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负性情绪干扰行为抑制控制: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辛勇  李红  袁加锦 《心理学报》2010,42(3):334-341
以往研究提示,行为抑制控制与视觉情绪加工的神经活动存在交互作用,而视觉材料诱发的正、负情绪如何影响行为控制加工过程尚不清楚。采用双选择情绪oddball范式与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本研究假设视觉情绪刺激的呈现对个体的行为控制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实验要求被试对标准刺激与偏差刺激(85%vs.15%)分别做不同的按键反应。偏差刺激由正、负、中三种来自中国情绪图片系统的情绪图片组成。行为结果发现,负性条件下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中性与正性条件,而三类偏差刺激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标准刺激的反应时。ERP结果显示,不论效价,在240~300ms与350~550ms两个时间窗口,偏差刺激与标准刺激诱发的平均波幅差异显著,表明本研究条件下行为抑制控制效应显著。在代表行为控制加工的偏差-标准差异波中,在上述两窗口内分别出现显著的N2与P3成分。负性条件下N2及P3潜伏期显著长于中性条件;而负性条件下N2波幅显著大于而P3波幅显著小于中性条件。相反,正性条件下N2波幅显著小于而P3波幅显著大于中性条件。因此,本研究从行为与脑电两个层面揭示了情绪对行为控制过程的影响:负性情绪减弱个体的行为控制能力,从而导致个体对反应冲突的觉察变慢及对优势反应的抑制过程更长。相反,正性情绪对行为控制过程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高特质焦虑者在前注意阶段对情绪刺激的加工模式以明确其情绪偏向性特点, 本研究采用偏差-标准反转Oddball范式探讨了特质焦虑对面部表情前注意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 对于低特质焦虑组, 悲伤面孔所诱发的早期EMMN显著大于快乐面孔, 而对于高特质焦虑组, 快乐和悲伤面孔所诱发的早期EMMN差异不显著。并且, 高特质焦虑组的快乐面孔EMMN波幅显著大于低特质焦虑组。结果表明, 人格特质是影响面部表情前注意加工的重要因素。不同于普通被试, 高特质焦虑者在前注意阶段对快乐和悲伤面孔存在相类似的加工模式, 可能难以有效区分快乐和悲伤情绪面孔。  相似文献   

3.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了情绪语音影响面孔表情识别的时间进程。通过设置效价一致或不一致的“语音-面孔”对,要求被试判断情绪语音和面孔表情的效价是否一致。行为结果显示,被试对效价一致的“语音-面孔”对的反应更快。ERP结果显示,在70-130ms和220-450ms,不一致条件下的面孔表情比一致条件诱发了更负的波形;在450-750ms,不一致条件下的面孔表情比一致条件诱发更正的后正成分。说明情绪语音对面孔表情识别的多个阶段产生了跨通道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修订后的oddball范式,结合ERP技术考察女性与男性在加工中性新异刺激时的差异。ERP结果表明,在早期已经出现新异性效应。在300-500ms内,新异刺激在男性和女性被试中都比标准刺激诱发了更大的LPC。在500-700ms内,新异刺激仅在女性被试中比标准刺激诱发更大的LPC,在男性被试中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都对中性新异刺激表现出加工偏向,但是女性对其加工的时间比男性更长。这可能与女性容易对显著性(salient)的刺激进行沉思(rumination)相关。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情绪面孔系统和现代汉语情感词系统中分别选取两种情绪效价的表情面孔(愉快、悲伤)和情绪词(积极、消极),运用词—面孔范式,以60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情绪效价冲突效应及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面孔的情绪类型主效应显著,悲伤面孔反应时长于愉快面孔;(2)词和面孔的情绪效价冲突性主效应显著,情绪效价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短于情绪效价不一致条件的反应时;(3)表情面孔的情绪类型、词和面孔情绪效价的冲突性、被试性别三者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女性在词和面孔情绪效价不一致条件下对悲伤表情的判别反应时短于男性。  相似文献   

6.
