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也是古代思想文化最为光辉、文化环境最为宽松的历史时期之一。经济上,"坊""市"分离,"农商并至",商业大城市兴起,盛行奢侈之风,对外贸易发达;消费主体上,文人士大夫、商人阶层和市民阶层扩大了书画交易的主体;店铺、集市和典当行的出现为书画市场提供了交易场所,这些制度和政策都大大推动了宋代书画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白铉 《宗教学研究》2004,1(4):107-110
中国道家思想,尤其是庄子思想中多有与神仙家同源的思想,这就是源于古代东夷族的巫教思想演变来的舞袖飞扬而飞升天空的仙人思想,也就是神明思想.本文以<庄子>为中心考察神明概念及其内涵,并探究神明思想的渊源与古代韩国仙家思想之产生过程,以及新罗传统之成立过程.  相似文献   

3.
批判现代启蒙思想当属列奥·施特劳斯的思想核心。为了找到摆脱现代危机的手段,他的批评拒绝与过去决裂和过分信赖人类。施特劳斯一贯反对现代启蒙思想最主要的表现,即虚无主义。在他看来,只有回归古代哲学才能战胜虚无主义,因为有关人类、人性和共同生活方式的话语是在那时创立的。  相似文献   

4.
历来讨论书画之关系,尤其论"书画同源"者,无不溯源至张彦远,而对其书画关系论的丰富性及其思想背景的复杂性,乃鲜见留意。张彦远关于书画关系的论述,有三方面内容:一、书画同体。此问题后来演变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书画同源"。二、书画用笔同法,这是张彦远书画关系思想的核心。此问题经元代文人画的激荡,发展成绘画的书法性问题。三、书画道殊。此问题后来被文人画的浪潮淹没了,却正是我们今天思考书画之关系需要重新检视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以来都有着崇古倾向以及一定的原典情结。在绘画当中,中国画家也一直在强调对于传统的学习与传承。因此在中国古代书画创作的过程中,临仿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表达方式。从我国古代书画史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古代书画创作中的临仿情结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文明的基本特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天道与人道贯通于一体的信念;万物平等的价值观;道技之辩与技术限制;"圣王之制"的资源保护传统.古代的生态文明理论构成了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论述了科学无神论是反邪教工作的重要思想资源。文中认为科学无神论思想符合先进文化思想方向,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可以对邪教受害者在思想上"挖根断源",破除鬼神迷信观念;有利于受害者建立自强不息的独立人格,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批评质疑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极为丰富,涉及到了民本执政理念、经济定国战略、公平分配定律、社会救助体系、民主决策模式、中庸领导方法、和平邦交策略等。这些思想是指导中国古代社会建设的理论精华。认真发掘研究和继承这些宝贵文化遗产,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气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神仙思想是道教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历史长河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构成了一种互通关系。本文以此立论,首先分析了传统气论对于道教神仙思想之神学创世论的影响,接着指出,道教神仙思想对于气(炁)之内涵和地位的全新论述以及在方术实践中对于气法的运用又反过来推动了传统气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印友好,利在双方,惠及亚洲和世界。中印关系已经远远超出双边范畴,具有全球性意义。”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渊源,是在轩辕黄帝的上古道统思想文化基础上,形成了姜太公的道学理论、孔子的儒家思想,吸收了印度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同时,法显、唐玄奘和义净等大德高僧到印度求法,将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传播到印度,奠定了中印两国思想文化交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以未病先防为主导的中国古代主要辟疫思想及方法的回顾与思考,探讨了其对今天传染病预防的参考价值。认识到在当代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借鉴中国古代医学的思想与实践之精粹或许可为当代新发传染病的防治另辟新径,以期能对现代传染病的预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现代新儒家的"明清思想研究"大体上坚持一个共同的学术立场,即从宋明儒的道德形上学的角度批评明清儒者异于宋明儒的思想观点.然其中亦有分别.大较而言,唐君毅比较全面、客观地研究、评价了明清儒者的思想成就,特别是对王船山哲学有精深的研究,且坦言继承船山哲学之精神.牟宗三推崇刘蕺山的道德人格,有限度地肯定了其思想成就,对黄宗藐、王夫之的政治思想成就有一定的肯定,然从整体上否定了清儒的思想成就,并继承其师熊十力的观点,认定清儒人格低下.刘述先对黄宗羲的思想有同情之了解,然对戴震等人开创的"内在一元论"的新典范从哲学理论的高度给予了严肃的批评,认为他们的哲学不是一种好的哲学.充分吸收台港新儒家的"明清思想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推进大陆的明清思想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以未病先防为主导的中国古代主要辟疫思想及方法的回顾与思考,探讨了其对今天传染病预防的参考价值.认识到在当代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借鉴中国古代医学的思想与实践之精粹或许可为当代新发传染病的防治另辟新径,以期能对现代传染病的预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晏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晏子的思想和事迹在中国古代有着重要的影响。易学是中国历代学者解读《周易》而形成的一门学术,易学在中国古代属于显学,在中国古代学术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晏子在中国古代有着重要的影响,古代一些易学家就会引用晏子的思想和事迹来解读《周易》的文本。晏子在古代易学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古代易学领域对晏子事君之道的称许;古代易学著作对晏子和同观的发展;古代易学领域对晏子的节俭观念的评价。深入研究晏子对古代易学的影响,对于理解晏子其人、其事、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出处关系是中国古代士人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它对于士人心态具有深刻影响,由此又影响到审美思想.从魏晋到中晚唐的中古时期是出处关系从尖锐对抗到趋干和解的过程,从美学上讲,这一阶段也是中国美学从自觉到兴盛的过程.本文主要考察大隐、亦官亦隐和中隐的思想基础及其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认识的对象和层次,从起源和产生的先后,从发展中出现的学术分化,从存在形式和实践意义等方面的区别,论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辩证法思想不同于哲学辩证法和一般政治思想。指出在战国后期和西汉时期,已出现了较为集中地阐发辩证性政治思想的专门著述。在与中西方同类思想的比较中,文章论述了中国古代政治辩证法思想的主要特点。文章还论述了这项研究对于认识和发展哲学辩证法、深化对古代政治思想的认识、形成政治辩证法的基本理论等方面的价值,以及在现实的政治稳定、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决策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孔子和柏拉图财富思想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和柏拉图是早期人类思想史中的重要人物。有关他们伦理思想和哲学思想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对于二者经济思想的研究仍有许多空白和薄弱环节,财富观的研究即是其中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二者财富观的比较分析,进而把握和印证中西古代经济思想的某些异同,并在某种程度上揭示思想所产生的特定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一方面,普罗提诺继承了古代西方(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幸福伦理的理智至上主义;另一方面,普罗提诺又从两方面批评了亚里士多德:(1)幸福是纯粹理智活动,既不包含快乐也不包含偶性的善;(2)幸福不限于人,动植物也可以是幸福的。普罗提诺对亚里士多德的批评,在局部意义上也是对整个古代西方幸福伦理的批评,并造成了一种新的幸福伦理观念。普罗提诺的幸福伦理是古代西方伦理观念的重要转折,为西方思想提供了一种更为开阔的伦理观。  相似文献   

19.
造心     
因爱好书画,我看过不少当代名家的润格,也知道一些古代、近代名家的润格,印象最深的,当属郑板桥的润格,虽只百字,每读都有惊心动魄之感。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齐文化法治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演变"、"齐文化法治思想体系的基本构成"、"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应借鉴齐文化优秀法治思想"等三个方面来论述齐文化中丰富的法治思想。这些法治思想不但对我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其优秀成分对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