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考察正性情绪对自我参照加工程度效应的影响。实验采用图片启动范式, 先呈现情绪图片, 然后再呈现自我参照刺激。实验发现, 在P2上, 中性情绪条件比正性情绪条件激发了更大的波幅, 高自我相关的刺激比其它刺激诱发了更短的P2潜伏期; 在N2上, 高自我相关名字比中等自我相关名字和非自我相关名字诱发了更小的N2的波幅和更长潜伏期; 在P3上, 高自我相关名字比中等自我相关名字和非自我相关名字诱发了更大的P3波幅, 中等自我相关名字比非自我相关名字诱发了更大的P3波幅。实验结果表明, 人类大脑对正性情绪刺激的加工可能是不敏感的。无论在正性情绪启动还是中性启动的影响下, 自我参照加工都能展现出稳定的特征, 而且高自我相关的刺激会得到更为深入和精细的加工, 表现出自我参照加工的程度效应。  相似文献   

2.
采用ERP技术比较积极怀旧情绪诱发组被试和中性情绪组被试在判断疼痛/非疼痛图片刺激时的疼痛共情反应,探讨积极怀旧情绪对个体疼痛共情加工的影响及其电生理学机制。结果发现,在P2成分和晚期的P3成分上,积极怀旧情绪下的疼痛图片比中性情绪下的疼痛图片诱发了更大的波幅。疼痛图片比非疼痛图片诱发更大的P2、N2、P3及400~600 ms正成分的波幅。结果表明积极怀旧情绪的诱发促进个体对疼痛刺激的加工和共情。  相似文献   

3.
李雄  李祚山  向滨洋  孟景 《心理学报》2020,52(3):294-306
自闭特质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共情缺损, 但其程度较自闭症谱系障碍个体低, 并且注意线索和特异性的面孔加工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共情加工进程。因此,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 以疼痛面孔图片作为刺激材料, 让自闭特质组和控制组分别完成疼痛判断任务(该任务中被试的注意指向疼痛线索)和吸引力判断任务(该任务中被试的注意不指向疼痛线索)。结果发现, 相比控制组, 自闭特质组在吸引力判断任务中疼痛面孔图片诱发的P3波幅更大, 而在疼痛判断任务中两组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注意线索会影响自闭特质个体对他人疼痛面孔的共情反应, 当自闭特质个体不注意他人面孔的疼痛线索时, 其疼痛共情能力会减弱。  相似文献   

4.
先前研究表明,对他人的疼痛共情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认知负荷对疼痛共情的调节作用尚无研究。本研究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究高低认知负荷对疼痛共情神经加工过程的影响。实验通过不同长度的数字串记忆任务,形成高/低两种认知负荷,要求被试在不同认知负荷条件下观看他人处于疼痛/不疼痛情境下的图片,同时记录被试的在观看图片时的EEG数据。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观看图片诱发的ERP成分发现:早期成分P2和N2上认知负荷水平与图片类型出现了显著的交互作用,即在高认知负荷下疼痛图片诱发的波幅与非疼痛图片诱发的波幅差异显著,而低认知负荷下两种图片诱发的波幅差异不显著。这表明认知负荷主要影响疼痛共情加工的早期、自动化加工阶段。相比较于低认知负荷条件下,在高认知负荷下他人的疼痛获得了更好的加工。  相似文献   

5.
疼痛共情是共情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指个体对他人疼痛的感知、判断和情绪反应。共情能力的缺失可能导致个体产生退缩、冷漠及攻击行为。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以疼痛和非疼痛图片为实验材料,对暴力犯的疼痛共情水平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暴力犯和普通群体在观看疼痛和非疼痛图片时ERP波形差异显著,暴力犯观看疼痛图片时,N110、P2的潜伏期更长,P2的波幅更高、P300的波幅更低,说明与普通群体相比,暴力犯的疼痛共情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三类刺激的经典oddball范式,以内隐的方式探讨外倾特质个体的自我参照加工程度效应及其神经机制。实验发现,外倾被试的高自我相关名字在各个ERP成分上都比其他刺激诱发了更大波幅。在P2上,高自我相关的刺激比其他刺激诱发了更大的P2波幅和更长的P2潜伏期,其中中线脑区的效应最大。在N2上,高自我相关的刺激比其他刺激诱发了更大的N2波幅和更短的N2潜伏期,其中额区位置的效应最大。控制组被试的高自我相关名字比外倾型被试的高自我相关名字诱发了更大的N2的波幅和更短的N2潜伏期。在P3平均波幅上,高自我相关的刺激比其他刺激诱发了更大的P3波幅,其中中线效应最大。对比外倾型被试,控制组被试的自我参照刺激诱发了更大的P3波幅。研究结果表明外倾特质个体的自我参照加工具有程度效应,但对比控制组被试,外倾特质个体的自我参照加工的程度效应更弱。  相似文献   

