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奎  赵景  周静  聂琦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0):1866-1877
“大五”人格剖面是“大五”人格特质在个体上的高低组合, 充分考虑了人格特质之间的交互作用, 能够反映不同子群体在“大五”人格特质上的数量与质量差异, 是解释以往以变量为中心矛盾性结论的重要途径, 也更契合组织管理实践需要, 对实践有更强的指导意义。“大五”人格剖面数量受到研究情境、样本特征、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自我适应-自我管理模型可以获取4剖面模型, 且常见的剖面包括灵活适应剖面、普通剖面与执拗剖面。“大五”人格剖面在研究中更多地扮演自变量角色, 探讨其在关键结果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未来可以关注强化“大五”人格剖面研究的理论基础; 加强重复性研究, 识别普适性“大五”人格剖面; 识别“大五”人格剖面的影响因素; 纳入更多人格变量, 更完整刻画人格剖面。  相似文献   

2.
黄飞 《心理学探新》2014,(3):236-242
人格结构研究中的一种观点认为人格特质具有层级结构,其中大五人格结构是一种流行的人格结构模型,近年来有研究关注大五人格背后是否存在更高等级的人格.采用全循环设计,用等级评定和团队内排序方法,在80个4~6人小团队中收集成员及成员之间在五个人格特质上的自我人格知觉和对成员的人格知觉,共获得四种来源的大五人格数据,根据社会关系模型分解出目标效应.对每一种来源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跨来源联合因素分析,将四种来源数据视为四个指标进行结构方程建模,结果显示,两高级因素相关模型对数据有较高的拟合程度,两个高级人格因素对关系质量有显著且不同效应量的预测作用.结果支持大五人格背后存在更高级的人格因素.最后,讨论高级人格因素模型对理解人格结构、进行人格评估的意义;未来研究可从发展角度采用多评定者、多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3.
大五人格特质与领导有效性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孟慧  李永鑫 《心理科学》2004,27(3):611-614
对72家企业的210名管理人员的大五人格特质及其与领导有效性的相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管理人员的人格特质可以用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认真性五个因素加以解释,所编制的五因素人格问卷的信度、构想效度、聚合效度和判别效度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管理人员的人格特质对其领导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学教师的人格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以“大五因素”人格理论编制的NEO人格问卷修订本(NEO-PI-R),对1005名中学教师五种典型的人格特质及其教师特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学教师五种人格特质的宜人性和尽责性得分最高,神经质特质得分最低。中老年教师的尽责性特质显著高于年轻教师。从教师特征因素来看,中学教师在人格宜人性方面存在性别差异,25岁以下的高学历教师在人格的开放性上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的教师,而不同职称的教师在人格各个特质上均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赵宇晗  余林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2):1924-1934
人格是影响认知能力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关系不同, 人格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在不同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当前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人格特质与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人格特质对不同认知能力的影响, 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有关不同人格特质对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逐渐清晰, 但现有的研究结果存在很多争议。未来可以在人格的稳定性及其对认知能力的影响、人格对认知能力影响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跨文化研究和研究范式等方面继续深化, 以获取对该研究问题更科学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6.
创业人格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领域的人格研究在经过了繁荣发展后, 于20世纪90年代受到了广泛的批评。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创业人格的研究历程后, 首先介绍了创业者人格特征与成功模型, 然后总结了创业研究中的具体人格特质和一般人格特质, 并从概念、样本、工具等六个方面分析了这类研究受到广泛质疑的原因, 最后指出了创业人格研究的四个努力方向:(1)创业内涵的界定和理论模型的建构; (2)研究设计和测量的改进; (3)调节与中介变量的考察; (4)创业绩效变量的更细致区分。  相似文献   

