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江苏省西南部的茅山,风景独特而优美,常年峰峦叠翠,云遮雾绕,古洞深幽,颇有仙气,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它是中国的道教名山,养真仙境,上清派发祥地。  相似文献   

2.
茅山为道教上清派发祥地,位于江苏省句容市东南部,钟灵毓秀,紫气万千,历史上被道教列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其珍藏的玉符、哈砚、玉印、玉圭是该山道教不轻易示人的至宝,号称镇山四宝。茅山镇山四宝@冷子  相似文献   

3.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五洞天,名为“宝仙九室之洞天”。青城山背靠皑皑的岷山雪岭,俯临丰饶的成都平原,以大面山为主峰,重峦叠嶂,有36峰、72洞、108胜景。是我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已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4.
天桂山地处太行山脉 ,距省城石家庄 80公里。位于东经 113度 31分 ,北纬 38度 4 2分 ,是我国北方著名道教山岳古观型风景名胜区。区内奇峰险峻 ,怪石林立 ,洞泉遍布 ,林木繁茂 ,云环雾绕 ,素有“北方桂林”之称。碑碣夹道 ,亭阁曲廊 ,绿树掩映 ,古有“北武当”之名 ,为道教清修之福地。历代吸引了不少修真践行之士 ,英雄豪杰之辈均来此修炼大道。明朝末年 ,崇祯皇帝出巨资派心腹侍从林清德在天桂山大兴土木 ,修建帝王行宫。殿宇雕梁画栋 ,飞檐翘角 ,红墙碧瓦 ,富丽堂皇 ,成为北方道教名山 ,是当时少有之景观。明亡 ,林清德 ,出家为道 ,开辟…  相似文献   

5.
洞悉道教文化,先要见识道教那神奇的“洞天福天”。 在我国的名山大川中,秀蔽着道教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它们以其独特而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著称于世,成为历代文人道士、香客游人争相履足的神奇之地。 “洞天福地”,道教称之为神仙真人的居住之所。在那里,飘忽着一个庞杂的“仙真”世界。上至天帝,下到民间俗神,还有历代帝王加封的真人,无不在“洞天福地”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迹,  相似文献   

6.
青城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为大帅道发祥地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五洞天”,有“神仙都会”之称。道教教派变化繁多,现青城山道系属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全山现有道教宫观七个;即:建福宫、天师洞、祖师殿、朝阳洞、国明宫、上清宫、玉清宫,共有道徒96人。其中乾道43人,坤道53人。在坤道53人中,有近半数担任着宫观的各种职务。除天帅洞外,所有的当家都是坤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本文拟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青城山是著名的道教胜地,号称天下第五名山,亦称“洞天第五宝仙九室之天”。它位于四川省灌县西南三十华里处,背靠岷山,面临川西平原,以大面山为主峰,天师洞为枢轴,周百二十余公里。全山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一百零八处胜景。这里峰峦叠嶂,诸峰环绕,远望状如城廓,故名“青城”,又称“清城都”。青城山林木蓊郁,四季清幽,奇花异草,美不胜收。清张之洞在这里吟出了赞美诗句:“岩壑回互三十里,青苍不落无春秋。层峦簇簇散花竹,长坂往往开田畴。随处涧泉堪濯足,登攀不为芒鞋愁。……”故青城山历来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称。相传黄帝曾访道青城山中,拜仙人宁封子  相似文献   

8.
道教素有洞天福地之论。洞天为上天遣群仙统治之地,福地乃上天命真人治理之所。洞天福地是仙真们统理及修真得道的地方。全国道教名山胜景被编排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这其中以洞著名者,大概只有庐山的仙人洞了。庐山仙人洞居三十六小洞天之八,谓曰洞灵真天。庐山仙人洞,亦称佛手岩,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于庐山赋诗记赞山景云色曰“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自兹以后,“仙人洞”乃与庐山齐名而传天下。“仙人洞”传为吕洞宾修炼得道之所,其临锦绣谷、距牯岭西南五华里,自然形成,高阔…  相似文献   

9.
天台山在浙江省东部,位于天台、临海、宁海、新昌、嵊县五县中间,为天台县境内诸山的总称。真“高一万八千丈,周围八百里,四面如一”。山中多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是为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及道教的东南圣地,有“干僧万道”之称。就道教来说,早在东汉魏晋时期,天台山就成为江南道教之地,并形成了一个以桐柏为中心的道教文化圈。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叙述天台山道教洞天福地、神话传说等有关问题。一、天台山洞天福地洞天与福地,道家谓神仙所居之所,洞天为真仙所居,福地由真人治之。据《桓真人升仙记》称,洞天福地:“有长年之光景,日月不  相似文献   

10.
九霄万福宫坐落于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江苏省句容与金坛两县之间的茅山大茅峰巅;元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始曰圣佑观,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敕名九霄万福宫,后人简称九霄宫、万福宫、顶宫,俗呼“大茅峰”。 据《茅山志》记载:西汉时,陕西咸阳南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  相似文献   

11.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南二十公里处的贵溪县境内。是祖天师修道合丹之所,为道教发源地之一,道教称为第三十二福地。据《龙虎山志》载:“其地三代为扬州之域,春秋战国迭为吴楚地,秦并天下,属番县,汉属豫章郡之余干,隋唐间属雄石镇。”龙虎山群山绵延,乃象山(今应天山)一支西行数十里而至,山状若虎踞龙盘,或曰因名。这里道教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著名的道教府第——天师府。位于上清镇中部,全称“嗣汉天师府”,又称“大真人府”,是历代天师的起居之所。其府门曾有联曰:“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以示天师在道教和历史上的地位。据《龙虎山志》记载:宋崇宁四年(1105)。  相似文献   

