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振宏  姚昭 《心理学报》2012,44(2):154-165
词汇的具体性和情绪性是影响词汇加工的不同因素, 高具体性和情绪性都能够促进词汇的加工。本研究同时操纵词汇的具体性和情绪性, 使用词汇判定任务和愉悦度判断任务, 探讨了情绪名词的具体性效应及其具体性效应是否受词汇情绪信息的影响。结果发现:情绪名词的具体性效应受内隐或外显情绪条件的影响, 具体的情绪词比抽象的情绪词反应时间更短、正确率更高, 诱发了更大的N400和减小的LPC, 但LPC的具体性效应只表现在内隐情绪任务中。词汇的具体性和情绪性的相互影响发生在内隐情绪任务中的语义加工阶段, 正性、负性的具体词和抽象词的加工在N400成分上差异不显著, 而中性具体词和抽象词在N400成分上差异显著, 说明词汇的情绪信息为抽象词的加工提供了充分的语境, 因此消除了具体词的加工优势。  相似文献   

2.
具体性效应是指加工具体性词汇比加工抽象性词汇更快、更准确的现象。对词汇具体性效应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与研究的焦点。文章主要回顾了对词汇具体性效应解释的主要理论:双编码理论和语境有效性理论。最后分析了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词的具体性对词汇识别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陈宝国  彭聃龄 《心理学报》1998,31(4):387-393
采用词汇判断法、命名法两种方法考察词的具体性特征对词汇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种任务中都存在着词的具体性效应;(2)词的具体性效应只表现在高频词中。作者给出了可能的解释并认为词汇识别中形、音、义的加工存在着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罗文波  齐正阳 《心理学报》2022,54(2):111-121
具体性和抽象性是词汇同一特性的两极, 是直接影响词汇加工过程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快速序列视觉呈现范式, 结合脑电技术探讨在有限注意资源内, 词汇具体性对情绪名词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名词加工早期和晚期阶段的ERP成分受到情绪效价的调节, 情绪词比中性词诱发了更大的N170和LPC波幅; 名词加工早期和晚期阶段的ERP成分也受到词汇具体性的调节, 具体词比抽象词诱发了更大的N170和LPC波幅; 词汇具体性影响情绪名词加工的晚期阶段, LPC波幅能够分辨出不同情绪效价的抽象词, 对于具体词仅能区分出情绪与非情绪, 这说明抽象词可能比具体词负载了更多的情绪信息, 反映出对情绪信息的精细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5.
面孔和身体姿势均为日常交往中情绪性信息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对后者的研究却很少。本文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了成年被试对恐惧和中性身体姿势的加工时程,并将此与同类表情的面孔加工ERP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与情绪性面孔加工类似,大脑对情绪性身体姿势的加工也是快速的,早在P1阶段即可将恐惧和中性的身体姿势区分开来,同时身体姿势图片比面孔图片诱发了更大的枕区P1成分。与情绪性面孔相比,情绪性身体姿势诱发出的N170和VPP幅度较小,潜伏期较短,这两个ERP成分能区分恐惧和中性的面孔,但不能区分恐惧和中性的身体姿势,说明在情绪性信息加工的中期阶段,大脑在身体姿势加工方面的优势不如在面孔加工方面的优势大。最后,在加工的晚期阶段,P3可区分情绪载体和情绪类别,且在两个主效应上均产生了较大的效应量,体现了大脑在此阶段对情绪性信息的更深入的加工。本研究提示,情绪性身体姿势和面孔的加工具有相似性,但与情绪性面孔相比,大脑似乎对情绪性身体姿势的加工在早期阶段(P1时间窗)更有优势。本文对情绪性面孔和身体姿势的结合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情绪脑的工作机制,同时找到更多的情绪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以帮助临床诊断具有情绪认知障碍的精神病患者的脑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6.
通两个实验考察名词的具体性效应.实验一采用词汇判断法,考察名词的具体性效应.采用2(具体性:具体、抽象)×2(词频:高频、低频)的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表明:低频词存在具体性效应.实验二应用眼动技术,以EyelinkⅡ眼动仪为工具,考察在句子阅读中的名词具体性效应.实验为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句子中目标词的具体性.结果表明:在句子语境条件下,低频词也存在具体性效应,而且这种效应表现在低频词的晚期加工阶段.  相似文献   

