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逻辑和语言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近年来有一部分逻辑学工作者比较注意研究语言逻辑的问题。这里所谓“语言逻辑”,实际上是“自然语言的逻辑”的简称。国外有称“语言逻辑”或“自然语言的逻辑”的,也有称“自然逻辑”的。对于什么是语言逻辑,语言逻辑在整个逻辑科学中究竟占据什么地位,用什么方法研究语言逻辑,提出这么一种语言逻辑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逻辑界人士中还有不尽相同的理解。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工笔人物画的基本语言是用线和造型,作画中实现用线和造型的相互结合,展现画中人物的形态美。造型就是对画的创造,用线就是画的语言。绘画中除去相关的色彩和技法,给人最直观的视觉就是画的造型。造型语言是在绘画语言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文章通过对工笔画名家何家英绘画中造型语言的解读,分析其中的艺术特性,展现了当代工笔人物画中造型语言。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语是阿拉伯民族的生活用晤,也是全世界近十五亿穆斯林履行宗教功课所使用的语言。在世界其他语言中至今仍有许多阿语借词,足见其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用语言组织教学是最基本、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英语课堂中,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言内涵丰富的特点为课堂教学创设不同的语境。在教师夸张、富有感情的语言中,学生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教师所创设的语境中,课堂也因此而精彩。  相似文献   

5.
邱宜均 《心理学报》1965,10(4):83-90
問題 有人认为,用语言提示动作任务可以提高动作效果,语言提示的任务不同,其效果也不同。在我们的运动实践中,看到不完全相同的结果,运动员对待运动活动的态度也是影响运动效果的原因。在运动活动中,他人的语言指示对运动效果究竟有何影响?在提高运动动作效果中它是否起主导作用?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禁忌与委婉     
在语言的交际中,禁忌和委婉是一对孪生的兄弟姐妹,二者同源而异流。在社会中,人的生老病死,感情生活,生理缺陷以及性等一系列事物中,都有一些需要避讳的地方。为了增加语言的可接受性,人们常常用比较文雅的言语来代表粗俗的事物,用一种委婉的用语来代替直露的低俗的说法。于是,使用委婉语来表达禁忌语就成为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7.
徐勤玲 《大众心理学》2020,(1):36-36,35
语言是基于符号系统的口头、书面或标记的一种交流形式,是人们彼此连接的纽带。我们必须借助语言来进行交流、倾听、读写等。语言能够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用语言描述过去、书写现在、规划未来,并且把信息一代代传下去,形成丰厚的文化遗产。语言的发展既有生物学基础,也受经验和环境的影响。父母在孩子的语言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学前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父母要抓住这一时机,及早开发孩子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8.
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主要目的是交流信息。因此,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双方感兴趣的不是语言形式的本身,而是通过语言形式所表达的特定的意义。研究语言的各种意义是语义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语言学中比较复杂的问题之一。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的那样:“人们的语言活动中出现的意义是很复杂的。有语言本身的意义,有环境给予语言的意义;在语言本身的意义之中,有字句显示的意义,有字句暗示的意义;在字句显示的意义之中,有单字、单词的意义,有语法结构的意义。这  相似文献   

9.
大班幼儿在游戏中运用语言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的目的语言的应用,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的应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是语言的功能,指人们用语言来获得信息和学习事物以及运用语言来满足需要,调节别人的行为,即具有认识功能与交际功能。第二,语言的选择与交替,即说话者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听者的实际能力来挑选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语言跟使用者及其语言环境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同样一个词或一句话用在不可的时间和地点意思不一样;说话者在不同的情  相似文献   

10.
本文准备讨论五个问题:一、模糊语言的表现力;二、模糊语言的两重性;三、模糊语言的三情境;四、模糊语言在公文中的运用;五、模糊语言的局限性。这些问题的论述,都将结合公文写作进行。一、模糊语言的表现力模糊语言在文学中的表现力,大概是没有争议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就是用模糊语言描述不确定的悲愁的典范。在公文写作中,模糊语言的表现力如何呢?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不错,文学作品无论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还是在语言的运用上,都允许,而且可以写得朦胧些、模糊些。而公文写作则不允许朦胧、不允许含混,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论述的问题,是长期以来用论上有争论的问题。但是,引起我论述的兴趣,倒不是基于理论上的争论,而是基于我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和理解。现把它形成文字,以期与大家进一步来探讨。思维与语言的可分性有几种情形:动物的思维与语言的可分件;人类的思维与语言的可分性;成人的思维与语言的可分性;幼儿的思维与语言的可分性;健全人的思维与语言的可分性;病态人的思维与语言的可分性;形象思维与语言的可分性;抽象思维与语言的可分性等等。我们认为,在这众多的情形之中,要论证"思维与语言可分性"命题是否成立,则只需其中任何一种情形被证实即可。  相似文献   

