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折枝花是以审美和装饰为内在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没有明显的“教化”功能与“悟道”作用,强调形式感,追求艳丽。在中国画的各种题材中,折枝花的审美追求似乎是最单纯的、最直接的,中国人几千年的审美积淀,最终以折枝花的兴起成为其从自发到自觉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意境一直是中国画品评中最为推重的美学境界。意境的本质是偏向心灵的美学观念,是画家从内心而生,意欲释放情感的通道。宋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顶峰时期,美学体系也趋于成熟,中国的审美意境一直与禅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感知禅宗精神的本体也是心灵,禅宗主张万物由心而造,这种独有的心性本体论,使得中国美学更加偏向于对内心感受的认知与认同;另一方面禅宗"顿悟"的思维方式与艺术审美的方式有着相似之处。从宋代折枝花鸟画的艺术形式、艺术理念等方面去看宋代折枝花鸟画中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3.
玉溪青花瓷器造型粗犷、纹饰生动、着色深沉,遗存数量较多,代表着陶瓷技术与艺术的较高水平。玉溪窑的青花牡丹纹罐唇口直颈丰肩,腹部收敛弧度大,整个造型比较丰满。胎为灰白色,釉色白中带灰,青花深蓝带黑,比较深沉。其纹饰图案为折枝牡丹、凤凰、连体菱形纹、蕉叶纹等,全部纹饰均采用实笔画法。给我们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对自然、生命的思考。"尚拙""崇真"是恢复生命的本然真实,"大巧若拙"的思想核心是让创作回到原初的境界,是一种澄明的心境。  相似文献   

4.
对于《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为长者折枝"和《论语·微子》中的"植其杖而芸"两句,历来有不同的解释,迄无定论。其实,这两者有共同之处,皆涉及到上古时期的杖文化。杖在先秦两汉时期,除了当作普通的助步工具之外,还是一种官位和权力的象征。从古文字字形、传世文献记载和地下出土文物资料三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为长者折枝"即为长者折取树枝当作手杖;"植其杖而芸"即放下手杖,开始除草,隐喻为舍弃官位和权力,追求隐士生活。  相似文献   

5.
凉山彝族尼木措毕仪式也即祭祖送灵仪式或超度送灵仪式,意为恭送祖先回归祖灵地,并祈求祖灵护佑子孙后代生活富足、人畜兴旺。这是凉山彝族最隆重、盛大的宗教仪式。本文运用美学、宗教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结合田野调查,分析了凉山彝族尼木措毕仪式及其神圣观念,阐释了尼木措毕仪式中黑、花、白三色神枝的审美追求、神树崇拜的审美意象、毕摩剪纸的审美情趣、魂归"兹兹普乌"祖界的审美理想等。笔者认为彝族宗教美学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扎根于深厚的彝族文化土壤之中,其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和美学思想,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团结和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魏晋风度都是知识分子"人生艺术化"追求的理想状态.在那样一个文的自觉和人的自觉的时代,社会动乱和礼乐崩坏反倒将人生推向了巅峰状态——审美的境界.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言:"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旧礼教的总崩溃、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艺术创造精神的勃发,使我们联想到西欧16世纪的‘文艺复兴’.  相似文献   

7.
折枝花鸟画起源于唐,发展成熟于宋,构图以截取一枝或几枝的方式入画,以少胜多,以微见宏。其典型性构图贯穿整个花鸟画史,成为一种美的典范。以宋代折枝花鸟画为例,从题材、物象、程式及其象外境几方面来探索折枝花鸟画构图的简约美,并结合自身临摹与创作感受探讨折枝花鸟画构图在创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古代哲学实质上是一种伦理学与人生论,儒、道、释三家的思想构成了它的最精粹部分.信奉“尽心、知命、事天”的儒家美学主要为中国古代美学设定了审美价值的层面,追求“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道家美学主要为中国古代美学拓展了审美心态的层面,而主张“一朝风月,万古长风”的禅宗美学则主要为中国古代美学开启了审美境界的层面.以儒、道、释思想为精粹部分的中国古代美学有着丰厚的人文蕴含,它体现着中国古人对人生诗意与心灵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它们对我们今天追求“诗意的栖居”显然也是有启迪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由于对自然的强烈关注,追求心灵的升华与淳化,以及艺术创作过程中折射出的鲜明的时代精神,表现出独特的社会审美功能,给观者以精神上的享受。花鸟画虽不如山水画那么宏大、阔达,却别有一番滋味,主要具有审美的娱乐调剂作用,恽寿平的花鸟画这方面的表现非常突出。作为清初最有影响力的花鸟画大家,恽寿平在画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他所留下的花鸟作品极多,"没骨法"影响深远,后来模仿者甚多。恽寿平提出的"摄情"说,意在表达绘画要使观者生情,以达到一种愉悦身心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0.
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扩张,美学研究在纯美学之外开辟了一个关于大众审美的新领域,即狭义的现代语境中的"审美文化".审美文化往往没有传统美学中严格的哲学思考和神性追求,它满足于人们日常的审美需求.这也就决定了"审美文化"成为一个动态的概念,对其理解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而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文化则是在当代语境下的大学生群体所呈现的独特的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11.
折枝花卉作为花鸟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设色工笔、水墨工笔和水墨写意三种主要表现形态。它们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出折枝花卉作为"情感实体"所彰显的人的本真存在状态,即与造化相携相生、无分彼此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傩面具艺术是傩文化中最具特征的符号.对于远古先民来说,傩面具是神灵.随着历史的进程,傩面具原有的鬼神崇拜、宗教迷信内涵逐渐淡化,转而开始注重体现民众的审美观念产审美情感,其艺术性、娱乐性的审美价值日益增强,充分表达着民众对美的追求与对丑的摒弃.  相似文献   

