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实验的方法,对来自山西两所小学371名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整体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2)男女生在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上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3)城市小学生整体优于乡村小学生的发展,二者的发展趋势同中有异;(4)小学四年级、五年级是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的两个关键期。  相似文献   

2.
胡卫平  韩琴 《心理科学》2006,29(4):944-946,928
运用实验的方法,对371名小学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2)男女生的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发展趋势基本相同,男生整体上要略高于女生,差异不显著;(3)小学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学校类型差异主要表现在发展趋势上,城市小学二到三年级停滞不前,乡村小学则迅速发展,之后发展趋势相同;(4)三到四年级是小学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采用自然实验和问卷调查法,对268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画图表征策略训练,在此基础上根据策略学习情况筛选出掌握了该策略的218名学生,以这些学生为被试,探讨元认知在画图表征策略和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策略学习后,小学生的画图表征策略水平和数学问题解决成绩均显著高于策略学习前。(2)画图表征策略通过元认知这一中介变量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以集中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课本上的题目和材料的呈现过程大都循着一个模式,学生习惯于按照书上写的与教师教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符合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这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必要的,但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激发、智力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显然是不够的.而发散思维却正好反映了创造性思维“尽快联想,尽多作出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因而成为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法,对33所学校初二年级的1228名学生进行了测试,并使用多水平分析技术探讨了学校环境对青少年人格特征和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1)不同学校学生的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有显著性差异;(2)开放性对学生的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存在不同学校间的差异;(4)学校环境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显著增强开放性和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正向联系。  相似文献   

6.
韩琴  胡卫平  贾小娟 《心理科学》2013,36(2):417-423
采用4(小组结构)*2(任务难度)混合实验设计,以149名小学四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在不同任务难度情景中,同伴互动小组结构对创造性问题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单独学习相比,同伴互动的学习方式更能促进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的发展;(2)小组结构对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提出有显著影响,同质组、自选组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提出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3)任务难度对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提出有显著影响,低难度任务情境下的创造性问题提出得分显著高于在高难度情境;(4)小组结构与任务难度对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结果表明,数学能力的强弱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低基本上成正比。但在一般发散思维能力上,这种关系对数学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不是绝对的。一般发散思维能力和数学发散思维能力虽有关联,但却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数学发散思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可作为鉴别学生数学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一般创造性思维测验和数学创造性思维测验中,男女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探讨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自我效能、自我概念与数学成绩的关系,考察数学成绩优秀学生与数学成绩不良学生数学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的差异.结果表明:(1)数学自我效能与自我概念对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显着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2)数学成绩优秀生和不良生在数学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上有着显着的差异,优秀生均高于不良生,进而可以推断两者的水平差异是导致小学生数学成绩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生创造性倾向、智力及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结合中小学生语文、数学成绩,对524名中小学生进行创造性倾向、智力和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1)中小学生创造性倾向从小学到初中都处于发展阶段,高中以后基本趋于稳定,中小学生的智力一直处于发展增长趋势;(2)小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与创造性倾向总分有显著相关,初中生的数学成绩与创造性倾向总分以及四项行为特质都有显著相关,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与智力有显著相关;(3)小学中、低分段语文成绩和低分段数学成绩与其创造性倾向有显著相关,初中学生的语文成绩只有高分段与创造性倾向有显著相关,小学和高中语、数成绩三个分段学生的学业成绩跟智力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学生的数学能力主要是在学习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不同的教学条件会对能力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分析在某一教学条件下学生会获得怎样的能力以及达到怎样的发展水平,对指导和改进实际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以小学数学为例,分析使用部编五年制教材小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发展状况,为改进教学和修订教材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为了比较客观地了解在特定的教学条件下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所能达到的可能发展状况,我们使用了西方研究能力问题普遍运用的方法——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分析小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究小学阶段儿童的混合情绪理解发展状况。以能够引发儿童混合情绪的经典故事情景为材料,对小学1-6年级242名儿童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和测验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小学儿童混合情绪理解水平存在显著的年龄效应,呈现出随年龄增大混合情绪理解水平逐渐提高的发展趋势。对他人和对自身混合情绪理解差异显著,对他人混合情绪的理解是对自身混合理解的基础,同性质和不同性质(冲突)混合情绪的理解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质(冲突)混合情绪的理解能力发展较晚。因此,混合情绪理解能力在小学阶段快速发展,呈现出年龄、理解的对象、情绪的性质三个方面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我国青少年学生观念现代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采用英克尔斯编制的OM—12量表(修订),测查了重庆、兰州、广州等地城乡774名中小学生观念的现代化水平。结果发现:我国青少年观念处于中等现代化水平;不同城市和城乡等生活环境对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学生观念现代性的影响极为显著,但对高二学生的影响不显著;性别对观念现代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adv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ross-grade dynamics of academic enablers in three ways: (a) to compare overall levels of academic enablers across children's elementary school years, (b) to determine i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enabler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remained consistent across children's elementary school years, and (c) to determine if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academic enablers remained consistent across elementary school. We examined cross-grade dynamics using a sample of elementary-aged children (N = 536)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methodology to compare primary (K–3rd grade) and intermediate (4th–5th grade) students. After establishing measurement invariance, we tested whether (a) academic enabler means and variances were equivalent for younger and older elementary students, (b)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cademic enabler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were equivalent for younger and older elementary students, and (c)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academic enablers were equivalent for younger versus older students. The findings revealed few differences in mean levels of academic enablers but several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cademic enabler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s well as academic enabler interrelations across grade groups.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城乡中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有智 《心理科学》2003,26(2):240-243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北地区942名初一至高三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学习动机呈现由附属性动机→威信性动机→认知性动机→成就性动机的强度递增特点,成就性动机是支配学习的优势动机;随年级升高城市生动机总强度下降趋势明显,农村生存在一定波动性;四类动机和归因在城乡、年级、性别之间存在差异,与学业成绩也有密切关系。教育教学改革应重视学习动力问题,加强对中学高年级学生、女生和城市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相似文献   

