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琪 《天风》2013,8(8):36-39
2013年8月底,中国基督教两会将派员赴台与台湾地区基督教界共同举办"两岸论坛",就两岸教会发展近况、神学教育、社会关怀、牧养事工等专题进行交流,以增进了解,推动两岸教会的联络与合作。为了配合这个"论坛",本刊特刊发基督教全国两会研究部同工文章,就台湾教会的历史与现状向读者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天风》2007,(20)
"台湾教会合作协会"访问团一行9人,于2007年9月3日下午,来访基督教全国两会。"台湾教会合作协会"成立于1963年,由16个宗派与福音机构组成。这次访问祖国大陆及基督教全国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台湾基督教学者与教会历史撰述者身处两难之间,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从台湾基督教内部撰述与研究和台湾宗教学术脉络中的基督教研究两大层面,来处理台湾基督教历史与神学两者间的交互辩证史.  相似文献   

4.
友好交往     
《天风》2011,(1):33-34
福建省厦门市基督教两会主要负责人一行6人,于2010年10月29日至11月5日,赴台湾教会进行了为期8天的探访。与台湾教会肢体就海峡两岸教会事工的经验、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话题进行了沟通与对话。  相似文献   

5.
赵林 《世界哲学》2016,(1):115-124
当基督教脱离犹太教母体、开始在希腊-拉丁世界中传播时,如何处理新兴的基督教信仰与具有深厚思想传统的希腊哲学之间的关系,这是摆在基督教护教士们面前的一个理论难题。在初期教会中,诺斯替主义表现出了一种"急性希腊化"的做法,即试图将基督教信仰改造成一种玄奥的二元论哲学。与这种异端做法不同,正统教会在对待上述关系时表现出了两种态度:或者用基督教信仰来统摄希腊哲学,或者用基督教信仰来拒斥希腊哲学。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态度,都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把希腊哲学、尤其是具有神秘色彩的柏拉图主义融入到基督教信仰中,从而形成了最初的神学理论。从这种意义上说,在希腊-拉丁世界的基督教化这个表象背后,隐蔽着一个更加深刻的思想转化过程,这就是基督教信仰(以及教会体制)的希腊化与拉丁化。  相似文献   

6.
"自立"与"合一"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督教会中最为重要的两股潮流。在自立运动日趋发展的同时,中国基督教会的合一运动也日渐发达。自1860年全面开教以来,在华传教士意识到加强合作的益处,开始在圣经翻译、出版、教育、医疗等方面展开合作。受1910年爱丁堡世界传教大会的影响,中国各区域内及全国性的教会联合运动有了进一步拓展。而1922年基督教全国大会的召开及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的建立,即是二十世纪前二十年各宗派教会合一运动的结果,更是之后二十余年各教会联合协作的起点。尽管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督教会的合一运动淡化了之前的宗派分割,各教会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也逐渐加强;但教会合一运动自身具有一定限度,而且同样存在着争端与困境。  相似文献   

7.
台教会联合庆祝圣诞 用爱心关怀社区工作 圣诞铃响,台湾基督教界纷纷开展庆祝活动。1996年圣诞节各教会较大型的联合活动,包括台北市东区联祷会主办的“联合青年之夜”、板桥、新庄、新竹等地区教会的联合庆祝,以及在彰化、台南、高雄文化中心举行的圣诞晚会,各项活动均以宣告耶稣降生喜讯的福音内容为主。同时,各教会更着重社区工作,如举办社区晚会、文艺  相似文献   

8.
张远来 《天风》2013,(5):22-23
社区服务(Community Service)是基督教文化一个重要的范畴,在西方教会,社区服务是基督教会一项常规性事工,几乎每一间教会,无论大小,无一例外,均具备社会服务事工。但在中国,由于教会自身服务意识的淡薄及过去社会空间相对狭小,教会的社区服务还基本是一个新鲜词。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在要求基督教回归其原本的信仰和组织理念,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包括社区服务),本文尝试从基督教文化中的社区服务理念、社区服务的意义及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三个方面,浅谈基督教文化与社区服务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9.
邱云 《天风》2013,(10):18-19
2013年8月27日至29日,两岸基督教论坛在台北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牧者、同工等近270人,济济一堂,共同交流两岸基督教事工。此次,大陆基督教两会破天荒地派出80多人的一个大团,包括基督教全国两会和13个省、市、自治区的教牧同工、神学院教师以及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的领导和理事。而台湾方面则有包括了现有17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会宗派、18个独立教会及近40个教会机构和神学院校的代表共180多人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6,(7)
正对中国基督徒来说,当我们讨论神学与传统的关系时,至少有三点需要关注。第一是基督教传统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第二是在传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连续性和断绝的问题;第三是如何对待中国基督教自己的传统。关于前两点,这里以早期基督教传统为例。早期基督教传统的形成有内外两种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涉及反对异端、教会的礼仪实践、教会的教理教导,以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04,(4):56-56
爱德基金会组团访问香港基督教协进会应香港基督教协进会邀请,爱德基金会秘书长丘仲辉率团一行6人于2004年2月11-16日访问了香港,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以爱德基金会董事的身份参加。访问期间,访问团出席了由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主办的“社会服务及扶贫工作分享会”。曹会长就香港和内地双方的社会服务理念等方面作了交流,她说:现阶段我教会的神学思想建设与教会社会服务密切有关,信徒的灵性生活长进应该与爱的服务和行动结合起  相似文献   

