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190名师范大学新生进行入学前与入学后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在入学前后总体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显著减少,但利用度中参加活动一项显著增加。大学新生入学前后来自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亲属的主观支持没有显著变化。入学前曾是主要主观支持源的老师支持、朋友支持以及同学支持在入学后都显著减少,其中老师支持减少最多,其次是同学支持。同时,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在性别、专业和城乡来源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高中毕业考入大学后,学习、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面临同龄人的共同特征外,还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特色,这些问题如若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因此尽早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是新生入学后的首要课题。一、生活环境的适应。新生入学之前,多数居住在家,部分寄读校内,从小学到中学,都存一些从小在一起的同学、老师,班主任,一教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性格,相似的语言,共同的习俗,构成自己所熟悉的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全国各地,素昧平生,陌生的校园,大楼,陌生的人,这一切都使其产生一种陌生感,从依赖性的家庭生活,改变为独立性的集体生活,尤其是远离家  相似文献   

3.
去年某大学一名刚入学的女大学生,在入学不久,便表现出许多异常行为,令同学、老师不可思议! 该生来自一贫困的偏远山村。入校后,她极少与同学交往,平时很少说话,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出头露面,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久而久之,大家都认为她性格本来如此,也就习以为常了。可是,以后的发展却是出人意料的:在宿舍里看到楼下一对打羽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大学生心理咨询老师,我每年都看到,有部分同学由于放松了自我要求而不能顺利毕业,甚至被大学淘汰;有更多的同学由于较难适应大学生活而留下遗憾。  相似文献   

5.
由高中走进大学,是其生后、学习和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环节。入学教育工作对其以后的发展有着久远的影响。因此,应该教育大学新生要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心理调整,建设优良班集体,使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我是去年高考入学的大学生。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我始终适应不了大学的生活,学校里没有了班主任,同学之间的交往内容也与高中阶段大不一样,许多事情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我总感到特别怀旧,总想起以前的同学和朋友,怀念以前的生活。这种情绪状态更增加了我适应新环境的困难,由于无法与同学们有效的交往,我感到非常孤单。在第二学期我选择了休学,本来想通过积极地调整,争取今年复学。可在家呆了半年我更不愿意上学了.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教育内容确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柳友荣 《心理科学》2004,27(5):1242-1244
对大学新生实施入学教育几乎是高等院校的一件例行性事务,本研究对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负性生活事件进行了必要的调查研究,并依据负性生活事件确立了相应的新生心理教育内容。通过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对大学新生实施心理教育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适应能力,是新生入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任何人都向往幸福快乐的生活。有人说,高智商的人更有可能获得瞩目成就,生活也就更幸福;有人说,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视野更开阔,生活会更快乐;也有人说,别的都不重要,有了钱就有了幸福、快乐的资本……当然,这种种观点都有其立论的依据和存在的理由。但是,从人的心理层面上来讲,高智商、良好的教育和百万家产都不能保证人们的幸福快乐生活。如果人们不能适当地控制自己不良的情绪,快乐人生往往还是“镜中花,水中月。”  相似文献   

9.
一天,在我的电子邮箱里出现了一封信,是一个叫文清的同学写来的,他在很长的信中说:“汪老师:非常喜欢收听您的节目,使我从中学到很多知识。我有个问题需要向您咨询。我现在正在一所重点大学上大三,我在学校的生活很不好。我性格内向,和宿舍同学的关系很好,但出了宿舍在校园走路,特别是  相似文献   

10.
李曜安 《大众心理学》2020,(5):34-35,31
过去人们重视的教育是从小学开始的,现在提前了,大家都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如此重视,有些幼儿园一年以后的入学名单都排好了。幼儿园真的这么重要吗?是非常重要。每个孩子3-6岁幼儿园阶段发展与生活,将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这个角度讲,幼儿园阶段教育的重要性不比大学教育低。我们不是为了激发家长在教育上的焦虑.  相似文献   

