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王益文  张振  张蔚  黄亮  郭丰波  原胜 《心理学报》2014,46(12):1850-1859
群际互动是社会互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有的行为研究表明个体参与群际互动时, 互动对象的群体身份会影响其心理加工和行为决策。但目前关于群体身份如何影响公平加工的动态时间过程尚不清楚。为了研究群体身份对最后通牒任务(Ultimatum Game, UG)中反应者公平关注的影响, 15名健康成人作为反应者与组内和组外提议者进行UG博弈, 提议包括极端不公平、中等不公平或公平提议三种。事件相关电位结果发现, 组外互动时公平提议和中等不公平提议比极端不公平提议诱发更负的AN1, 组内互动时不同提议诱发的AN1无显著差异。来自组内成员的中等和极端不公平提议比公平提议引起更负的内侧额叶负波(MFN), 但来自组外成员的不同提议则没有导致MFN波幅的变化。这些结果表明在群体互动情境下, 互动成员的群体身份能够影响个体的早期注意资源分配和公平关注加工。  相似文献   

2.
采用最后通牒博弈范式,考察利益水平及社会距离对个体公平加工的影响,探讨公平加工的情境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1)对分配提议的加工受到利益水平的调节,不利不公平条件下被试更加注重公平。(2)提议的不同水平影响被试的拒绝行为,提议越不公平,拒绝率越高。(3)虽然社会距离的主效应不显著,但在实际情境中,较近的社会距离下人们对公平的要求更严格,证实公平加工具有情境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中国传统的财富观和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实验法,探讨道德、热情和能力在贫富心理融合中的作用。方法:613名社会人士参加了实验,两个实验分别操作了穷人和富人身份。结果:无论对穷人还是富人的心理融合,道德、热情和能力三个因素对心理融合的主效应都显著,且道德因素的效应值最大。这表明,人们对贫富群体的心理融合存在"道德突显效应",即道德因素在人们对穷人和富人的心理融合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选取60名8-10岁儿童,采用迫选式独裁者游戏,考察个体与博弈对象的社会距离以及分配差距对儿童有利不公平厌恶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有利不公平条件下,与博弈对象社会距离越近,儿童对不公平分配提议的拒绝率越高;(2)分配差距越大,儿童对不公平分配提议的拒绝率越高;(3)社会距离和分配差距交互作用显著,在中等分配差距条件下,儿童对不公平分配提议拒绝率的社会距离效应最为明显。结果表明,社会距离和分配差距对儿童有利不公平厌恶有显著影响,在中度分配差距下社会距离具有更加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选取60名8-10岁儿童,采用迫选式独裁者游戏,考察个体与博弈对象的社会距离以及分配差距对儿童有利不公平厌恶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有利不公平条件下,与博弈对象社会距离越近,儿童对不公平分配提议的拒绝率越高;(2)分配差距越大,儿童对不公平分配提议的拒绝率越高;(3)社会距离和分配差距交互作用显著,在中等分配差距条件下,儿童对不公平分配提议拒绝率的社会距离效应最为明显。结果表明,社会距离和分配差距对儿童有利不公平厌恶有显著影响,在中度分配差距下社会距离具有更加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目标追求理论和社会阶层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本文通过3个研究, 逐步深入地考察了社会公平感对不同阶层个体目标达成的影响作用及其过程。研究1为相关研究, 考察了高低阶层成人被试的教育领域社会公平感与为孩子进行教育投入的目标承诺及目标达成之间的关系; 研究2为准实验研究, 通过操纵公平或不公平教育情境启动公平感, 考察其对高低阶层中学生的学习目标承诺与目标达成的影响; 研究3为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操纵社会公平感和社会阶层, 考察社会公平感对高低阶层大学生的实验任务目标承诺和目标达成的影响。研究发现, 社会公平感通过正向影响低阶层者的目标承诺, 进而正向影响其目标达成; 而对于高阶层者来说, 变量之间这些关系则不显著。这表明:相对于高阶层来说, 低阶层者的目标追求易受社会公平感的影响; 低阶层者的社会公平感水平越高, 其追求目标的动机水平就越高, 进而越有利于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7.