12.
<正>传说江苏句曲山,因信奉汉代三茅真人而改名茅山,被赞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史载苏州玄妙观,明清时期观前商贾云集,庙市闻名全国。许多大名鼎鼎的道教历史人物籍贯江苏,如东汉张道陵、东晋葛洪、南朝陆修静、陶弘景、隋朝王远知、唐代吴筠、宋代朱自英、元代杜道坚、明代陆西星、清代笪重光等。已经羽化的中国道教协会原会长黎遇航道长,已故著名道教学者陈国符教授,也是江苏人。另有许多大名鼎鼎的道教历史人物虽不是江苏人,但弘扬江苏道教,居功甚伟,  相似文献   

13.
鹤鸣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它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鹤鸣乡三丰村境内,北距大邑县城十三公里,系邛崃山脉东麓青城山区的南侧支峰,与现属灌县的道教著名胜地青城山天师洞相距仅三十公里,在东汉时同属江原县管辖。明代蔡长通撰《鹤鸣山迎仙阁记》云:“西蜀名山,甲于天下,而青城为十大洞天之一,其周回几十里,地脉衍迤,分支  相似文献   

14.
黄龙观位于广东四大名山之首的罗浮山,始创于东晋咸和年间(326-334),距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自1993年重建以来,渐成岭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一大道观。一罗浮山,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心目中的仙山。相传上古之时,本地仅有一座罗山,后有另一山从东海漂浮而来,二山合而为一,故名罗浮山。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其中第七大洞天"朱明洞天"和第三十四福地"泉源福地"均在此罗浮山上,可见其仙缘深厚。  相似文献   

15.
洞天福地话茅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西南的茅山是中国道教圣地,由北向南 蜿蜒数百里,主峰大茅峰海拨372.5米,以天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而闻名于世。 据《茅山志》记载,茅山原名句曲山,又名地肺山,西汉时陕西咸阳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不远千里来此修道、采药炼丹、济世救人,得道成仙后被尊称为“三茅真君”。三茅为百姓采药治病的功德被人们深深地怀念,茅山也因此而得名。 茅山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等胜景,更有韩愈、李商隐、陆龟蒙、顾况、王安石、汤显祖、康有为等历代名家留下的诗文碑刻。 第八洞天,名不虚传,茅山…  相似文献   

16.
盛会纪实     
“白云名观重京畿,玉宇丹房映朝晖。”金秋九月,宏伟幽雅的北京白云观,呈现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棂星门上高悬着四只巨大的红纱宫灯。进入气势壮丽的棂星门,便见一条红底金字“热烈祝贺中国道教协会第四届代表会议召开!”的横幅标语。它告诉人们四年一届的中国道教协会应届代表会议即将在这里开幕。六日始,代表们陆续抵京。道教最早的道观——楼观台的代表,从陕西省周至县终南山麓的“仙都”来了!年轻的茅山道士,头戴逍遥巾,离开了山色秀丽,令人陶醉流连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来了!云南观音寺、云峰山的两位坤道代表经过六天的  相似文献   

17.
国家邮政局今年 5月发行两套有关道教题材邮票。这是中国邮票发行史上不多见的。5月 5日发行的《永乐宫壁画》邮票 1套 4枚。图案面值分别为 (4 -1 ) 60分西王母、(4 -2 ) 80分奉宝玉女、(4 -3) 80分东极救苦天尊、(4 -4 ) 2 80元金星、水星。永乐宫位于山西芮城县城北 3公里处 ,原名“大纯阳万寿宫”。是为纪念“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兴建。为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 ,同时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元代道教宫观 ,宫内殿阁巍峨、布局疏朗。其中主体建筑 5座 ,即宫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 ,垂直排列在中轴线上。各殿精美的元代壁…  相似文献   

18.
记得1994年农历十月初三日这一天,是三茅真君大茅君得道二千一百年的纪念日。就在这一天,三茅真君升仙得道之地——茅山,举行了隆重的开光大典。盛会时过多日,至今使我记忆犹新,并有很多感受。 开光这天,素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称的中国道教名山——茅山,又迎来了一个辉煌而灿烂的时刻,青松环绕四周的茅山,显得格外壮观。道院内外五彩道旗迎风飘扬。道家音乐纯朴深厚,悠扬跌荡。随着那阵阵车流和蜂拥而至的善男信女,九霄宫内人头攒动,人山人海。  相似文献   

19.
茅山四宝     
茅山原名句曲山,又名地肺山,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句容县境内,为道教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宋哲宗赵煦的昭慈圣献孟后,因误吞银针终日戚戚,投药无效,御药院苏圭被鞫。后由皇后姊推荐,诏茅山道士刘混康治愈,宋哲宗遂赐《辽王诗简》一卷、玉剑一把、《上清大洞卷简诗》十二卷轴、《上清大洞秘录》十二轴、玉印、玉圭、呵砚、玉符等八件珍宝,作为镇山之器。前四宝在历代兵祸中丢失,后四种珍宝今藏于九霄万福宫。玉印,长六点一厘米,宽五点九厘米,高约三厘米,上有瑞兽钮,下有篆体阳刻“九老仙都君印”六字。  相似文献   

20.
历史悠久道教祖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城东南十五公里,地处巍巍秦岭北麓的终南山古楼观说经台,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李耳)讲经传道之所,这里不仅是素有"天下第一福地"美誉的中国道教祖庭,更是一处薪火相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寻根圣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