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孤独感作为衡量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对其动态变化趋势的探究有助于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干预方案。本研究采用横断历史研究的方法对2001至2019年间的79篇测查青少年孤独感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青少年孤独感水平在逐年上升;(2)经济状况、社会联结和社会威胁三方面的6项社会指标的变化都能显著预测青少年孤独感水平的上升;(3)与高中生相比,初中生的孤独感水平上升趋势更为明显;(4)相比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青少年的孤独感水平上升趋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1999~2014年间88项采用成就动机量表测量中国大学生(共涉及40801名被试)成就动机水平的研究报告进行横断历史元分析,以考察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追求成功因子与年代的相关不显著,避免失败因子与年代呈显著正相关,而成就动机总分与年代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我国大学生成就动机总体水平在这16年间显著降低。(2)男生和女生的成就动机总分与年代均呈显著负相关,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因子均与年代没有显著相关,并且在成就动机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没有显著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 我国老年人孤独感水平可能逐年增高。通过采用横断历史研究的方法, 对使用UCLA孤独量表(第三版)调查老年人孤独感的25篇文献进行元分析, 调查年代跨度为1995年至2011年, 共涉及13280名老年人。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老年人孤独感水平随年代的变迁呈上升趋势; (2)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性别老年人的孤独感水平随年代均呈上升趋势; (3)老年人孤独感水平存在婚姻状况差异, 但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人际信任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剧烈的社会变迁背景下, 人们的信任水平可能会发生改变。本文采用横断历史研究方法, 对采用Rotter “人际信任量表”调查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53篇研究报告进行了元分析, 这些文献涉及24233名大学生, 调查的时间跨度为1998年至2009年。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在这11年间显著降低, 相比1998年, 2009年时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下降了1.19个标准差; (2)无论男生还是女生, 人际信任水平在11年间均显著下降, 其变化趋势和人际信任水平本身均不存在性别差异; (3)农村生源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下降趋势呈边缘显著, 而城市生源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但人际信任得分本身不存在生源地差异。  相似文献   

5.
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历时系统和宏观系统可能对个体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间接证据表明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发展趋势不明朗, 且相关研究缺乏从社会宏观视角的切入。基于此局限, 运用横断历史元分析的方法对1999到2020年间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I)的215篇文献进行分析(N = 103876)。结果发现:(1)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水平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 其中时间价值感保持稳定, 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呈下降趋势; (2)来自社会经济因素(GDP、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化率)、就业因素(城镇登记失业率、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和网络因素(互联网普及率、网民每周互联网使用时长)的7项社会指标能显著预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下降; (3)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和高校所在地上的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为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时代变迁提供了证据支持, 从社会宏观因素的视角扩宽了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6.
研究选取2004年至2017年中采用MHT量表的90篇文献,进行了横断历史元分析,探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学习焦虑、过敏倾向与年代呈正相关,其余因子均与年代呈负相关,年代对各因子变异的解释率在14%~23%之间;(2)对人焦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平均下降范围在0.06~0.7...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近15年来我国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年代特点,对2001至2015年67篇采用肖计划等人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测量我国大学生(涉及35332名被试)应对方式的研究报告进行了横断历史的元分析。结果表明:(1)近15年来,我国大学生应对方式在“解决问题”“求助”这2个因子上的得分随年代显著上升,总体来说我国大学生愈益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2)男生除“解决问题”、女生除“求助”因子没有显著变化外,其余因子都显著升高,而且应对方式各因子得分的性别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自强  张梅  何琳 《心理学报》2012,44(5):664-679
自恢复高考至今, 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 这一历史时期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变化呢?本研究对1986至2010年间237项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报告进行了横断历史的元分析, 以考察这些研究(被试为30多万名大学生)所测心理问题的9个因子得分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SCL-90各因子均值与年代之间均呈负相关, 年代可以解释9个因子4%至36%的变异; 25年来9个因子均值分别下降了1%至13%, 其中偏执、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因子变化较明显。这说明25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减少, 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逐步提高。(2)25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主要体现在大学一年级以上的学生上, 而且重点大学学生(较之非重点大学)、城市生源学生(较之农村)、男生(较之女生)的心理健康改善更快。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1993年至2013年间83项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测量中国大学生自尊的研究进行横断历史元分析,考察我国大学生(被试为48384人)的自尊水平在这20年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近20年,我国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呈下降趋势,相比于1993年,在2013年我国大学生的自尊下降0.89个标准差;(2)男、女大学生的自尊均呈下降趋势,且自尊的变化趋势性别差异不显著;(3)我国大学生自尊的变迁不存在生源差异,城镇与乡村大学生的自尊均随年代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自1999年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以来,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迁,本研究对106篇1998至2015年间采用SCL-90量表的研究进行了横断历史元分析,考察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SCL-90量表中9个因子的分数均值均与年代呈负相关,年代对各因子变异的解释在4%至16%之间;1998年到2015年这18年来,各因子均值平均下降范围(效果量d)在0.24至0.55个标准差之间,其中强迫、抑郁和精神病3个因子均值变化尤为明显。这表明贫困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的状况在缓慢提升。(2)与中部地区相比,东部和西部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18年来提高更明显。(3)虽然不同性别贫困大学生各因子历年变化差异并不明显,但女生抑郁和精神病两方面改善略快。此外,普通元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贫困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  相似文献   