7.
中文双字词的具体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张钦  张必隐 《心理学报》1997,30(2):216-224
通过词汇决定任务来考察中文双字词的具体性效应,并检验双重编码理论和语境有效性模型对具体性效应的预测。实验一在刺激单独呈现的条件下操纵词的频率,结果发现在低频的情况下对抽象词的判断时间显著长于具体词,但是在中频情况下没有显著差异;实验二用低频具体词和低频抽象词做重复启动实验,发现重复启动不能消除具体性效应;实验三为低频具体词和低频抽象词提供句子语境,结果发现在一致性句子语境条件下具体性效应消失。以上实验结果既不完全符合双重编码理论的预测,也不完全符合语境有效性模型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采用词性判断和启动加工任务考察具身模拟程度和具体性对词语效价具身表征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具身模拟程度低的空间表征中,只有敏感的负性词出现了效价和远近距离的相容效应;在模拟程度高的趋避表征中,正性词和负性词都与趋避动作产生了相容效应,并且具体词的效价和趋避表征之间的联结强于抽象词。  相似文献   

9.
邱娟  沈倩  钟沙沙  刘伟 《心理科学》2019,(4):798-804
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研究范式,在两个实验中分别使用情绪性语词和图片材料,考察主观努力程度影响情绪材料定向遗忘的心理机制。研究采用2(语词或图片情绪效价:正词/负词)×2(指示符:记住/忘记)×3(努力程度:20%/60%/100%)的被试内设计,因变量为情绪性语词或图片的再认率和定向遗忘效应。结果表明,正效价词在三种努力程度忘记条件的再认率无差别,而越努力去忘记负效价词,反而越能记住;正负效价的图片材料都呈现出越努力去忘记反而越能记住的特点。以上结果表明,语词与图片分别适合有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记住指令导致对情绪性语词和图片的选择性复述,符合选择性复述/被动衰退理论,而不同努力程度的忘记指令又引发了对情绪性语词和图片的主动抑制,符合注意抑制/执行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真假词判断任务考察影响手语词识别的因素,探讨词汇网络系统和语义网络系统的变量在手语词识别中的作用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手语词识别中,既存在着熟悉性效应、复杂度效应、象似性效应和具体性效应,又存在着熟悉性与象似性、具体性的交互作用。这表明,手语词识别既涉及词汇网络系统的变量,又涉及语义网络系统的变量,既包含着由"形"至义的数据驱动加工,又包含着由义至"形"的概念驱动加工。手语词识别与书面语词识别具有共性。研究还表明,形象性影响聋人对手语词的识别。  相似文献   

11.
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中的具体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三个实验考察词语的具体性对概念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成绩的影响,检验加工说对概念变量的预测,并对双重编码理论进行评析。实验一通过操纵词频变量发现,在低频词的再认中有具体性效应,但偏好测验中没有产生具体性效应。实验二使用低频词发现,词语联想和词语线索回忆中都有具体性效应。实验三通过操纵编码任务,在偏好测验中又获得了具体性效应。总体的实验结果既不完全符合加工说,也给双重编码理论带来了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考察映射具体性对新颖隐喻加工的影响及语境线索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索映射具体性高的隐喻加工困难的原因。实验1的ERPs结果发现:知觉隐喻反应时显著长于物理-心理隐喻和直接语义;两类隐喻在有语境线索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无语境线索。有语境线索的知觉隐喻比无语境线索在前部位置诱发了更负的N400成分,在中部诱发了更正的LPC成分;有语境线索的物理-心理隐喻在前部、顶部比无语境线索诱发了更正LPC成分。实验2的语义判断任务结果发现:在映射具体性不同的两类隐喻中,多映射通路隐喻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单一映射通路隐喻。总体结果支持语境线索对新颖隐喻加工的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命名任务和眼动技术进行了两项实验,考察成语是否存在具体性效应.实验为2(具体性:具体成语、抽象成语)×2(成语频率:高频、低频)的完全被试内设计.实验一的32名大学生被试的反应时数据显示,四字成语存在具体性效应,频率和具体性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实验二将成语放在句中进行自然阅读,并使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对被试的眼动数据进行采集.23名大学生被试的数据结果显示,具体性效应依然存在,且只出现在低频成语中.具体性效应发生在加工的早期和晚期阶段,成语的字面意义参与加工.  相似文献   

