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海》2016,(6):108-113
政治修辞是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和增强公民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政治主体可以针对不同的政治内容、政治对象和政治情景,选择说服型、法理型和行政型等不同的语言类型;可以通过特定用语、文法和句法的使用,采取虚饰化和美化、分化和排他的修辞谋略,提高政治修辞表达效果,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2.
人类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活动和改变着一切,并且从不同的视域来解释和理解自身的这种活动。可以说,生活世界的政治是人创造的,它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公民身份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理念展现出来,使得生活世界与公民身份的关系紧密相关起来,古代的、中世纪的、现代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社会状况,这就使得公民身份的认同旨趣产生差异,通过论证和说明认同产生的困惑、焦虑和危机的缘由,指明和阐释克服这种公民身份危机的途径,重新为现代公民确立一种美好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张继 《管子学刊》2009,(1):73-76
法治是一元的,法律是多元的。中国传统法律形式多样,不乏善法的存在,但是缺乏法的统治,所具有的善法只是人治的l工具,中国法律传统中更多的是非法治因素。法治多元理论偏离对法治正确认识,引起理论混乱。抛弃法治多元理论,正确认识中国的法律传统,对建设法治中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任何时代的社会实践都体现并追求着某种价值,不同民族正是在自己独特的实践中形成并凝炼本民族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政治意识形态领域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提升中华文化凝聚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确保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冲突与整合中占据优势地位具有引领性作用。公民认同对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国家、社会、公民个体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与道德认同的关系,及其法律意识在二者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采用法律意识量表、道德认同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对1878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尽责性、宜人性、开放性和外向性与道德认同、法律意识呈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与道德认同、法律意识呈显著的负相关。(2)人格特质、道德认同、法律意识表现出了显著的性别差异,同时尽责性对道德认同的影响也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3)法律意识在尽责性与宜人性对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影响中起着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应该尊重人格特质的个体特异性,在高校进行专业的法制教育和法律意识培养,提高个体的道德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基督教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功能”之课题为基础,侧重研究当今中国基督徒的伦理生活及其认同方式,以探索中国基督教的社会定义。因为,身份认同作为宗教体系的“行动单位”,是对付特殊环境,以从地位和功能层面上解决问题的工具,是执行宗教伦理的角色。所以,对于基督教徒社会身份及其认同方式的研究,对于认识其作为信教公民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十分重要,同时也是认识中国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定位和功能的最基本路径。本文从社会定义和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国基督教徒的认同策略、秩序认同、双重资格认定等现象。文章认为,在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可以基于中国宗教的实际经验,把对宗教制度、政教关系、宗教的社会功能及其定义等层面的研究,直接转向为信教公民作为宗教信仰者的身份认同、个人权责、精神权利、宗教组织等方面的认同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向平 《天风》2007,(7):30-35
本文以“基督教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功能”之课题为基础,侧重研究当今中国基督徒的伦理生活及其认同方式,以探索中国基督教的社会定义。因为,身份认同作为宗教体系的“行动单位”,是对付特殊环境,以从地位和功能层面上解决问题的工具,是执行宗教伦理的角色。所以,对于基督教徒社会身份及其认同方式的研究,对于认识其作为信教公民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十分重要,同时也是认识中国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定位和功能的最基本路径。本文从社会定义和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国基督教徒的认同策略、秩序认同。双重资格认定等现象。文章认为,在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可以基于中国宗教的实际经验,把对宗教制度,政教关系,宗教的社会功能及其定义等层面的研究,直接转向为信教公民作为宗教信仰者的身份认同、个人权责,精神权利,宗教组织等方面的认同研究。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时代下,现代国家大都面临着多元宗教共存的社会现实,这就形成了以宗教为载体的次级共同体与以公民身份为载体的统一国家共同体之间相互融合,不断调适的互动.直接表现为,公民群体在具有多重身份、多重认同取向的时候进行身份选择的情形,其要点在于“宗教多元的公民社会与国家统一的平衡关系问题”.而在此身份选择的进程中,宗教认同与公民身份认同形成了“一体双元”互动模式,即以利益-制度关系为基础赞同与否互动和以文化-心理关系为基础的归属与否互动.  相似文献   

9.
从法制到法治——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和法治化是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和推行的两个阶段 ,前者是通常所说的有法可依 ,后者是通常所说的有法必依。从现实情况看 ,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为核心 ,包括若干配套法规及有关实施细则在内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法规架构已初步建立 ,公务员管理的基本的主要的方面已经有法可依 ;但在有法必依方面却显得步履维艰 ,如何贯彻落实既定的公务员法规 ,实现公务员管理的法治化 ,便成为我国现阶段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推行公务员制度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公务员法治化管理的领导 ,树立公务员法规的权威 ,强化对公务员法规实施的内外监控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一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的历史文化现象,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具有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有它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早在先秦时期, 中国就有丰富的法学资源。儒家、墨家乃至道家都有自己对法的独特理解, 法家思想更是源远流长, 在先秦时期即与儒家、道家和墨家分庭抗礼。通过对它们的比较、研究和分析,可以加深领悟各家的思想特色。一、礼法·法天·法术———先秦的法制模式先秦诸子对法的理解各不相同,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归纳起来, 先秦的法制思想主要有三种模式:1. 儒家的礼法模式对于刑与德两种治国方略的效果, 孔子做了如是比较: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这就是说: 其一, 孔子…  相似文献   

