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索青年肺癌患者临床特点并进行预后分析。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的63例青年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进行青年肺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63例青年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OS)为37.4%。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生存期与淋巴转移、胸膜侵犯、腺癌病理的亚分型、TNM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分层、遗传倾向、发生部位、分化程度无关。多因素分析提示胸膜侵犯(P=0.007)、淋巴结转移、TNM分期(P0.001)为影响青年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TNM分期、胸膜侵犯及淋巴结转移与青年肺癌患者预后相关。有症状出现时分期已经偏晚,早期根治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1 分子分期的诞生及意义 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已经影响到临床诊断认识程序并已经使我们的综合治疗原则发生了改变,经典的肿瘤临床分期已不能确切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分子医学的发展诞生分子分期概念.肿瘤学分子分期即运用分子生物学知识对肿瘤大小、功能、分期从分子水平重新认识,相对于经典的临床分期更彻底、更明确反映病情及预后,从而指导医务工作者对肿瘤患者从分子水平展开预防、治疗,使肿瘤的治疗更贴近肿瘤的生物学发展原理[1].分子分期给目前的肿瘤临床分期带来新的思维模式,使肿瘤的治疗更具方向性及原则性.  相似文献   

3.
肺癌常见影像学多表现为肺部实质性占位,而以肺大泡为表现的肺癌较为少见。本文研究我院连续手术的1 514例肺癌患者,通过影像学表现发现其中63例为肺大泡相关性肺癌。通过观察63例肺大泡相关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资料、病理学分类及分期,将无肺大泡作为对照组。发现肺大泡肺癌多发生于吸烟男性者(P0.05),病理以鳞癌为主(P0.05)。同对照组比较,TNM分期中分期为Ⅱ期的肺癌,肺大泡组多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大泡相关性肺癌是原发性肺癌的一种特殊形式,鳞癌为主、患者多为吸烟男性。临床表现隐匿,早期较难确诊,且易被漏诊、误诊。肺大泡患者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应密切进行影像随访或进一步检查,对不能排除肺癌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不同肺癌分期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各异,本文旨在比较第7版、第8版肺癌TNM分期在359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差异,同时查阅文献探讨其他可能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为下版分期的修订提出建议;入组患者中共有74例(20.6%)总分期发生变化。生存分析显示入组患者在新旧版分期中生存率与T分期及总分期均呈反比,随着T分期增高,生存率均次下降。而总分期中,Ⅱ期、Ⅲ期生存曲线都存在交叉。因此,第8版分期在对肺癌患者预后影响上较第7版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对预后的判断更准确,但仍有一定局限性,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进一步调研。  相似文献   

5.
精神疾病共病现象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大多数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无特异性的生物学诊断指标,临床表现多样,有时很难用一种疾病解释.共病的概念应用于精神科临床,为精神科医生提供了一种辩证的诊断思维方法,对研究共病的本质和指导临床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20年~30年来,胃癌临床基础研究中关于其临床病理分期与治疗策略颇受重视、十分活跃,而且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胃癌临床分期是决定治疗方法的基础,病理分期是评价预后的基础”已形成共识.2010年日本胃癌学会修订的第14版《胃癌处理规约》与第3版《胃癌治疗指南》均主动废止了日本学者坚持多年的胃癌解剖学分期法,同国际TNM委员会合作修订、出版了第7版胃癌TNM分期法.  相似文献   