11.
某中学高一新入学男生小新,在受到同学的非议和班委的批评后,出现了焦虑情绪,害怕所有同学都看不惯自己,担心沾染上社会上的小混混和毒品,已无法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经过测验和分析,诊断为由于对人际关系的不良认知导致的具有泛化特征的病理性焦虑。咨询师在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性心理辅导的同时,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帮助来访者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树立了人际信心,消除了病理性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想拥有快乐的生活,但是生活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很多时候老天就像在你和快乐之间设置了一堵墙,你想翻翻不了,想绕绕不过。你是多么想拥有一根魔杖能把困难的墙变没,可是没有魔杖的你做了什么呢?坐在墙角黑暗的影子里,孤独地饱受着失望的折磨,感觉没有快乐的生活是多么令人窒息?拥有快乐比你想的更容易。不用去攀爬那堵让你绝望的墙,既然你无法顺利地走到快乐身边,干吗不邀请快乐来找你,让它到你家来做客呢?要知道快乐  相似文献   

13.
那个倚着教室墙壁,穿一身休闲服,嘴里嚼着口香糖,一脸不屑地看着别人表演的男生;那个从美丽的手机套中拿出“掌中宝”,一路在校园小路上打个不停的女生;那个喜欢说“哇噻”、喜欢说“我的眼睛很快乐”的同学;那些偶尔染黄几根头发,偶尔出去蹦迪、聊天的同学;那些在同学眼中逐渐显得特别,在老师眼  相似文献   

14.
申亮是高中生.他学习一贯优秀,各科学习成绩在班里都名列前茅,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他考取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十拿九稳,同学们还给他起了个雅号“秀才”。帮助同学,助人为乐同样是申亮的“强项”,特别是班里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都愿意找他帮忙.他毫无保留的给同学讲题、解题。为这经常放学回家很晚,从无怨言,还说:“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  相似文献   

15.
在由于适应导少致的问题中,人际关系问题对大学新生来说更为普遍,特别是寝室人际关系。由于彼此之间生活习惯的不同和相互误解,致使生活在这一团体中的同学感觉很别扭。有的同学被室友孤立感到很苦恼:“也不知怎么的,可能是我不太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我感到大家开始用讽刺的口吻跟我说话;我若无意间说了哪位同学,大家就一  相似文献   

16.
正如德国和法国等邻国一样,瑞士的大学教育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宽进严出"的培养风格。瑞士本国的高中毕业生可以任意申请入读瑞士国内的12所大学。在专业选择上,无论教育部门还是各大学均不设遴选机制,对获得入学资格的学生"照单全收"。也就是说,无论学生想学习什么专业,都可以在入学后进入相关院系学习。  相似文献   

17.
寒星 《天风》2005,(12):35-35
圣经中说:“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总得益处。”那么,亲爱的朋友,既是这样,在您每天的平凡生活中,是否能用欢喜快乐的心去面对呢?生活中或许多有风雨,或许多有磨难,也避免不了会泪水倾洒……其实,无论情况多么的糟糕,我们都不要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18.
快乐是什么?什么是快乐?每天,我们都在追逐快乐;每天,我们也在抱怨生活。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似乎很少有人说自己是快乐的,工作、家庭、婚姻、房子、车子、票子,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物价上涨等一系列问题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快乐,仿佛已经成为一件奢侈品了。  相似文献   

19.
正在生活中,快乐不易得,不常得;相反,不快乐却易得,而且常得。不懂得快乐之道,由着快乐从身边滑过,是失败;同样,快乐本来不多,不知道珍惜快乐,不懂得寻找快乐,更不明白去创造快乐,同样也是一种失败。为什么快乐少,而不快乐多呢?因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挑起生活重担的岁月,也是风雨兼程的一生。一帆风顺,未必前途光明;日丽风和,未必春天常在;心想事成,未必路路畅通;幸福圆满,未必鲜花不败。晋人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感知到的压力在D型人格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在新生入学3个月内的不同时间点,利用D型人格量表(T1)、心理韧性量表(T2)、感知到的压力量表(T2)和心理健康量表(T3)对某大学1428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龄、是否恋爱和心理健康(T1)后,社交抑制对感知到的压力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感知到的压力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即社交抑制通过感知到的压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在负性情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感知到的压力中介作用不成立;(2)心理韧性在社交抑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调节效应显著;心理韧性在感知到的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调节效应显著;(3)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理解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的心理状况,而且为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