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道教教义和道教的宗教思维方式对“神魔小说”中二元对立的神—魔形象的影响。文章指出,“神魔小说”大都具有双重主题,即宣传“神仙救世”和“修道成仙”的道教观念。同时,“神魔小说”情节结构的独特性不仅具有文学功能,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宣传道教“济世”与“修仙”相通,“利他”也“利己”不悖的宗教观念。  相似文献   

2.
“神魔小说”中的仙与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神魔小说”人物形象的设计,“神魔小说”的“神仙救世”和“凡人修道”双重主题的产生,以及“神魔小说”天—地—天情节结构方式的由来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道教观念及道教仙传故事对明清“神魔小说”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道教与“神魔小说”的人物形象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与“神魔小说”的人物形象来源苟波“神魔小说”受道教影响的痕迹不仅在小说的主题和结构上表现出来,同时,也在小说的人物形象中有所反映。正如其名称所言,“神魔小说”的主要形象是一些身份和能力皆有异于常人的“神仙”和“妖魔”。而且几乎每部小说,皆有一个互...  相似文献   

4.
“神魔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道教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魔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道教内涵苟波“神魔小说”中处于对立状态的“神仙”和“妖魔”不仅在形象和行为上迥异,而且代表了人性中‘善”与“恶”两极。通过对“神魔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发现,其中的“神仙”人物实际上是人性中诸种善因的象征,而“妖魔”则是影...  相似文献   

5.
“道教仙传”和“神魔小说”中的“去欲就善”思想苟波道教认为,凡人要成仙,除了依据一定的方法进行身体锻炼外,还需在精神上合“道”,超越凡境凡念,即在心性和行为中符合道教的伦理要求,这也是道教神仙观念的重要内容。道教伦理从“道”以“静”为本,道“常无欲,...  相似文献   

6.
一、道教咒语文学性的提出 道教咒语的文学性指的是道教咒语所具有的文学特质。在道教咒语中,无论是咒语诗或是咒语散文,道教中人在创造中绝不是把它们作文学中的诗歌或散文来对待的,因为道教中人一向认为咒语具有神谕的性质,不容许文学中的虚构,不允许随意的更改。但道教咒语的文学性却是客观存在的。究其原因,道教咒语创造者们的文化素质(包括文学修养),对咒语文学性的产生的确起着相当程度的作用。试想,如果只是一些文化水准较低的、缺乏文学修养的道士为之,那就难以领会咒语中的无穷奥秘,难以用咒语的形式表现对道体博大幽…  相似文献   

7.
道教与“神魔小说”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魔小说”作家在布局安排小说情节时,大都采用了天—地—天结构形式,即小说情节以“天界”神仙活动或神仙“创生”神话为起首,以主人公“尘世”活动为主体,以主人公功成圆满,回归“天界”为结局。这种结构方式被众多作家普遍采用并非偶然。通过天—地—天结构,小说作者可以借用神仙的“预知性”来统筹安排材料,使小说情节时空跨度极大却始终有理有序。同时,天—地—天结构也使作者得以利用活跃其间的神仙群来推动故事发展,并丰富小说情节。而天—地—天结构的使用,又是与道教神仙在中国民众心目中的诸种特性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道教与唐传奇张松辉本文首先简要勾勒了从初、盛唐到中、晚唐传奇小说的发展和变迁,展现道教对整个唐代传奇兴衰的影响和推促。然后着重分析道教之所以对唐传奇产生巨大影响,认为其原因一是统治者的重视,二是小说文体发展阶段性的必然,探讨了唐传道教题材作品的浪漫气...  相似文献   

9.
魏晋以后,佛道两教都开始利用小说为宗教传播服务。但道教受到中国传统语言观以及本身神秘化、精英化倾向的限制,以小说传道的热情受到阻碍。而利用通俗的文学手段以宣传教义、培养信仰原本是佛教的一项传统。因此,佛教的进入,使小说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崇高地位,很多士大夫都将写作宣佛小说视为一项积德兴福之善业,由此推动、促进了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0.
道教文学     
道教文学,即以道教活动为题材内容的文学作品。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道教的活动也反映在文学领域中。这类以道教活动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不仅集中地见于藏内专集,而且也散见于藏外文学作品中。从藏内作品看,其中的赞颂、表奏、传记文集等类,基  相似文献   