11.
衣新发  赵倩  蔡曙山 《心理学报》2012,44(2):226-236
使用1990~2007年18年间的142组数据, 以横断历史研究的元分析方法, 研究了108736位中国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随年代的变化趋势。这些数据来自94篇相关研究报告, 这些研究都使用了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心理健康的测评工具。结果发现:(1)世纪之交的18年间, 中国军人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好; (2)18年间, 中国军人在“人际敏感”方面变化最大, 而在“躯体化”方面变化最小; (3)18年间, 中国军人在“恐怖”方面最没问题, 而在“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方面所表现出的问题一直突出; (4)中国独生子女军人(N = 1944)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非独生子女军人(N = 2649); (5)中国城市籍军人(N = 7808)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农村籍军人(N = 11459); (6)中国高中学历军人(N = 10189)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初中(N = 8407)和大学学历(N = 863)的军人。  相似文献   

12.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nhanced trait curiosity has positive influence on well‐being. It remains an open question, however, whether curiosity has any detrimental effects on behavioral outcomes in adolescence. The main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trait curiosity in the prediction of risky behavior engagemen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among adolescents. A total of 371 Serbian adolescents (mean age 15.5, SD = 0.57) participated in the 5‐month follow up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mbracing component of curiosity (but not stretching) predicted risky behavior engagement, while the stretching component of curiosity (but not embracing) predicted positive affect. In addition, neither embracing nor stretching wa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negative affect and life satisfac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ll into question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curiosity as a completely positive emotional‐motivational system, and suggest that curiosity can contribute to negative outcomes in adolescence.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that assessed the treatment efficacy of multiple family therapy (MF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rticipating Chinese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and identified their subjective experiences. Forty‐three children with ADH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G) completed a forty‐two‐hour MFT, whilst forty‐five children with ADHD in the control group (CG) had attended two writing classes scheduled three months apart that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MFT. Data from the outcome study were gathered using standardized questionnaires and data from the qualitative study were drawn from thirteen children with ADHD who had completed the MFT and attended the focus group interviews (n = 5) or individual interviews (n = 8) conducted in the post‐treatment phase. The results of the Paired sample t‐test and MANOVA indicate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on the scores for the four measures adopted (perception of competence, hopefulnes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in the pre‐ and post‐treatment for the EG and the CG. Five themes emerged from the narratives of children with ADHD, which revealed the children’s subjective experiences with the MFT: (a) full of fun; (b) building friendships through common experiences; (c) a happy family time; (d) safe space; and (e) positive parental responses and commun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