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沙市大学生成就动机取向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大学生学校类型、年级、性别三个维度,探讨长沙市大学生成就动机取向的特点。从湖南省长沙市三所大学中(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随机抽取300名大学生,每个学校各100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1)长沙市大学生的个我取向成就动机明显高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2)长沙市不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成就动机取向无明显差异;(3)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取向无明显差异;(4)长沙市大学生成就动机取向的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对281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1)大学生自我概念(除自我批评之外)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父亲的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呈极显著的负相关;(2)不同自我概念水平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3)母亲的情感温暖对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形成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父亲的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对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有显著的消极影响。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天津市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测查结果发现:(1)天津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优于河北省大学生,但是强迫、疲劳和抑郁症状较严重;(2)女生强迫症状比男生严重,存在显著差异;(3)对专业不满意的大学生抑郁感强,目标感低;(4)是否为独生子女和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1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技术探讨了不同成绩水平、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和外语成绩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外语成绩及格组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显著低于不及格组学生,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不及格组学生;女大学生的外语成绩、自我效能感及能力因子和挫折因子上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男女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文科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和外语成绩显著高于理科大学生,文、理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无显著性差异;(2)外语焦虑与外语成绩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性别、专业、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效能感的能力和挫折两个因子是外语成绩的显著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5.
用团体实验考察大学生在生活与科学两个领域中问题发现过程的思维特点。620名大学生参与实验,从问题数量、思维产品、思维层次、思维开放性和思维品质等维度对问题评分。结果显示:(1)不同年级与性别大学生发现问题的整体思维水平相当,男生在思维层次与精致性上占优,态度对问题发现有影响;(2)问题思维评分的领域差异显著;(3)依据问题发现思维的差异可将大学生分为能力强与弱两个类别;(4)大学生发现的大部分问题涉及中等偏下的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内隐自尊心和责任心之间的关系。方法:问卷法和内隐联想测验相结合。结果:(1)大学生内隐自尊心强弱程度和责任心高低水平呈弱相关(r=0.051,p0.05);(2)不同性别、不同地区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心、责任心水平差异均不显著。结论:(1)进行大学生内隐自尊心和责任心之间关系的调查是很有必要的,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还存在许多问题;(2)大学生内隐自尊心和责任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该为促进大学生内隐自尊心和责任心的培养,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家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CSPA)中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天津某高校3826名2013年入学的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口学差异。结果 :(1)大学新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2)女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男生,但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自卑;(3)汉族学生比少数民族学生表现出更高的焦虑;(4)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非独生子女;(5)理工类、文史类、文体艺术类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理工类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文体艺术类大学新生。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对36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总体水平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长而相应地提高;(2)不同年级大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特点不完全一致,在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上,一年级学生优于其他年级,而在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上一年级学生最低;(3)女大学生的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水平显著高于男大学生;(4)文科大学生的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水平显著高于理科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图片与文字激活技术考察理想瘦内化对女大学生身体满意度的影响,为改善女大学生身体不满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1)控制组和实验组在状态身体满意度和状态身体自尊上存在显著差异;(2)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对身体词的反应时上有显著差异;(3)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对积极身体词的反应时并无显著差异;(4)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对消极身体词的反应时上有显著差异。结果说明,理想瘦内化对女大学生身体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合肥市3所高校的3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自我效能感与创业能力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自我效能感要显著高于女生;(2)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在年级上无显著差异,但人际交往分维度上,年级的主效应显著,(3)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创业能力显著高于女性;(4)自我效能感对创业能力具有正向预测力。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大学生身体自尊及整体自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267名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大学生为被试对其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进行测量,其结果:(1)运动员大学生的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运动员;(2)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在运动员组、非运动员组,男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3)总体上,男大学生的整体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其中,运动员组男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而非运动员中整体自尊的性别差异不显著;(4)运动员男大学生在“身体强壮”和“身体状况”方面明显比非运动员男大学生更自尊、自信,尤其是在“身体强壮”方面;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女大学生在身体自尊及其各维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5)随着身体自尊水平的提高,整体自尊水平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考察个体在选择职业时是否会为了更好的环境条件(组织、城市)而降低对兴趣的要求。对63名大学生被试开展了两个实验,采用在环境条件和兴趣水平上有不同程度差异的职位配对来模拟两难决策。结果发现:(1)对不同组织声望和兴趣水平的职位的选择无性别差异;(2)组织声望差距、组织声望差距与兴趣差距的交互作用能显著预测职位的选择;(3)对不同城市级别和兴趣水平的职位的选择有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少放弃兴趣;(4)兴趣差距、城市级别差距与兴趣差距的交互作用能预测男生的选择,只有兴趣差距能预测女生的选择。结论:个体会为了更好的环境而或多或少在兴趣方面妥协。  相似文献   

13.
