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家庭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燕燕  桑标 《心理科学》2003,26(6):1108-1109
儿童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 ,TOM)的研究已经成为近 2 0年来发展心理学的最重要研究领域。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 ,并据此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的能力。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儿童心理理论起始的年龄以及不同任务带来的结果差异等问题的探讨上。近来发展心理学者把研究的注意转移到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差异以及导致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上。一般认为 ,儿童在 4岁时就获得了心理理论能力 ,即 4岁儿童就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愿望、信念等来理解他人的行为。但在研究中 ,研究者也发现同一年龄儿…  相似文献   

2.
婴儿对他人动作意图的正确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认知能力,有利于婴儿根据他人意图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更好的社会互动.婴儿的这种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认知根源,对自身的社会反应、心理理论以及语言理解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婴儿是如何获得这种能力的呢?经验论认为是学习的结果,但目的论则认为是婴儿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两种理论都获得了一些实证支持,目前还没有一致结论.这类研究对具身认知、身心关系的探讨有一定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成年  李岩梅  梁竹苑 《心理科学》2014,37(4):1008-1015
权力指控制有价值资源及他人行为结果的相对能力。心理学研究发现,权力不仅是等级制度的核心概念,一种结构变量、社会关系的基础属性,还是一种心理属性,即知觉到自己有能力影响他人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一发现促使研究者愈发关注权力效应背后的心理机制。本文在分别综述了权力效应三种心理机制(趋近系统激活、心理距离增加、诱发控制错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总结了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与拥有权力的人(以下简称掌权者)的认知、动机、情绪乃至判断、决策、行为间的关系,并尝试阐述了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与促进集体利益繁荣这一权力产生初衷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现状,就权力各心理机制间的关系、心理机制如何运作、文化与心理机制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5~9岁儿童在说服行为中使用心理理论能力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对象为90名5~9岁儿童(幼儿大班、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各30名),研究者采用图片故事法和口语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儿童对说服性论据的选择,考查了儿童在说服行为中使用心理理论能力的状况.结果显示:5岁儿童在说服他人时较少使用心理理论能力,7岁是儿童使用心理理论能力的关键期,9岁儿童在说服他人时则更多地使用了心理理论这一能力;儿童在面对不同的说服对象时,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信任是指个体以对他人意图和行为的积极预期为基础,自愿使自己处于易被对方伤害的地位的一种心理状态。而行为经济学中的信任是指交易双方在博弈、谈判、消费及经济贸易等特定环境下,在有限信息和经验基础之上,对对方履行承诺的积极预期及能力的认可。目前,研究者对这一现象形成机制的解释主要包括心理机制及生物基础,其中心理机制主要包括反思-冲动模型和社会偏好理论,生物基础主要涉及杏仁核、脑岛等结构以及催产素和睾丸酮等激素。影响经济信任的因素主要包括交流、经验、声誉及面部特征等。未来需从经济信任的理论解释及生物基础、跨文化研究以及生态效度和应对策略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指以增加其他个体的福利为最终目标的行为, 它既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共情(Empathy)指个体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感, 并部分体验到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 是利他行为的内在动机。已有研究证明, 安全依恋风格和安全依恋启动对个体共情和利他行为有积极影响。根据依恋理论和相关文献可以推测, 情绪调节和认知图式可能是安全依恋影响个体共情和利他行为的两种心理机制。未来可以探讨利他行为实施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远近及双方依恋风格匹配程度的调节作用, 进一步验证安全依恋影响共情和利他行为的心理机制, 探讨利他行为对安全依恋的反向促进作用以及开发通过安全依恋培养个体共情能力和利他行为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7.
心理理论指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是一种毕生发展的能力。但之前的研究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存在一些缺陷。本文介绍了一种新范式——矩阵博弈(matrix game),对利用其研究心理理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同时指出了两者相结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证证据。未来研究可利用矩阵博弈来研究更广年龄范围人群心理理论的发展轨迹,并借助fMRI等技术来测查矩阵博弈中心理理论推理的脑机制。  相似文献   

