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迷信的悖论     
小时年年腊月二十三用麦芽糖给灶王爷上供,奶奶祷告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用糖瓜把灶王爷嘴粘上,让他说不了坏话,但是我很小即知道,把嘴粘上,不是连好话也不能说了吗?用个糖瓜就把嘴粘上的神,还能有什么灵性和效力吗?可中国人一信就一千年!算命者有推流年一说,从1岁推到60岁,当他煞有介事地推算时,就相信有个神把全世界60亿人每个人的生活都纳入电脑程序中,于是人就成了神的符号,所以算命者即是信神者,能王林/图有这样的神吗?当丛福奎、徐炳松、李真贪污大量人民血汗钱时,他们自己也知道在干着坏事,为了使坏事不暴露,他们向神祷告,…  相似文献   

2.
刘晓东 《天风》2006,(6):27
信徒是被称为“门徒”、“弟兄”、“圣徒”、“蒙选者”并“那些得救的人”。他成为教会的一分子是凭借着他的信心。他与神的关系是相信。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多余的,一个信徒怎么能不信神呢?这就有了是不是真信的问题。这个信的解释是在神面前完全地降服,是百分之百地信。在信心过  相似文献   

3.
残灯 《天风》1995,(2):9-11
不信神的人往往会说:我没有看见神怎么能相信有神呢? 我们基督徒却往往会说:神并没有隐藏,他爱我们,向我们显明他自己,使我们能相信他,接受他的爱。  相似文献   

4.
归献 《天风》2001,(7):8-9
基督徒(徒11:26原文的意思是“基督人”,即属于基督的人,像基督的人)信神,不是神为我们所用,乃是我们让神使用;不是神为我们服务,乃是我们事奉神。但是,人若不奉献自己,就无法事奉神。奉献,不是我们有什么可以给神,乃是我们灵魂身体归于神,让神恩待我们,为他所用。  相似文献   

5.
我们是一个被视为无神论的国家。这个称谓在伏尔泰一类学者那里是一种赞美,值得西方仿效,“五四”以来在我们国内得到发扬,成了新文化运动中的当然之义;在另一类人的心目中,无神论即是邪恶,死后肯定是要下地狱的,所以采取种种手段要请上帝拯救中国,占领中国,而现下有些中国文化舆论正在帮他们的忙。帮忙的一种,就是造成一种假象,好像发达国家都是因为信神才发达起来的,人格因为信神变得高尚,社会也因为信神得以稳定,尽管宣传这种舆论的学者本人,倒不一定信神。这种言行的不一致,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暂且不谈也罢。不过效果是明显的,那就是令人对无神论感到厌恶和反感,让无神论难堪。最近听到一位很有责任心的学者,列举犯罪心理中的第一条,就是缺乏“敬畏”心——没有一个神让犯罪者“敬畏”,天不怕地不怕,犯起罪来还会有什么顾忌!  相似文献   

6.
有所敬畏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甚至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  相似文献   

7.
讨论神是否存在的问题,先讨论人是不是神造的问题尤其重要。如果人是神造的,人就没有理由不信神和不敬神。不同宗教  相似文献   

8.
有所敬畏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  相似文献   

9.
静默的上帝     
涂静 《天风》2008,(7):14-15
对于现代人业说,遭遇苦难逆境第一考虑的问题是放弃还是继续信仰,在苦难的进修如果上帝是静默的,我们就会想,信神还有什么用处?实用主义的观点使我们在信仰的路上无法走远.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87年第二期教学园地载有《打开人生奥秘之门》一文,系中国佛学院学生和贾题韬居士的一席对话,文中谈到四个问题,贾居士谈到第二个问题时说:“佛教是无神论,这是佛教在各宗教中独具的特色。其它宗教都有一个共同之点,认为有一至高无上的神掌握着人的命运,甚至连宇宙万物都是由神创造的。……佛教否认独一无二、绝对至上掌握人的命运的神。……”冈此有些读者问我“佛教是无神论还是有神论?”希望我在教言教,再来谈一下。  相似文献   

11.
也谈神鬼     
人类是大智的动物,能用木头刻成神像,经常烧香跪拜,得到一种心理的靠山,消除内心的恐惧,获得安慰和快乐,任何动物都不可能有这个发明.但人类也是最愚蠢的动物,因为最愚蠢的牛也不会去跪拜木头的.人类如此,岂不是大愚?神这个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而实际上是无的,“有“与“无“只是人的大脑中有无神的信念.象电脑一样,有没有输入神的信息.你不信神,大脑中无神的信念,神像只是一块木头,将这块木头改装成水桶便是水桶,木头绝对不会报复你的.你信神了,这木头就是神圣不可触犯,就有很大的“法力“.如果您不崇拜它,对它不尊敬或触犯了它,这木头就要“报复“你了.……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无神论? 神是指超自然的(即不受自然规律制约)、具有人格和意识、而且能影响自然事物的存在。无神论不相信有任何这样的存在。 无神论者有两类:一类是“弱无神论者”,认为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表明神存在,因此不相信神的存在。另一类是“强无神论者”,他们不仅不相信神的存在,而且相信神不存在。  相似文献   

