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十年来,西方一些哲学家,着重结合科学史特别是近代科学史来研究科学哲学(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中关于科学理论发展的问题,他们把自然科学作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研究,探索其规律性,因此这样一种研究有时又被称作理论动力学(Theoretical Dynamics)。他们中间又有许多不同的学派,其中比较著名影响较大的学说主  相似文献   

2.
观察是认识过程的起点,深入考察观察概念,对于我们目前关于认识发展阶段问题的探讨是大有裨益的。西方许多科学哲学家都对此作了有益的探讨,本文拟对科学哲学中的观察概念作一简单介绍。观察成为科学认识中最基本的活动是与近代科学一起产生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  相似文献   

3.
大家知道,所谓精确科学的绝大部分代表人物,现在都对一切哲学思维怀着一种深刻的厌恶情绪。自然研究家不了解哲学家的语言,哲学家也不了解自然研究家的语言。而自然科学家则很少不更前进一大步。他们把一切哲学当作纯粹概念的——虽然不是亳无意父的辞令的——无拘无束的游戏而加以摈弃了。在他们看来,只有在精确科学的领域里才有真正的知识;跟精确科学的无可辩驳的确实性相比,哲学、主要是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4.
作者指出,布鲁尔选择性地忽略了许多相关的哲学文献,把少数人的观点等同于哲学家的主流观点,其对所谓哲学家观点的批评实际上是在与稻草人作斗争。作者认为,科学知识并非都具有因果性,即使有也未必普遍具有社会学特性;而强纲领中的公正性和反身性论题都是因果性论题的必然结果,它们也是多余的。他把对称性论题细分为认识论对称、合理性对称和实用对称,并指出了它们的问题。他论证说科学理论和理论的选择未必都具有社会性,强纲领也没有被证明比其他解释科学的理论更科学,如果对称性论题难以成立,强纲领就不能称作“强”纲领。  相似文献   

5.
一、对宗教的新理解———真挚的宇宙宗教感情对宗教的理解与运用角度的不同 ,直接影响到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把握。在宗教与科学关系的争论中 ,无论哲学家、神学家还是自然科学家 ,他们大都以基督教来代表整个宗教 ,以基督教对《圣经》的解释来展开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对立或分离的论证。对立论者罗素、分离论者蒂利希、相关论者霍顿无一例外。与他们不同的是 ,爱因斯坦对宗教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他从一种真挚的宇宙宗教感情出发 ,从而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建立在一种崭新的宗教理解上。爱因斯坦对宗教的理解是通过对宗教发展历程的考察来展开…  相似文献   

6.
不言而喻,围绕实在论-反实在论的对立问题,是一个范围非常广泛的问题;但本文只想联系科学这一主题研究以下问题,即:科学理论所要求的所谓“理论实体”(特别是不可观察的“理论实体”)是否实在?科学理论对这种实体的论述是不是真理?而且,在谈论这些问题时,采取了批判地考察有关科学对象的特定形态的反实在论的形式,并通过这一考察,也要谈谈支持科学实在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科学理论检验的复杂性问题陈敏强,毛建儒科学理论的检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检验;另一种是间接检验。直接检验是把科学理论直接付诸实践,根据实践结果的成败判定科学理论的真伪。间接检验不是直接检验某一科学理论,而是通过一定的中介,间接检验某一科学理论。中介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一般地说,随着科学的高度发展,中介越来越多,直接检验,特别是间接检验,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因而是一个复杂过程。在直接检验过程中,如果实践结论与实践的结果完全一致,用它来判断理论,那么,理论就得到证实或证伪。但证实不等于科学理论就是真理;证伪也不等于科学理论就是谬误,这是因为①实践本身经常出现问题;②实践对象的确定也会发生误差。③实践结论与科学理论的一致,有时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吻合。如果实践结论与实践结果不一致,用它来判断科学理论,就会走人错误的“深渊”。这种不一致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①反映的问题;②判断的失误;③解释的歧途。间接检验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①从科学理论的原理到结论,有一个逻辑推导的过程,而逻辑推导是经常出错的。②从科学理论的原理推导出预测性的结论,还必须借助背景知识,背景知识也可称为先行条件,可能出错;③科学理论原理的  相似文献   