情感韵律在真假句子加工上的差异:来自ERPs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毅平  范伟  赵科  周海波 《心理科学》2011,34(2):312-316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语义-情感韵律的神经生理机制。六种基本情绪类型的韵律分两种条件呈现给被试,即假句子的韵律预期偏差条件和真句子的语义-韵律预期偏差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预期偏差是纯粹的价独立,无论情感价正性还是负性都会得出相同的ERP效应;六种情感韵律都诱发了右单侧化的ERP正波效应,而语义-情感韵律都诱发了早期双侧化分布的ERP负波效应。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情感韵律和语义-情感韵律加工的时间进程的差异性;同时,无论是有语义的真句子和无语义的假句子,情感韵律都能够提高表达的目的意图。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记录了16名被试在完成有整体结构变化和局部特征变化的面孔/房屋图片的一致性判断时的脑内时程变化,以期对面孔识别的特异性本质进行探讨。结果显示,N170波幅和潜伏期的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面孔/房屋所诱发的N170成分在波幅和潜伏期上均不存在加工方式上的显著差异。晚期成分(300~700ms)上也得到类似的结果。这表明:面孔与房屋(非面孔)的加工在早期和晚期成分上都有差异性,体现出面孔的加工在早期视觉刺激的加工和晚期识别的加工上都具有特异性;晚期识别加工的脑电结果不支持"面孔识别是整体的,结构的,而非面孔客体的识别是局部的,基于特征的"加工观点。  相似文献   

8.
意识的神经相关物尚有争议, 且个体能否无意识自动检测视觉环境变化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非注意视盲范式操控视觉意识, 并引入具有社会信息的情绪面孔, 探讨意识的神经相关物以及视觉意识与自动检测变化机制的关系。在A阶段, 部分被试对任务无关的情绪面孔处于无意识水平; 在B阶段, 所有被试对任务无关的情绪面孔处于意识水平; 在C阶段, 所有被试对任务相关的情绪面孔处于意识水平。结果显示, 任务无关的情绪面孔的意识过程诱发视觉意识负波(visual awareness negativity, VAN)、晚期正成分(late positivity, LP)和晚期枕区正成分(late occipital positivity, LOP)。此外, 无意识的情绪面孔能诱发视觉失匹配负波(visual mismatch negativity, vMMN), 且其幅值不受意识影响, 但是受任务相关性调制。这些结果提示对情绪面孔的视觉意识在不同的时间进程上有不同的ERP指标——VAN反映早期知觉经验, 而LP和LOP反映晚期意识过程, 而且面孔情绪信息的自动加工独立于视觉意识, 但是受视觉注意调制。  相似文献   

9.
张妍  孔繁昌  陈红  向燕辉  高笑  陈敏燕 《心理学报》2010,42(11):1060-1072
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 采用学习-再认实验任务, 探讨了男性对有、无吸引力女性面孔图片进行判断和再认时脑内时程的动态变化。行为数据结果表明, 男性对有吸引力女性面孔的反应时更长, 再认正确率更高。ERP结果发现, 有、无吸引力面孔诱发的ERP早成分和晚成分都存在显著差异, 最强效应出现在大脑皮层的中前部。在判断任务和再认任务中, 有吸引力的女性面孔都比无吸引力的女性面孔诱发出更大的ERP成分(分别为N300、P350~550ms和P160、N300~500ms、P500~700ms)。结果表明, 男性对有吸引力的女性面孔的判断和再认存在偏好。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言的创造性加工过程:新颖N400与LP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比较在语义违反范式下网络语言和标准汉语的语义加工差异。结果发现:(1)不管是网络语言还是标准汉语,相对于语义一致条件,语义不一致条件在400 ms诱发了一个更负的负成分,但网络语言的经典N400差异波具有更晚的潜伏期和更长的持续时间;(2)溯源结果发现,网络语言和标准汉语的经典N400差异波的早期和晚期的定位均分别定位于丘脑和前扣带回,表明N400延迟效应是由个体对网络语言相对低的流利度所致,反映了认知冲突的延续;(3)在语义一致性条件下,网络语言比标准汉语诱发了一个更负的新颖N400和一个更正的晚期正成分(LPC),分别定位于前扣带回和海马,二者分别反映了新颖网络含义的识别以及新颖语义信息的整合与新颖语义联结的形成。ERP结果支持了网络语言加工属于创造性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1.
