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佛言祖语     
《法音》2000,(8):1-1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三?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  相似文献   

2.
地藏,梵名ksiti—garbha,音译作乞叉底苗婆。地,住处之义;藏,含藏之义。因“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名地藏。另有地藏为伏藏(埋藏在地中之宝藏)之义;以地中之伏藏喻显“如来藏”。另由于地藏菩萨愿力特别深广,所以又称大愿地藏。地藏菩萨曾受释尊之咐嘱,于释尊圆寂后至弥勒菩萨成道间之无佛时代,自誓度尽六道众生后,始愿成佛。其实,据佛经载,地藏菩萨久远劫前,早已证人十地果位,但为教化众生,仍在声闻、辟支佛地,而不愿成佛。捍《大方广十轮经》卷一序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载,地藏菩萨由过去之…  相似文献   

3.
柏林禅寺观音大士像开光法语(佛历二五三九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净慧名蓝千古观音院,历尽劫波法运开;今日结坛修供养,尘尘刹刹现如来。恭维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久成佛道,为度众生,作如来使,于一身心,现千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有求皆应,无感不通。称名脱苦,...  相似文献   

4.
不离世间觉     
我的《读(天风)想到(法音)》能在《法各})上发表,令我欢喜无量,勇气倍增。我在文中提到《天风》的“问题讨论”,此法妙极,因此我愿舍身为座,再作抛砖引玉。我以为佛法之伟大,正惟大乘菩萨随缘普度思想。《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普门品》“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问身而为说法”,《僧宝赞》“赴感应群机”,三处都讲到个“应”字。如何个应法?“群机”的“机”安在?我们知道:舍方便无究竟。我们学佛,难道应该消极逃避、脱离时代和社会吗?以下是我在学佛中遇到的新情况,提出来供大众讨论、批评、指正。各位都是正…  相似文献   

5.
佛言祖语     
《法音》1996,(7)
佛言祖语问:诸佛如何行大慈悲为众生说法?师云:佛慈悲者无缘故,名大慈悲。慈者不见有佛可成,悲者不见有众生可度。其所说法,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者(这)个法,若为道我从善知识言下领得,会也悟也;者(这)个慈悲,若为汝起心动念...  相似文献   

6.
在举世瞩目的佛教圣地五台山,梵宇林立,僧尼云集,大德高僧辈出,自古就是海内外佛教信徒崇拜倾仰和竞相朝礼的灵山净土。尤其是地处五峰怀抱中的台怀镇,山环水绕,钟磐林幽,紫瑞呈祥,清凉宜人。因《华严经疏》说文殊菩萨及其万眷家属于此居住弘法,教化众生,从唐代起,便被佛门释子公认为文殊师利显灵说法的道场。难怪唐太宗也穿凿附会地说:“五台山者,文殊闷宅,万圣幽栖,境系太原,实我祖宗植德之所,尤当建寺度僧,切宜祗畏。”位于这个秀丽山镇的南侧,即花木繁茂的梵仙山  相似文献   

7.
佛言祖语     
《法音》1991,(9)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归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  相似文献   

8.
魏磊 《法音》2001,(4):14-21
净宗念佛法门,由弥陀愿力、名号法力与行人自功德力之因缘和合,显现临终弥陀圣众接引之盛况,诚为不可思议之妙因妙果。他力果觉,胜异方便,迥异自力修因证果之通途法门。然净宗亦与通途法门相资互成。释尊一代时教,其行法略分五宗,即律、教、禅、密、净。律者佛身,教者佛语,禅者佛心,密者以陀罗尼加持身口意三密相应。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不持戒律,则教禅密净之真益不得;如修摩天大厦,地基不坚固,则未成即坏。净为律教禅密之归宿,不念佛求生西方,则律教禅密,皆难究竟。是故《华严经》中,证齐诸佛之等觉菩萨,尚复以十大愿…  相似文献   

9.
《法音》1993,(9)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思。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抟饭,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啼泣,驰还白佛,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神,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令当为汝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目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