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他心知问题包括:我心以外是否有他心存在?如果有,如何证明?我们能否认识他心及其活动、过程、状态和事件?如能认识,是怎样认识的?其基础、根据、性质和过程是什么?等等。民众心理学把他人的行为尤其是他的言语行为,作为认识他心的途径。但是,我们只能得到关于自心的经验,对他心没有确切的知识,因此一般的概括、推知何以可能,成为他心知问题上的最大难题。围绕这一难题展开的观点有:类比论证:即根据他人行为与我的行为的类似性,类比推理出他心;行为主义论证:即认识他心等于认识他人的行为倾向;维特根斯坦的论证:只要…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在做任何事时,事先具有准备和预见是成败的关键。而要具有正确的预见,就必须具备超前的思维。所谓超前思维,就是运用一种高智能的眼光,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获得常人不能得知的信息,从而提前作出正确决策,取得事业成功的思维活动。有人说,能预知三天之后发展变化的人,是聪明的人;而能预知三年之后发展变化的人就是伟大的人。只有想在他人前面,才能做在他人前面。在充满竞争的当代社会里,只有“超前”,才能把握时机;只有超前,才能获得发展;只…  相似文献   

3.
重视对思维控制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人类认识的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角度:(1)从人类的角度研究认识的起源、发生与发展。这必须从知识最终源泉方面着手。(2)从个体的角度研究认识的发生与发展,包括个体知识的获取、认识能力的提高、思维模式的形成等。(3)从具体认识活动的角度研究人们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逻辑。如果说上述(1)要探求人类认识的整体规律,(2)要探求个体智力的特征,那么,(3)要探求的是主客体的直接动态作用过程。应该说,只有(3)才涉及直接的主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问题,它直接地研究认识自身产生、发展的规律。当我们从主体和客体的…  相似文献   

4.
“取象比类”认识本质的复杂科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取象比类”认识所引起的困惑及其本质等进行复杂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其实质是对多因素作用下的疾病整体变化——不同病理状态及其演变、防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它不同于现代医学的针对具体病因或组织器官的认识与把握防治。其优势与不足,只有在复杂科学的前提下才能有一个更准确、客观、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超前思维是创造性思维,表现为对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作出科学预见;思维超前则指人们超越社会现实、脱离客观实际的设想。所以超前思维和思维超前在形式上相似,在本质上迥异。前者具有深刻性和连续性的思维品质;后者则以片断性和表面性为特征。前者的理想和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后者则以虚幻性为主要特征。前者是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相结合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后者则是无基础的发散,具有盲目性和盲动性的特点。前者符合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后者则具有形而上学和唯心论的特点。思维超前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如在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则是脱离国情,过高估计社会发展阶段,实行违反客观规律的“穷过渡”;反映在经济建设上则是违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过热”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多层次、立体型、网络状的。居于最高层次的是宏观的哲学认识,其次是中观的心理层面的认识,再就是微观层面的生理的或本能的认识。由于受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影响,我们以往的认识论只重视研究宏观的理性认识,而忽视中观和微观的非理性认识,这是我们以往在认识和实践中失误的主要的理论根源。认识是从形象到抽象的发展过程,因此,为了弥补以往认识论研究中的缺失,就必须研究非理性认识及其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于认识极限及其超越的探讨是人的自我认识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认识论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长期以来,我们的认识论研究主要关注人们的常态认识活动,而缺少对于认识极限问题的专门和深入研究。本文系统梳理哲学史中对于认识极限的多重分析,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相关论述,探讨认识极限与有限认识的关系。本文认为,认识极限在总体上指的是人类在认识活动一定阶段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就个体而言则指个体主体在一定时期的最高认识能力及其实现的最高水平。对认识极限可以从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识中介及其相关性中加以综合性探讨,并通过对认识极限的探讨寻求超越认识极限的必要条件与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8.
夏甄陶:关于认识的认识论研究一、把认识置于。和世界的总体性关系中进行研究所谓认识论研究,就是对认识进行反思性认识,即把认识作为特殊的认识对象加以思考和研究。这里,首先是关于认识的可能性和通过认识所获得的知识的可靠性的问题,这是历来的哲学家都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换位思考: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位思考,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具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论意义和功能。探究和揭示换位思考的认识论意义和功能,对于哲学认识论研究和当前的改革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换位思考及其类型换位思考,是主体在认识过程中,为达到对客体及其与主体的关系的客观、全面的真理性认识所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认识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总是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自身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的,即除了要受到既定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认识工具和手段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之外,认识主体还要受到自身的身体素质(生理的和心理的)、价值取向、经验…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在批判宗教、批判各种“宗教批判”理论及方法的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青年时期对宗教的本质及其“尘世”根源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从人的理性或自我意识的认识根源→政治根源→经济根源的演变过程,得出物质生产与交往关系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基础性地位的重要结论。宗教批判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的切入点,对唯物史观的形成具有关键性意义。深入研究马克思宗教批判与唯物史观形成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准确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有助于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宗教批判的思想涵义与方法,提升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辨析力,避免因片面理解马克思的宗教理论所导致的或“左”或右的宗教政策。  相似文献   