面孔和身体姿势均为日常交往中情绪性信息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对后者的研究却很少。本文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了成年被试对恐惧和中性身体姿势的加工时程,并将此与同类表情的面孔加工ERP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与情绪性面孔加工类似,大脑对情绪性身体姿势的加工也是快速的,早在P1阶段即可将恐惧和中性的身体姿势区分开来,同时身体姿势图片比面孔图片诱发了更大的枕区P1成分。与情绪性面孔相比,情绪性身体姿势诱发出的N170和VPP幅度较小,潜伏期较短,这两个ERP成分能区分恐惧和中性的面孔,但不能区分恐惧和中性的身体姿势,说明在情绪性信息加工的中期阶段,大脑在身体姿势加工方面的优势不如在面孔加工方面的优势大。最后,在加工的晚期阶段,P3可区分情绪载体和情绪类别,且在两个主效应上均产生了较大的效应量,体现了大脑在此阶段对情绪性信息的更深入的加工。本研究提示,情绪性身体姿势和面孔的加工具有相似性,但与情绪性面孔相比,大脑似乎对情绪性身体姿势的加工在早期阶段(P1时间窗)更有优势。本文对情绪性面孔和身体姿势的结合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情绪脑的工作机制,同时找到更多的情绪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以帮助临床诊断具有情绪认知障碍的精神病患者的脑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2.
关于条件推理的ERP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抽象的条件命题作为实验材料,测定13名大学生在完成MP、AC、DA、MT推理(推测判断任务)和基线任务(记忆判断任务)时的事件相关电位(ERP),初步探讨不同推理类型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这是使用ERP技术来研究条件推理脑机制的初步尝试。结果发现,五种任务所诱发的ERP早成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头皮前部的左外侧额区和左颞区,MP与DA推理与基线任务相比,均诱发一个更明显的晚期正成分(450-1100ms),在右外侧额区则诱发一个更明显的晚期负成分(450~1100ms);与之相反,MT与AC推理与基线任务相比,在左侧诱发一个更明显的晚期负成分(450~1100ms),在右侧诱发一个更明显的晚期正成分(450~1100ms),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左右脑在推理中的认知功能以及四种推理类型之间存在的差异所致,同时也表明推测过程主要激活了左右侧的前额部、颞叶等区域,基本支持Goel等人的双加工理论  相似文献   

13.
人脑如何自动化加工瞬息万变的情绪信息?研究者们在借鉴听觉通道的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 MMN)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出了表情失匹配负波(expression mismatch negativity, EMMN), 以此作为视觉情绪信息前注意加工的重要指标。与以往的一般视觉线索的视觉失匹配负波(visual mismatch negativity, vMMN)有所区别, EMMN研究专注于人脑如何自动化加工瞬息万变的情绪信息。当前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类型的面部表情、不同性别、高低流体智力个体的EMMN差异, 以及自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异常个体EMMN的特点。此外, 从预测编码的角度阐释了EMMN的机制。今后的研究有必要聚焦EMMN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考察不同情绪线索EMMN的特点, 并进一步揭示EMMN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4.
使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技术考察场景(scene)的不同空间频率信息对面部表情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完整频谱的正常场景来说,中性场景中的恐惧面孔所诱发的N170波幅显著大于消极场景中的恐惧面孔,但该场景效应并未出现在高、低空间频率场景中;另外,中性场景中的中性面孔所诱发的N170波幅显著大于消极场景中的中性面孔,该效应发生于三类不同空间频率的场景中。该研究结果表明,场景对恐惧面孔早期知觉编码加工的影响依赖于场景完整频谱信息。相对于恐惧面孔,中性情绪面孔的结构化编码加工更容易受到消极情绪场景的干扰,而且这种干扰能够发生在场景仅有粗略轮廓信息以及细节线条信息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5.
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动词加工的ERP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9名右利手被试完成词汇判断任务的同时,通过119个头皮电极记录其事件相关电位(ERP),以此来探讨表示身体活动的动词与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之间的加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200~300ms时窗,在左半球枕区附近,身体活动动词所诱发的ERP比心理活动动词所诱发的ERP在正走向上更小。在300~400ms(即类似的N400)时窗,动词类型效应出现在中线和左半球的更大的区域上,特别是中央区附近,身体活动动词所诱发的ERP比心理活动动词所诱发的ERP在负走向上更大。语言表征的神经生物学理论可以解释本研究的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成年期残疾个体对不同类型社交线索的注意偏向,以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通过两个实验,分别采用情绪Stroop任务和同中选异任务考察了成年期残疾个体对社交反馈言语线索和社交反馈情绪线索的注意偏向。研究发现:(1)残疾人对社交拒绝词的颜色命名显著快于正常人,即残疾人对消极社交反馈言语线索存在注意偏向;(2)残疾人对愤怒面孔的检测显著快于正常人,正常人对快乐面孔的检测显著快于残疾人,即残疾人对消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更加敏感,而正常人则对积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更加敏感;(3)残疾人不存在对消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的注意解脱困难。  相似文献   

17.
