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余振贵(1946-2019),是我国著名学者,为繁荣和发展我国回族、伊斯兰教和西部对外开放等领域的学术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就其学术研究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以飨读者。一、回族研究余振贵先生的回族研究主要集中在地方回族史、回族人物、回族文化、回族爱国主义传统、回族古籍整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回族学者杨华(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专职研究人员)、杨启辰(宁夏大学政法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哈吉)著《回族文化新论》和杨启辰、杨华主编《伊斯兰哲学研究》已于2001年7月由宁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欢迎回族、伊斯兰教界和社会各界朋友订阅。 《回族文化新论》包括回族哲学思想、回族伦理道德、回族文化教育、回族经济发展。回族礼仪礼俗、回族宗教信仰、回族生活方式等内容,力图提供一条回族文化的主要发展线索及其深刻思想。《伊斯兰哲学研究》除对《古兰经》哲学思想进行探析外,还主要探讨了伊斯兰教的婚姻家庭伦理观。伊…  相似文献   

3.
一赵慧,回族,1982年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1995年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班。现任宁夏大学回族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回族民俗学专业硕士生导师。1981年开始回族文化研究。曾担任《中国回族大辞典》编委、《回族文学论丛》副主编;参加国家课题《回族文学史》及《中国各民族文化大观回族卷》编写工作;主持完成宁夏社科规划课题《当代回族女作家创作论》,出版专著《回族文化透视》。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对当代回族女作家创作成果的研究,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其中《回族文学与回族心理刍议》、《论回…  相似文献   

4.
《中国穆斯林》2011,(5):34-35
丁广治(回族) 丁卫东(回族) 丁世成(回族) 丁目迪(回族) 丁刚(回族)  相似文献   

5.
《中国穆斯林》2011,(5):36-36
丁刚(回族) 丁利(回族) 丁福国(回族) 马开贤(回族) 马云峰(回族) 马长庆(东乡族)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市回民制盒厂,是1956年9月間在石家庄市回族人民集居的地区建立的一个半机械化生产的厂子。这个工厂的建立,解决了不少回族人民的就业問題,特別是培养了回族的技术工人和干部,壮大了回族的工人阶级队伍,改善了回族人民的經济和文化生活。建厂初期只有70个工人。現在已經发展到将近5百人的厂子了。从民族上来看有汉族、回族和满族,其中以回族職工为最多,占全厂職工总数的70%。  相似文献   

7.
清末陕西安康回族穆斯林兴办义学。清朝末年,外强侵略,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回族穆斯林受压迫更甚。安康许多回族有识之士,由于受当朝歧视,累考不仕。同时,回族本身自幼受宗教信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回族文学通史》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重点精品工程项目,近日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出版。由回族文学评论家、回族文化学者杨继国担任主编,自治区内外回族文学、回族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编纂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回族研究中,“语言”问题似乎没有象服饰、宗教、节日等那样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其实,注目于回族语言,即可发现他们通用的汉语中,有其自身特色。下边仅就“移词”谈谈回族语言。“移词”——回族独特的语言回族所用的语言是汉语,这是在民族历史上形成的。而事实上,回族在使用汉语的同时,在宗教生活和民族内部的交际用语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文人笔下的河州回族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州(今称临夏)之称谓远在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就已见于史,而到清代中叶以后引起世人广泛关注,到了民国时期,河州之名远播西北,影响到全国回族社会,及至海外穆斯林中。时至今日,知道河州之名的远比它历史上曾有过的名称———罕、导河为多,特别是在这块土地的辖境外。河州的魅力在何处,恐怕不能不谈到这里形成的回族文化。河州回族文化是中国回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属回族聚居区地域性文化的范畴,这种回族社区文化是在回族文化同一性制约的大前提下,通过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表现的。它既有回族文化的一般属性,又有其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自1983年10月第一次全国回族简史讨论会在宁夏召开,到2003年9月第14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在银川举办,20年中,我国回族研究范围越来越开阔,研究层次越来越深入,涌现出丰硕的学术成果。如回族文化领域,目前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亚市凤凰镇的回族经济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城市化的影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回族妇女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分析凤凰镇回族妇女经济地位的变迁揭示了她们在回族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有回族九万余人,约有半数分布在西北边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其次以分布在省境西南的安顺、兴义两行署地区较多。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与回族的生活习俗有密切关系,因此,回族人民只要建起村寨后,随之出现的就是清真寺。  相似文献   

14.
据现有文字、碑刻史料记载,桂林回族的历史,可从宋代开始算起。始有回族来到桂林,之后才渐次增多。特别是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左武卫将军马(甘肃岷州回族)驻守靖江(今桂林)后,其部属多为回族,他们随军来到地处偏南的桂林一带。宋末,元平章阿里海牙率兵攻陷桂林城,马被杀,部分回族部属流散落籍桂林,元兵亦有回族驻留桂林者。  相似文献   

15.
在伊斯兰宗教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生发而成的回族哲学,是中国哲学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的花朵,内容丰富,别具一格。本文试从伊斯兰教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双维度审视回族哲学,探讨其间的起承转合,探讨回族哲学于回族、伊斯兰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乃至于对当下社会的裨益,以期引发更多人对回族哲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回族先民来到中国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从唐宋至明清,回族在中国经历了定居、形成、发展的过程。回族从形成至今,基本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大杂居是指回族居住的地域十分分散,散处在全国各地;小聚居是指全国各地散居的回族在一定范围内以清真寺为中心聚居的居住  相似文献   

17.
陶红等同志著的《回族服饰文化》一书在2003年8月由宁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在2003年9月第14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吴忠会场上我第一次见到该书。由于在此之前,多次和陶红谈及她所进行的回族服饰的研究工作,所以对该书的内容已有了大致的了解。陶红同志多年来关注回族的服饰文化,倾心于回族服饰现象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并为此付出了许多的艰辛,可以说《,回族服饰文化》一书是陶红多年心血的结晶,也是她奉献给我们的一份厚礼。《回族服饰文化》一书对回族服饰的研究从经济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学、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视角梳理…  相似文献   

18.
无锡市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有十七个少数民族,一千多人。其中回族878人(不包括市辖县的穆斯林);回族在职职工498人。无锡市少数民族现有市人民代表8人,其中有回族5人,市政协委员4人都是回族;另如工会、妇联、青联等人民团体的代表、委员中,也均有回族。政府在培养干部、招工、招生等方面,还对少数民族给予适当照顾。民族团结平等的政策,得到了认真的贯彻落实。 回族穆斯林的风俗习惯,受到尊重与关怀。无锡市区现有两家清真食品商店,即清真食品商店和清真大饼油条店。回族穆斯林每人每月供应牛肉二斤半,植物油7两(多于一般市民),在开斋节,除增加油面供应外,并休假一天;回族职工享受伙食补助。近年  相似文献   

19.
白莉 《学海》2002,(4):143-146
达浦生是我国 2 0世纪著名回族教育家 ,大阿訇 ,一生致力于中国回族教育。六合广益小学是达浦生回族教育生涯的开端 ,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回民学校之一。其建制为辛亥革命以后新式回民教育的蓬勃兴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现代回族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回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对于回族文化的新要求,并对回族应如何进一步建设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