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探讨内隐记忆提取干扰效应是否敏于注意资源的变化,该实验沿用前期经典的“学习-测验”范式,通过在提取阶段同时设置两种不同刺激类型的干扰任务:箭头干扰和汉字干扰,以此来探讨内隐记忆提取干扰效应的本质所在。结果发现,不同提取干扰条件对内隐记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汉字干扰对内隐记忆的影响比箭头产生的干扰更大。结果表明,干扰刺激类型会调节内隐记忆提取干扰效应的大小,证实内隐记忆提取干扰敏于注意资源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往研究多认同内隐记忆不会受到干扰的影响,但主要集中于编码时的干扰不会影响随后的内隐记忆提取成绩,而对于提取时的干扰是否也不会影响内隐记忆成绩仍存在疑义。该文在实验1采用学习-测验范式,通过在提取阶段设置同时干扰任务进一步考察提取干扰与内隐记忆的关系,结果表明提取干扰下并未发现明显的启动效应,即提取干扰破坏了内隐记忆。为进一步探讨内隐记忆的提取干扰效应是否源于记忆与干扰刺激同时呈现所引起的知觉表征竞争,实验2改变了记忆与干扰刺激的呈现顺序,结果表明不论干扰刺激在记忆项目之前或之后呈现,启动效应均受到影响。相比之下,提取干扰对再认成绩的影响并不明显(实验3)。上述结果表明,内隐记忆的提取干扰效应是源于一般认知资源的竞争,在提取过程中任何能够产生认知资源竞争的变量设置都可能会削减内隐测验中的启动效应。  相似文献   

3.
编码与提取干扰对内隐和外显记忆的非对称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迎芳  郭春彦 《心理学报》2007,39(4):579-588
以往研究表明在外显记忆中,编码与提取加工存在着非对称性,但在内隐记忆中,二者的关系并不明确,因此实验采用“学习-再认”范式,考察在编码或提取中分别附加的干扰任务对词汇判断或再认产生的影响。结果证实编码与提取干扰对内隐或外显记忆都具有非对称性的影响,但又存在着差异,即编码干扰会导致随后外显记忆成绩显著减少,而提取干扰对其影响较小,相反,编码干扰对随后内隐测验中启动效应的影响较小,但提取干扰会破坏启动效应,从而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分离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黄发杰  孟迎芳  严颖 《心理学报》2020,52(5):572-583
以往研究关于提取阶段的干扰是否会影响内隐记忆存在着异义,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可能源于所采用的内隐记忆测验类型的差异。本研究采用学习-测验范式, 通过4个实验, 分别考察了提取干扰对识别式知觉内隐测验、识别式概念内隐测验、产生式知觉内隐测验和产生式概念内隐测验的影响, 以期对提取干扰和内隐记忆之间的关系有着更全面的了解。结果表明: (1)词汇判断任务(识别式知觉)和语义分类任务(识别式概念)的启动效应在提取干扰下消失了, (2)而产生式词汇判断任务(产生式知觉)和产生式语义分类任务(产生式概念)在提取干扰下仍发现了明显的启动效应, 但与无干扰条件相比, 启动效应量也有着明显的减少。由此可见, 不同类型的内隐记忆都会受到提取干扰的影响, 相比于产生式启动, 识别式启动更容易受到提取干扰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储存负荷量对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而进行本实验研究。实验采用Jacoby过程分离程序范式,用英文辅音字母组成无意义字母串作记忆实验材料,用彼德生的减数干扰分心技术。结果发现:储存负荷量对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与外显记忆的不同,随着储存负荷量的增加,内隐记忆即自动性提取的作用先下降,后又有所上升,最后渐趋稳定,在负荷量为6以后保持在一个相当稳定的水平。本实验对内隐记忆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内隐记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对内隐记忆的存在性和本质特点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该领域涌现出愈加丰富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同时也引发了研究者对内隐记忆内涵的深入思考。逐渐细分的内隐记忆研究领域促使人们超越内隐记忆原有的理论框架,去建构一个整合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容纳记忆的无意识和意识过程的完整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孟迎芳  郭春彦 《心理学报》2009,41(8):694-705
实验采用“学习-测验”范式, 考察在编码或提取中分别附加的干扰任务对内隐测验或外显测验中获得的ERP新旧效应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内隐测验中, 编码干扰对随后测验中的ERP新旧效应没有产生影响, 而提取干扰却改变了300~500ms新旧效应的脑区位置, 破坏了500~700ms新旧效应; 与之相反, 在外显测验中, 编码干扰破坏了500~700ms新旧效应, 而提取干扰对这一效应没有产生影响, 即编码与提取干扰对内隐或外显测验中的ERP新旧效应都产生了非对称性的影响, 但又存在着差异, 从而为两种记忆在编码与提取加工的关系上存在的分离现象提供了神经生理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字表法定向遗忘是否影响内隐记忆测验,一直是记忆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选取低频词语作为实验材料,引入指示符变量(记住、遗忘).以词干回忆和词干补笔分别作为外显和内隐记忆测验,考察字表法定向遗忘对内隐记忆测验的影响.结果发现:(1)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中都出现了显著的字表法定向遗忘效应;(2)字表法定向遗忘效应的机制应该是提取抑制,即要求遗忘的项目在提取时受到抑制而使记住项目的成绩更为突出,而不是偏好对记住项目复述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学习—测验范式,分别以词汇判断、语义分类任务为测验,探讨提取干扰对不同识别式记忆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实验1验证了识别式知觉内隐记忆的提取干扰效应,实验2发现识别式概念内隐记忆在提取干扰下也明显降低;两个实验启动量联合分析发现,相比无干扰条件,概念启动比知觉启动受到提取干扰的破坏更大。上述结果说明识别式内隐记忆的提取干扰具有普遍性,提取干扰产生了不同识别式内隐记忆之间的分离,识别式概念内隐记忆更容易受到提取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内隐记忆开始成为当今记忆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1、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发展性分离;2、学习阶段注意分配对知觉性和概念性内隐记忆的影响;3、可能图形与不可能图形对内隐记忆研究的贡献”三个方面对内隐记忆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在进行内隐记忆研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主要考察自传体记忆本身的情绪是否影响该记忆相关信息的内隐提取过程。取大学生15人完成实验, 实验分为两部分:记忆提取和词汇判断。首先在记忆提取阶段, 要求被试根据词对(形容词-中性名词)提取积极、消极和中性情绪色彩的自传体记忆事件。接着在词汇判断任务中, 要求被试对包含提取过记忆的中性名词的词语进行词和非词的判断, 并且记录相应的脑电波。结果发现:(1)被试按要求成功提取了积极、消极和中性三类自传体记忆事件。词汇判断任务中, 内隐提取三类自传体记忆信息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均无显著差异。(2)相比于积极、中性自传体记忆信息, 消极自传体记忆信息提取的过程中的ERP波幅更大, 更偏向于正向。这表明自传体记忆信息的内隐提取受到记忆本身情绪的影响, 消极自传体记忆信息提取需要付出更多资源。  相似文献   