8.
王异芳  苏彦捷 《心理科学》2008,31(2):324-327
失言探测与理解是一种融入了人际互动,需要个体体会交往双方心理感受的高级心理理论任务.本研究采用图片-故事法探讨失言情境(他人对自我、自我对他人和他人对他人 )对5~8岁儿童失言探测与理解的影响.结果发现,7~8岁儿童基本拥有了失言探测与理解能力,6、7、8岁儿童在所有情境下失言探测和理解能力同步发展,而5岁儿童在他人对自我情境下失言探测与理解的成绩显著好于自我对他人情境下的成绩,提示失言探测与理解能力在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9.
虚误信念理解的研究视角及其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英和  姚端维 《心理科学》2001,24(6):704-706
1 前言自从Premack&Woodruff提出有关心理理论的概念以来 ,有关儿童早期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的研究便成为儿童社会认知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 ,并据此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的能力。心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 ,人们往往在信念的基础上产生合理的需要 ,然后通过行动来实现他们的需要。由于信念是人一切行动的基础 ,因而 ,心理学家十分重视对儿童信念的研究 ,而年幼儿童在信念理解上 ,常表现出错误性倾向 ,为了对这种倾向进行深入探…  相似文献   

10.
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心理理论的发展不仅是儿童脱离自我中心、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重要条件,而且还通过影响儿童的观点采择等心理机制影响儿童责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理论对于当前的责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情绪作为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是人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组织功能、适应功能、信号功能与动机功能。情绪识别是一种基本的情绪能力,识别他人的情绪对于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预测他人的行为,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情绪识别的脑机制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对不同情绪类型及不同情绪效价的识别。本文使用E-prime软件对不同性别的被试(男、女)呈现人脸图片,使其对不同情绪(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的人脸图片在电脑上做出按键反应并记录反应时,以探讨不同被试性别对情绪识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瞳孔大小是眼动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指标,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的心理活动并影响他人的心理与行为。一方面, 瞳孔变化受到自上而下的知觉与注意、情绪与动机、心理努力、社会认知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 大瞳孔能引起他人更多的积极评价和积极行为。瞳孔的神经机制(蓝斑-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和自适应增益理论解释了瞳孔与心理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原因。瞳孔测量(pupillometry)作为一种有效的眼动追踪方法有助于理解瞳孔与心理的关系, 研究者在测量瞳孔时需要关注无关变量(如亮度、注视位置), 原始数据处理(如基线校正、眨眼处理)及瞳孔指标选取(如瞳孔直径、震颤频率)等问题, 未来研究应继续探讨瞳孔与其他心理之间的关系, 并探索更有效地处理和使用瞳孔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母爱行为是一种具有强烈动机和规律性的本能行为,主要表现为产仔的雌性对幼崽的一系列关爱和保护。母爱行为对子代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现有研究表明母爱行为不仅影响子代焦虑、抑郁、恐惧、冲动控制等情感及认知、学习能力,还与子代成年后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有关,并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虽然关于母爱行为对后代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目前已有较多的研究,但迄今为止并没有十分详尽具体的阐述。在这篇综述中,主要阐述了母爱行为对后代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并且就当前研究的局限性进行总结。最后针对这些不足进一步对未来在该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一些相应的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周楠  方晓义 《心理科学》2011,34(3):714-722
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动机、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国内外心理理论研究较多关注一般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而对自闭症儿童领域的心理理论的研究不够。本研究在原有的错误信念任务的基础上,对任务进行完全“非言语”改进,以意外内容任务为主要测试内容,将智力落后儿童作为对照组纳入到实验当中,进一步探索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改编后的非言语意外内容任务适用于自闭症和智力落后儿童;包括低言语能力个体在内的所有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显著低于智力落后儿童;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相对于智力落后儿童,自闭症儿童在物品转移和调换的注意方面存在更大障碍。  相似文献   

