特创,后不逊梅文鼎的敏求。(北京《光明日报》1938年11月18百)又称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可和中国著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1518—1578)的《本草纲目》齐名而范围更广。近读姚雪垠的历史小说《李自成》,作者提到徐光启,在脚注里说:  相似文献   

6.
1983年11月8日(农历十月初七)是明代杰出的爱国科学家、中国天主教的先驱徐光启逝世三百五十周年。徐光启先后居住在上海南市乔家路九间头和徐家汇,他的实验场所在南市有“双园”,在徐家汇有“农庄别业”。他曾在上海读书和耕作,任过礼部尚书和文渊阁大学士,他以“富国利民”为目标,毕生致力于国计民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对于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又是中国天主教的开创者,至今天主教界还尊敬地称他为“阁老”。他死后安葬在上海徐家汇。上海天主教界人士和信徒在纪念素  相似文献   

7.
一、《徐光启京沪芳踪》一文(见《中国天主教》第14期)所说徐光启于1593年起到广东韶州府,与史实有所出入。徐光启当时因乡试未中,在上海南门赵凤宇家教书,籍此糊口。1596年赵出任广西浔州府知府,徐光启也随往浔州,途经广东韶州府,并由此认识了天主教传教士郭居静。徐光启于1592年遭丁母之忧,应在家守制三年,三年内自不能远出家门。二、1597年,徐光启从浔州赴北京应  相似文献   

8.
据《江西省志·宗教志》、《南昌市志》等记载,元朝末年,曾有西方传教士到江西南昌传教。1585年,意大利耶稣会(S.J.)传教土罗明坚与阿尔麦达翻过大庾岭,自赣江而下来到南昌,并在此过了圣诞节,后经景德镇去浙江。这是天主教传入江西省的最早记载。一、天主教初传江西159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自韶州(今韶关)北上,途经江西,准备前往明朝都城北京。同年5月,利玛窦到达南京后因种种原因既不能继  相似文献   

9.
包兆会 《天风》2016,(11):46-47
正徐宗泽(1886-1947),字润农,教名若瑟,生于青浦县(现上海市青浦区)蟠龙镇,是徐光启第十二世孙。他是近代卓有成就的中国天主教史研究专家,是中国天主教本土化运动众金支持者中的一名实践者,著有涉及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多部论著。他是近代卓有成就的中国天主教史研究专家,出版了《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等著作。他还是中国天主教本土化运动众多支持者中的一名实践者。他也是一位博学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1951年1月8日社论《欢迎天主教人士的爱国运动》指出:“在我国历史上,天主教徒中曾出现过不少爱国志士。最早的如明末优秀的科学家徐光启,较近的如在抗日战争时期逝世的老教育家马相伯,都是著名的爱国的天主教徒。”社论号召,“中国天主教徒,应当继承和发扬徐光启和马相伯的爱国精神”,踊跃参加全国人民的斗争,“并且踊跃参加石明亮、王良佐等所发起的自立革新运动。”因此,多侧面地探  相似文献   

11.
<正>徐光启是明末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代的天主教徒。由于他是当时入教的最高官员,并在南京教案中竭力护教,所以被天主教称为"三柱石"(其余为李之藻、杨廷筠)之一。对于上述事实,学术界一般是公认的,没有多少歧义。不过对徐光启信仰的真诚性问题,却有不同的理解。民国时期就有学者指出:徐光启"从事西教,思窥  相似文献   

12.
正2月6日,福建省副省长郑建闽在省民宗厅厅长黄进发等人的陪同下,前往福州市仓山区泛船浦天主堂调研,并慰问了福建省天主教界人士。调研中,郑建闽副省长仔细参观了泛船浦教堂,听取了本堂司铎武小乐神父有关教堂历史、建筑和天主教礼仪、福传的介绍,对教堂在群众信仰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所起的积极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在教堂神父楼,郑副省长亲切看望了福建省天主教两会副主任李榕华神父、施雪琴教友和堂区神父、修女,并与大家促膝谈心。他仔细询问了福建天  相似文献   

