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什么是业?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译为“业”。业有三种含义:一者、造作;二者、行动;三者、做事。在佛陀未出世之前的古印度,人们对业的解释为“做事情”。他们认为因为有欲,故有种种的欲向与欲望,我们的意念就有意志与方向,因为有欲向就会造业,有业故有果报。佛教用语中的“业”特别有“造作”之意。我们起心动念,对于外境与烦恼,起种种心去做种种行为。行为可分  相似文献   

2.
修行如莲     
佛教中讲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把错误的身口意调整为正确的身口意。很多人认为,修行是出家人到山里去,或是关起门来在寺院里才能修行。事实上,修行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生命中、意识中、行为中。  相似文献   

3.
关于唯识的业果缘起论中国佛学院理证佛教最注重业果缘起之说,因业果缘起是佛教哲学最中心的“基本理论。所谓“缘起”,就是众缘生法。缘,即是现代所说的条件;法,即普通所说的事物。宇宙间每一事物皆能为条件产生它事物而为因,故《瑜伽论》说:“因义是缘起义”;任...  相似文献   

4.
佛教认为在无始时万物是平等的,即在时间开始时是平等的,而一旦人们开始“行”(无明缘行)就造成了不平等,所以要实现平等就要改造人们的行为。在改造人们的身心与言行上,佛教提出了“八正道”,这就为平等的实现提供了内在的保证。从改造内心来实现平等正义正是现代伦理所缺乏的内容,对此佛教无疑可以提供很多可供借鉴的内容。在拨开无明的妄见的遮蔽后,佛教认为众生是平等的。佛教认为有情众生在修行解脱上是平等的,这就在最大范围内保障了个人选择权力和努力成果。佛教的平等观还要求我们要有一种“平等智”,以觉悟之心平等的对待万事万物…  相似文献   

5.
禅宗是佛教在中国的一个流派。“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原意为“思考”或“静虑”。由于禅宗主张修习禅定,即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安静地沉思,在彻底的寂静中呈现出来的一种思想状态,禅宗即得名于此。又因禅宗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故亦称为佛心宗。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作为佛教的主要派别之一,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修身思想与人格培养、生态自然观与和谐社会的思考、伦理道德观的铸就、喻理论证方法、行为自律的社会价值、处事和交往的行为准则、精进不止的求索精神、独特的教化方式、独具特质的语言观以及其穷究义理的思辨方法等,都对我们有着诸多启示,对于当今社会传承禅宗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佛教本质上是一种和的宗教,佛教伦理本质上是一种和的伦理,佛教和谐伦理依缘起论、心性论和同理心构成其道德哲学的三大基础原理,以心灵的和谐为根本,使佛教伦理凸显出德性伦理的特色,由心的外在呈现和人的社会关系及与自然界关系的存在方式的不同,佛教的和谐伦理表现为僧团伦理、家庭伦理、公民道德、生态伦理等不同的内容,具体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构成当代和谐伦理的一种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宣隆佛 《法音》2004,(11):42-47
一、“缘起”“无自性”“空”外教靠全能的神来救助自己,“信即得救”,而佛教重视自力修为,不靠外力恩赐,追求的是“智慧得解脱”。此所以佛教深邃的理论与外教迥异。佛教理论的基础是缘起论,佛经中对“缘起”的解释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缘起  相似文献   

8.
马克斯·韦伯的佛教伦理观是其宗教社会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从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论题的一个反证。它指出了佛教伦理出世品格的一面及其印度文化根源,但与佛教的思想和现实并不完全相符,且隐含着韦伯推崇新教伦理的价值偏向。韦伯论题遭遇来自理论和实践的困境,是否意味着可从佛教中发掘某些缓解“现代化”危机的精神资源呢?  相似文献   

9.
精神、意识有无实体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神经科学家从“心网”与“脑网”的关系出发,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片面的认识。由于精神、意识依赖于人脑,因而他们就把精神、意识与实体的关系等同于“心网”与“脑网”的关系。我们的基本观点是:首先,精神、意识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哲学上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第二,意识作为哲学范畴还有人类意识与个体意识之分,并认为“三个世界”的理论能够较完满地解决这一争端。要揭示意识的本质不能仅仅依赖神经科学家。  相似文献   

10.
论"伦理世界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伦理道德作为实践理性,当以“意识—意志”的复合为研究对象,因而现象学意义上的意识和法哲学意义上的意志,就是合理的伦理体系和伦理精神的两个理想要素,由此伦理学的研究必须实现现象学与法哲学的璧合。“伦理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伦理与自然(包括客观自然与主观自然)的关系问题。伦理与自然、义务与现实在伦理精神中原初的对峙与对立——绝对义务意识对伦理与自然关系的抽象统一——透过伦理行为达致的伦理与自然的现实统一,是伦理世界观的辩证结构,及其生长的具体—抽象—具体的辩证过程。  相似文献   

