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金强  李海 《心理科学》2018,(4):942-948
现有研究主要探究领导风格对员工行为影响的直线效应,而对两者之间的曲线关系研究不足。基于激活理论,实证检验了辱虐管理与员工建言行为的曲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辱虐管理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倒U型的影响,即上级主管辱虐不足或过度都不利于员工建言行为,只有适度的辱虐才能最有效地激发员工建言,性别调节了上述关系。这一研究发现表明适度的辱虐管理能够给组织带来积极效果,深化了人们对辱虐管理与员工建言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辱虐管理, 作为负性领导的典型代表, 对员工的心理、行为和绩效乃至组织的发展均会产生显著负性影响。因此, 如何有效应对和预防辱虐管理是学者和管理实践者共同关注的课题。基于自我调节理论, 以正念为切入点, 系统考察正念在员工应对辱虐管理负性影响以及预防上司辱虐管理行为发生中的作用。一方面, 采用情境实验、大样本问卷调查和干预实验检验员工正念和正念训练对上司辱虐管理影响员工负性情绪、偏差行为和绩效的调节作用; 另一方面, 采用日志研究考察上司正念对辱虐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 并进一步通过干预实验来验证上司正念训练不仅可以预防辱虐管理行为的发生, 而且还可以随之改善员工的负性情绪、偏差行为和绩效。预期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正念在辱虐管理研究中的作用, 推进辱虐管理应对和预防研究的发展, 同时对组织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震宋萌 《心理科学》2014,37(3):723-728
新近研究发现辱虐管理对下属互动公平感的负向影响受下属权力距离调节:对低权力距离下属来说这种影响相对较强,反之较弱。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本文对现有研究做了两方面拓展。首先,引入下属针对领导的总体公平感,考察权力距离在辱虐管理与总体公平感之间的调节作用,扩展那些仅关注互动公平感的研究。其次,引入领导-部属交换,解释权力距离具体是如何在辱虐管理与下属总体公平感之间发挥调节作用的。以296名企业员工为被试,研究发现:(1)下属权力距离在辱虐管理与下属总体公平感之间有调节作用;(2)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领导-部属交换的中介作用实现的,即对不同权力距离的下属来说,辱虐管理对领导-部属交换有不同作用,进而对下属总体公平感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4.
辱虐管理会对组织和员工造成一系列消极影响, 因此探究辱虐管理的成因对于减少和预防辱虐管理十分必要和重要。现有研究认为辱虐管理与主管的个人特征有关, 或是主管自我损耗或社会学习的结果, 也与受害者的特征有关。在回顾现有研究的基础上,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提出了新的研究框架, 并指出未来研究应关注主管对辱虐管理的态度、组织内关于辱虐管理的规范以及主管自我控制资源的恢复在辱虐管理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严瑜  赵颖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5):844-854
随着辱虐管理产生破坏性影响的作用机制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受辱虐下属选择特定应对方式的原因以及有效性成为未来辱虐管理的研究方向。基于人际拒绝的多动力模型, 梳理了在不同质量LMX的关系情境中受辱虐下属的应对方式, 并提出特定应对方式可能引起辱虐管理的恶性循环的假设模型。建议未来研究通过丰富下属的应对行为变量、增加人格和环境的调节机制以完善受辱虐下属的应对模型, 并以此为基础探究辱虐管理的消极互动机制, 为打破辱虐管理恶性循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辱虐管理引起了组织行为研究者的重点关注。已有的研究主要在个体层次上分析辱虐管理对于下属的作用机制及消极影响,但组织层次上的研究还鲜有学者涉及。从领导、受害者和旁观者等多个视角,基于道德排除理论,分析梳理了辱虐管理对于组织公平的作用,整合构建了多层次辱虐管理对下属影响的组织公平作用机制模型,并分别从组织层次、个体层次以及组织层次对个体层次交互作用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辱虐管理对下属产生的负面作用。建议未来的研究考虑辱虐管理中的文化因素,进一步在其他组织公平的维度上研究辱虐管理的作用机制,改进并完善现有的研究方法,探索辱虐管理的积极应对策略,并从工具性的视角关注领导实施辱虐管理的动因。  相似文献   

7.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同伴辱虐管理对旁观者行为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发现:同伴辱虐管理可能通过道德愤怒正向影响维护者行为,负向影响局外人行为;也可能通过幸灾乐祸负向影响维护者行为,正向影响局外人行为。同伴关系正向调节同伴辱虐管理与道德愤怒的关系,负向调节同伴辱虐管理与幸灾乐祸的关系,并分别调节了道德愤怒、幸灾乐祸的中介作用。研究对扩展旁观者视角的辱虐管理研究及减少其对员工的负面作用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辱虐管理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 以探讨中国文化情境下辱虐管理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中介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采用多阶段-多来源的策略, 以93名主管和369名员工为对象, 通过多水平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对三阶段主管-员工配对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主管的辱虐管理行为会通过心理契约破坏的中介作用, 对员工创造力产生间接的消极影响; 但该负向的间接关系的强度对高中庸思维者而言较弱。本研究有助于揭示辱虐管理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 研究结果对企业员工创造力及创新行为的管理实践也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9.