8.
隐喻建模是将普遍存在于自然科学中的隐喻方法与模型方法相结合起来的一种表征形式,其本质是基于隐喻推理的基础进行科学建模的表征实践。将隐喻建模置于科学表征的语境框架中来考察其相关特征:语境关联性、动态层级性和理论建构性,奠定了隐喻建模的语境论基础。语境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实在性,而科学表征所内涵的三个基本问题在隐喻建模的语境论视域下,就具体体现为:建模主体的意向性问题、表征关系的精确性问题、建模对象的实在性问题。因此,基于语境实在论的立场来考察隐喻建模的这三个问题,有利于科学哲学家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隐喻建模这种特殊的科学表征方式,从而以更灵活开放的方式推动科学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学合理性     
从科学哲学这门学科诞生之日起,科学合理性就一直是科学哲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逻辑实证主义者主要关心科学知识的结构问题,他们对科学合理性的看法基本上等同于传统的对理性的认识,即把科学合理性看成是一种表现在论证知识结构中的纯粹的人类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说明是科学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因而也是科学哲学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科学哲学家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科学说明理论,彼此之间展开了热烈而持久的争论。这种争论在近十余年来似乎变得越来越尖锐,分歧也越来越大,这部分地是由于科学哲学家开始认识到科学说明本身的极端复杂性,部分地则是因为说明研究者各自的哲学立场和倾向大不相同。我们刊登选译的几位科学哲学家有代表性的对科学说明的不同看法。我们希望通过这组文章能够勾画出这场争论的轮廓,有助于国内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本组文章主要是在武汉大学江天骥教授指导下选编的,陆健体负责具体选编工作,责任编辑鲁旭东。  相似文献   

11.
防备假先知     
刘美纯 《天风》2018,(11):22-22
<正>早期教会面对着许多的问题,其中之一是假先知、假教导对教会所造成的危害。因此,在早期教会有关防备假先知的教导是非常重要的(参提前6:3—5:约壹4:1—6)。早期教会的先知没有固定居所,他们到各处教会去宣讲上帝启示的真理,流动性非常大,也正因为如此,在早期教会,先知是一个特别容易被人利用的职分,有人利用这职分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更为严重的是他们所传讲的是假教导,就如保罗所责备的,那些人"传别的教义,不符合我们主耶稣基督纯正的话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的根本标志是沉思.后来的哲学家将沉思形式化,以为人的标志是语言,语言是符号,符号是主体的表达.因此,语言承载了某种价值,有善恶品质.我们自然得出结论:人的根本标志是价值判断,善恶是人道.这正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的一个重要命题.人的最根本特征是价值.人是价值存在者.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三十年代,波兰逻辑学家塔斯基致力于“建立一种实质上适当和形式上正确的关于‘真句子’的定义”,丰富了人们对形式语言中的真、假命题的研究。本文主要探讨自然语言的假命题,把它归结为七类。(1) 事实的假命题。(2) 逻辑的假命题。(3) 参照的假命题:用形式语言来表述的理论系统,对客观事实只是一个抽象的、间接的反映,它本身是远离现实的。因此,这个系统内的命题也就难以直接与现实相对照,而只能与该系统内作为出发点的初始命题或者已假定为真的命题相照应。  相似文献   

14.
科学的哲学     
科学的哲学是一个思辨的探究領域,需要深入研究它。不能以某一旣定的哲学来解释科学,也不能在科学的理解中排除哲学。哲学是比任何其他观念系統都更一般的一种观念系統。哲学的理論提供选择科学理論的背景。科学底形而上学前提的探索,科学方法的邏輯,科学家的认識論,科学結論的伦理学都属于科学哲学。为了表明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別,科学可以定义为文化的一部分,它通过观察、假設和实驗的方法,指导人們在探索实体时获得趋向、規律和原因,导致对事件的預見和对現象的控制,在发展的高級阶段上包括用数学陈述的重言式,用工具发現的材料,导致取得自然規律的知識。当人們考察了事实的世界和邏輯的限制而且表明了它們是怎样相适应地連結在一起时,就已发現了一种研究科学的哲学。那就是事实之間的关系,以及由之所喚起的邏輯所包含的东西。哲学不是我們所理解的某种东西,而是我們借助于它而进行理解的某种东西。知識的获得只有两个起点:归納和演繹。方法所依賴的公理并不是为研究者以一种自觉的方法作为前提而审慎地提出的,而毋宁是为他所实行的方法所认定的。科学分为三个部分:領域、方法和規律。科学本身就是一种方法,它研究領域以发現規律。这里考察的科学的哲学公理有:領域的形而上学的前提;方法的邏輯公理;科学家的认識論的假定以及規律的伦理原則。 領域的形而上学的前提是从方法的研究中得出的那种前提。有以下的公理:自然即同一的諸实体;实体的相似、差异是无限的;因果关系依賴于整体的层次;因果律是說明性的。方法的邏輯公理来自事件的邏輯。观察是察看事物之間区別的方法。它导致槪念的形成。归納是构成理論的。检驗假設符合的标准是工具性的。检驗理論一致的标准是数学的。检驗規律应用的标准是有条件的。科学家的认識論的假定有三个主要部分。(一)可知对象的认識論上的假定:外部世界是不依賴于认識者的;不齐一性构成了认識中的干扰;精神和外部世界是相似的。(二)认識过程的认識論上的假定:随着知識的增长,可知的东西远离着主体;发現的秩序不同于自然的秩序;感觉是能在实驗上計划的;結构是制造感觉的結果。(三)知識的认識論上的假定:关系的知識的增多快于质的知識;知識为在其获得中所应用的技术所限制;語言从来不能完全胜任地代表世界。科学的伦理原則:就其为应用而言,科学力求为要在这个世界上过美好生活而作准备;科学力图提供的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科学在社会中的首要效果是加强科学之外的社会行为,次要效果是使社会趋向科学。  相似文献   