7.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三类刺激的经典oddball范式,以内隐的方式探讨内倾特质个体的自我参照加工程度效应及其神经机制。实验发现,在P2的波幅上,在电极前部、前中部和中部位置高自我相关的刺激比其它刺激诱发了更大的P2波幅。在P2的潜伏期上,在电极前部、中部、和中后部位置高自我相关的刺激比其它刺激诱发了更短的潜伏期。在N2的波幅上,高自我相关名字比其它刺激在左脑所诱发了更大的P2的波幅;对比内倾型被试,中间型被试的高自我相关名字比其它刺激诱发了更大的N2的波幅。在N2的潜伏期上,高自我相关的刺激在全脑都比其它刺激诱发了更短的N2潜伏期,且中后部电极位置的潜伏期最短;两类人格被试的高自我相关名字比其它刺激诱发了更短的N2潜伏期,但中间型人格被试的潜伏期最短。在P3平均波幅上,高自我相关的刺激在全脑都比其它刺激诱发了更大的P3波幅,其中中部脑区效应最大。研究结果表明内倾特质个体的自我参照加工具有程度效应,但对比中间型个体,内倾特质个体的自我参照加工的程度效应更弱。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自我-他人重叠影响疼痛共情的神经机制,记录并分析被试在高、中、低重叠程度条件下共情判断的脑电活动。发现在早期N2上,重叠程度三水平间差异显著,表现为密友<熟人<陌生人(密友与熟人差异边缘显著);在晚期P3上,疼痛条件下重叠程度间呈显著差异,密友比熟人、陌生人显著要大;在LPP上疼痛条件诱发更大波幅。表明早期阶段(N2)区分不同重叠程度,可能是对威胁性刺激的检测阶段,自我-他人重叠程度影响共情加工晚期阶段(P3)的社会认知评价加工。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自我-他人重叠影响疼痛共情的神经机制,记录并分析被试在高、中、低重叠程度条件下共情判断的脑电活动。发现在早期N2上,重叠程度三水平间差异显著,表现为密友<熟人<陌生人(密友与熟人差异边缘显著);在晚期P3上,疼痛条件下重叠程度间呈显著差异,密友比熟人、陌生人显著要大;在LPP上疼痛条件诱发更大波幅。表明早期阶段(N2)区分不同重叠程度,可能是对威胁性刺激的检测阶段,自我-他人重叠程度影响共情加工晚期阶段(P3)的社会认知评价加工。  相似文献   

10.
内群体身份被视为群体自我,也存在与个体自我类似的信息精细加工效应,并受到文化的影响。自我建构是文化在个体层面的体现,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自我建构内、外群体参照信息加工的作用。实验1选用记忆参照实验,实验2选用提取诱发遗忘实验,通过代词圈点法启动自我建构,两个实验共同发现:独立自我建构启动时,存在内群参照效应;而互依自我建构启动条件下,内群体信息加工优势消失,没有出现内群参照效应。  相似文献   

11.
金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已经证明金钱对人的疼痛、人际交往、自尊等有重要的影响。通过2(启动类型:金钱启动和中性启动)×2(靶刺激类型:疼痛和非疼痛刺激)的被试内设计,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深入探讨金钱启动对疼痛共情早期成分N1、P2、N2(情绪共情)和晚期正成分LPC(认知共情)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钱启动主要影响了早期的N1,P2,N2成分,而没有影响晚期的LPC成分。这说明金钱启动降低了早期阶段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影响了自下而上的情绪共情,而没有影响自上而下的认知共情。  相似文献   

