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该研究采用家族主义认识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自尊表对288名大学生被试进行研究,以揭示家族主义、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和自尊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家族主义与领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自尊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发现,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对家族主义与自尊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19名师范生进行施测,考察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习倦怠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及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远目标定向、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存在显著差异;(2)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习倦怠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习倦怠分别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未来时间洞察力在学习倦怠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师范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习倦怠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自尊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人际信任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整体情感与幸福指数量表对765名大学生施测,考察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与父亲关爱相比,大学生感知到更多的母亲关爱;与女生相比,男生感知到更多的父母过度保护;(2)父、母养育方式与自尊、自我效能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感知、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3)母亲关爱对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显著大于父亲关爱的影响,而父、母养育方式对人际信任、社会支持感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4)与自我效能感、人际信任相比,自尊、社会支持感知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5)自尊、社会支持感知是父、母养育方式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社会支持各维度和大学生希望的关系及其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希望特质问卷、自尊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问卷对7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维度对大学生的希望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两个维度对希望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在主观社会支持对希望的预测关系中有非常显著的中介作用,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及其内在心理机制,本研究采用多民族青少年文化认同问卷、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对429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主流文化认同、民族文化认同、生涯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2)主流文化认同--生涯自我效能感在民族文化认同与职业成熟度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3)生涯自我效能感中介民族文化认同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在男生样本中不显著而在女生样本中显著;主流文化认同、生涯自我效能感分别单独中介民族文化认同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在汉族大学生样本中为部分中介,而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样本中为完全中介。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汶川地震8.5年后青少年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创伤后成长(PTG)之间的关系,利用社会支持问卷、自我效能感问卷、自尊量表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地震灾区的1185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创伤暴露程度对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均不具有显著影响,但对PTG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在控制创伤暴露后,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直接促进PTG,也可以分别通过自我效能感和自尊促进PTG,还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经自尊的多重中介作用来促进PTG,表明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社会支持与PTG的关系中发挥着显著的中介效应。这些结果说明社会支持对PTG影响的一个重要机制是通过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增加其自尊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就业压力和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职业成熟度量表等对71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与职业成熟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既能直接预测职业成熟度,也通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间接预测职业成熟度;(2)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受到就业压力的调节,就业压力调节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朋友支持与幸福感的关系,并重点关注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比较倾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该研究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比较观念量表和朋友支持评价量表对776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朋友支持正向预测大学生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2)社会比较倾向调节了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幸福感的后半段,即相对于高社会比较倾向的大学生而言,自我效能感对低社会比较倾向大学生的幸福感促进作用更强。该结果揭示了朋友支持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内在机制:朋友支持和大学生幸福感之间是有调节的中介关系,朋友支持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幸福感,社会支持对间接效应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希望特质量表、网络利他行为量表、自尊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2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 考察中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对其希望的影响, 以及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相关分析显示, 中学生网络利他行为、自我效能感、自尊和希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 自我效能感在中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对希望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自尊在中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对希望的影响中不起中介作用, 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中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对希望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文辉  姜枫 《心理科学》2023,(2):347-354
为探究小学生学习压力和自尊在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本研究收集小学生学习压力问卷、自尊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学业成绩的数据。结果发现:(1)小学生学业成绩能够正向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2)学习压力和自尊在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3)链式中介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群体呈现部分中介作用,存在三条中介路径:学习压力的单独中介路径、自尊的单独中介路径和学习压力与自尊的链式中介路径;男生群体呈现完全中介作用,只有两条中介路径:自尊的单独中介路径和学习压力与自尊的链式中介路径。  相似文献   

11.
叶宝娟  方小婷 《心理科学》2017,40(6):1442-1448
本研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揭示了创业环境"怎样"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及这种影响"何时"更强或更弱。采用创业环境量表、创业动机量表、创业意向量表对647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研究显示:(1)创业动机在创业环境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性别调节了创业环境通过创业动机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因此,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对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有意创业行为的整合模型,本研究探讨了主动性人格与创业准备行为的关系,以及创业意向的中介效应和创业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对165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主动性人格正向预测创业准备行为;(2)创业意向在主动性人格和创业准备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创业社会支持调节主动性人格通过创业意向预测创业准备行为的前半段,预示着高创业社会支持可能会增强主动性人格对创业意向的积极影响,进而促进创业准备行为。研究结果反映了个体特质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如何科学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创业准备行为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情绪智力、成就动机、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使用情绪智力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创业意向量表对9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成就动机中介了情绪智力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2)创业自我效能感中介了成就动机与大学生创业意向间的关系。(3)创业自我效能感中介了情绪智力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4)成就动机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在情绪智力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乐国安  张艺  陈浩 《心理学探新》2012,32(2):146-152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者以全国30所高校5000多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在性别、奖学金获得次数、学生干部经历、出生地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大学生主客观条件中的性别、学校性质、创业兴趣、创意能力改善对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创业教育和创业环境认知的引入对于预测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均有增量效度,能够在个体的主客观条件以外解释个体创业意向的变异。在大学生认知中,影响创业成功的因素主要由客观背景资源、主观能力经验和外部宏观环境3个因子组成,其中主观能力经验的作用排在首位。  相似文献   

