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认同决定了医学专业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职业付出,对我国医疗事业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对410名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医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的现状。调查结果发现: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呈中上水平;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经济收入差异;父亲学历对医学生的职业目标、职业成就有显著的影响,母亲学历对医学生的职业探索有一定的影响;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在不同学业成绩和不同专业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以提升学业成绩和专业人文精神为目的的医学教育是提高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最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影响藏族大学生藏、汉文化认同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问卷和访谈对藏族大学生的藏、汉文化认同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初步分析了影响藏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认同的因素。结果显示,藏族大学生的藏、汉文化认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对藏族大学生对藏族文化的认同有显著影响;由于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不同,接受藏、汉双语教学的专业学习的学生,其藏族文化认同低于使用汉语单语教学的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对藏族大学生的藏、汉文化认同得分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学海》2019,(1)
本文根据对全国2166名社会工作学生(包括大专生、本科生和硕士生)的问卷调查,从认知、情感、理念价值、行为和选择五个维度研究学生的社会工作专业认同;从认知、情感、理念价值和行为四个维度来研究学生的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并从个人、家庭、社会和教育四个系统来分析影响学生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大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认同程度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但在情感、价值理念以及专业和职业选择等几个方面的得分水平较低。作者分析了不同系统要素对学生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并从比较、发展和系统三个视角来看待学生的社会工作认同。最后,作者基于学生个人和教育两个系统的分析结果,分析讨论了通过高校社会工作教育提高学生社会工作认同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对专业认同的影响,以某公安院校228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和"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和专业承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除个别维度外,公安院校大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动机存在显著正相关;内生动机对专业认同及其附属维度均具有显著的预测效果,外生动机对认知性、行为性与专业认同总分具有显著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5.
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利用自编问卷对177名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我国教师的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2)教师职业认同存在显著的性别、职称差异;(3)中学与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存在显著的差异;(4)不同职业动机、工资满意度的教师的职业认同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TIMSS2003中的数据,应用混合模型,比较香港、日本、瑞典和美国四个国家(地区)教师资格因素和职业发展因素对其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香港教师高学历和常有其他教师听课提高了学生成绩;瑞典教师的性别、专业和参加数学教学方法方面的职业发展活动,以及美国教师的专业和听其他教师讲课显著影响其学生成绩;日本教师资格和职业发展因素对其学生成绩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专业认同、学业情绪与大学生抑郁之间的关系,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与抑郁自评量表对32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专业认同对大学生抑郁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2)专业认同对积极学业情绪均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但只对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3)在专业认同对抑郁的影响中,积极低唤醒与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专业认同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实际上是一种“温水煮青蛙”效应。  相似文献   

8.
对贫困地区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内部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关系的测量研究表明:不同学业成绩组学生在自我效能、成功动机、促进性紧张、期望水平和自己责任性方面差异显著;学业自我效能与内部动机诸因素有密切关系、共同构成影响学业成绩的内在因素;对学业成绩正向预测作用最强的是自我效能,其次是促进性紧张和成功交往动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医学生"以人为本"职业态度的情况调查,了解当前医学生的职业态度倾向,探讨加强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从调查可见,部分医学生尚不能真正认识医学专业的意义;医学职业素质教育的形式、方法、内容有待改善;必须结合医学专业实际,端正医学生职业态度、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王争艳  雷雳  刘红云 《心理科学》2004,27(5):1056-1059
该研究利用协方差结构模型的方法,对青少年的亲子沟通与其行为问题、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并就父子沟通和母子沟通对青少年社会适应影响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用多样本比较分析了普通学校初中生和工读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理论模型与数据吻合很好,家庭亲子沟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2)父子沟通与母子沟通对学生的同伴关系、行为问题和学业成绩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各观察变量中,父子沟通时间和母子沟通态度对青少年的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亲子沟通(父母)时间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有影响。(3)不同类型学校之间多样本比较表明,普通校与工读校的青少年在模型结构上存在差异。工读校的青少年,其母亲的沟通态度和选择的沟通场合对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其父亲对沟通场合的选择和母亲的沟通内容对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父亲沟通的内容与主动性对青少年的学业成绩有影响。