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政务诚信在社会诚信建设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定盘针,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石,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价值旨归,着力论述了政务诚信与政府公信力的关系以及政务诚信建设的路径,是新时代政务诚信建设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2.
政府公信力的形成以政务诚信为依据。或者说,政府官员的政务诚信是政府公信力形成的内在根基。政府公信力的建立与维持,不仅需要有作为其内在根基的政务诚信,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政务公开背景下公民的监督权和知情权,是政府公信力之外部条件中最为重要且最为基本的两项。虽然仅凭外部制约不足以完全解决政务诚信问题,但外部制约的确对提升政府公信力有一定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他律的外部制约还能诱导政务诚信之自律的产生,最终形成提升政府公信力之内因与外因或自律与他律的联动。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我国社会利益格局产生深刻调整,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加强政务诚信、个人诚信和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这需要我们有一种正能量的诚信精神力量来引导和鼓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精气神,雷锋的诚信精神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一、雷锋诚信精神的体现诚信既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品质要求、普遍的道  相似文献   

4.
作为义务的诚信以及诚信义务的豁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义务的诚信是将诚信看作超越功利的,不管对行为者及其相关人员有利与否,也不管行为主体愿意与否都必须履行的道德责任。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有复杂的原因,但将诚信仅仅作为手段来强调而忽视了义务层面的要求,并由此导致人们出于利益的追求而逃避诚信义务则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要在全社会打造诚信,就必须树立诚信是必须被履行之义务的理念,并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履行诚信义务的习惯。当然,诚信义务的履行并不是无条件的,在特定的情况下是可以因为更重要更迫切的其他义务的出现而豁免的。  相似文献   

5.
医务工作者的诚信体系建设是被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医务工作者的诚信体系应包括几个方面:经济基础是诚信体系的前提和保障;法律规范作为他律控制着医务工作者的诚信;良好的道德环境是构建医务工作者诚信体系的主要手段;个体素质即道德良心是提高医务工作者诚信水平的内在诉求;医疗制度是医务工作者诚信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道德必须以诚信为基础:一方面有赖于人们对道德及其总体性原则是否具有坚定信念,一方面有赖于人们对社会成员能否共同遵守具体性道德规范的相互信任.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和生存样态的深刻变迁对诚信的两个方面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并由此引发了道德问题.当前的道德问题表现在两个相互强化的方面,即总体性道德原则的缺失与沦丧,以及具体性道德规范、道德认知和道德评价的错位与混乱.道德建设的核心与重点在于诚信建设,而诚信建设又必须以正确揭示当前的利益格局和生存样态为前提.  相似文献   

7.
医务工作者的诚信体系建设是被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医务工作者的诚信体系应包括几个方面:经济基础是诚信体系的前提和保障;法律规范作为他律控制着医务工作者的诚信;良好的道德环境是构建医务工作者诚信体系的主要手段;个体素质即道德良心是提高医务工作者诚信水平的内在诉求;医疗制度是医务工作者诚信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社会诚信的研究和建设是当前伦理学研究和道德建设的重点,且很多学者都把信用制度的建设作为主要途径和突破口,但这是否抓出了问题的要害,却是需要慎思的。我们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反思和比较,发现诚信比信用有更高的立意和更丰富的内涵,而信用有其内在的道德限度,表现为:信用主体是抽象的人,诚信主体是现实的人;信用要实现的是外在利益,诚信则立足于人的内在价值;信用体现的是工具理性,诚信体现一种实践智慧。通过两者的比较,我们就能合理地确定信用制度起作用的性质、范围和程度,认识到它的必要性和局限性,从而摆正它在社会诚信建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诚信与医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行业的信用危机是职业道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诚信是职业道德建设的灵魂.诚实守信是医务人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信息公开和建立诚信档案是促进医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峰 《道德与文明》2012,(3):99-101
目前我国社会诚信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应从三个方面切入:其一是借助制度教育功能以信用机制遏止失信行为;其二是发挥文化的陶冶作用以人文精神滋养诚信品格;其三是提升吾人伦理觉悟以公民意识唤醒信义良知.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东丽区在建设现代化津滨新城区的过程中,采取有力措施,打造诚信品牌,以诚信立区,建设诚信东丽,从而推动了东丽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传统儒家诚信的内在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建设的热潮中,必须坚持与中华民族传统的诚信道德相承接的原则,传统诚信尤其是儒家的诚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历史资源.通过揭示儒家诚信的形而上学基础,探究其心灵之境,挖掘其价值之本,追寻其自得之籍,我们天体可以概观传统儒家诚信的内在根据,为批判继承儒家诚信思想提供必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推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制度之中,既是提升价值观自信、探寻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此,当下必须秉持"良法善治"的制度建设理念,深入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制度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境,坚定价值观自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到多层面并实现宽领域联动,进而增强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归属感和自觉践行力.  相似文献   

14.
刘志友 《学海》2005,(3):147-151
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构筑良好的社会信用,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江苏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拥有社会诚信的良好环境,然而信用缺失行为在现实社会中却普遍存在,这迫切需要提高人们的信用观念,加大诚信建立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诚信文化建设离不开方法的支持,但是方法不是完全独立的东西,它必须依附目的、匹配目的才有价值。方法必须根据目的来设定,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方法。诚信文化建设的方法还应秉持现实性原则,既要把握现实社会的诚信现状,还要考察已开展的诚信文化建设情况,并从两个方面追根溯源:一是要研究影响现代人诚信观念的思想文化因素,二是要研究现代人诚信或不诚信观念和行为的社会根源。根据诚信文化建设的效能性原则,提出诚信文化建设的方法需要有关联性的思路和统合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防范信用缺失的治本之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防范社会信用缺失 ,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必须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产权为基础就是要明确保护公有和非公有的产权 ;法律为保障就是要严格法律对失信行为的他律 ;道德为支撑就是要凸现诚信道德对于人修身立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由诚信严重缺失而引发的社会信任危机,已使社会诚信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以及伦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在伦理学的视阈中,诚信道德产生的本源是一个根本性问题.采取因素分析法可以发现,诚信之德的缘起与人类的社会交往性、人类行为的思想支配性以及人的利己自然倾向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诚信越来越凸现出它的重要性.而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行为上缺乏诚信自律,教师在其行为上对学生缺乏诚信激励作用,教学内容同样呈现诚信缺失现象,学校必须在学生的诚信意识、教师的诚信教育观念,以及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加强诚信教育,以呼唤诚信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诚信:从传统社会转向市场社会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强调作为道德规范的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传统诚信观念现代转换的必要性 ,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诚信新的内涵 ;指出了诚信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天津以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在如何融入上作了积极的探索,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并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提供了启示.其经验做法是全面实施“市民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大力弘扬践行“天津精神”,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先进典型示范引领,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感召、认知认同、实践养成、氛围营造和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