辱虐管理与员工表现:传统性与信任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隆增  刘军  刘刚 《心理学报》2009,41(6):510-518
研究辱虐管理对员工表现包括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员工对主管的信任和员工传统性在以上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中介及调节作用。以北京6家电子制造企业中匹配的283名员工和112名主管为研究对象,层级回归分析表明:辱虐管理会破坏员工对上级主管的信任,继而降低任务绩效水平和组织公民行为;传统员工对辱虐管理的耐受力更强,相对于非传统员工,传统员工较少因为上级主管的辱虐管理而降低其对主管的信任。  相似文献   

10.
当前,学术界对领导尽责性与辱虐管理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达成共识。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通过对95个团队、389名员工的两阶段领导—员工配对调查数据分析发现:环境不确定性是影响领导尽责性作用发挥的重要边界条件。环境不确定性水平越高,领导尽责性通过情绪耗竭对虐管理产生的正向影响越强。环境不确定性水平越低,领导尽责性通过情绪耗竭对辱虐管理产生的负向影响越强。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特质激发理论探讨管理者人格特质和心理契约违背对实施辱虐管理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管理者人格特质与心理契约违背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辱虐管理的影响。以213份两轮时点的配对问卷为样本,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管理者的亲和力对辱虐管理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而神经质则对辱虐管理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管理者心理契约违背对辱虐管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心理契约违背不但调节了管理者亲和力与辱虐管理之间的负向联系,还调节了神经质与辱虐管理之间的正向联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挑战性压力源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促进创新。将领导-成员交换与辱虐管理作为工作资源,辱虐管理作为影响领导-成员交换是否可以被视为工作资源的情境因素,挑战性压力源作为工作要求,检验了领导-成员交换、辱虐管理对挑战性压力源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三维调节作用。基于两个领导-下属配对样本的分析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源、领导-成员交换和辱虐管理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三维交互作用,即领导-成员交换水平高、辱虐管理水平低时,挑战性压力源与员工创新行为正相关,在其他条件下,挑战性压力源与创新行为不相关或者负相关。本研究验证了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在解释挑战性压力源与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有效性,说明资源在挑战性压力源激发员工创新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刘超  刘军  朱丽  武守强 《心理学报》2017,(7):966-979
基于规则适应及资源依赖理论的解释视角,本研究考察了下属工作绩效与政治技能对上级辱虐的影响。通过对采集自两家企业的243对领导-下属的配对问卷进行分析,本研究的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表明,当下属的工作绩效(遵循做事显规则)与政治技能(遵循做人潜规则)在较高水平上保持一致时,其遭受的上级辱虐最少。但这种较高水平的一致只能维持在特定范围内,当两者过高时,反而易遭致上级的辱虐行为。同时,在工作绩效与政治技能存在差异的情境下,相比于"高工作绩效,低政治技能"的下属,"低工作绩效,高政治技能"的下属遭受的上级辱虐要更少。文章分析并证明了遵循不同规则的下属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上级辱虐。  相似文献   

14.