13.
公元17世纪我国天主教华籍司铎吴渔山,名历,又号墨井道人。他不仅是清初六大画家之一,也是宏扬圣教宗旨的诗人。所著《三馀集》手抄本发表于1937年第26卷第8期《圣教杂志》,计诗九十首;其中有九首曾收在李问渔司铎编辑的《墨井集》,馀未刊刻出版。诗集主要记述渔山在上海、嘉定间三十年的传教生活。当时上海有信友八千馀人,分布城乡各地,仅有渔山和张安当司铎主持当地教务,其艰苦繁忙可以想见。下就《三馀集》内容略作  相似文献   

14.
上海黄浦区浦东张家楼天主堂经过整修后复堂。张家楼天主堂地处浦东大道源深路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圣堂,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改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已有二百四十余年的历史。早在1848年前,即成立了张家楼修道院,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它被认为是“全中国唯一的、不愧为名副其实的一所修道院”。1847年圣神降临节,赵方济司铎在张家楼东面的大金家巷天主堂(今川沙县洋经乡),被祝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士大夫,徐光启深受儒学的影响,他对基督教学说(时人称为“天学”)的理解,是在自己已经拥有的儒学背景中展开的.因此,要了解徐光启对天学的认识,必须了解他对天学与儒学关系的论述. 1612年,徐光启为他与熊三拔合作翻译的《泰西水法》写了一篇序,其中这样说道:“余尝谓其教必可以补儒易佛.”也就是说,传教士所传的宗教,可以补充儒家的不足,可以抵制佛教的侵袭.在《辨学章疏》中,他又说:“诸陪臣所传敬事天主之道,真可以补益王化,左右儒术,救正佛法者也.”“诸陪臣”指传教士,他们所传的宗教,大有益于今天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常守锋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28-29
辽宁省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克祥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天主教家庭。1985年,张克祥高中毕业后,考入沈阳天主教神学院学习,立志成为一位司铎,从事牧灵和福传事业。神学院毕业后,他先后从事神学院教学和管理工作、公益慈善工作以及辽宁省天主教“两会”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7.
消逝的土山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山湾,一个在天主教历史上曾名闻遐迩的地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上海城市的改造而逐渐消逝。 为什么叫土山湾?原来明清之际,上海西南方河道纵横交汇,当地有明末礼部尚书、大学士徐光启的墓地及徐氏后裔居住,因此被称为“徐家汇”。清道光年间(1836年)浚通蒲汇塘、肇嘉浜等河道,“堆泥成阜,积在湾处”,因而得名“土山湾”。 土山湾的出名,同天主教在上海的传布密切相连。 1603年(明万历三十年),上海举人徐光启受洗入教,在他的影响下,其家属亲友先后有许多人入了天主教。徐家汇成为天主教徒比较集中的地区。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  相似文献   

18.
1995年11月22日—23日,江苏省天主教“两会”召开全省青年神父神学研讨会。来自南京、徐州、苏州、海门四个教区的十六位青年神父参加。四教区的主教分别主持会议,省“两会”副秘书长成员与会,同大家一起座谈研讨。 在会上进行研讨交流的论文有12篇。论题主要为:《今日中国天主教的价值取向》;《当今中国天主教的自身建设》;《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牧灵实践中的一些认识与体会》;《从圣经、“梵二”精神和中国天主教的历  相似文献   

19.
<正>辽宁省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克祥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天主教家庭。1985年,张克祥高中毕业后,考入沈阳天主教神学院学习,立志成为一位司铎,从事牧灵和福传事业。神学院毕业后,他先后从事神学院教学和管理工作、公益慈善工作以及辽宁省天主教“两会”日常工作。在不同的岗位,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天主教“两会”常委、海北镇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委、海北天主堂本堂李金河神父,圣名保利厄,于1990年4月22日中午,在为北安市通北镇天主教活动点上的教友过复活瞻礼的归返途中,不幸因车祸蒙主恩召,安息主怀,享年73岁。李金河神父1917年生于黑龙江省甘南县宏建乡平安村一个热心教友家庭。1940年至1945年,在吉林省长春神哲学院学习,1946年晋升司铎。曾先后任吉林省怀德县莲花村、长岭县、哈尔滨道外区和海北等地天主堂本堂或副本堂神父。李神父生前,为爱国爱教、荣主救灵的圣善事业忠心耿耿,努力工作。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