12.
工作记忆广度与汉语句子语境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忠义  范宁 《心理学报》2006,38(1):22-29
采用计算机快速系列视觉呈现技术,以反应时为指标,利用命名法,从工作记忆容量个体差异的角度,探讨汉语句子阅读中的语境效应。本研究将句子的语境效应分为两个来源:一个是自动激活扩散的词汇之间的语义启动,另一个是相互作用的句子水平的主题启动。结果表明:词汇间的语义启动不受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并且不易受到无关记忆任务的干扰。句子水平的主题启动会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工作记忆广度较高的读者能出现主题水平的语境效应,但是在无关记忆任务的干扰下,句子主题水平的语境效应消失;低广度的读者在无外部记忆负荷和有外部记忆负荷两种条件下都没有出现主题水平的语境效应。工作记忆容量对那些需要较多认知资源的加工过程产生显著的影响,实验结果符合工作记忆容量限制理论  相似文献   

13.
The present ERP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trieval of task-irrelevant exemplar-specific information under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conditions. Subjects completed either an indirect memory test (a natural/artificial judgment) or a direct recognition memory test. Both test groups were presented with new items, identical repetitions, and perceptually different but conceptually similar exemplars of previously seen study objects.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retrieval elicited clearly dissociable ERP components that were differentially affected by exemplar changes from study to test. In the indirect test, identical repetitions, but not different exemplars, elicited a significant ERP repetition priming effect. In contrast, both types of repeated objects gave rise to a reliable old/new effect in the direct test. The results corroborate that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fall back on distinct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and, more importantly, indicate that these representations differ in the type of stimulus information stored. Implicit retrieval entailed obligatory access to exemplar-specific perceptual information, despite its being task irrelevant. In contrast, explicit retrieval proved to be more flexible with conceptual and perceptual information accessed according to task demands.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比较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受到认知疲劳影响的情况,以了解内隐记忆的自动化加工机制。实验采用被试内设计,使用词汇判断与词汇再认任务测量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实验结果发现,相对于控制组,疲劳组的被试在完成疲劳任务后内隐记忆成绩显著下降,而外显记忆没有受到影响。结果说明相对于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更容易受到认知疲劳影响。内隐记忆虽然是无意识的认知加工,但是与其他自动化加工具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