马君  张锐 《心理学报》2022,54(5):566-581
权力与地位来源不同且体验有别, 二者分离是常态。如果领导者手握权柄却缺乏相应的地位威望, 将限制其控制力, 产生潜在不良后果。基于低地位补偿理论, 构建一个两阶段调节的中介模型, 设计两项研究, 旨在探索领导者“权重望寡” (即权力高, 地位低)所诱发的负面领导行为及其干预机制。研究1揭示: 相对于权力与地位匹配, 领导者权重望寡诱发辱虐管理。研究2探索其成因, 显示: (1)自我损耗中介权重望寡与辱虐管理的关系; (2)领导者正念以及更高层领导信任联合调节自我损耗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 低地位领导在维护地位过程中产生的自我损耗是引发辱虐管理的主因, 同时辱虐管理强度因人而异, 适可而止, 自身正念和高层信任有助于限制其作为不良补偿手段的蔓延。研究拓展了低地位补偿理论的应用领域, 也为化解权力与地位分离带来的组织冲突提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内隐追随理论,探索了领导者的积极追随原型(PFP)与追随者的积极追随特质(PFT)之间的匹配程度如何影响辱虐管理。对194份上下级配对数据进行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1)相较于非匹配情形,领导者在"PFP—PFT匹配"情形下更少辱虐追随者;(2)与"PFP低—PFT低"相比,"PFP高—PFT高"情形下辱虐管理程度更低;(3)在非匹配情况下,与"PFP高—PFT低"相比,领导者在"PFP低—PFT高"时对追随者有更少的辱虐管理。以上结论能够为组织预防或减少辱虐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职场排斥作为间接隐蔽的职场冷暴力,备受业界和学界关注。本研究收集了277份员工和领导的配对数据,通过层级回归等方法探讨了职场排斥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双路径机制。结果表明:职场排斥通过愤怒的中介作用,对破坏性建言产生正向影响;通过印象管理动机的中介作用,对建设性建言产生正向影响;职业韧性负向调节职场排斥与愤怒情绪的关系,正向调节职场排斥与印象管理动机的关系;此外,职业韧性还调节"职场排斥—愤怒—破坏性建言"、"职场排斥—印象管理动机—建设性建言"这两条中介路径。本研究从理论上解释了职场排斥对员工建言的双刃剑作用,并对相关管理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通过201名员工及其直接上级的配对样本,探讨了中国组织背景下员工情绪耗竭对其促进性建言与抑制性建言的非线性影响及其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耗竭对促进性建言与抑制性建言有显著的U型影响。与抑制性建言相比,情绪耗竭对促进型建言的U型影响更强。内在动机显著调节了情绪耗竭对促进性建言的U型影响,对于低内在动机的员工而言,情绪耗竭对促进性建言的U型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郑晓明  刘鑫 《心理学报》2016,(6):693-709
近些年,由于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员工幸福感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论文从互动公平这一特定的组织公平概念出发,以公平理论为主体,并结合自我决定理论,从心理授权的视角既分析了互动公平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内在机制,又探讨了权力距离对整个影响机制的调节作用。通过对国内一家制造业企业的199名员工多时点匹配问卷的调查,结果表明:互动公平与员工幸福感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心理授权中介了互动公平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权力距离不仅负向调节了互动公平与心理授权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负向调节了互动公平—心理授权—员工幸福感这一中介机制。本研究的发现有利于充分了解互动公平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同时能为管理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有效地提高员工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基于归因理论,从领导对建言行为动机的认知视角,解释领导对建言差异反应的原因。当领导认为员工建言基于组织关心动机、亲社会动机时,会给予表扬/认可、奖赏、执行等积极反应;当领导认为员工建言是基于挑战动机、疏离动机、印象管理动机或自我保护动机时,会给予批评/惩罚、忽视、报复等消极反应。此外,权力距离能够调节领导对建言动机的感知,即低权力距离领导,对建言行为更为接纳、支持,会增强专业性、建言氛围与积极动机感知的关系,减弱挑战性建言与消极动机感知的关系;而高权力距离领导,倾向于绝对优势的权力和对下属的控制,会减弱专业性、可信性及建言氛围与积极动机感知的关系,增强挑战性建言与消极动机感知的关系。最后,建议未来的研究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将建言作为一个过程来探讨,研究领导对建言的反应如何影响员工后续的态度和行为;(2)研究建言氛围形成的原因及其作用;(3)关注情绪在建言行为中的功能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领导人际情绪管理(LIEM)作为一种管理和调节下属消极情绪的领导行为正逐渐受到学界关注。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搜集了314份员工和领导的配对数据。研究结果显示:领导人际情绪管理积极影响员工建言行为;下属信任在领导人际情绪管理和员工建言行为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权力距离对下属信任的中介效应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