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谢敏 《学海》2001,(6):23-25
邓小平同志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行了深入的具体的分析,提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以及坚持生产力标准等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基本原理指导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又以改革开放的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从而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与实践放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突出表现在下述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中的科技战略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承旺 《现代哲学》2000,(1):11-15,5
邓小平作为一位杰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他把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针对当今世界形势的急剧变化和新技术革命发展的趋向,概括人类对科技的新认识,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把人类对科技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奏出了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智力研究的早期,研究者们运用测量观的视角和方法对社会智力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随着研究的进行,传统测量观的发展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如不能对社会智力和学业智力进行有效的区分等。人格的社会智力观强调社会行为的背景具体化和行为的主观意义,主张探询人的一般化的社会认知机制,为社会智力的研究展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实践评价思想。邓小平的社会实践评价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 ,包括由党的领导集体、专家和人民群众构成的评价主体系统 ,以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力和人民利益三者为依据的评价标准系统及由四种具体方法组成的评价方式系统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正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西社会公正理论得失的探讨,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公正观的基本内容。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公正观,既要尊重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原则,并达到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以189名大学生为被试,在开放式问卷预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包含4方面内容,78个项目的情绪社会分享公众观正式调查问卷.对210名大学生正式调查的结果表明:大学生认为情绪社会分享具有情绪改善、认知应对、人际融洽三类功能,具有传播负效、承载负效两类风险;分享对象的反应促进和反应阻断行为以及分享事件性质和分享限制行为影响分享过程.  相似文献   

8.
自我的社会建构观与叙事辅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铁如 《心理科学》2005,28(1):189-191
叙事辅导以自我在话语中形成的社会建构主义观点为理论基础,认为人类依据故事而生活;强势故事和强势话语塑造着人们的生活;生活是不断超越旧我走向新我的非等同圆运动的过程。叙事辅导通过引导当事人解构旧的生活故事,重写新的生活故事而达到对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何海涛 《学海》2003,2(4):11-13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忧患意识传统。邓小平、江泽民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对人民的幸福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的忧患意识是一脉相承的 ,但由于时代的变化 ,又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执政能力"这一概念,也没有就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问题进行系统阐述,但他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十分丰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邓小平反复强调的关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都是基于"我们党是一个执政党"的前提之下,以执政党更好地为人民执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说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都是对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卞敏 《学海》2002,3(6):13-17
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发展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邓小平经历了长期的思考探索过程。其中 ,关于区域现代化的思想与实践 ,尤其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独特的中国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乱、大分化、大改组的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急剧的变迁。在此数百年间,新的社会要素在不断增长,一步步地改变了传统的社会面貌,使整个社会失去了往日的平衡和约束。如何使社会相互关系重新恢复平衡,这一过程或努力就是社会整合。对古代的思想家而言,他们对社会的种种观察和思考,都不能不对这一现象予以集中的注意,并因此对其理论学说产生重要的影响。先秦时期,儒家——法家都为当时最为主要的两大思想流派,他们学说中互有异同的社会整合观,无疑是其一重要内容,很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邓小平的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建新 《学海》2005,3(2):11-15
本文通过阐述邓小平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特征,进一步说明邓小平理论中独特的价值观思想博大精深,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新发展,同时对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人们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提高青年一代的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锦贤 《学海》2006,(1):143-145
邓小平的公正思想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公正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政治公正、经济公正和社会公正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力图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脉络和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是从世界的开放状态和社会主义的开放性质的统一上提出和论述开放问题的,他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见解和“社会主义是开放的社会”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开放观的继承和发展,他提出的开放政策是大开放政策。  相似文献   

16.
对法治与德治关系的讨论,应避免立场先行的分析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法治秩序观与德治秩序观是两种理想型秩序观,分析各自的社会基础、正义观及实现路径,有助于深化认识秩序形成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德治在共同体中能发挥好作用,追求实质正义,倡导自律及重视实践者的德性。法治能更好回应陌生人社会需求,主张通过形式获得正义,以国家法为主要载体。在现代社会,德治不可能在规范意义上取代法治。  相似文献   

17.
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王东生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由此发生了一系歹U“左”的和右的错误。邓,j。平同志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从党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出发,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实质和精髓,阐明关于...  相似文献   

18.
论邓小平的科技观李兆友一定时期的科技观,将直接影响着科技发展方针政策的制订,影响着人们的科技实践活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本文想就邓小平的科技观的一些主要方面作一些探讨。一、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由于受林彪、“四人帮”一伙的干扰...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破性发展 ,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结论与基本观点之上。邓小平突破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有其特定的实践基础和主观条件。他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突破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精彩范例 ,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宝贵财富。今天 ,我们应当沿着邓小平所开辟的道路 ,秉承其突破性思维与创造性精神 ,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当代跃迁 ,从而将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全面、系统而且深刻 ,包括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根本目标、主要内容和方法途径等 ,是新世纪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