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唯物史观里,名词体系表征物质现象,动名词体系表征人类本质力量及其社会关系。动名词体系比名词体系更根本、更重要,反映了实践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政治哲学的本质特征。两个体系构成了唯物史观的一个完整表述。唯物史观所谓社会形态不是经济、政治、文化三重结构或者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它是自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亦即物质生产方式、人类自身生产方式、社会交往形式、政治交往形式、精神生产方式五重结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随着每一结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依次出现自然社会形态、市民社会形态、人类社会形态。阶级是社会结构的组织单元,不是经济范畴,而是社会范畴,它的划分标准不是经济标准,而是社会标准。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对社会结构理论的创新刘泽伦(一)把社会结构划分为社会基本制度和社会体制两个组成部分,并认为社会基本制度是决定社会性质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它在社会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社会体制是社会基本制度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它在社会结...  相似文献   

3.
董志勇 《现代哲学》2006,1(6):112-120
人的所有制是被用来从总体上表明一个人类共同体内部各成员之间占有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或社会关系;人的所有制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它是区别和划分人类历史上各种不同经济形态的根本标志,是一个比生产资料所有制更为重要和更为基本的社会所有制的存在形式;人权概念是一个先后为在相关人类共同体中分别建立和维持人的公民所有制、劳动力的公民所有制、公民所有制的劳动者人身所有制、人格的公民平等、人的个人所有制、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个人所有制的劳动者人身所有制、婚权的个人所有制和使包括所有成年女性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年成员享有人格的人类平等、劳动力的部分社会所有制等社会制度而被提出来的哲学概念、法律概念和政治概念。  相似文献   

4.
经济主体的伦理分析是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从人类主体活动的社会形式角度,把人类社会分成三个形态。对应于三种形态,经济主体的表现形式为原始丰富的人、异化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在马克思看来,一定社会形态下现实的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伦理特性。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4,(5):40-44
在人类社会形态和结构不断演变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始终是影响国家政权形式、社会和经济制度机制、组织形态的最主要的因素。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作为政府全面掌控社会的手段,单位制是透析我国整体社会结构和运行模式的制度窗口,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另一种运行机制——项目制正日益成为国家、社会的主导行为方式和内在运行逻辑。它将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引入官僚组织体制中,勾连起中央、地方、基层之间的权力、利益和创新关系。项目制是如何产生的,它在带来制度变迁的同时又有着怎样的弊端?这是本文试图解释和阐释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法律的本源道德与正义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的本源道德是蕴涵在物质生产关系中的伦理属性 ,是一种体现社会发展必然规律、以权利义务关系表达、本体与价值相统一的伦理范型。法律正义就是社会本源道德在法律制度中的体现。如果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属性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本源道德 ,是一种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伦理范型 ,那么它便是各种具体社会制度道德的根据 ,并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在不同的制度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中 ,就是权利本位、公益优先和人民主权三大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7.
先秦礼文化凸显的道德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制度化的形式存在于先秦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先秦礼俗、礼制、礼学和礼教等主要内容。先秦礼文化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它通过一定的仪式来确立协调天(神)人关系、家庭关系、政治关系以及社会交往等伦理关系的道德规范,以此维护现存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具体而言,包括以敬神为核心的宗教伦理、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要内容的环境伦理、以孝亲为核心的家庭伦理、以忠君为核心的政治伦理、以尚德尚齿为核心的社会伦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制度研究的哲学视野选择及其问题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鸣 《哲学动态》2005,6(10):19-24
由于制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使得学术理论界对于制度问题的研究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很多的学科,像制度经济学、制度政治学、历史社会学、法哲学等对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制度的具体内涵及其实施运行机理等内容,都进行了深入而又卓有成效的研究.相比之下,对"制度"本身的哲学理性认识和反思尚显不足.从制度元问题的层面、从世界观方法论的层面,借鉴各学科有益的研究方法,在各个学科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哲学的、综合性的研究,无疑是有理论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作为人为组合体是一种特殊形态的主体,有自己的意志和活动,揭示社会的本质性结构只宜由此切入,而以往的社会结构论都不是这样做的。社会的活动是将人们的活动变成自己的活动实现的,据此社会结构就是社会制度、制度意识形态和制度保障机器的三位一体,它们均由社会制度安排者建构。因对人的活动起次要作用的非正式规则也有类似的三位一体,故社会整体结构是规则性三位一体,制度性三位一体是其核心结构,其中的社会制度又是最终决定因素。它不仅决定社会运行,也决定社会的形态和性质,于是社会的一般规律就是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及变化,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及其演化。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关系,目前较为广泛地被概括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论者以为,这样可以将二者区分开来,使我们既能大胆地、系统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又可消除全面改革会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耽心。这种用心是好的,但这种观点在理论上却是值得商榷的。为了搞好经济体制改革,有必要从理论上弄清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陆益龙 《学海》2001,(6):57-61
户籍制度是一种由户口登记和管理而不断延伸的粘附性社会制度,它在社会秩序的建构中发挥一定的功能;同时为社会结构性不平等和社会结构分割对峙提供了制度和符号性基础.改革户籍制度将促进城乡的整合和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平等与稳定.  相似文献   