15.
错失恐惧是指个体因担心错失他人的新奇经历或正性事件而产生的一种弥散性焦虑。错失恐惧受人格特质、心理需要、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错失恐惧对社交媒体使用、心理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且在其他变量对其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未来研究的关键在于邻近概念的区分、测量方式和研究方法的改进以及影响因素和后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幼儿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研究采用横断设计,以北京市某幼儿园大、中、小班共98名幼儿为被试,通过对其心理理论、情绪理解及语言能力的测试,考察幼儿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的发展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的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在3~5岁期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5岁的时候大多数的幼儿已经基本上具备了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的能力,4岁是幼儿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2)幼儿的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的相关显著,即使在控制了语言和年龄的影响后,心理理论能力仍然和情绪理解能力在总体上相关显著;(3)在排除了语言和年龄的影响后,对他人错误信念的理解能力和情绪观点采择能力的相关也仍然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权力感是个体感知自身控制他人的能力,它在消费行为中无处不在。现有权力感对消费行为影响的研究主要围绕权力感影响消费者心理感知、消费者价值观、消费者行为倾向以及消费者信息加工和说服四个方面开展。社会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可用于解释权力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未来研究应区分不同类型权力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探讨权力感对自我控制行为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加强中国本土化的权力感研究,以及比较不同操纵办法下的权力感所导致的消费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18.
心理理论在社会交往中起着关键作用,其认知过程包括对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断及预测下一步行为.心理理论在不同个体间具有差异,这种差异可能部分归因于与心理理论相关的神经化学物质如多巴胺、五羟色胺、催产素、血管加压素等.来自不同群体的研究结果还发现,与这些神经化学物质有关的基因多态性,如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多巴胺D4受体基因、5-羟色胺受体基因、催产素受体基因等都与心理理论的表现有关.  相似文献   

19.
评“心理历史”的分析──国外毛泽东研究的一种倾向钱宏鸣近年来,国外毛泽东研究者为了克服传统中国学研究者过分注重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发展史的缺陷,而提出了一种“心理历史”分析的方法。也即以无意识理论为基础,以现代史学方法为补充的方法来研究影响毛泽东一生的童年经历,考查曾经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毛泽东的心理特征及情感发展的重要手段。这种方法的研究侧重面主要表现为:凡领袖人物都有一种“维持自己形象”的内在心理结构。他们称之为“不朽象征”。而“不朽象征”作为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又由“革命不朽”和“存在的不朽”所构成。“革命不朽”是一种心理态势,旨在永远维护革命者的观点和行为来弥补领袖个人的有限存在。他们认为正是在这种心态支配下,毛泽东常将“革命的失败”视作比人类驱体死亡更为危险的事情,由此产生了反修防修的斗争。而“存在的不朽”指一种对人类具有适应和改造外在世界的能力抱坚定的信念,由此毛泽东始终把强调人的意志的作用放在重要的地位。但是“心理历史”方法由于割裂了人类理性发展与非理性发展的有机联系,将非理性和无意识加以其夸大。因此陷入了非理性主义的错误。在方法上,由于“心理历史”分析所依据的绝大部分来自他人的描述和主观推测,  相似文献   

20.
债务是指个体现在或将来负有向他人或机构还款的法律或道德义务。随着我国居民负债水平的持续上升,它所造成的心理和行为后果值得关注。债务引发的债务压力会导致个体有较差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较多的短视行为、消费行为以及不道德行为,并对其伴侣和子女有潜在的影响。债务的影响机制包括两条路径:心理需要受阻和补偿机制以及认知资源损耗机制。未来研究应探究债务的其他心理和行为后果并寻找边界条件,梳理债务的特征维度,拓展债务的研究方法,以及构建解释债务后果的整合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