13.
李煜天上地下的身世沦落,使他的词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不同审美心理和风格.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逸为美.形成了一种自然恬淡的情感与静谧空灵的物象相融的境地,追求"幽深清远的林下风流".二是以艳为美.词作情深韵雅,风情旖旎.三是以悲为美.其后期的词作悲婉哀切,滴滴血泪,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由于李煜的词所体现的审美心理与民族审美心理相合拍,所以他的词产生出无限的艺术感染力,也奠定了在我国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经济、政治、宗教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各自背景下不同的文化模式,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造就着中西方艺术独特的审美心理。中西方艺术创作中的审美心理差异是中西方艺术活动乃至呈现的艺术作品风格各异的原因之一,中西方绘画形态就居于中西审美心理的差异性,呈现出各自的特征。中国绘画形态表现为"心物交融"与"模仿自然"的美学原则;中国以"气韵生动"为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西方则是追求"生动完美";中国更在绘画形态中着力体现含蓄的美感,西方则是力求突显奔放的张力。  相似文献   

15.
艺术形态是艺术家关于美的本质观念的外在显现,而对于美的本质探讨则是整个艺术理论大厦的基石,它体现着人类对最高审美理想的不懈追求。中西方艺术形态风格迥异,究其根源可分别追溯至柏拉图的"理念说"和老子的"道"。"理念说"影响了西方世界的文艺观,神秘色彩、内省意识、崇高追求等审美因素在西方社会一直延续至今。"道"则是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中的至高追求,庄子、陶渊明、刘勰乃至王国维的"无我之境"无不彰显出道家有无相生、致虚守静、羽化登仙的审美理想。以上两种美的本质论对整个中西方审美艺术活动的影响贯穿始末。  相似文献   

16.
"逸"的美学精神是我国传统文人超越世俗社会的重要出口,亦是传统文人审美价值追求的核心。"逸"使传统文人在"隐"向自然、"隐"于艺术的消极行为中克服对现实人生的幻灭感;实现超越世俗、追求自我的审美取向,彰显了他们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涵——"文人隐逸精神"。本文通过对文人隐逸精神形成发展脉络的梳理,从而厘清以"逸"为表征的"文人隐逸精神"的真正内涵、价值所在以及它的兴盛、衰落的时代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展望传统文人精神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之一,肩负着人民的希望。但由于受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美学知识,审美能力偏低,审美追求个性化、时尚化,审美价值观念淡薄,审美生存总体呈边缘化、碎片化式发展。为此亟需为之提供营养,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美学作为理论依据,能给大学生以坚持真我、认知自我、自主独立的审美生存启示。  相似文献   

18.
微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密不可分,通过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社会经济结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和精神样态都产生了极大变化,大学生群体作为微信深度用户,表现尤甚。通过分析微信舆情传播状况和特征,以探寻大学生群体审美趣味外化而成的特点,并警惕审美趣味的泛娱乐化和审美感受力的弱化,追求"浅入深出"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有三个理论纬度:(1)"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然诉求,这是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最深切的要求和理想。(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过程。(3)是"社会主义目标",或者说社会主义理想。文章以电影《百合》和小说《北京和尚》为例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两个角度来分析中国梦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指出"美学的革命"与文学批评家的任务,文学批评应该是时代的良知,可以把历史事件与文学所包含和体现的人性融合在一起,对现实作出更深刻,也更有远见的分析和评价。批评家的任务不仅是让文学作品的审美形式更清晰地呈现出来,还应通过对文学作品"审美形式"的分析和把握,通过发现广大人民大众审美经验中积极的审美意义,达到引导和激励人民大众追求文化自觉和文化解放的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文学批评家最重要的任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一、绪论 中国画追求的是传统哲学的深远意境.在艺术表现上以审美经验中的"得意忘象"为依据.这种写意精神几乎是贯穿整个国画中的.国画中对于光的表现也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虽然西方画对光的提法较多以至于人们联想到光对画面的作用时第一反应便是以西方绘画为代表的一光影塑造形体"但事实上中国画中光的作用远不只于此.写意精神不重形似但也非完全不要形似.中国的写意绘画.虽然很富有抽象因素,但还没有走向完全的抽象.因此中国的写意画既不是单纯模仿物象的"具象"也不是完全舍去物象的"抽象一当客观物象中的光与"不似之似"的绘画理念相结合时,在艺术表现上才出现了一种独特的、东方审美情怀的有气韵的光.这在古代作品和一些画论中可以找到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