13.
林志华 《天风》2010,(7):4-5
一位真正有信心的基督徒,他一定相信:当他不为自己考虑什么时,神就会为他什么都考虑了。奉献是一种实践神学,这种神学要求人去身体力行时,才能领会其中的真义。  相似文献   

14.
学生:何老师,我在《科学与无神论》杂志上读到过你的《宗教道德与理性道德》一文,对其中应把道德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而不能简单地依赖于宗教的说法,觉得比较在理。可是在和同学闲聊时,一说起社会上的腐败和道德沦丧等行为,有的人总认为是我们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并且说如果不信宗教,人就会无所顾忌,就什么坏事也做得出来。有的同学还说,宗教总是教人向善的,信教的人许多都很善良,这有什么不好吗?为什么不是鼓励人们去信仰宗教,而总是要宣传科学无神论呢?何:你提的这问题很好。不过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或者说先请你…  相似文献   

15.
卢乾坤 《天风》2013,(1):32-34
弟兄姊妹是否发现,生活中常常伴有缺憾呢?比如,“我虽然虔诚信神,但活得很累。工作做得好,会惹来同事嫉妒;做得不好,又会导致下岗。”比如,肯尼迪总统曾感叹:“生活是不公平的,有的人疾病缠身,有的人却健康安详。”又比如,美国作家杨腓力在《无语问神》一书中,探讨了不少让人困惑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在苦难中,神为什么没有显神迹去帮助基督徒呢?  相似文献   

16.
高欣  新望 《天风》2003,(2):27-27
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说过:“微小的知识使人远离神,广博的知识使人亲近神。”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更说得好:“假如我否认神的存在,就等于亵渎我自己的知识。” 小时候,曾经和同伴们热烈谈论过有关生命的意义,茫茫尘世之中是否有真理的存在?对于真理、生命的意义,关于被压制着的美好……等等许多困挠人的问题。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不断深入,逐渐有了结果。而且紧随着答案的出现,相信平安喜乐也会越来越多地伴随着我。  相似文献   

17.
百年不遇的洪灾已经过去。从《天风》第10、11期的报道,基督徒与全国人民一起奋勇救灾的事迹,确实令人感动。 但是就在这段时间内,我在教会内也听见有人议论:水灾是因为中国许多人不信神,是神的惩罚,使我感到很困惑。 我不明白的是:“厄尔尼诺”现象使地球上许多地方气候反常,造成自然灾害。如果说,水灾发生在中国,因为信神的人少,那么在许多基督徒较多的国家里(如欧美也有水灾,菲律宾遭风灾),又怎么解释呢? 神是慈爱的,但圣经上也有神惩罚人的记载。水灾究竟是神的惩罚还是由于别的原因? 如果水灾真是神的惩罚,那么我们何必去救灾?这样做岂非违反了神的旨意? 希望《天风》能够帮助我解答这些困惑的问题。 —读者  相似文献   

18.
李阔渊 《天风》2007,(12):20-21
寻求耶和华的人什么好处都不缺,寻求就寻见。耶稣告诉我们要恒切坚定地寻求神,但是人往往未曾努力就放弃了,然后断定不能寻见神。认识神也是需要付上信心、专心和贯彻到底的恒心。耶稣保证我们所付的努力必然得到报酬,只要我们不放弃寻求神,相信我们的人生是富足的人生。我相信每个真正把神接到自己生命  相似文献   

19.
黎约瑟 《天风》2002,(1):48-49
“因信称义”是神的恩典,是圣灵启示给我们的真理,对所有未信者真是一个极大的福音,是神给所有迷失(惘)之人开出的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也是历世历代以来每位基督徒曾走过(也是必须走)的路。有人曾为“因信称义”质疑上帝的公义:罪大恶极,做了一辈子坏事的人临终的一刻钟就因为相信耶稣基督,他就因信得进乐园;而那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就因不信或者没有机会信(统称未信者)就不能进乐园吗?对于前一种情况,我  相似文献   

20.
无神论可以分为积极的无神论和消极的无神论。广义上的积极无神论是指不信仰所有的神,狭义上指不信仰一个神性的上帝。消极无神论在广义上指没有对任何神或者诸神的信仰,在狭义上指没有对一个神性上帝的信仰。现实中,人们经常根据不同的神的概念持有不同的无神论观点。不可知论可以分为怀疑型不可知论和抵销型不可知论。如果将神界定为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宇宙创造者,将无神论者理解为某个不相信这样一个上帝存在的人,将不可知论者理解为某个既非相信也非不相信这个上帝存在的人。那么,如果你是个非信仰者,你不应将信仰悬置起来,相反,做个无神论者将是更合理的选择。鉴于无神论是真实的见解,它是否就应当被所有人接受?有人认为宗教信仰虽然不正确,但却有它的有益之处,而马丁深入地剖析了这种观点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