12.
《管子》的法律思维与现代法治杨以汉《管子》中的法治思想非常丰富,形成了执法者与守法者的法律思维。所谓法律思维,就是头脑中有法治的基本观点,有法律逻辑的思维方式,有依法言行的思维习惯。故管仲的法律思维可以表述为:法律思维是明确法治的基本观念和法律的条文...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价值观多元时代科学的价值共识、根植于公民道德生活的内在需求,因此能得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认可,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使得公民道德建构能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手,通过培养公民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提高道德自觉、增强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道德信仰来塑造完满的道德人格,切实有效地提高公民道德素养,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国家的长足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任聪 《天风》2017,(4):19-20
<正>哈尔滨南岗教堂法律团契自2007年成立后,在教会内一直承担着两项重要的公益事工:法律咨询与普法讲座。如今在哈尔滨市的各个教会内部,学法用法工作已经取得实际成效。1.法律团契的普法增强信徒的法律意识普法工作能够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依法表达利益诉求,自觉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相似文献   

15.
本雅明对线性时间观和历史进步论的批判可一直追溯到其早期政治神学。在其政治神学核心文本《暴力批判》中,本雅明将历史描述为连续的暴力,并将这种历史暴力称为"神话暴力"。本雅明指出,"神话暴力"是对真理、合法性和法律的垄断,对历史受难者的压迫,现实的任务在于打破这种暴力的历史连续性。本雅明试图用弥赛亚王国来中止和取代现实的历史进程,其"神圣暴力"的概念正是意欲取代现代国家堕落的"神话精神"。"神圣暴力"是一种超验活动,它超越权力规则,并削弱现存法律体系,而代表着一种更高的原则——未来的正义,是代替集权统治的暴虐与议会民主衰落的另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我国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学生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但绝大多数高校的思修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思修课中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7.
梁莹 《学海》2011,(3):97-105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信任问题就已经被人们所关注,无论是中国的先秦还是西方的古希腊,都有关于信任方面的大量论述。但是,人类早期关于信任的认识只是表面的、零星的,并没有深入细致的探讨。20世纪开始,人们才对信任问题进行了专门化、系统化的研究和论述。信任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在与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等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显示出了其重要的政治功能。信任是现代民主制度建立的基础,更是维系政治稳定的粘合剂。自古以来民主和法治形影不离,而信任是否也会对与民主政治紧密相连的公民法治观念产生影响呢?本研究以南京市的实证调查为例,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特殊信任与公民法治观念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层面的剖析,并对如何提高公民的普遍信任度从而培育公民法治观念进行反思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公民意识的"他者"化,是公民借助于"自我—世界的相互关联"的意向性比较,用"他者"符号,在交往对话中寻求关注、表达自我。这种"他者"化意识尽管有着追求自我价值的合理性,但不可避免地触发了国家认同危机,使得公民个体在意识层面对国家的现代性谋划与公民资格缺乏足够情感体悟与价值认同,从而存在意识者被污名化的风险。破除公民意识"他者"化的负面性影响及风险,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训练公民理性思维,用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着力培养公民情感认知,用规范性法治和正当性程序推进和完善社会协商对话。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司法路径解决医患纠纷的前提是有完善的医疗法律规范,医患双方自觉形成法律认同进而实现医患纠纷善治。当前医患纠纷法律规范逐步完善,恶性医患纠纷依然频发表现出法律认同困境:公众并未形成法律认同,医疗法律自身存在技术局限性,存在执法道德化倾向以及舆情研判怪象。因此,增进公众法律信仰、提高医疗法律立法技术、实现法治精神与道德自觉相契合、加强调研反映民意从而促进医患纠纷的法律认同、强化法律权威是解决医患纠纷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丁为祥 《学海》2007,(6):24-30
在邓晓芒对传统道德伦理的系统批评中,"关公战秦琼"式的主观剪裁构成了他的逻辑剪刀;而建立在"路人"基础上的法律意识则成为他权衡传统道德伦理有无价值的唯一标准,并且也是他对后者进行挑剔的理论长矛;至于原子公民,则既代表着其自炫自誉的现代化招牌,同时也是其借以自我保护的精神盔甲.所有这些,其实都是邓先生"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之"文革"情结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