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国心理学会前身中华心理学会会刊《心理》于1922年1月创刊,这是中国,也是亚洲第一份心理学专业期刊。图中的创刊号为张耀翔先生(1893-1964)的家藏(由其外孙周昉、周晔提供)。《心理》(1922年1月至1927年7月)发行之后,又经历了《中国心理学报》(1936年9月至1937年6月),《心理学报》(1956年11月至1966年5月,1979年6月复刊),中国心理学会会刊走过了百年坎坷历程。  相似文献   

2.
荆其诚 《心理科学》2005,28(6):1283
尊敬的大会主席杨治良教授:尊敬的华东师范大学王建磐校长、上海市教委张民选副主任、上海市科委王晓东秘书长心理学界的同志们、朋友们:在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开幕之际,让我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致以衷心的祝贺!回顾20世纪初,我国第一批留美学生张耀翔、唐钺、陈鹤琴、陆志韦等刚刚回国,发起成立心理学会,于1921年8月在南京高师成立了“中华心理学会”,推选张耀翔为中华心理学会会长。1922年冬在北平中山公园举行第一次大会。这次大会有200余人参加,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后因九一八事变,国难当头,学会的活动逐渐减少。中华心理学会是中国心理学会的前身,这已是84年以前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报》2001,33(5):95-95
自 192 1年 8月中华心理学会成立至今已有 80周年。中华心理学会在 192 7年以后 ,因经济困难、时局不宁停止活动 ,“九·一八”事变后国难当头即不复存在。 1935年 11月陆志韦发起重建“中国心理学会” ,并于 1937年 1月 2 4日在南京国立编辑馆礼堂举行中国心理学会成立大会。不久因“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 ,中国心理学会活动停止。新中国建立后 ,中国心理学会于 195 5年 8月在北京重建成立。至今中国心理学会已是第七届理事会 ,现有正式全国会员 4 0 0 0余人。 80多年来 ,它在各方面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为促进中国心理科学的发…  相似文献   

4.
[本报讯]中国心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于1990年8月28日召开在京常务理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在京常务理事8人,由王甦理事长主持会议,副理事长车文博也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讨论确定了几项重要事情:一、成立《中国心理科学》编辑委员会。二、为加强我国与亚非国家的心理学合作和交流,提高我国学术地位,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决定接受第一届亚非心理学大会的建议:于1992年9月间在北京开召第二届  相似文献   

5.
第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刊物研讨会于2007年8月8日-10日在福建武夷山召开。《心理学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学探新》,《应用心理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心理世界》等多家国内心理学学术期刊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此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编辑部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技术学院承办。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心理科学进展》主编张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心理发展与教育》副主编申继亮教授,《心理学报》主编杨玉芳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应…  相似文献   

6.
第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期刊研讨会于2007年8月8日-10日在福建武夷山召开。《心理学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学探新》,《应用心理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心理世界》等国内多家心理学学术期刊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此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编辑部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技术学院承办。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心理科学进展》主编张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心理发展与教育》副主编申继亮教授,《心理学报》主编杨玉芳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应…  相似文献   

7.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师专心理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于1999年8月22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从事高师和师专心理学教学和研究的专家、学者、教师共四十多位代表。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今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黄希庭教授主持,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起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员郭德俊起投向大会介绍了全国师专心理学教学研究会的有关情况并宣布全国师专心理学起学员完全正式成立。会议期间,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副主任貌运华地上代表筹备组向参加…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心理学会和江西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下 ,由《心理学探新》发起并承办的“全国心理学学术刊物主编联谊会”于 2 0 0 1年 3月 2 6~ 2 9日在江西师范大学召开 ,陈永明研究员、沈德立教授和黄希庭教授等三位中国心理学会的正、副理事长和林仲贤研究员、杨治良教授等七种心理学学术刊物的主编或副主编出席了联谊会。这七种心理学学术期刊分别为 :《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学动态》、《发展心理与教育》、《应用心理学》、《中国临床心理杂志》和《心理学探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虽因故未派人到会 ,但为联谊会的顺利召开寄来…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车文博先生心理学思想研讨会4月11~14日在吉林长春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主办,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承办。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林崇德教授、国务院心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莫雷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乐国安教授、国际理论心理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在京举办首期心理测验培训班借召开《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量学术研讨会》心理测验专家汇聚北京之机,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于1995年10月25日到11月4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首期心理测验培训班。北京师大心理学系张厚...  相似文献   