廖岩  张钦 《心理科学》2012,35(5):1083-1090
摘 要 本研究将经典情绪启动范式和学习-再认范式相结合,探讨学习时启动与目标的情绪一致性对目标再认的影响。在记忆编码阶段,以情绪面孔图片为启动刺激、一般情绪图片为目标刺激,要求被试对目标图片的效价进行判断;在提取阶段向被试呈现一般情绪图片,要求被试判断是否在前一阶段见过。结果表明,编码阶段的加工背景对记忆提取产生了显著影响。一致启动促进了认知加工与记忆编码,提高了再认正确率。ERP结果也表明,在目标刺激呈现后300-500ms,编码时的情绪一致性对再认阶段消极目标诱发的ERP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钟毅平  李琎  占友龙  范伟  杨子鹿 《心理学报》2016,48(11):1379-1389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平面旋转角度对自我面孔识别影响的时间进程。实验采用面孔异同匹配范式(same-different judgment), 首先呈现一张正立的自我或他人内特征的探测面孔, 然后再呈现一张旋转至某个角度(0°、90°、180°)的自我或他人的目标面孔, 要求被试判断两张面孔是否属于同一个人, 并记录其判断的反应时和ERP成分。实验发现, 在N170 (180~240 ms)和N2 (240~300 ms)成分上, 旋转至90°、180°的面孔刺激比正立条件下的面孔刺激分别在枕颞叶和额区诱发了更大的平均波幅。在LPP (400~500 ms)成分上, 对于自我面孔, 正立条件、旋转至90°、旋转至180°所诱发的波幅差异显著。而对于他人面孔, 3个角度所诱发的波幅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 面孔识别早期阶段是自动化的结构编码, 旋转角度增加了面孔结构编码的难度; 在面孔识别晚期阶段, 大脑对面孔的特异性信息进行精细加工, 自我面孔会占用个体有限认知资源进行下一步精细的心理旋转加工, 因此平面旋转角度会调节晚期个体对自我面孔的加工过程, 并且其影响时间约为100 ms。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考察了奖赏预期对人类面孔情绪识别的影响。实验采用线索-目标范式, 分别记录了被试在奖赏预期条件下以及无奖赏预期条件下对正性、中性和负性面孔进行情绪辨别任务的ERP数据。行为结果显示, 被试在奖赏预期条件下的反应时快于无奖赏预期条件下的反应时, 对情绪面孔的反应时快于对中性面孔的反应时。ERPs数据显示, 奖赏线索比无奖赏线索诱发了更正的P1、P2和P300成分。目标刺激诱发的P1、N170波幅以及N300均受到奖赏预期的调节, 在奖赏预期条件下目标诱发了更正的ERPs。P1、N170、VPP等成分没有受到面孔情绪的影响, 而额中央位置的N300波幅显示情绪(正性与负性)面孔与中性面孔加工的差异。重要的是, N300波幅出现奖赏预期与情绪的交互作用, 正、负情绪加工效应以及负性偏向效应受奖赏预期的差异性影响。正性情绪加工效应不受奖赏预期的影响, 而负性情绪加工效应和负性偏向效应在奖赏预期条件下显著大于无奖赏预期条件下。这些结果说明, 奖赏预期能够调节对面孔情绪的加工, 且不同加工进程中奖赏对情绪加工的调节作用不同。动机性信息调节注意资源的分配, 促进了个体在加工面孔情绪时的负性偏向。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电影片段诱发被试的抑郁情绪,将诱发后的被试分为沉思组和分心组,分别对悲伤面孔和中性面孔刺激进行沉思或分心的反应,并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探讨抑郁情绪下不同反应方式对个体面孔表情加工的影响。行为数据结果发现沉思组实验任务结束后的抑郁情绪值(T2)比分心组更高;实验任务结束后沉思组抑郁情绪值增高,而分心组降低;脑电数据结果发现N1波未受反应方式的影响;沉思组比分心组诱发出更大的晚期峰值的正电位(LPP)峰值;沉思组Pz点LPP峰值最高,而分心组不同电极并无显著差异。该研究结果表明抑郁情绪下不同反应方式会影响个体对于面孔表情的判断,主要体现在面孔表情的晚期加工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