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来信     
总编:你好!我是一名大学生,很荣幸能看到你编的《心理世界》。但遗憾的是我却得不到这本书,我跑遍了我们这里的杂志摊,就是看不见这本书,只能去学校的图书馆看,所以我的购买方式是无。我希望这本书能在我们这个地方发行。我觉得这本书很好,我第一次读了这本书以后,就被它给迷住了,每天晚上我必须去图书馆与它进行会面,我读了这本书,它给了我很多帮助。我现在每天的心情都非常舒畅,即使遇到不快的事,我也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了。我想继续读这本书,因为我的生活已经不能没有它了。这本书里面所写的,都是我们如今生活中所遇到的,它是最切合实际,适…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敬爱的编辑同志:你好!今年10月我读一份报,偶而发现证订《思维与智慧》的启事.我心想这本书肯定好!就通过邮局邮了一本96.5期.看后没想到这本杂志竟然这么好,真没白花钱.我觉得这份杂志是我的另一个不说话的好指导员.看了这本书后使我的处理事情能力大大增强了,和战友间的感情更加深切,工作干的也出色了,这本书给了我智慧,给予我力量.这本书真是一本好书,一个现代化的孙武.解放军辽宁某部战士:杨文彬尊敬的编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该杂志.一打开她,我便被她深深的吸引住了.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合上书本,意犹未尽.我有点怀疑我是不是已经爱上她了,因  相似文献   

3.
奉普慈特慈的安拉之名 今年春的一天晚上,今源在电话中告诉我,他要把20年来公开发表过的文章选一下,准备出本集子,征求我的意见。我说这是好事,表示支持。他又问我能否为他这本书写序,我答应了他。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如今他已经把书稿送到了我的面前。我看了一遍,感到很高兴——为今源,也为我国的伊斯兰教与当代宗教研究事业。 收入文集中的很多文章,我过去都看过。正是在这些文章中,我认识了作者。在与他交往20多年的岁月里,今源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知识渊博却又平  相似文献   

4.
早在五十年代我还是小学生时,经常听祖父给我们讲一些属灵的故事。有时他边讲边看书。我们好奇地问:“爷爷你看的什么书?”他风趣地说:“这是从天上刮下来的。”虽然当时我们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天风》说的,可幼小的心灵里一直认为这本书里的故事都是从神而来的……  相似文献   

5.
巧妙的约会     
一次是小刘让我捎条给小李。我说不怕我看条子吗?他说尽管看。我一看那条子上写的是:“黄昏后,一点前去,洒水尽于奇木之上。”看过条子,我就想,“黄昏后”“一点前去”这不矛盾吗?“洒水尽于奇木之上”,这又是哪呢?可当我把条子给了小李,她一看,先对我说声“谢谢!”然后就会心的笑了。并说,这条子上写的是小刘与她约会的时间、方位和地点。还有一次是小李托我给小刘捎字条。那条子更绝,上边仅写一个“燕”字,我看后真如坠云里雾中,一片茫然。可谁知一入小刘眼里,人家就明白了。他也高兴地向我道谢,并说这是小李约他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缺了一角     
鲍勃抱着他半岁的胖儿子,手里晃着一本书,两眼泛光地对我说:“瞧,我给他念书,他听得眼睛不眨!”  相似文献   

7.
约翰     
《天风》2006,(20)
神的礼物God’s gift耶和华已施恩Jehovah has been gracious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他就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这就是我曾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我先前不认识他,如今我来用水给他施洗,为要叫他显明给以色列人。”约翰又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我先前不认识他,只是那差我来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  相似文献   

8.
胡海牙在《追求》1996年第3期上发表了《我说扶乩》一文,以亲身经历谈了假降神骗信徒的经过。他说:“我小时候对扶乩感到很神奇,老想弄懂它。有一天在某乩坛内寻到一本书,是专门研究扶乩的,便如获至宝读起来。那书是个手抄本,书作者是这个坛以前的乩手。他除了讲这坛的历史外,就是讲扶乩的方法。那本书最后还写了一句话:‘扶乩很易学,点划和撇捺,两手要能倒写字,都得学会它’。这本书我认认真真地琢磨了两遍,终于看出了学习扶乩的秘密方法:原来扶乩一点也不神,‘神’的是人——扶乩手!我看了书后,  相似文献   

9.
又是一本关于异化的书?这书是给什么人写的?为什么要写?我能想象得到,“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一定会惊讶地提出这些问题。一听到“异化”这个词儿,他就觉得必须对修正主义的或反共的观点提高警惕了。这本书主要不是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写的;但是确实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者不了解异化理论的意义与作用,我才要写这本书。这本书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对异化理论深感兴趣的人,尤其是那些对这一理论本应感兴趣、本应给以正确评价的马克思主义者。我特别是写给那些政治活动家的;写给那些自觉地并公开宣称自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行动的政治家的。换句话说,这本书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但其主要目的是政治性的。  相似文献   

10.
这是苏叔阳在他的一本书《我们的母亲叫中国》后记中写的一句话.这话叫人心动!前些时,苏叔阳把他在病中住院期间写成的《我们的母亲叫中国》寄赠给我,并且告诉,这是一本专著(计划60万字)的提纲,经压缩改写成这本小册子,其实  相似文献   