12.
孟景  沈林  吕振勇  杨周  陈红  Todd Jackson 《心理学报》2012,44(11):1515-1522
在以往研究中“pain matrix”被认为是加工自我和他人疼痛信息的特异性神经机制, 也可能是个体对他人疼痛共情的原因。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非疼痛的感觉刺激也能激活该脑区, 因此疼痛表征在自我和他人间是否存在一致性受到质疑。研究采用启动范式从两个方面入手探索自身疼痛和疼痛共情间是否存在一致性关系。实验一使用疼痛和非疼痛图片为启动刺激, 疼痛或热刺激为靶刺激, 发现相对于非疼痛图片, 疼痛图片启动下被试对自身疼痛刺激的反应时减少, 疼痛水平和情绪反应增强。实验二使用疼痛和热刺激为启动刺激, 疼痛或非疼痛图片为靶刺激, 发现相对于热刺激, 疼痛刺激启动下被试对疼痛图片的反应时减少。同时, 在两个实验中非疼痛的靶刺激都不受启动刺激的影响。这说明疼痛表征在自我和他人间存在一致性效应。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考察在有情境条件下不同层面的自我参照加工的特性及其神经机制。实验发现,在两种音乐情境条件下个体自我参展刺激所激发的P300波幅比集体自我参照刺激和非自我刺激更大,而集体自我参照刺激所激发的P300波幅比非自我刺激更大;两种音乐情境条件下个体自我参照刺激所激发的P300波幅差异显著,而集体自我参照刺激所激发的P300波幅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了在不同的情境中,个体自我参照加工的差异较大,表现出不稳定的特征;个体自我参照加工与集体自我参照加工的神经机制是不同的。这些结果还可能表明了相对于集体自我来讲,个体自我是自我的核心层面。  相似文献   

14.
采用ERP技术, 探究海洛因成瘾者在不同相关线索下的脑电反应及其与冲动性的关系。实验采用组间实验设计和双选择Oddball范式, 要求海洛因成瘾组和健康对照组被试对标准刺激与偏差刺激分别做不同的按键反应, 记录他们的EEG数据。结果发现:相比对照组被试, 海洛因成瘾者在观看药物相关线索时诱发的N2波幅更小, P3波幅更大; 在成瘾组内, 相比用药工具线索, 用药动作线索诱发了更小的N2波幅和更大的P3波幅。这表明海洛因成瘾者对药物相关线索存在反应抑制缺陷, 且不同的药物相关线索会激发海洛因成瘾者不同程度的反应抑制缺陷, 用药动作线索比用药工具线索更大程度地影响成瘾者的反应抑制能力, 反映出更高的动作冲动性。  相似文献   