公平加工的情境依赖性:来自ERP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燕  周晓林 《心理学报》2012,44(6):797-806
公平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概念。大量研究采用最后通牒博弈, 发现人们具有不公平厌恶倾向, 即宁愿牺牲个人的经济利益, 也要拒绝不公平的分配提议。已有研究表明, 损失情境会增强不公平厌恶, 但其神经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采用ERP技术, 运用最后通牒博弈范式, 考察两个情境因素:域(损失或获益)和博弈对象(人或计算机)对公平加工的影响。发现损失域下对不公平分配的拒绝率更高, 而博弈对象对决策行为无影响; 获益域下, 对家为人比对家为计算机诱发了更负的N1; 人机博弈时, 获益域比损失域诱发了更大的P2和LPP, 损失域比获益域、不公平提议比公平提议诱发了更大的N350, 而公平提议比不公平提议诱发了更大的LPP; 人际博弈时, 这些差异均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 对分配提议的大脑加工受博弈对象的调节, 人际博弈时, 对损益域、公平与不公平提议的加工类似, 而人机博弈时, 损失域和不公平提议涉及更多的抑制加工和冲突解决, 获益域和公平提议则更富动机性意义, 证实公平加工具有情境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绩效、能力、职位对组织分配公平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曦  马剑虹  时勘 《心理学报》2007,39(5):901-908
旨在探索基于组织分配公平的认知评价和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此提出了不公平阈限的概念,即在追求公平和谋求自我利益的动机权衡中,个体为了追求公平而愿意放弃的最高限度的个人利益。采用最后通牒博弈和独裁者博弈的二阶段实验范式,样本量为60。结果发现,工作绩效、工作能力均对个体的不公平阈限有显著的影响;对于公平判断和基于公平的回应行为,工作绩效起着首要作用,工作能力的影响次之,再次是对方的提议数额的影响。第一阶段对方提议的分配方案对被试越有利,则第二阶段被试的回应行为越有利于对方。排除能力差别的作用之后,职位差别并未引起不公平阈限的显著差异。根据研究结果,总结出分配公平的三项原则:绩效原则、能力原则和互惠原则  相似文献   

9.
以往研究考察了不公平经历如何影响个体的认知、情绪及行为。然而, 这些研究着重于考察个体“独自经历”不公平的现象, 而尚未有研究考察, 当个体与他人以群体身份共同经历不公平时, 不公平经历对个体的影响。3项实验采用改编的三人最后通牒博弈任务考察“群体共同经历”不公平如何影响个体的不公平感知。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是通过“共同命运” (实验1)、轮流为群体做决策(实验2), 还是招募成对朋友(实验3)来操纵或凸显群体身份, 群体共同经历不公平, 相比独自经历不公平, 均显著降低(而非提升)了被试的不公平感知。研究结果对于社会及组织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方言是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新方向,本研究旨在考察语言类型(方言、普通话)对群体和个体社会决策的影响。实验1通过改编的公共物品博弈范式,发现方言条件下信任与合作水平、主观评定积极情绪和心率的变化值更大,皮肤电无显著变化;普通话条件下信任在主观消极情绪评定和合作行为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实验2利用改编的最后通牒博弈范式,发现不公平的¥2-¥8分配方案下方言条件的接受率显著高于普通话条件,提议越公平接受率越高。结果表明方言会影响人们认知、情绪和决策行为,研究为语言和决策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第三方干预(third-party intervention)是一种重要的利他行为,它包括惩罚和补偿两种措施。本研究结合情境性问卷与实验法,采用修改后的独裁者博弈范式(Dictator Game,DG),让被试作为第三方对朋友或者陌生人的不公平行为进行干预,考察社会距离对第三方干预的影响。研究发现:(1)对于朋友提出的不公平方案,个体对其的惩罚轻于陌生人,而对第二方(无权者)的补偿没有显著差异。