(4)普通校学生的同伴关系对行为问题没有显著影响,但在工读学校,同伴关系对行为问题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探讨了普通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核心自我评价、职业认同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发现:(1)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职业认同和工作满意度与专业教师存在差异;(2)工作压力、核心自我评价、职业认同影响着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3)核心自我评价调节着工作压力和职业认同的关系;工作压力经由职业认同影响着工作满意度,且这一中介效应受到核心自我评价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索大学生恋爱决策中的内隐和外显线索的偏好差异。研究一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大学生在恋爱决策中关注的十四条线索,并让38名男性和52名女性大学生对这些线索进行重要性评分,从而比较不同性别的被试在线索重要性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品行、个人修养、性格、职业、经济条件、家庭背景和学历这些线索上有显著差异;研究二分别选取了男性和女性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前八条线索,并通过眼动仪探索被试进行恋爱决策时的内隐线索排序,与通过自陈问卷获得的外显线索排序进行比较,旨在探索被试的内隐与外显线索的重要性排序差异。研究二采用恋爱6个月以上关系稳定的眼动被试群体。结果显示,对于不同性别的被试,其内隐与外显条件下在某些线索重要性方面的排序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被试的平均注视时间排序和对线索重要性排序在某些线索上也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性别的被试对某些线索上的平均瞳孔大小排序上也和内隐线索重要性的排序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学生感知教师支持行为问卷和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西南地区两所中学7~12年级的824名在校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教师整体支持和不同类型支持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心理素质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教师整体支持与中学生心理素质、学业成绩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教师情感支持与中学生心理素质、学业成绩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教师学习支持、能力支持与中学生心理素质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与学业成绩相关均不显著;(2)控制性别和年龄后,心理素质在教师整体支持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心理素质在教师情感支持与学业成绩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教师学习支持与学业成绩、教师能力支持与学业成绩关系中均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及其内在心理机制,本研究采用多民族青少年文化认同问卷、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对429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主流文化认同、民族文化认同、生涯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2)主流文化认同--生涯自我效能感在民族文化认同与职业成熟度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3)生涯自我效能感中介民族文化认同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在男生样本中不显著而在女生样本中显著;主流文化认同、生涯自我效能感分别单独中介民族文化认同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在汉族大学生样本中为部分中介,而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样本中为完全中介。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平  李凤英  姜媛 《心理科学》2006,29(3):541-545
本文采用学业自我调节问卷,探讨了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小学生在自我调节学习的外部调节、摄入性调节、认同调节和内部动机维度上存在差异;不同调节类型对学习成绩有影响;不同年级、不同调节水平对数学成绩有显著影响,在语文成绩上未达显著;最后,本文对于该方向的未来研究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其对就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017名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其对就业结果的影响。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Fugate,Kinicki和Ashforth(2004)提出的就业能力结构理论:就业能力由适应性、职业认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组成。就业能力与就业结果各因素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学校类别,职业认同、人力资本对大学毕业生所获得的录用通知数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校类别,人力资本对大学生毕业后的起步工资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人力资本、职业认同、适应性对大学毕业生对所签约工作的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适应性对入职半年后的工作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与道德认同的关系,及其法律意识在二者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采用法律意识量表、道德认同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对1878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尽责性、宜人性、开放性和外向性与道德认同、法律意识呈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与道德认同、法律意识呈显著的负相关。(2)人格特质、道德认同、法律意识表现出了显著的性别差异,同时尽责性对道德认同的影响也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3)法律意识在尽责性与宜人性对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影响中起着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应该尊重人格特质的个体特异性,在高校进行专业的法制教育和法律意识培养,提高个体的道德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其学校适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志军 《心理科学》2004,27(1):217-219
本研究对258名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其自我概念和学校中的社会行为、同伴关系、学业成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其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也没达到显著水平;自我概念与敏感退缩行为没有密切关系;身体自我概念与社会喜好、学业成绩有显著负相关,并且对两者有显著预测效果;自我概念部分因子与社会影响、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有显著正相关,且也对它们具有显著预测力。  相似文献   

19.
以38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主动性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与学业成绩四个变量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学习适应并不在主动性人格与学业成绩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对学习适应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人格类型与专业认同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志海  黄和林 《心理科学》2006,29(6):1498-1501
本研究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进行了MBTI人格测验,并采用问卷调查与内隐联想测验(IAT)两种方式了解被试的专业认同状况。研究发现样本的专业认同存在显著的外显—内隐分离,在内隐层面上缺乏足够认同。性别、人格类型与专业认同之间存在一定关联,部分人格维度可作为判断大学生专业认同状况的有效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