15.
城乡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勤 《心理学探新》2009,29(4):77-82
通过调查689名大学生的父母养育方式和自我概念,考察不同地域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女生比农村女生感受到父母更多的温暖理解和过度保护、更少的偏爱,而城乡男大学生在父母养育方式上没有差异;城市大学生在自我概念各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农村大学生,而这种差异在女大学生中尤其明显。父母温暖理解对子女的自我概念有正向影响,而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对子女自我概念有负向影响;城市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主要受父亲养育方式影响,而农村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同时受父亲和母亲养育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认知方式、视错觉及其关系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测验法研究了藏、回、汉族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初二、高二共1032名儿童认知方式的特点,考察了不同认知方式与视错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认知方式的民族、居住环境和年龄差异显著,藏族儿童、居住在草原上的儿童、低年级儿童倾向于场依存性,汉族和回族儿童、生活在城市和山村的儿童、高年级儿童倾向于场独立性;2)视错觉的文化差异显著,居住环境和年龄是影响视错觉的重要变量;3)认知方式对视错觉有影响,场独立性者错觉量小,场依存性者错觉量大。  相似文献   

17.
Situated within a positive psychology perspective,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belonging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in school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Brief Adolesc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chool Scale (BASWBSS) to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firstly, we provided evidence for its validity using two samples (total n?=?1333)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econdly, we used cross-lagg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echniques to evaluate the nature and directionalit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school belonging and SWB in school. To test these relationships, 890 students (58.54 % male) completed a measure of school belonging and SWB in school at two time points, 6 weeks apar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BASWBSS has good applicability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nd (2) significant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s were found between school belonging and SWB in school. Overall,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d important evidence of applicability of the BASWBSS with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role of school belong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age children’s SWB in school.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了父母婚姻质量对小学生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以及亲子亲合在父母婚姻质量与小学生家庭作业努力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婚姻质量问卷、亲子亲合问卷、作业努力问卷对四个地区625名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为期九个月的三次追踪研究。结果表明:(1)三次测量的父母婚姻质量、亲子亲合、小学生家庭作业努力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2)交叉滞后分析显示,父母婚姻质量通过亲子亲合对小学生家庭作业努力产生影响。研究揭示了父母婚姻关系和亲子亲合对小学生家庭作业努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对父母参与小学生家庭作业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