11.
The state of psychology in China at the present time is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trends,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in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over the last 60 years. The work of psychologists was severely disrupted between 1966 and 1976 by the activities of the ‘gang of four’. Although there is in effect a lost generation of psychologists, teaching and research have been vigorously re-established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which forms part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90 psychologists are carrying out research primarily i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perception,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sychology, and psychological theories and systems. The Chinese Psychological. Society resumed activities in 1977, and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reappeared in 1979 with a circulation of 10,000 copies. Psychology in China is international in its perspective, and Chinese psychologists have welcomed many recent opportunities to establish contacts with colleagues in other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2.
林仲贤 《心理学报》1998,31(2):121-128
该文系作者在中国心理学会第稚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上作的工作报告,总结了中国心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1993-1997年的工作,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积极开展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学术活动,促进我国心理科学巽;2.加强心理科学宣传,办好学术和科刊物,出版《中国心理科学》;3.加强与国际交往,我国心理科学开始走向世界;4.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健全学会的组织机构,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陈永明 《心理学报》2002,34(2):4-10
该文系作者在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总结了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理事会 1997— 2 0 0 1年的工作。全文包括四个部分 :(1)开展学术交流 ,促进学科发展 ;(2 )传播心理科学知识 ,办好二个刊物 ;(3)加强国际交流 ,积极为 2 0 0 4年北京国际心理学大会作准备 ;(4)加强学会自身的建设 ,提高学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阎书昌  陈晶  张红梅 《心理学报》2012,44(11):1554-1562
周先庚在汉字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工业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做出了重要学术贡献或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但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军事心理学领域的贡献至今未能获得心理学界的深入认识。周先庚自1943年末开始在国民党第五军中筹办军官心理测验所, 从事军官心理测验工作。自1945年4月开始与主题统觉测验创始人默里合作从事伞兵选拔心理测评工作。在开展军事心理学实践的过程中, 周先庚提出了“创造中国本位军事心理学”的主张。周先庚在与默里开展的军事心理学合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周先庚将心理学知识用于抗日军官、伞兵的选拔上, 既体现了他的抗日精神, 也体现了他的实践精神、开创精神和中国本位精神。  相似文献   

15.
张厚粲  余嘉元 《心理科学》2012,35(3):514-521
有关心理测量的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但西方科学的心理测验理论与方法是20世纪初自西方传人中国的。30年的发展取得很大成绩,但道路艰辛曲折,文章分三个阶段对之作了回顾。一、最早是1915年外国学者为比较中美儿童的智力差异对广州500名小学生进行测试。同一时期,我国学者也开始自己编制测验,"小学生毛笔书法量表"是最早的标准化教育测验。廖世承和陈鹤琴1920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开设测验课程,出版《心理测验法》一书,正式介绍科学的心理测验。与美国专家合作编制多种测验,1923年与美国专家合作对全国小学生进行测试,得出了三至八年级学童的年龄与班级常模,引起了教育界的注意。艾伟从1925年起致力编制中小学不同年级和学科的测验以及能力测验,还与张耀翔编制了识字测验与阅读测验等,对我国教育测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测验学会"1931成立。并创办会刊《测验》有效地推动了当时测验研究的开展.1937年"七七"事变后,工作继续进行和扩展,但受战争的影响,发展上减慢了速度。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上的变迁,心理测验被视为禁区,认为它违心,反动,没有人敢于问津。文化大革命中,心理学被打成伪科学,心理测验更是全盘否定了。三.文革以后,心理学恢复。而心理测验面对着既缺人力又少资料的困难。林传鼎等三位教授于1980年春举办了第一个全国性心理测验培训班,是心理测验再生的标志。此后各高等院校逐步开设心理测量学课程。通过引进各种心理测量理论,修订外国测验和逐步向自编我国测验发展,几年中取得了良好效果。1984年中国心理学会下属的‘心理测量分会’成立,1990年加入国际测验委员会(ITC)成为它的一个国家会员。1991年在南京举办了国内第一个心理测验国际性学术会议,又与台湾学者交流,建立起隔年一次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量学术研讨会的协议。这些都对中国心理测验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80年代后期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转型,心理测验逐渐渗入医学、教育、企业、和组织人事部门等多种应用领域,扩大了对社会的影响。教育是其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从高考开始向各种考试、应用领域广泛扩展,取得良好效果。尤其是在人力资源、心理咨询领域,心理测验发展迅速日益兴旺。社会各界从多方面加深了对心理测量的认同,使它变成为一个相当热门的应用科学了。最后,文章从测验的数量、质量,数据处理的方法技术,测验者素质提高和法律完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对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马皑  宋业臻 《心理科学》2018,(4):770-775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心理学应当对在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别于欧美的社会问题进行回应,对从改革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具体社会问题进行解决,以此建立中国特色心理学研究。应当从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现实、具体问题出发,提出具有现实关怀、解决社会发展中具体困难的学术问题;应当具有更深层的人文关怀、精神关怀,从心理学的角度回应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形成的当代中国人精神层面的巨大变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中国特色心理学研究应当在借鉴西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问题的特征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特色心理学对中国心理学发展与中国社会发展均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讲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阎书昌 《心理学报》2009,41(5):464-470
日本学者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讲义》(中文版)形成于他自1902年在中国京师大学堂开始的心理学教学活动,出版于1905年11月。该书在日本发行而在中国发售,它是面向中国学生的心理学教材。服部宇之吉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了科学心理学教材,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学意义。《心理学讲义》具有明显的进化论取向以及为教育服务的倾向。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教学是现代科学心理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传播的开端。《心理学讲义》是以知、情、意三分法为基础的心理学体系。中国早期心理学术语与日本心理学中的同形汉字有着紧密联系,服部宇之吉直接采用日本心理学界通用的术语以解决汉语心理学术语的创制困难。  相似文献   