(2)个体对朋友的不公平提议的公平性判断高于陌生人,但提议引发的情绪体验没有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社会距离可能通过影响个体对不公平行为的公平感知,进而影响其第三方干预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10~12岁儿童社会价值取向与第三方利他行为的关系,实验1采用第三方惩罚范式,招募233名儿童被试,实验2采用第三方补偿范式,招募238名儿童被试,考察三种分配(高度不公平、中度不公平和公平)情境下社会价值取向、情绪对第三方利他行为的影响,并对比两个实验的结果。结果显示:(1)在第三方惩罚任务中亲社会儿童(相比亲自我)在高度不公平情境下拿出更多金币用于惩罚分配者;(2)在第三方补偿任务中亲社会儿童(相比亲自我)在两种不公平情境下都拿出更多金币用于补偿接受者;(3)情绪只在高度不公平情境下在社会价值取向与第三方利他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4)采用第三方补偿(相比第三方惩罚)的儿童面对不同分配时情绪波动更小,在中度不公平情境下有更多利他行为。这些结果从发展的角度为社会价值取向对第三方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提供证据,强调了亲社会取向对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两项研究考查大学生在社会困境中的行为决策及公平感体验,检验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作用,有效被试分别为85名和84名。结果表明:(1)亲社会者比亲自我者更倾向做公平决策;信息对称比不对称条件更促进被试做公平决策;女生比男生更倾向做公平决策。(2)性别在社会价值取向与信息对称性对公平决策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社会价值取向显著影响男生的公平决策,信息对称性显著影响女生的公平决策。(3)社会价值取向显著影响个体对不公平的容忍度,亲社会者更不容忍不公平行为。(4)对于利己的不公平行为,被试都倾向接受,亲社会者并不比亲自我者体验到更强的内疚情绪;对于不利己的不公平行为,被试都倾向拒绝,且产生较强的不公平感及气愤情绪。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用两人和三人最后通牒博弈任务探究男性嗓音吸引力对决策的影响。实验1发现, 高吸引力的嗓音会提高被试对不公平分配方案的接受率。实验2发现, 即使分配方案对第三方接受者公平, 对被试不公平, 第三方接受者的高吸引力嗓音仍然会提高被试对方案的接受率。综上, 嗓音吸引力可以诱发类似面孔吸引力的“美貌津贴”效应。  相似文献   

15.
辛自强  辛素飞 《心理学报》2014,46(3):415-426
被信任者社会身份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 这种数量差异可以体现其社会身份的复杂性。本研究探讨了被信任者社会身份复杂性(单一身份、多重身份)如何影响人们对其可信性的评价。实验1考察了被信任者社会身份复杂性对其可信性的影响以及社会距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实验2用于检验被信任者所属群体类型(内群体、外群体)是否调节他们的社会身份复杂性对其可信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被信任者多重社会身份的凸显会提高人们对其可信性的评价, 社会距离在二者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群体类型对社会身份复杂性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 社会距离的中介作用在对外群体成员的可信性评价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社会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分配结果的一种稳定偏好,影响着个体对提议公平性的认知及规范执行。同时,自我-他人决策差异也是影响规范执行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尚不清楚价值取向和社会距离如何影响公平规范执行。本研究选取了20名合作者和20名个人主义者,使用单次匿名最后通牒博弈任务,考察了资产分配情景中价值取向对自我-他人决策时公平规范执行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比自我决策条件,合作者在替他人决策时更多的接受不公平提议,而公平提议的接受率不受社会距离的调节;个人主义者的提议接受率则不受社会距离和提议类型的交互影响;(2)合作者替他人决策时的接受阈限显著高于自我决策,而个人主义者在自我决策和替他人决策时的接受阈限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价值取向能够调节自我-他人决策时,人们对不公平提议的规范执行。  相似文献   

17.