11.
张震 《世界哲学》2016,(1):142-150
"本觉"之心体虽然具有自为、自使、自行和自止的主动性,但这一能动却与主体性哲学相异。"本觉"否定了心体的实体/实有性,强调觉心发起的"在世"和形式的"随机摄化"。在"非镜"的视域下,其"不以意识去思维意识、不以心捉心"消解了"自我意识"对整体时间的割裂。同时,不被意识割裂出来的"念"本身即成为"无我"的"第四时",即:"本觉"构建了一个无客体化行为的非对象性"主体",一个代词性的虚指"主体",它与普贤时间同一,是一个可不断生成和创造价值,同时也是在自我消融中的"无主体"之"主体"。这不仅是对汉传佛教"心性论"与原始佛教"无我论"的一种理论调和,也对进退维谷的当代主体性哲学具有某种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五台山研究》2006,(4):47-47
会议论坛在中日五台山文化研讨会上的欢迎辞赵效荣(3.3)在中日五台山文化研讨会上的致辞崔正森(3.4)在中日五台山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小岛岱山(3.5)略论五台山文化及其核心崔正森(3.7)佛学研究与时俱进与契理契机韩焕忠(1.14)佛教的同一律林晓辉(1.17)《成实论》中灭三心的理论常蕾(1.20)《大乘起信论义记》中的“二门”任蜜林(2.3)窥基的四重二谛理论冯国栋(2.9)浅论《女论语》中的佛教色彩崔丽(2.12)僧肇“空”论及其现代价值王庆原(3.12)社会和谐从心开始──简论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张曾祥(3.15)往生与临终关怀——佛教净土宗…  相似文献   

13.
“伦理学”一词是以三种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方式来使用的。它表示:(1) 一种一般模式或“生活方式”,(2) 一套品行规则或道德准则,和(3) 关于各种生活方式和品行规则的研究。我们在第一种意义上谈及佛教伦理学或基督教伦理学;在第二种意义上说到职业伦理学以及非伦理行为;在第三种意义上,伦理学是一门通常被给定元伦理学这个特殊名称的哲学分支。眼下的讨论将限于哲学的或“元”伦理学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佛教是源远流长的人类精神资源 ,它在漫长的文化累积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地层”(福柯用语 ) ,这些“文化地层”触及了人类精神生活的不同层面 ;对于学术研究来说 ,这些“文化地层”就构成了一个个专论性的研究领域 ,比如佛教哲学、佛教文学、佛教艺术、佛教逻辑学、佛教心理学等等。当今的佛学研究已越来越从通论性的教史、教理之研究进入到这种专论性的研究。南京大学哲学系王月清博士的新著《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 6月版 )就是这种佛教专论性研究领域中的一朵新葩——佛教伦理学。《中国佛教伦理研究》以中国佛…  相似文献   

15.
加强"三理"和谐教育是青少年道德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全面发展的命题是基于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任务而提出来的.开展伦理、心理、生理即"三理"和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找到了促进青少年道德全面发展的切入点.道德科学本身内含着人的品德、人的心理意识和人的行为活动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规定性,体现了人的道德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从学科理论联系上看,"三理"和谐教育符合青少年道德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从"三理"教育实践上看,人的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是不可分的.在日常生活中,人的道德品质与人的心理意识、人的行为活动的交互作用的链条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这些都验证了加强"三理"和谐教育符合青少年道德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这里的反思以一个佛教争论为出发点,它涉及这样一个问题:过去究竟是某种现实的东西,抑或仅仅是我们现在回忆的当下内容。接下来,在与我们过去知识的其他形式的比较中,回忆的特征得到分析。随后要对这样一个观点进行批判,即:在回忆中被回忆的是再现着过去的当下图像。最后要将回忆解释为一种自身意识:在这个自身意识中,我们自己的被回忆的主体行为和体验并不是当下的,但我们的受规范性的真理观念制约的过去本身却是当下的,而那些被经验的客观事物的图像(想象材料)抽象地看却是无时间的。但它们在回忆的语境中却是过去事物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马克斯·韦伯的佛教伦理观是其宗教社会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从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论题的一个反证。它指出了佛教伦理出世品格的一面及其印度文化根源,但与佛教的思想和现实并不完全相符,且隐含着韦伯推崇新教伦理的价值偏向。韦伯论题遭遇来自理论和实践的困境,是否意味着可从佛教中发掘某些缓解“现代化”危机的精神资源呢?  相似文献   

18.
无我:佛教中自我观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彦琴  江波  杨宪敏 《心理学报》2011,43(2):213-220
“无我”不仅是佛教心理学的核心, 也是佛教心理学关于自我本质的独特见解:微细难知的末那识是自我产生的根源; 东方式禅定是自我研究的方法; 自我是五蕴和合的幻相, 无我是假我与真我的统一。佛教心理学以“无我”揭示了自我的真谛, 是对西方心理学自我研究范式的一种补充与超越。  相似文献   

19.
德治思想,即"运用道德的政治手段实现政治的最终道德目的"是儒家伦理价值体系中最终的价值归依。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为切入点,考察殷周之际德治思想的构建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德治思想的构建共经历了三个阶段:殷商的神本文化——人的价值主体的缺失;周初的敬德保民——人具有了独立的价值主体;西周的礼乐文化——人的类意识的觉醒。可以说,殷周之际统治阶级从神权政治转向德治与礼治,在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历程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伦理消费(Ethical consumption,EC)是指消费者在获取、使用或处置产品时考虑到个人消费行为对社会、环境或动物福祉的影响。虽然伦理消费日渐流行,但在金钱支付时伦理消费的态度却往往难以转化为实际的行为,即言行不一。本文从解释水平理论视角出发,以"心理距离→解释水平→个体反应"为分析框架展开。从时间维度上来说,在态度评价阶段和产品选择阶段两个时间点上,消费者与伦理产品的心理距离远近不同,分别激活了高低解释水平表征;高低解释水平下个体在动机和认知上又存在诸多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两个阶段的反应不同,继而出现伦理消费者态度与行为的分离。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如何根据解释水平理论有效提高伦理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