18.
科学心理学以方法为中心的知识建构策略,内在地要求它与常识心理学划界以谋求自然科学分支的学科地位,其代价是对人类心理之情感与意义维度的隔离。在移植西方心理学体系的过程中,科学心理学的争议也内含于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轨迹中,同时还附加了学术边陲地区特有的学科追赶焦虑。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应突破科学至上的观念束缚,致力于发展具有现实解释力和价值引导力的人文主义导向的心理学理论,以切实解决中国现实社会中的心理问题,并在世界心理学界发出真正的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9.
郭永积 《心理科学》2011,34(5):1222-1229
摘 要 为了促进中国本土化心理学体系建设和心理学学科的整体发展,从中国与发达国家心理学学科管理制度的比较中发现中国心理学学科归属所存在的问题,并在反思中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通过心理学在现有学科归属中的局限性,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的可能性,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后学科新体系的系统性,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的社会性四个方面的分析与讨论,研究了使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与学位类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特别是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对心理学的学科归属、心理学的未来发展、现代社会发展及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广泛联系等需要的讨论中,指出中国心理学在专业设置方面隶属于理学和教育学的不足之处,认为这种隶属关系将会制约心理学的发展和学科成熟。提出应该在现有学位体系中增加心理学学科门类与学位类别,使心理学作为一个与理学和教育学并列的独立学科门类。通过改进学位体系让心理学在更大的学科背景中,建设中国本土心理学自身体系,使心理学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为产生众多边缘学科和更好地发挥社会应用功能创造条件,也为今后心理学发展带来许多发展机遇,并在此基础上为展望心理学未来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Pratiques Psychologiques》2014,20(3):147-160
The 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APS) supports the teaching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as a central part of its mission to promote, protect, and advance the interests of scientifically oriented psychology in research, application, teach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welfare. APS's teaching-related initiatives include: providing free classroom and educational use of research articles published in APS journals; a series of articles on presenting scientific findings in classroom lessons; sponsoring and hosting conferences on the teaching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most notably hosting the popular Teaching Institute at the APS annual meeting and co-sponsoring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n the Teaching of Psychology (NITOP); providing grants for developing teaching resources; a Teaching fellowship; and providing financi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to organizations that focus on teach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Many of these activities are supported by the APS Fund for Teaching and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established through an endowment from the David & Carol Myers Foundation. In addition, a core component of the APS Wikipedia Initiative is to involve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accurate information on concepts, findings and method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