鲁忠义  张亚静  邵一杰 《心理科学》2006,29(1):84-86,7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学校三类群体(初中生、大学生、教师)的阅读信念(reading belief)对记叙文意义建构的影响。结果发现:(1)学校三类群体对记叙文的意义建构不同:在表层信息上,教师和大学生显著优于初中生,教师和大学生之间水平相当;而在整体理解上,教师显著优于大学生和初中生,而且大学生也显著优于初中生;(2)在初中阶段,传递信念对记叙文意义建构起主导作用;(3)在大学阶段,互动信念对记叙文意义建构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选取大学生被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考察不同评估反馈类型(个体反馈,任务反馈,社会反馈,无反馈)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1)随着时间的推移,4组成绩均升高,任务反馈对学习成绩有积极的影响,其余三组无显著差别,评估反馈与动机水平的交互作用不显著;(2)任务反馈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其余三组降低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文化效应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标宾  郑雪 《心理科学》2007,30(6):1337-1341
采用《国际大学调查》对4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18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文章考察了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分析了文化因素在其中的影响。结果发现:(1)不同国家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一般和具体领域生活满意度水平均存在差异;(2)大学生具体领域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和一般生活满意度在个体水平上的相关比在国家水平上的相关低;(3)在个体和国家水平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不同。结论:文化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监狱服刑人员的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的关系,为从希望入手对监狱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被试选自北京市某所监狱,共574名男性服刑人员,平均年龄38±11岁。结果:(1)不同的年龄、婚姻状况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有显著差异(P0.001);不同文化程度、捕前职业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P0.001)、焦虑(P0.001)、抑郁(P0.001)有显著差异;不同犯罪类型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P0.001)、焦虑(P0.001)有显著差异;不同刑期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P0.001)、焦虑(P0.001)有显著差异;(2)服刑人员的希望水平在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3)抑郁对希望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01),抑郁程度越高,希望水平得分越低。结论:本研究发现服刑人员的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情绪相关,希望水平可能是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1993年至2013年间83项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测量中国大学生自尊的研究进行横断历史元分析,考察我国大学生(被试为48384人)的自尊水平在这20年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近20年,我国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呈下降趋势,相比于1993年,在2013年我国大学生的自尊下降0.89个标准差;(2)男、女大学生的自尊均呈下降趋势,且自尊的变化趋势性别差异不显著;(3)我国大学生自尊的变迁不存在生源差异,城镇与乡村大学生的自尊均随年代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海员安全意识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国锋  何存道  余浩 《心理科学》2004,27(2):361-363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海员安全意识量表(SSCS)对367名海员的安全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绝大多数海员的安全意识较强;(2)不同年龄、工龄、海龄组海员的安全意识无显著差异;(3)甲板部海员的法制观念显著低于轮机部海员;(4)高级海员的责任感和合作性显著低于普通海员;(5)不同文化程度、来源与婚姻状况海员的安全意识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华南师范大学及彰化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为被试,抽取大一至大四共440人为预测样本及1493人为正式施测样本,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编制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并通过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两岸大学生适应性情况的差异。结果显示:(1)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由目标规划、学习趋向、人际关系及环境认同4个维度组成,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2)两岸大学生在总体适应性、目标规划、学习趋向及环境认同维度上差异显著;(3)不同专业的两岸大学生适应性差异显著,且校园活动对两岸大学生适应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大学生耐挫心理常模,本研究采用耐挫心理量表,分层随机抽样了2654名北京市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大学生耐挫心理量表的信效度良好;(2)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总体耐挫水平无显著差异,女生耐挫心理的坚信维度和醒悟维度得分低于男生,可控维度得分高于男生;(3)大一学生总体耐挫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大二学生耐挫心理的坚信维度和醒悟维度得分低于大三和大四学生,大三和大四学生耐挫心理的可控维度和乐观维度得分低于其他年级;(4)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耐挫心理的可控维度和乐观维度得分低于自然科学类专业学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平均分常模和百分等级常模可作为评价大学生耐挫心理的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