15.
王沛  陆琴 《心理科学》2015,(1):160-165
采用“新手—创业经验丰富者” 对比范式,分别以114名在校无创业经历大学生和94名创业大学生作为被试,通过不同被试对自编复杂机会情景的反应搜集其对机会识别的表现,同时探讨了大学生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大学生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差异显著,创业大学生明显好于一般大学生。两类大学生在创业警觉性的三个维度以及既有知识的两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创业大学生均显著优于于一般大学生。创业大学生既有知识对机会识别具有显著影响;一般大学生创业警觉性对机会识别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大学生既有知识可能通过警觉性影响机会识别。  相似文献   

16.
优化行为是提升创业质量的关键。创业行为的显著特征是与环境的动态匹配, 因此研究需从关注行为本身转向追踪行为动态变化。基于行为受人格、认知和环境共同影响的理论判断, 重点考察创业者自恋人格对行为变化及其效果的影响机制, 构建以“自恋-行为变化-绩效”为主线的理论模型。融合创业理论与人格心理学中相关知识, 以解构关键创业行为变化的要素为切入点, 考察自恋人格如何与经验交互影响行为变化, 探索在不同认知状态和环境背景下, 行为变化的效果差异, 建构行为变化优化模型。旨在深化和丰富创业行为和创业心理研究, 指导创业教育实践, 对创业者提升决策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创业心理特质问卷、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和创业意向问卷,以江西省两所高校252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调查,考察大学生创业心理特质、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创业心理特质各维度与压力应对方式、创业意向都存在显著相关;(2)模糊性容忍和成就需求对创业意向存在着直接的影响作用;(3)在冒险倾向与创业意向、创新与创业意向之间,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都起着显著的中介效应,即创业心理特征某些维度不仅直接影响创业意向,同时还通过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创业意向.  相似文献   

18.
2020年初,在我国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重大疫情,医生是战“疫”的重要角色,也是最受关注的职业群体。这次疫情是否改变了以往因医患矛盾而引发的大众对医生的道德判断?本研究采用徐科朋(2019)编制的道德判断材料,以非医护专业大学生为被试,用实验法分别比较了疫情前和疫情中大学生对医生道德和不道德行为的判断。结果发现:(1)疫情前大学生对医生在公平行为上的赞扬程度显著高于疫情中,疫情中大学生对医生在关爱、忠诚、权威行为上,赞扬程度显著高于疫情前。(2)在整体不道德行为上,疫情中大学生均对医生的评价比对照组严格。疫情前大学生对医生在背叛、颠覆行为上的评价要比对照组宽松。疫情中大学生对医生在伤害、背叛、堕落行为上的评价要比对照组严格。(3)疫情中,大学生对医生在整体不道德行为和各维度不道德行为上的评价较疫情前均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19.
在系统回顾大学生社会网络的内涵、维度与测量的基础上, 从家庭与个体方面厘清大学生社会网络的影响因素, 其中个体因素可进一步划分为人口统计学特征、内隐特质以及外显行为方式等因素; 同时, 基于影响效果的时空特点, 从近端与远端两个视角概括了大学生社会网络对其校内态度、行为以及毕业后就业、创业影响的过程机制。未来可以从大学生社会网络维护策略、网络动态性演变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动机性自我调节框架,通过两项独立研究,探讨前期创业努力对随后创业进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创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与调节定向的调节作用。对115名新创业者进行为期6个月(研究1)和对70名新创业者进行为期15个月的追踪调查(研究2),分别构建多层次跨期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和多层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创业自我效能在前期创业进展对随后创业努力的影响中起中介角色;(2)从总体上看(即不考虑调节定向作用时),前期创业进展通过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负向影响随后创业努力;(3)促进定向水平越高,创业自我效能对随后创业努力产生越强的负向影响,从而前期创业进展与随后创业努力的间接负相关关系越强;(4)预防定向水平越高,创业自我效能对随后创业努力产生越弱的负向影响,从而前期创业进展与随后创业努力的间接负相关关系越弱。这一结果弥合了过往创业自我调节过程研究的混淆结论,拓展了创业情境下的动机性自我调节框架与调节定向观研究,对于揭示创业过程的动态性、复杂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