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年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世纪初,列宁主义在我国指导革命取得了胜利,并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人民主要是通过列宁主义而接受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这样,在本世纪20年代出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便来得很晚了。大致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才逐渐有比较全面的介绍。徐崇温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出版于1982年,可以看作我国学术界评述和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开端。一、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初步进行介绍和评述。“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之所以引起重视,并且比较全面地介绍到国内来,显…  相似文献   

2.
信息网络技术与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发展概况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萌芽阶段,如1965年武汉医学院利用计算机研究祖国医学,1976年上海市肿瘤医院利用计算机进行X线放疗剂量的计算及有关的信息管理。80年代中期为起步阶段。80年代末90年代初计算机的应用日...  相似文献   

3.
中国八十年代技术转移和技术进步顾纪瑞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总量猛增二倍半①,这种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在整个80年代,资本投入量和劳动力增加量固然很多,不容忽视的是技术转移和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中心作用。本文主要就中国80年代技术转移和技...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寺院经济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寺院经济研究述评白文固一寺院经济研究,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领域。可是在80年代以前,这一领域极为冷落。进入80年代以后,国内关于寺院经济的研究呈现出春花秋实的景况:1.研究队伍不断壮大除前辈学者何兹全、韩国磐先生外,继有姜伯勤、张弓...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的过程中,70年代末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以来的20多年,无疑是西方哲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个时期。一般说来,可以把这一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是拨乱反正,西方哲学东渐得到恢复并走上正轨的阶段;80年代后期开始,是深入发展,西方哲学东渐取得重要成果的阶段。前一阶段中有“萨特热”、“弗洛伊德热”与“尼采热”的出现,在后一阶段中,胡塞尔现象学受到热情传播则是西方哲学东渐走向深入发展的集中体现。上述变化以及前后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时…  相似文献   

6.
该系统总结了中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历史,该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20年代到30年代为第一个阶段,是阅读眼动研究的初期阶段;从40年代到70年代为第二个阶段,是阅读眼动研究的中期阶段;从80年代至今为第三个阶段,是阅读眼动研究深入阶段,从发展角度看,中的眼动研究在我国是一个有很前景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孙正聿从哲学的最基本的理论框架去分析建国以来的哲学状况,大体可以划分为80年代以前的教科书哲学,80年代的反思教科书的哲学改革和90年代的后教科书哲学。80年代以前,全国通行的哲学原理教科书是宣传、讲授、解释和研究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8.
当今离婚新动向近几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呈现出上升趋势,这是继50年代初、60年代末、80年代初三次浪潮之后的第四次离婚浪潮。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平均年增10%。1992年中国离婚人数破纪录地达到90万对,1993年预计将突破100万。从不久前完成...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医学现代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中医学现代化的学科前沿按照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要推动学科加速发展,首先应认清学科前沿和前沿学科是什么。前沿学科是指整个科技体系或学科群中居于主导地位,具有带动其它科学发展并影响人们科学观念转变的学科。学科前沿是指某一学科中最能代表该学科发展趋势,制约该学科当前发展的关键性科学问题、难题及相应的学说。20世纪是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时期,它的特点是综合性强,周期性短,这个时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50年代以前,前沿学科是物理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第二阶段,50~80年代,由于电子工业的发…  相似文献   

10.
跨世纪的探索——论中国特色的老年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世纪的探索——论中国特色的老年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叶南客一、中国老年社区服务事业的基本评估8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快速变迁,与工业化、城市化大潮相同步的是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老年问题在中国的跨世纪发展中日益突出。目前中国60岁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易学研究瑜力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00872)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易学研究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出现高潮,逐步呈现出全方位、多学科、高层次的开放性研究的新趋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表现在:(一)易学会议频繁召开。1983年10...  相似文献   

12.
生活形态是人的社会行为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外在的常态性表现,它是人的现代化过程中最直观也最丰富的主体成分,8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居民生活形态的巨大变迁可以说是大变革时代中国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生活形态的要素极其丰富,我们将其大致划作三大方面,即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摆在面前的这本书,初稿写于80年代中期(属国家“七五”规划社科项目),但由于诸多原因,而问世于90年代中期(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对于一个中国人文知识分子说来,谈自由哲学在不同时代旨趣迥异。若在60年代会是“苏联”式的反映论概念,在80年代会是法德式的社会实践或批判启蒙概念,而90年代以降,“自由”更多了几分英美式的温和色彩,与秩序、权利、公平游戏之类术语接近。所以从90年代的流俗眼光看,这本写于80年代的著作少了一些考证和思想观点上的激进,但更多几分理论探索的勇气。1980年一位美国女哲人…  相似文献   

14.
风采、印证和启示──读《中国的一个小康市》贾轸摆在读者面前这本著作──由金世明、朱汝鹏同志主编的《中国的一个小康市》(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江南农村发展研究丛书》之一),是小平同志1979年首倡中国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以来,第一本对一个县级市──太...  相似文献   

15.
亲子依恋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心理学对亲子依恋的研究经历三个阶段:鲍尔比代表的第一阶段创建了理论框架;爱因斯沃斯代表的第二阶段发展了陌性情境技术积累了大量观察资料和跨化资料;80年代以来的第三阶段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依恋与社会情绪的整合等方面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回教史鉴》新版序言马肇新,马肇曾马以愚先生所著《中国回教史鉴》成书于民国二十九年,而于三十年由长沙商务印书馆出版,三十六年二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又出修订本。80年代末期,上海复旦大学周谷城教授为整理、保存民国时期的图书资料,特精选该时期出版的具有学...  相似文献   

17.
从“内在超越”说起郑家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00732)方法是与问题关联在一起的,方法的改变往往会引生出新的领域与问题,而新问题的提出有时也会引发对于方法的反省。80年代以来“内在超越”一语的流行及相关问题的讨论,实际上关涉到中国(特别是儒家)思...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的人文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自80年代初传入中国以来,已经引起理论界和企业界日益广泛的兴趣,围绕这一问题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也在逐步深入。但是,也许是由于文化概念本身的多义性,也许是由于企业文化理论还处在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致使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本土化性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长春130021)樊友平兴起于80年代初叶的大陆及港台地区的关于中国心理学本土化运动,促使学术界对迄今为止实际上并存于我国半个多世纪之久的两种不同形态的心理学———由西方导入的实证的科学心理学与中国文...  相似文献   

20.
走向实践观的深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走向实践观的深层研究邹诗鹏(东北师大政治系)80年代以来,国内哲学界的主要成果是实践观念的确立。实践观的确立不仅标志着理论界走出了以往那种封闭的、教条的思维及研究模式,而且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观念变革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但是,实践观的丰富的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