7.
五因素取向人格测验是目前评价个体人格特质时被广泛应用的一大类重要人格测验工具。该类测验数量众多, 长度各异, 形式多样。根据其题目呈现的特点, 可将现有的30余种五因素取向人格测验分为自陈式、核检表式、非言语式三类。在不同研究和实践情境下, 各个五因素取向人格测验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劣势, 信效度的变化都不同。在实际应用中, 应根据不同研究需求区别使用, 并注意测量目的、施测次数、测验长度、被试特点、文化差异性等对测验结果的影响。当前, 五因素取向人格测验的开发正向着简明、全面、跨文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格与智力:一种交互作用的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在考察人格与智力的概念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人格与智力之间可能包含的四层关系,Chamorro和Furnham(2004)提出的人格—智力关系的交互作用模型正是通过详细分析这些关系构建起来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以人格特质为中心,将主观评估智力(SAI)作为人格与IQ测试成绩之间的中介变量,深入阐述了大五人格特质与流体智力、晶体智力、主观评估智力、IQ测试成绩及其与认知操作之间的交互作用,为理解人格与智力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认知老化是指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损害.影响认知老化的因素很多,人格是这些因素背后的重要动因.当前有关人格与认知老化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人格特质对认知老化的具体影响及作用机制两个方面.尽管不同人格特质与认知老化的关系逐渐清晰起来,但现有研究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争议.未来可以从不同研究范式的结果对比、人格特质对认知老化影响机制的内在问题、人格与人格特质的稳定性及其影响、人格特质对认知老化影响的本土化研究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强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536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大五"人格、因果取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五"人格和因果取向均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重要预测因素,能在较大程度上解释大学生所处自我同一性状态(特别是同一性获得状态和扩散状态)上的差异;(2)因果取向在"大五"人格对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钮丽丽  周燕  周晖 《心理科学》2001,24(4):505-506
青少年期是儿童人格特征发展趋向成熟的时期。在对青少年人格特质的研究中,五因素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五因素模型一方面包含了16PF的主要维度,另一方面比艾森克的人格理论更容易被理解。真正将人格“大五”因素模型用于儿童青少年研究的是Digman。他提出,儿童的人格结构也有与成人类似的五因素。继Digman的研究之后,许多研究者运用了量表评定法等多种方法,自由描述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信任倾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101名在校大学生施测“大五”人格量表( NEO-PI-R)和人际信任量表(ITS),考察信任倾向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NEO-PI-R中有四个人格维度与信任倾向有显著相关,其中信任倾向与宜人性、外倾性和开放性呈正相关,与神经质呈负相关;顺从、愤怒敌意、热情、自我意识、焦虑等14个具体人格特质与信任倾向有显著相关.在人格维度中,宜人性、外倾性和神经质可以预测信任倾向;在具体人格特质中,顺从、热情、焦虑和诚实是影响信任倾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研究试图探讨青少年学习适应行为的认知机制以及大五人格特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采用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量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及元认知问卷对广州市985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学校、年级因素在元认知总分、学习适应行为上均存在显著差异;(2)学习适应行为与元认知、大五人格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3)大五人格各特质在元认知与学习适应行为的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简表以及青少年孤独感量表调查458名高中生,探索"大五"人格、依恋和青少年孤独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大五"人格与青少年孤独感关系紧密,神经质与青少年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其它人格维度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是孤独感的有力预测变量;"大五"人格也是青少年依恋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责任性、神经质和宜人性是亲子依恋的有力预测因素,而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是同伴依恋的有力预测因素;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均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孤独感,且同伴依恋的预测效力更强;在不同人格维度与青少年孤独感之间,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的总体中介效应不同,而在同一人格维度与青少年孤独感之间,同伴依恋的中介效应显著高于亲子依恋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公众的社会适应观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社会的突飞猛进对人类的社会适应提出了许多问题。但迄今为止。心理学者对社会适应的研究却不多见。仅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社会适应性和社会适应评价标准两个方面。(1)对于社会适应性,主要涉及到人们适应社会应该具备的人格特征。Costa&McCrae认为“五因素模型”所揭示的五种人格特质就是人们适应社会的基本动力特征和内在核心因素。(2)对于社会适应的评价标准。主要涉及到社会适应结果的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概括起来,社会适应评价指标可以归结为两种取向:个人取向的评价指标和社会取向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理想人格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自制的人格特质词自评量表对全国十四省市的850名高中生的理想人格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的理想人格结构包括有理性、宜人性、虚伪性(负价)、内外倾和有活力五个因素;女生在虚伪性这一负性评价因素上比男生更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17.
弄清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特点,可为人格发展与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文章梳理了近30年西方儿童青少年"大五"人格发展的研究进展,区分了人格发展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并分别从这两方面总结出儿童青少年"大五"人格结构的稳定性、人格特质平均水平的可变性。最后基于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时代特点,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介绍了有关青少年犯罪的人格理论,然后按照研究中所采用的不同的人格测量工具: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测验和加利福尼亚人格问卷,以及大五人格问卷分类综述了近10年来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近五年的研究主要采用大五人格结构,将变量中心法和个体中心法相结合,以及将人格和环境因素相结合来研究人格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在人格测量和研究设计上予以改进,深入揭示人格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入探究中国人人格特质与结构,并编制本土化人格量表; 本文综合QZPS、CPAI-2及CPFFI的因素命名特征,编制出包含116个项目的人格词汇评定表。通过对1455名被试人格词汇评定结果的探索性分析,最终确定7个维度的人格词汇评定量表。该该量表7个因素对总变异的贡献率为51.63%,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663-0.912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00; 7个因素的重测信度在0.700~0.874(p<0.001)之间。研究结果显示情绪性与外向性两个人格特质是人们共有的人格特质内容,该人格量表中的其他人格因素既有与西方人格因素趋同的方面,也有中国文化背景下本土化内容。同QZPS、CPAI-2及CPFFI相比,该人格因素结构几乎可以包含以上3个模型的绝大多数人格因素内容,且结构清晰全面。  相似文献   

20.
家庭环境影响青少年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855名青少年学生用家庭环境量表和中国人人格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对其人格特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剐差异;家庭亲密度和组织性是影响男孩人格特质的重要家庭环境因素,而家庭道德宗教观是影响女孩人格特质的重要家庭环境因素。新的家庭教育模式应充分考虑到家庭环境影响孩子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