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大陆和港台的学术交流,由香港青松观道教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研究所、四川联合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2月23日至27日在成都召开。与会的有我国大陆、港台和新加坡等地的知名学者共150人,并提交了论文。兹将学者发言和论文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在大步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开始更加积极地“认识你自己”,反思传统文化。1994年11月23-27日,在四川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的“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就是这一反思进程的成果之一。这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研究所、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香港青松观道教学院联合发起,百余名学者、教友出席了会议。与会者以道家道教的历史地位及其现代意义为中心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而坦诚的讨论。讨论所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对道家基本概念的重新厘定,如刘笑敢的论文《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及体系结…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 7月 1 9日 ,“道家与生态文化”研讨会在著名风景区瓦屋山召开 ,会议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省道教协会、洪雅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四川省副省长马开明出席了会议。瓦屋山又名蜀山 ,位于四川省洪雅县 ,相传张陵曾在这一地区传教 ,今有始刻于“熹平二年三月一日”(公元 1 72年 )的《张道陵碑》问世 ,著名学者卿希泰教授经考证后认为“瓦屋山道教文化的底蕴相当深厚 ,堪称道教胜地” ,“是道教发祥地之一” ,“道教生态文化的活样板”。与会代表结合瓦屋山的生态样板 ,对道教的生态文化观、伦理观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如…  相似文献   

4.
“道家思想、仙话与民间文化”研讨会综述郑土有由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化》编辑部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道家思想、仙话与民间文化”研讨会于11月11日至15日在上海举行。与会代表大都是近年来在道教文化、仙话、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5.
1944年12月23日,于四川成都四川联合大学,举行春秋战国二千多年来,最空前盛大的「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开幕典礼的礼堂内,聚集了125位名教授和名学者,在他们的热烈掌声中会议揭幕。会议经过四天百家争鸣而圆满结束;以游鹤鸣山和青城山为其余兴。 作者试以诗叙记情怀。  相似文献   

6.
<正>元末东南文坛领袖顾瑛,如其自画像"儒衣僧帽道人鞋"所言,一生中经历折节读书和剃发为僧,同时始终与道家、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家学即是道家清净之说,他一生中所交的朋友多有道教人士,而他本人更是对庄子思想多有研读。他还曾经参与到道教斋醮科仪中,并著有《步虚词》四章。顾瑛(1310—1369),又名阿瑛、德辉,字仲瑛,人称玉山主人,自号金粟道人,是元末东南文坛的领袖人物。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六中就说:"吾昆山顾瑛、无锡倪元镇,俱以猗、卓之资,更挟才藻,风流豪赏,为东南之冠,而杨维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向称儒、释、道三家(或称三教).自汉魏以来,史家多以"道家"一名混称老、庄之道家与张陵之道教.而"道学"一名既可指称"黄老之学",又为"宋明理学"之代名词.近世以来,学术界引入西学的概念,严格区分"哲学"(Philosophy)的道家与宗教(Reli-gion)的道教.而另外又有以"道学"之名涵盖"道家之学"者.而自19世纪以来,西方汉学界又以英文之Taoism或法文之taoisme统称中国的"道家"与"道教".于是,"道家"、"道教"与"道学"名称的内涵界定与使用范围遂成为学术界多年以来致力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宗教文化与历史学的角度,通过考察道家思想衍变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即先秦老子之学与庄子之学,秦汉黄老之学,魏晋玄学,隋唐道教重玄学与宋元道教内丹心性学,来探索"道家"、"道教"与"道学"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笔者主张,"道家"一词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狭义的"道家"概念,就是确指自先秦老、庄之学,秦汉黄老之学至魏晋玄学的道家学术流派;另一种是广义的"道家"概念,就是既包括原来先秦自魏晋的"道家"学术流派,也包括东汉以后创立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这样,既对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哲学的"道家"与宗教的"道教"作出了明确的区分,更为重要的是表明了我们尊重自身文化传统的学术立场.至于"道学"的名称,笔者认为无论从历史的层面还是现实的层面都易于与原有的文化现象"理学"发生混淆,为学术长远计虑,使用似宜慎之.  相似文献   

8.
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暨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香港道教学院主办的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8月11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任继愈、朱伯、汤一介、陈鼓应、肖萋父等国内著名学者,RudolphG.Wagner(瓦格纳)、KristoferM.Schipper(施舟人)、柳存仁、饶宗颐等国际知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二百多位研究道家和道教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着“周秦汉时期的道家文化及其在后世的演变”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交论文150多篇。以道家为主题召开如此大型的会议,在我国还是第一次。与会学者除祖国大陆以外,还分别来自台湾地区、香…  相似文献   