15.
人际距离影响疼痛共情:朋友启动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如何体验朋友或陌生人的痛苦?"为了研究人际距离对疼痛共情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记录了14名健康大学生完成启动范式下疼痛共情任务时的脑电数据,分析朋友/陌生人启动条件下的ERP成分。研究发现人际距离对共情的早期自动加工(N1)和晚期控制加工(P3)过程都有影响。朋友启动条件下的N1显著小于陌生人启动条件,说明N1具有情绪分享作用,与陌生人相比人们在分享朋友的情绪情感时,由于共情相关神经网络的激活扩散导致了N1成分的减弱。朋友启动条件下的P3显著大于陌生人启动条件。另外,溯源分析发现在600~700 ms时程内发现朋友启动条件下颞上回存在更强激活。这说明人际距离因素增强了对共情中知觉线索的有意识加工与社会认知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刻板印象的激活效应:行为和ERPs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沛  杨亚平  赵仑 《心理学报》2010,42(5):607-617
以刻板印象表征中的核心内容——刻板特质词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分类-确认范式对刻板印象激活效应的时间进程及其认知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性别范畴词"男"/"女"作为启动刺激,以性别刻板特质词作为靶子,特质词与范畴词构成一致和冲突两种情境,记录了34名被试(男女各半)对特质词与范畴词进行一致性判断时的行为反应和ERPs。结果发现:(1)刻板印象冲突情境下,因刻板印象激活效应的作用,被试的反应时要比刻板印象一致情境下更长;不同性别的被试均表现出性别内群体范畴词激活优势效应,即内群体范畴词启动条件下反应时更短。(2)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对早期ERP成分(P1、N170、N100、P2)没有影响,在刻板印象冲突情境下诱发了额-中区更显著的N400,该成分标志着刻板印象的激活效应;不同性别的被试均在内群体范畴词启动下诱发了波幅更大的P600。(3)刻板印象的激活效应以及内群体范畴词激活优势效应均发生在知觉后阶段。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内隐多效性选择及其神经机制。被试的任务是认真观看配对的纯色图片刺激,并进行分类按键反应。实验结果发现,在P2上,积极启动刺激比对照刺激激发了更大的P2波幅; 对比对照刺激,积极启动刺激在左脑、大脑中部和后脑诱发了更大的P2波幅,其中右脑的效应最大。在N2上,积极启动刺激比对照刺激激发了更小的N2波幅; 对比对照刺激,积极启动刺激在左脑、大脑中部和后脑诱发了更小的N2波幅,其中右脑的效应最大。在P3上,积极启动刺激比对照刺激激发了更大的P3波幅; 对比对照刺激,积极启动刺激在左脑、大脑中部和后脑诱发了更大的P3波幅,其中右脑的效应最大。研究结果表明当外显目标与内隐目标同时被呈现时,被试趋向于做多效性选择,这可能表明无意识信息加工具有相当大的权重。且右后部脑区可能是加工多效性刺激的核心和关键区域,P3成分可能反应了内隐多效性选择的精细加工过程,能够作为内隐多效性选择的有效的ERPs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和最后通牒博弈范式(ultimatum game, UG)考察了共情关怀对公平决策的影响。实验采用2 (状态共情关怀: 有共情关怀vs.无共情关怀) × 3 (分配公平性: 公平vs.劣势不公平vs.优势不公平)被试内设计, 共37名被试参与实验, 被试作为响应者选择是否接受提议者的分配提议。行为结果显示劣势不公平条件下, 有共情情境的接受率高于无共情情境; 优势不公平条件下呈现相反的结果。ERP结果显示: 对于他人提出的优势不公平提议, 无共情情境较有共情情境下诱发了更负的前部N1 (anterior N1, AN1), 有共情情境比无共情情境下诱发了更大的P2波幅; 有共情情境下, 他人提出的劣势不公平提议较优势不公平和公平提议诱发了更负的内侧额叶负波(medial frontal negativity, MFN); P3在公平条件下的波幅较劣势不公平条件下更大, 并未受到共情关怀的调节。这些结果表明共情关怀不仅调节了公平决策行为, 还调节了公平加工的早期注意和动机及之后的认知和情绪加工, 但由P3表征的高级认知过程仅受到公平性的调节而不受共情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启动Stroop范式, 对刻板印象激活的无意图性及其大脑神经活动特征进行了探讨。操纵了启动和“无启动”条件以及与启动所激活的刻板印象一致、冲突和无关的3类靶子词, 记录了36名大学生被试对靶子词进行颜色判别的行为反应和脑电图(EEG, electroencephalogram)。结果发现:(1)“无启动”条件下对3类靶子的反应时基本一致; 启动条件下对一致靶子做出颜色判别的反应时显著快于对冲突靶子的, 对无关靶子的反应时介于两者之间。(2)“无启动”条件下无关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最大--显著大于一致和冲突靶子诱发的, 后两者诱发的N400无差异; 启动条件下一致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显著小于冲突和无关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 无关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也小于冲突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这表明刻板印象激活是一个发生在知觉后加工阶段的具有无意图性的自动化加工过程, 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具有抑制冲突信息加工同时促进一致信息加工的“双刃剑”模式, N400可以作为考察这一认知过程特征的电生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研究采用掩蔽启动范式,结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阈下安全启动在非安全依恋女性对婴儿面孔注意加工上的改善效应。行为指标上,悲伤程度评分和反应时结果均表明了安全启动的改善作用。ERP结果上,在早期注意加工阶段,阈下安全启动比中性启动诱发了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女性对婴儿面孔表情更大的N1波幅以及更优的P2潜伏期,在晚期控制注意加工相关的P3波幅上同样发现了类似的改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阈下安全启动能够提升非安全依恋女性对婴儿面孔的知觉敏感性,改善非安全依恋女性注意加工缺陷,且这种改善效应不仅仅作用于早期注意加工阶段而且还可以扩展到个体有意识的晚期控制加工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