12.
幽默广告术     
广告是通过语言、文字、图象、实物等有目的地介绍、推销商品及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公开宣传形式;幽默是人们用诙谐的语言,在玩笑的背后隐藏着对事物的严肃态度,使人在愉快的情绪中作出肯定或否定反应,它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幽默能否进入广告,关系到广告的命运,幽默是广告赢得大众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3.
祁志强  彭聃龄  丁国盛 《心理科学》2010,33(5):1051-1053
分别用图片命名和词汇判断任务考察汉英双语者在不可预期条件下进行的语言切换。实验一中,当被试分别用英语和汉语命名图片时,英语和汉语出现了相等的切换代价。实验二中,当被试进行词汇判断时,只有英语出现了切换代价;而汉语没有出现。研究表明,双语者语言产生与理解中切换的认知过程有本质的差异且预期条件的变化影响了语言产生中的切换。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在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听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技能,它是吸收和巩固语言知识和培养说、读、写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获取语言信息的主要途径。听力是在听的练习里培养起来的,是在反复的训练中学会听音、辩音和综合理解的能力的整合,对于提高学生们的英语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呢?一、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的出发点,也是最有  相似文献   

15.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指出,怀疑论用证据是不能被反驳的,其问题无意义。他认为,怀疑论提出了一个不应该提出的问题,其根源在于:语言的逻辑被误解了,把逻辑的陈述当做经验的陈述,以为逻辑的东西外在于主体,可以修正,也可以是错误的。怀疑论之门从此打开。其实逻辑构成了我们述说、疑问、思考的东西。我们可以说真假,但逻辑展现在我们所说中,不能被我们以语言做外在说明。逻辑的问题不能从逻辑以外来回答。怀疑中有不怀疑和不可怀疑的东西,否则怀疑就寸步难行。对此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有深入的分析。怀疑论是语言游戏的一个部…  相似文献   

16.
丁伟 《美与时代》2006,(4):83-85
个性化绘画语言是发自内心的,只有在对绘画语言有精深的理解和把握,避免概念化、程式化、庸俗化,关注社会,用真情实感去研究挖掘,才能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感人的个性化绘画语言,才能最终创造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来。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思维活动的结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孩子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幼儿园的语言学科在五大领域中占首位,语言教育活动也成为孩子学习发展一项主要活动,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成为本活动的一项重要目标,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培养孩子的与表达能力是教育活动的重点内容。那么,语言活动中如发展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孟子·梁惠王》所记载的一个故事中的牛与羊的区别 ,可以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的方法来思考。在这个故事中 ,齐宣王用“以羊易牛”的策略解决了既不能杀牛又不能废衅钟之礼的两难抉择。从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角度来看 ,这里的牛羊之别 ,是经验中的有生命的动物牛与语言中的无生命的羊概念之间的区别。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实质 ,是用一个没有生命的羊概念替换了一头有生命的动物牛。牛羊之别代表了经验和语言的区别 ,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后现代哲学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9.
叶峰 《世界哲学》2016,(5):72-82
在人工智能研究中,人工神经元网络进路之成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语言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的作用。人类语言是一维符号系统,但世界是四维的,因此语言难以有效地记录事物的时空结构信息。人类大脑中的表征系统很可能是多维而非一维的。人类语言的主要功能是在大脑间传递对世界的多维表征而不是用一维符号序列去表征世界。分析哲学中的所谓语言转向夸大了语言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的作用,提供了一幅关于人类认知活动的不真实的图画。  相似文献   

20.
陈锡惠 《天风》2006,(16):36-38
唱诗班在教会事奉中是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她不只是在崇拜礼仪中承担着服侍神、赞美神的角色,也是诠释、彰显真理的代言人,是活出生命、带着光环的歌唱天使。一、教会为什么有音乐1、上帝所赐讲台工作是个大学问,当我们站在讲台面对饥渴慕义的信徒时,传道人是通过语言将福音信息表达出来,如果同时配以音乐、歌声的赞美,这种方式的表达可以把语言宣讲的效果更加升华。当我们进入到不同方言的教会或者不同语言的教会,此时的音乐更是会带给我们共同的心声,那就是无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