9.
道家致思倾向的基本特色 中国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在文化史上,有着卓越贡献。春秋末年,儒墨同称“显学”;战国初期,则道墨相互争胜,故孟子谓当时士人,“不入于杨,则入于墨。”儒、墨、道三大学派,鼎足而立。由于所代表的社会阶级不同,赖以建立其思想的科学基础不同,其学术思想的旨趣显然各异。因此在认识论上,各有不同的特色。探讨道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历史作用,应当从探讨其认识论上的基本特色开始。这就不能不同儒、墨略加比较。  相似文献   

10.
道家一般说产生于战国前期,老子是历史上最有争论的人物,黄帝之说更晚,老子与黄帝的学说不全同,但他们都共同主张“无为而无不为”,主张“清静”,主张“柔弱”,因此在秦汉之际大家叫他们“黄老”,在东汉又称为“黄老道”。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1月18日至20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与江海学刊、上海学术月刊、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当代科学技术与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科学院以及美国DREW大学的3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科学、技术的相关哲学问题,多视角地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1.科学哲学的前瞻性探索国内科学哲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研究视角不断深入拓展,从昔日强调科学的客观性、统一性、整体性等特点,逐渐…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2月10~11日,"理解与运用:老子及道家和道教的生活之道"学术研讨会暨"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成立大会于北京邮电会议中心召开。在本次会议上,与会代表选举了联合会的常设机构,王中江教授当选为联合会首任会长。同时,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德国、韩国、以色列等国家的一百余位学者对作为一种生活之道的道家、道教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道家、道教缘起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人们对儒家的思想研究较多,对道家和道教文化重视不够。因此,重新认识道家和道教在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追溯它们产生的文化渊源,理清它们形成和演变的脉络,是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9月23-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道教协会、河南省道教协会、河南社科院历史与考古所协办的"首届嵩山道教文化论坛"在河南登封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曹中建主持,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研究员、河南宗教局副局长郭国志先生、河南省委统战部李琳处长、登封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马宏伟先生、中国道教协会袁志鸿副  相似文献   

15.
朱哲 《宗教学研究》2004,38(3):180-181
如所周知,隋唐五代是道家和道教史上一个极其辉煌的时期,出现了成玄英、王玄览、司马承祯、吴筠、张志和、杜光庭等道教学术精英,也产生了<玄珠录>、<道教内枢>、<坐忘论>、<玄真子外篇>、<无能子>、<化书>等一大批道教精典.而且以道家、道教思想嬗变为表征的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在唐宋时期的巨大转折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思想史、文化史的研究课题.然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这一"重新塑造了中国的社会和文化"①的重要历史时期都没有引起思想史家、道教学家的足够重视,近年来道家、道教研究领域一批中青年学人开始了对这一时期道家、道教思想及其历史转变的研究.<隋唐道家与道教>一书应该说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2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文化中心成立暨学术研讨年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有来社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还有来自中国道教协会的道教界朋友,约有5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该中心主任卢国龙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名誉主任马西沙先生对中心的组织机构及活动情况做了介绍。社科院宗教所所长卓新平先生、中国道协会长闵智亭先生、副会长张继禹先生、著名学者余敦康先生、牟钟鉴先生等人都在大会上做了精彩的发言。 与会学者对道教文化在中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史实考证入手,指出“黄老”、“道家”概念最初所指,乃是汉初政教合一的思想体系。东汉末年的太平道、五斗米道乃是汉初黄老、道家的继续。后世所用黄老、道家概念,所指亦是道教。因此本文认为,汉初黄老、道家乃是道教的源头,黄老、道家也就是道教。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编辑部、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外语学院加拿大研究所发起,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自1987年11月10日至14日于四川成都举行。有29个单位50余人参加。会上,代表们各抒己见,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现将讨论的主要内容整理、综述如下: 1、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这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道教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来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提交研讨会的论文指出,鲁迅先生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中的道教人物、道教活动与道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中的道教人物、道教活动与道家思想朱亮嘉清代,释、道、儒之家思想在知识分子中有相当的影响。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的曹雪芹,在他的不朽名著《红楼梦》中,通过一僧一道这两个人物,把佛老思想带进了《红楼梦》全书的字里行间。从小说中描写的情节来看,信...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宋明理学研究的纵深发展,理学与道家、道教(以下统称道家)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显然,探讨理学与道家的关系,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理学的渊源问题,一个是道家思想的地位和影响问题。这两个方面相互关联,只是侧重点不同。侧重于讲理学的就要从理学产生的根源上探讨理学与道家的关系,侧重于讲道家思想影响的,又必然地以其对理学的影响作为重要一站。这后一个方面以挖掘道家哲学的深层内蕴为核心,近年来已取得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其中以张岱年、陈鼓应、林继平、冯达文、崔大华为代表,产生了很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