15.
波兰尼科学观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西方,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的科学哲学思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波兰尼本是一个卓有建树的化学家,后来转向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也正是这样的经历,使得波兰尼对于科学的思索有其独到之处。波兰尼反对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和客观主义的科学观,而从“个人的”、“默会的”角度对科学的本质、科学研究的前提和科学发现的过程进行了重新考察。一、科学的本质:对知识的爱波兰尼认为,“科学的本质就在于对知识的爱,而知识的功用绝非我们关注的首要内容”(波兰尼,2002年,第6页。下引波兰尼著作不再标人名),他强调科学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其自…  相似文献   

16.
近代科学以惊人的进步加速度明显区别于以往一切对于自然的研究。这说明科学有自己的合理性,也说明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家为什么关心科学的合理性。有人甚至断言,科学哲学家的主要目的是定义什么是科学的合理性。①科学的合理性原本立足于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给出科学的价值。因此,科学的合理性主要是科学方法(或方法论)的合理性。而今,科学哲学家们比较普遍地倾向于一种价值的或工具的合理性,价值论相对方法论处于主导地位。正是在方法论与价值论何为主导这一点上,科学合理性思想和科学认识论的演化出现了一个断层。正是这个断层,…  相似文献   

17.
法兰西斯·培根虽然作为近代科学起源上的一个重要人物而久享相当的声誉,可是,他作为一个科学的哲学家的重要性还常常被人怀疑。例如:近代的哲学家,已故的 M.R.柯亨就批评培根没有认识假设在科学实验中所起的作用。别人也有类似的批评。但也不是所有哲学家都这样苛评的。C.J.杜卡斯就发现培根已经预见到许多科学哲学的流行观点。因此,培根在科学的哲学方面是不是一个重要的革新家,仍然是个争论的问题。培根享有的声誉是建立在被广泛接受的如下一个信念上的:培根如他自己所坚持  相似文献   

18.
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采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来研究科学。不仅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所用的方法相去甚远,而且他们所关注的科学侧面也大相径庭。最终我们会看到,一方面有些哲学家试图对科学知识进行逻辑分析,另一方面有些社会学家坚持认为,知识的构造具有社会性。本文试图从一种综合性的观点出发看待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心理学和科学社会学。 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已经开始明确地或不明确地运用模型来探讨科学研究的不同方法间的关系。鉴于后面将要阐述的理由,我考虑的重点将放在科学心理学与科学社会学之间的关系上。还原论模型要么坚持说社会学可以还原到心理学中更具解释性的基础领域,要么认为心理学可以还原到社会学。“补遗”模型不这样极端,按照这一模型,解释的主要任务可以由心理学或哲学或社会学来承担,余下的解释工作则需借助别的领域来完成。其他模型并未主张以某一学科为主,它们认为,科学研究的不同领域是在通过相互协作或相互竞争来解释科学本质的各个侧面,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这些领域各自都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9.
警惕假见证     
吴志福 《天风》2016,(7):31-32
正见证是基督徒信仰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激励信徒成长。见证也是传福音的一种方式,不少人都喜欢通过上主在自己或他人身上的奇妙作为,向人讲述上主的伟大。在各种见证满天飞的情况下,不少假见证也掺杂其中,严重影响了信徒的属灵生活以及基督信仰在非信徒中的观感,给福音事工带来极大损害。当今教会中的各种假见证假见证大体来说不外乎以下几种:1.个人的特殊经历。这类假见证常见于教会的交通见证会,而且多与趋利避害(医治、发财、  相似文献   

20.
郦全民 《哲学研究》2012,(9):95-103,128
当代心智哲学和认知科学中,意向性是颇受关注且又不断引发争论的中心概念之一。直观上,意向性系指心智状态或过程具有的"关于性",即心智的内容是关于或表征某种东西的。许多哲学家认为,意向性是大多数(甚至所有)心智状态的标志。倘若意向性确是一种真实的现象,则以理解心智现象为己任的认知科学,就有责任用科学上合适的方式来解释心智状态的这一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