7.
PET/CT将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和CT(计算机X线断层显像)整合在一台机器上,组成一个完整的显像系统,两种图像优势互补,在肺癌的早期诊断、鉴别、分期和分级上体现了巨大优势.本文就应用PET/CT诊断肺癌中所体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探讨IB期~ⅡB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病理特点及与FIGO分期的关系和FIGO与TNM分期的差异。结果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与间质浸润深度及脉管侵犯关系密切;FIGO分期高,间质浸润深及脉管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机会高;FIGO与TNM分期存在差异,而TNM分期与预后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9.
肺癌目前位于世界肿瘤死亡原因的首位。肺癌的治疗应根据临床不同的分期,选择规范化的治疗方案。肺癌规范化综合治疗可使早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50%~70%左右。中晚期达到25%左右。美国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在2006年发布了第二版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对于规范化治疗肺癌以及提高肺癌病人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探讨ⅠB期~ⅡB期宫预癌术后患者的病理特点及与FIGO分期的关系和FIGO与TNM分期的差异.结果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与间质浸润深度及脉管侵犯关系密切;FIGO分期高,间质浸润深及脉管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机会高;FIGO与TNM分期存在差异,而TNM分期与预后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1.
探索建立肺癌防治整合医疗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在大港医院建立肺癌防治整合医疗模式:由通科人才管理治疗患者、专科人才会诊治疗患者、健康管理师追踪管理患者的管理方式.把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分为三个层次,即对肺癌患者的癌症诊断治疗、宿主管理、危险因素调控三个层面的关注、管理和治疗,三个层面成为统一整体同时或序贯实施,即建立"肺癌防治三层一体整合医疗体系".新的肺癌防治整合医疗模式作为整合医疗模式的具体体现,设计完整,已经形成体系."肺癌防治三层一体整合医疗体系"设计合理,容易实施,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目前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徘徊在10%,这一现实问题,可以得到一些重要启示和思考。今后肺癌治疗发展方向将是完善个体化、多学科早期综合治疗模式;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开展肺癌早期诊断,对肺癌高危人群开展大规模普查;开展靶向性、高效低毒、抗耐药性的肺癌治疗药物研究,进行肺癌逆转的分子干预治疗和分子阻断治疗,要用早期综合地手段诊疗肺癌。  相似文献   

13.
肺癌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最主要疾病,其中一半以上发生在老年人,且大部分为确诊时已为晚期,针对这些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还存在很多误区,因多病并发所致的诊断延误、因恐惧所致的逃避、以及因对药物的过度依赖而对患者心理因素的忽视等,致使部分老年肺癌患者不能及时得到合理的治疗,值得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良性病变,但其某些生物学行为却类似恶性行为,尤其是组织侵袭和远处种植生长的能力。尽管现在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仍未明了,但近来发现,血管发生在EMs的侵袭、种植、生长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深入研究将为EMs的“靶向治疗”带来生机。为其今后能在EMs疾病中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相关的前沿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技术更新、综合治疗方案的合理安排有望提升非小细胞肺癌诊治水平。实时超声内镜下针吸活检技术的应用使纵隔淋巴结活检安全、准确;针对早期肺癌手术前后实施化疗为肺癌治疗带来新机遇;临床实践观察到肺癌手术切除纵隔淋巴结及脂肪组织降低其复发;另外电视辅助胸腔镜的临床应用拓展了肺癌诊断、治疗领域。  相似文献   

16.
探讨MMP-9和TIMP—1在胰腺癌癌细胞及间质的表达与胰腺癌分化程度、分期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9和TIMP—1在胰腺癌细胞及间质细胞的表达。MMP-9在胰腺癌细胞和间质组织中均有表达。TIMP—1主要表达在胰腺癌细胞中。MMP-9在胰腺癌间质细胞中的表达高于胰腺癌癌旁组织间质细胞,与胰腺癌的病理分级、分期呈正相关。结论认为MMP-9在胰腺癌间质细胞的表达可能参与胰腺癌的浸润和转移,对预后判断、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直肠超声以其准确、价廉、无创、无辐射等优点被广泛推荐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和术后随访中。术前传统经直肠超声T分期准确度可达84%,术后使用经直肠超声介导活检可显著提高准确性并具有诊断早期无症状复发的独特优势。未来的研究将重.最关注直肠癌多模式术前评估,以及新型超声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促进基础医学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同时根据临床医学的需求提出前瞻性的应用基础研究方向,是转化医学的核心思想。肺癌的诊治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在后基因组时代,如何将实验室发现的有意义结果转化为能提供临床实际应用的手段,真正实现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计数升高对肺癌诊断的临床参考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count,BPC)升高对肺癌诊断的临床参考价值,收集335例肺癌患者和157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术前BPC和相应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BPC与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显示,BPC在肺癌患者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者;BPC在肿瘤直径较大(d〉3cm)的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