14.
注意选择机制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而是多个具有不同选择标准和功能的复合系统.情绪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这两种注意选择过程是否可以同时作用,它们之间是否会相互干扰,抑或某一种注意过程是否占优势?本研究以3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经典点探测任务的变式,对50ms和500ms两种SOA条件下,以愉快面孔和恐惧面孔作为情绪性注意的提示线索,对情绪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发现两种注意是相互竞争的,都对注意产生效应.在短SOA条件下,恐惧面孔作为情绪性提示的线索时,情绪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会发生相互作用.而愉快面孔作为情绪性提示线索时,外源性注意更占主导作用.说明恐惧面孔比愉快面孔更能引发情绪性注意;在SOA为500ms时,情绪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均不再产生效应.再次说明,这两种注意是反射性、迅速的、自下而上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眼动实验方法,研究大学生词的获得年龄、熟悉度、具体性和词频四个变量在句子阅读中所产生的字词识别效应,以及效应作用的时间进程。对这四个变量与词阅读的首次注视时间、单一注视时间、凝视时间、总注视时间进行多元重复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词频和熟悉度在词识别过程的所有方面都具有重要性,获得年龄对词识别的早期加工过程敏感,具体性对各个阶段的词识别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语素意义会自动激活并影响整词语义加工。但是,汉语复合词识别中语素意义何时被激活以及如何参与并影响复合词语义整合的时间进程还缺乏清晰的认识。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构建了三类双字词材料:语素意义与词义相关的透明复合词(如炽热)、语素意义与词义不相关的不透明复合词(如风流)、以及作为控制条件的单语素词汇(如伶俐),对比考察双字词的首词素和尾词素语义参与复合词语义加工的时间进程。结果发现,首字加工的早期(300~400ms)和晚期(460~700ms)都表现出语素效应,即两类复合词要比单语素词诱发更负的波幅。在尾字加工的早期阶段(260~420 ms)不仅发现了语素效应,还发现了语义透明度效应,即不透明复合词比透明复合词诱发了更负的波幅。而在尾字加工的晚期(480~700 ms),出现了反转的语素效应,即两类复合词比单语素词诱发更正的波幅。结果表明了语素作为独立表征单元,在早期加工阶段就得到了自动激活;语义透明度在复合词早期加工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透明复合词语素整合加工能够顺利获取整词语义,而不透明复合词语素整合加工则会阻碍整词语义获取。  相似文献   

17.
李月婷  李琦  郭春彦 《心理学报》2010,42(7):735-742
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 采用学习-再认范式, 探讨情绪词(积极词和消极词)在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中的差异。结果发现:在内隐记忆测验中, 消极词的ERP波形比积极词更正; 在450~900 ms时程上存在提取方式的ERP分离, 即在内隐提取过程中, 消极词比积极词的ERP波形更正, 而在外显提取过程中, 二者ERP之间不存在差异。这些结果表明, 在相同编码影响下, 内隐提取对情绪性材料敏感, 而外显提取对情绪性材料不敏感。本实验结果说明刺激的情绪信息影响提取过程, 消极词语义较强的注意攫取能力主要体现在内隐提取阶段。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两个词汇识别任务,考察词汇加工过程中的无关言语效应。实验1采用真假词判断任务,考察有意义言语、无意义言语、白噪音和安静的背景声音对不同具体性的词汇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仅有意义言语干扰了词汇识别,且主要体现在对低具体性词汇判断的反应时显著增加。实验2采用了语义范畴判断任务,同样发现有意义言语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其他声音条件。结果表明,中文词汇加工过程中存在无关言语效应,且当任务强调语义加工时,干扰主要源于无关言语的语义成分,支持了语义干扰假说。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338名学前儿童为被试,采用母亲报告法探究了学前儿童睡眠时间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儿童消极情绪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睡眠总时长对儿童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的主效应显著,而睡眠总时长与消极情绪性对儿童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的交互作用不显著;(2)夜间睡眠比对儿童内化问题行为的主效应显著,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主效应不显著;夜间睡眠比与消极情绪性对儿童内化问题行为的交互作用显著,即对高消极情绪性的儿童,夜间睡眠比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其内化问题行为,而对低消极情绪性的儿童,夜间睡眠比对其内化问题行为的预测并不显著;夜间睡眠比与消极情绪性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借助眼动仪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熟练阅读中快速读者与慢速读者对语境预测性的利用是否有差异。实验1比较快速组与慢速组在中央凹加工高、低预测词的差异。实验2对比两组读者利用副中央凹预视(相同、相似假字、低预测词和不相似假字)加工高预测词的差异。实验1结果显示两组读者有相似的预测性效应:对高预测词的注视时间比低预测词更短。实验2结果显示两组读者的预视效应存在差异:慢速组在相同预视下对目标词的跳读率高于低预测预视,而快速组在这两种预视下的跳读率差异不明显但高于慢速组;慢速组在低预测和不相似预视下注视目标词的时间分别长于相同预视,而快速组的这两种效应较小。结果表明,两组读者利用预测性的差异表现在副中央凹加工阶段,即慢速读者比快速读者利用相似预视激活预测性信息的效率更低,且在低预测或无效预视下对词汇的识别和语义整合更困难,这说明慢速读者在词汇加工中更依赖语境且对无关信息的抑制更弱。这些结果支持词汇质量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