12.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社会形态思想是对社会历史的形成、发展及其运动的内在规律的深刻揭示和整体阐发,正确把握社会形态思想中的社会历史分期和演进的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学界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社会经济形态演进论述的理解所形成的“三形态说”和“五形态说”争论的梳理和辨析,进一步探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思想,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相关论述既指出了社会形态演进的基础和发展方向,又隐含着一定社会历史中人的发展状态的内容,同时内蕴分析社会形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通过对人类社会的几种基本形态组成形式同信息化方式的关系分析信息化方式对社会的影响问题,认为人类社会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与信息化方式的速度密切相关,社会形态单元的空间大小可以通过定量的方法给出;另外,本文还对光速信息化方式对社会与思维的影响、人工智能与信息化技术的关系、人类社会与机器网络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冯兵 《管子学刊》2008,(1):33-36
当前学界对于荀子经济制度伦理思想的研究十分少见。荀子的经济制度及其制度伦理蕴涵源于人性恶的道德起源论,义利辩证统一的义利观、“欲”、“物”“相持而长”的可持续发展观和朴素的分配正义观念是其经济制度伦理思想的主体内涵,它对于当前我国的伦理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主要在“义利两有”、“以义制利”的制度伦理导向可以促进“经济人”和“道德人”的有效统一,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和谐与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树立分配正义观念,促进制度创新,提高制度运作效率等方面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方法杨耕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关于社会一切关系同时存在又相互依存的理论。它与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范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一理论对社会研究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这一方法系列包括:1、社会有机体的结构分析法。社会...  相似文献   

16.
论孟子的社会变迁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变迁思想是孟子社会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孟子的社会变迁思想尚未作出全面、系统的阐述。本文试对孟子关于社会变迁的思想、理论作一综合探讨。按照现代社会学的理解,社会变迁是指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现象的发展和变化。它是一个包括众多内容的概念,既指不同社会形态的替代和发展,又指同一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这种变化、发展包括社会的自然环境、人口以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制度、人际关系、管理方式、道德观念、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人们的心理等若干方面。上述变化,有质变或量变,总体的或局部…  相似文献   

17.
人类面临着一次新的产业革命,通过新的产业革命,实现高度信息化,人类将从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 西方学者提出了后工业社会、新工业社会、超工业社会、第三次浪潮、信息社会等新概念,逐渐有统一于信息社会这一概念的趋势。 许多西方学者心目中的未来的信息社会是一个从生产、经济到政治的具体完整的社会形态概念,是一种企图代替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划分的新的社会制度,我们不能同意这种意义下的信息社会概念。西方有的学者根据现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强调利用市场机制而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8.
正科学研究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土壤。默顿谈到,"一个社会制度领域,例如宗教或经济的领域内的兴趣、动机和行为的社会形式,同其他制度领域如科学领域的兴趣、动机和行为的社会形式,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1在两晋时,天师道已获得广泛传播,并自下而上,由世胄高门"渐染及于皇族"~2,进而衍生出上清经派等新支系。天师道在晋时仍颇受《太平经》太平均之政治乌托邦观念影响,宗教超越性与世俗政治诉求之间未形成明晰的界限,而宗教神秘主义因素更放大了  相似文献   

19.
经济和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永恒而常新的话题。以往关于该问题的讨论,大都集中在抽象地设定经济对道德或道德对经济有什么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或者争论什么样的经济利益产生什么样的道德观念,什么样的道德观念为什么样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服务。但都忽略了一个更为现实、重要的问题:道德和经济不能作什么,即它们各自作用的界限及其相互制约性,以及经济和道德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结构下起什么作用、如何起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国家经济职能和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体制改革,涉及到如何认识国家经济职能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和不同的发展时期,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同社会经济生活各处于何种关系之中?国家经济职能的发展趋势,究竟是强化还是弱化?在体制改革中实行简政放权、政企分开,是意味着国家经济职能的弱化,还是意味着实现国家经济职能的形式或途径发生了变化?国家经济职能同所有制形式的关系是怎样的?国家经济职能与自觉调节、计划管理的关系是怎样的?怎样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等等。在这些问题上,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杜海燕同志的这篇文章所阐述的,是其中的一种观点。为了在这些问题上统一认识,不仅要系统、准确地理解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还需要对现实过程所暴露的矛盾作创造性的科学分析、恰当的理论概括和预测,需要在不同意见之间展开正常而充分的讨论。同时,这些问题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比如,本刊去年开始的关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关系问题的讨论,同这些问题就可能有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