11.
道教作为我国本土宗教,它的发展和演变,一方面与外来的佛教和居于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关系到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仅就道教对文学的影响这一课题而言,其涉猎范围极其广阔,且又有着相当的难度。但弄清楚这方面的情况,进而探求其中的规律,无论对于道教史的研究还是对文学本身的研究都是极为重要的。孙昌武先生的《道教与唐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3月,450千字,大32开,551页),针对唐代道教各方面发展臻于极盛这一特定历史时期,选择当时道教影响文学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细密、透彻地阐发,可说是这一学术领域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2.
正吴真,广东潮州人,中山大学文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曾在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库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南开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青年学者,兼任中国俗文学学会秘书长,日本金泽大学客员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兼任教授。长期从事道教与戏曲俗文学研究,专著《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中华书局,2020年),首次对民间道情孤本《云门传》进行"道教—地方社会—说唱曲艺—小说"的综合研究,发现了道教说唱文学在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演进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道教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深远,万晴川《宗教信仰与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一书曾就道教、佛教、巫术等与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关系作出详尽的探究。朝鲜半岛与中国毗邻,历史上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道教文化的浸润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道教仙传和中国古代涉道小说为韩国汉文小说创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叙事模式和母题范式。韩国汉文小说不仅细笔勾勒出仙人的风姿神采,迎合了古代朝鲜人民对于仙人生活的遐想;还详细绘制了仙凡之间的遇合,运用文学化的手法铺展仙凡间的露水  相似文献   

14.
张源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78-178
爱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包括小说和诗歌等。爱伦坡的小说范围广泛,包括恐怖小说、侦探小说等。其中,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对于现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充满了凶杀、暴力、悬疑等情节,但这些情节却反映了人类灵魂深处的真实存在,是对于人性的探索,充满了一种荒诞却真实的美丽。本论文主要对爱伦坡恐怖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对于现代文学创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程亮 《宗教学研究》2008,11(1):167-168
道教"贵柔守雌"的伦理思想主张男女平等,这一点对贾平凹继<废都>后的小说创作有着明显的影响,也委婉地导致了他的小说中女性角色的定位由误读回归到人格化塑造的道路.反映在小说中,则具体表现为道教隐士和充满道教意蕴的意象对女主人翁的感情与人格发展的塑造性的影响.本论文就这种隐性的创作转交作一梳理,揭示道教"贵柔守雌"思想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苟波 《宗教学研究》2005,1(1):24-30
文章主要分析了道教在中国古代"梦幻"故事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以及道教的"出世"人生理想和"去欲就仙"的宗教观念对形成这类故事的文学特征方面的重大作用.因此,这类小说成为了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理想主义传统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宗教文学是常被人们忽视的领域,即便是人们常议论的佛教、道教与文学艺术关系这类话题,也仅停留在中国某小说与佛道某故事有渊源关系,某文学作品有佛道的出世思想等线性的表层分析上,并未把佛教或道教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更未有较成熟的佛教或道教文学史出现。自本世纪初林传甲,黄人编著中国文学史以来,中国人写的各类文学史著作不下五百部,而宗教、僧侣文学的专书、专史,仅有建国前张仕章《中国古代宗教诗歌集》(1926年上海广学会出版)、张长弓《中国僧伽之诗生活》(1933年作者本人出版)等  相似文献   

18.
从三个女诗人看道教对唐诗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唐代三位文学成就最高的女诗人及她们与道教的关系,指出是道教的教理教义为这些女诗人构筑了宽松的生活环境和有利的创作条件,使她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同时客观上对世俗礼教提出了勇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一、从志怪到传奇的嬗变 “传奇”这一名称始见于晚唐作家悲铏的《传奇》一书。宋代以后,文人们遂此以概称唐人小说。 在中国古代,向以“释经阐道”的诗文为正统文学,而“不本经传”的小说也就被排斥于大雅之堂门外。尽管如此,有唐一代积极从事传奇文学之创作者与日俱增。其中还有不少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学家或诗人。尤其是到了中唐,传奇小说的创作更达到了繁荣的局面。从内容上看,中唐以后的传奇小说虽然涉及面极广,但基本上都与道教有一定的关联,具有浓厚的怪异色彩。之所以如此,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若追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道教在“三言”、“二拍”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并对话本小说中反映出的道教时代特征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