吴燕  周晓林 《心理学报》2012,44(5):701-710
公平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概念。大量研究采用最后通牒博弈, 发现人们具有不公平厌恶倾向, 即宁愿牺牲个人的经济利益, 也要拒绝不公平的分配提议。已有研究表明, 损失情境会增强不公平厌恶, 但其神经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采用ERP技术, 运用最后通牒博弈范式, 考察两个情境因素:域(损失或获益)和博弈对象(人或计算机)对公平加工的影响。发现损失域下对不公平分配的拒绝率更高, 而博弈对象对决策行为无影响; 获益域下, 对家为人比对家为计算机诱发了更负的N1; 人机博弈时, 获益域比损失域诱发了更大的P2和LPP, 损失域比获益域、不公平提议比公平提议诱发了更大的N350, 而公平提议比不公平提议诱发了更大的LPP; 人际博弈时, 这些差异均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 对分配提议的大脑加工受博弈对象的调节, 人际博弈时, 对损益域、公平与不公平提议的加工类似, 而人机博弈时, 损失域和不公平提议涉及更多的抑制加工和冲突解决, 获益域和公平提议则更富动机性意义, 证实公平加工具有情境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公平规范执行代指人们自愿损耗利益来惩罚违反公平原则行为的意愿和行为, 被视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及维持合作行为的关键因素。群体认同是指个体对其所属群体身份的知觉及其所付诸于该群体身份上的价值与情绪, 直接影响着群际互动中人们的公平规范执行行为。基于多种资产分配任务, 国内外学者发现公平规范执行中群体偏见存在两种矛盾的表现形式:人们有时更愿意接受内群体成员的不公提议, 表现为内群体偏爱现象(the in-group favoritism, IGF), 有时又更愿意拒绝内群体成员的不公提议, 表现出黑羊效应(the black sheep effect, BSE)。当前, 纯粹偏好理论和规范聚焦理论常被用来解释上述两种相悖的现象。未来研究应侧重从多种视角揭示公平规范执行偏见的边界条件, 比较多种线索操纵所致偏见的差异性, 促进两种理论的融合与补充, 并增强其潜在神经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张雪  刘文  支焕 《心理科学》2018,(2):324-329
公平行为是个体对自己或别人不偏不倚的行为,存在本质公平与表现公平。本质公平,即个体本身渴望公平,能够依据某种公平原则做出公平行为;表现公平,即个体在行为上做出公平的表现而实质并非来自本身的意愿。研究1选取270名6~8岁儿童,采用资源分配任务考察儿童在有无社会信号作用下表现公平行为的发展特点,研究2选取300名6~8岁儿童,采用抛硬币任务来考察儿童是否会用公平程序来掩盖其不公平行为。结果表明:(1)有无社会信号条件对儿童公平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并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有社会信号条件下,儿童更多选择公平行为,无社会信号条件下,儿童更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不公平分配。(2)儿童选择通过抛硬币的方式来获取奖品的人数随着年龄增长显著上升,抛硬币的儿童报告自己得到好的奖品的概率显著多于得到不好奖品的概率。结论:社会信号作用下儿童更多会做出表现公平而非本质公平。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和最后通牒博弈范式(ultimatum game, UG)考察了共情关怀对公平决策的影响。实验采用2 (状态共情关怀: 有共情关怀vs.无共情关怀) × 3 (分配公平性: 公平vs.劣势不公平vs.优势不公平)被试内设计, 共37名被试参与实验, 被试作为响应者选择是否接受提议者的分配提议。行为结果显示劣势不公平条件下, 有共情情境的接受率高于无共情情境; 优势不公平条件下呈现相反的结果。ERP结果显示: 对于他人提出的优势不公平提议, 无共情情境较有共情情境下诱发了更负的前部N1 (anterior N1, AN1), 有共情情境比无共情情境下诱发了更大的P2波幅; 有共情情境下, 他人提出的劣势不公平提议较优势不公平和公平提议诱发了更负的内侧额叶负波(medial frontal negativity, MFN); P3在公平条件下的波幅较劣势不公平条件下更大, 并未受到共情关怀的调节。这些结果表明共情关怀不仅调节了公平决策行为, 还调节了公平加工的早期注意和动机及之后的认知和情绪加工, 但由P3表征的高级认知过程仅受到公平性的调节而不受共情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