12.
单渭祥 《天风》2009,(12):F0002-F0002
“两岸现代都会教会服务论坛——都会教会与现代人的心灵”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3日至14日在台北循道公会卫理堂举行,基督教全国两会张克运、单渭祥等6位中青年教牧同工和台湾跨宗派的牧者共8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此次论坛就基督教社会服务等议题进行广泛交流,对于加强两岸基督教之间的沟通、了解和信任,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04,(3):41-41
为了增加内地教会与香港教会的主内交往,如实反映中国基督教两会在印发圣经方面的事工以及中国信徒对圣经的热爱见证,中国基督教两会拟在今年七月下旬在香港举办“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览会”。现特向全国教会及信徒征集与圣经有关的展品,望给予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短识     
杨国忠 《天风》2009,(3):34-34
2009年1月上旬,河南省基督教两会班子成员带领8个调研组,赴全省18个省辖市基督教两会进行调研。调研组深入基层教会,通过重点走访、座谈等方式,针对教会自身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少数教派与各地基督教两会的关系、异端邪说的活动情况、“家庭教会”与境外渗透问题、教会为经济建设服务等6个方面的课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对河南各地教会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对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阿卡西乌分裂"是中古早期基督教会内部爆发的一次重大冲突。它与1054年基督教第一次大分裂是常被混淆的两个不同历史事件,但是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场分裂起源于对基督教神学教义的不同理解,进而在罗马和君士坦丁堡教会争夺基督教世界领导权的斗争中不断激化,最终给基督教会和欧洲中世纪的历史进程造成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首位基督教传教士来福州传教至今,基督教在福州宣教已有160年的历史。在这百多年风雨历程中,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揉和。本文描述了近代西方基督教传入福州后,基督教圣乐事工在福州教会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教会音乐对福州社会、音乐、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安信义 《天风》2010,(3):12-14
在近30年的中国教会发展过程中,各地基督教两会组织在教会管理、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社会服务、福音传扬及信徒牧养等诸多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加强各地基督教两会自身建设对于办好教会关系十分重大。本期几位同工所谈的就是相关各地基督教两会自身建设的话题,他们对此有着独特见解。由于他们来自省基督教两会,所谈的内容大多限于省基督教两会的事工。在此,我们也希望基层基督教两会同工踊跃投稿,就如何加强基层基督教两会的自身建设发表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8.
顾约瑟 《天风》2009,(5):17-17
在杭州基督教会崇一堂服侍的四年时间里,留给我最深刻印象和体会的是:一个教会是否充满活力和影响力、一所教堂是否和谐,与参与教会服侍的同工团队是否和睦同居、同心事奉有极大的关系.而建立起一支同心的同工队伍至少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0,(3)
<正>在近30年的中国教会发展过程中,各地基督教两会组织在教会管理、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社会服务、福音传扬及信徒牧养等诸多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加强各地基督教两会自身建设对于办好教会关系十分重大。本期几位同工所谈的就是相关各地基督教两会自身建设的话题,他们对此有着独特见解。由于他们来自省基督教两会,所谈的内容大多限于省基督教两会的事工。在此,我们也希望基层基督教两会同工踊跃投稿,就如何加强基层基督教两会的自身建设发表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20.
中韩两国于1992年正式建交,中国基督教两会和韩国基督教也开始了正式交往,当时主要和韩国基督教协议会(NCCK)进行交流和互访,并先后于1993年、1995年和1997年分别在中国南京和韩国汉城举行过三次“中韩教会情况分享会”,促进了中韩两国教会关系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次会议旨在通过交流,促进中韩基督教间的分享和友谊,加强两国教会基层牧者间的友好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