11.
正钱曾是清代著名藏书家,爱书如命。有个朋友总来借书,借去之后却总是不珍惜,经常会损坏甚至丢失图书,这让钱曾痛惜不已。有一次,朋友听说钱曾手中有一个古书的孤本,便又来借。那本书十分珍贵,钱曾不敢借给他,于是说道:"这事都怪我,答应了要给学生们讲一讲这本书中的东西,可这些天却太懒惰,一直没有翻看。眼看就要给学生  相似文献   

12.
正五岁那年,正月十五,跟母亲看烟花。路上,我用手紧紧捂着口袋,乐得直蹦高。心想,待会见了二愣哥,就让他看看,母亲给我买的滴答筋、小喷花,他一定会羡慕得要死,看他以后还在不在我面前神气。二愣哥突然窜到我跟前,嬉皮笑脸地说,口袋里装的什么?我仰起脸说,滴答筋、小喷花。二愣哥说他不信。我连忙敞开衣兜给他看。二愣哥黑乎乎的手突然伸进我衣兜里,当这只手从口袋里拿出来时,圆鼓  相似文献   

13.
尹君伟中博士和我同学于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我们曾共同度过了三年愉快的时光。久未联系的他,近日送我一本新书,书的名称叫《警察伦理学导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我一开始对这本书并未引起多大兴趣,因为我曾经也浏览过几本关于警察伦理的书,感觉无非就是把伦理学的一般理论直接“运用”到警察领域而已,只要对一般伦理学理论有基本了解的人,并不需要去仔细看这样的书,就知道作者要说些什么,因此给人了无新意之感。  相似文献   

14.
刘欣 《天风》2007,(16):48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我被这本书的书名所吸引住,当我静下心来慢慢品读时,我又被作者对普遍恩典的思考深深吸引。在书中,作者叙述了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普遍恩典的处境和它在不同时代的意义。我想选取书中"他光照一切美好事物"一文谈谈我的读后感。  相似文献   

15.
于海澄 《天风》2004,(9):39-39
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他它哭,它就对你哭。 这是什么?有人说:"这是镜子,谁不知道!" 我的朋友却说:"这就是生活!"举座皆惊!他看了看大家惊疑的目光,面带微笑地说:"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 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次,穷困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想去巴黎,却偏偏一分钱也  相似文献   

16.
这本书是我近四十年前开始写的,因为事务冗忙,时作时辍。原来计划,除现在书中的五章外,还有三章是有关中国与外国佛教关系史的,因佛教协会已有这方面资料的编辑和著作,所以不重复了。我写成第一章后,曾以《楞严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句话中提出“饮水”二字作为笔名,陆续在《现代佛学》杂志上发表。有一位朋友问我:“你为什么用这样一个小题目?”我说:“我喜欢‘小题大做’,而不愿‘大题小作’,更害怕有题空做。”这本书名很合我的心意。几年前,一位青年僧人用日文翻译这本书,我应他的要求写《序》时,曾记下与本书有关的一件事:一九五…  相似文献   

17.
圣经和我     
孙秀康 《天风》2018,(12):28-29
2001年初,我刚刚来到上海工作,住在租的房子里。床头柜的抽屉里有一本很小的黑皮书,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小字,我也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总之就觉得这本书不是普通的书。但当时我既没多看也没多想,后来也没有理会过它。2012年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在下班之余去了一家书店,在数不胜数的书籍中我拿起了一本书,偶尔翻到一页,上面写着:“许多流行书籍、电影和讲座都会告诉你——可以借着自我反省寻获人生的意义,但事实并非如此。人是为神所造,必须要以造你的神为起点,只有从神那里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这段话吸引了我,于是我买下了这本书,也就是这本书让我第一次走进了教堂。  相似文献   

18.
刘凌维 《天风》2018,(2):39-39
余秋雨在上"开讲啦"节目时提到一件事:有几年,他忙着寻访世界古文明遗址,快走完的时候,一家传媒老总提出陪他走最后一站。寻访古遗址的日子里,余秋雨相当于脱离了社会,他不能看电视,又无法看报纸,完全不知道这几年世界发生了什么,于是他对传媒老总说:"给我补补课吧。"  相似文献   

19.
心灵帐薄     
曾经听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位杂货店的老板每年都要做两个账本:一账本记着这一年当中自己所犯的错误;另一账本中则记着这一年遭遇的不幸,看着自己所犯的过错,再看上天让他遭遇的不幸与厄运,然后他就会跪下祈祷:“老天爷!这一年来我犯了很多的过错,但您也给了我许多的不幸做惩罚,我  相似文献   

20.
关鋒同志的《庄子内篇譯解和批判》一书出版已三年。我已讀过不止一遍。我爱讀这本书,并不是由于我对庄子哲学思想的某些具体問题有了探討的兴趣,而是因为从关鋒同志对一只“麻雀”的解剖和科学实驗中,得到了关于哲学史方法論的启发。基于此,当我讀到作者在《后記》中所說,他关心到“某些讀者讀了这本书,是否可能在思想方法上多少得到一点启发”,我便感觉到格外的亲切,因为我对这本书的要求和它实际上所給我的东西,同作者对讀者的要求,竟是这样的吻合无間。因此,这篇类似讀书札記的文章,并非是对該书的全面评論,也不是探討庄子哲学体系中的某些具体問题,只想談一談这本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