11.
《易经》认识论研究孙希国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它把认识本身作为思考内容和研究对象,因此,可以说它是关于认识的认识。同哲学中的其他问题一样,人类对自己认识的哲学审视和反思也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在中国古代,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侧重...  相似文献   

12.
本体论 认识论 世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体论 认识论 世界观李彦如作为世界观的哲学对象,是人与自然即主体与客体及其统一所构成的现实世界整体。这个对象是最丰富和具体的,它既可以从具体的、完整的形态为人所把握,也可以分化、抽象为许多特殊的形式或侧面为人所认识。本体论就是关于万有之本原或本质的学说,是从本质及其表现这一特殊的方面去看待、把握现实世界的。而认识论则是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这一认识的特殊角度去看待、把握现实世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都是对世界整体的一定的写照,但又都是不完全的,故而是特殊形式的世界观。完全意义的世界观,就是明确地以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现实世界为对象,以回答人与自然是如何统一的问题为中心的哲学。因此,我们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哲学包含着本体论和认识论,但却不能把世界观简单地归结为本体论或认识论或本体论加认识论。从古希腊哲学到近代哲学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看作是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世界观这样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和三种思维方式。但这三者又不是互相外在的东西,也不简单地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中在前的问题的解决为在后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础;在后的问题的解决又是在前问题解决的真正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人脑是认识世界的唯一工具。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对它的认识极其肤浅。作为一种客观现象,人类认知行为极其复杂,它包含了从起点到终点的整个过程。本文力图揭示认知的智慧结构及其逻辑流程。为此,须首先定义什么是智慧。早在古希腊时代,先哲们提出了“万物是什么”,“它们是如何构成的”[1,2]等根本问题,这是一切学科研究的起点。什么是智慧?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看,智慧的物质基础是肉体,其中神经系统居主导地位。神经生物学是在对神经系统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至少包括神经系统的组织与胚胎发育、解剖与…  相似文献   

14.
从方法的渗透性谈脾虚证研究进展及其前景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710032)夏天,徐重明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中医认识疾病着眼于整体,注重于宏观。中医学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联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结构上...  相似文献   

15.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机的出现,关于认识主体的问题,即有没有“人工认识主体”或“人-机系统的认识主体”,成为认识论领域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们对智能机的功能、特点及其与人类智能的区别和联系,发表了不少具体的意见,这确实是很必要的。与此同时,对认识主体的进化和发展作一些历史的考察,也将有助于讨论的深入。本文的目的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苏联哲学界对社会认识问题非常重视,这方面的专著日益增多,涉及面也较广,下面仅就几个重要问题作一介绍,供感兴趣的人们参考。一、社会认识的类型苏联学者认为,就一般认识来说,可分为自然科学认识,社会科学认识和技术科学认识三种基本类型。但这种划分也是相对的。当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科学认识的整体化。然而认识的整体化特征也并非抹煞不同领域认识的特殊性。他们认为,社会认识反映了主体对客体的特殊关系,依其同人类的不同关系及其与不同活动类型的联系,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一)社会—哲学认识类型苏联学者强调指出,社会—哲学认识类型是社会认识的最  相似文献   

17.
谢文郁 《哲学研究》2022,(1):84-96+126
认识论研究一直在持守经验论中拒绝引入情感因素,即使经验论在说明人类认识活动方面无法给出圆满的解释。事实上,情感在人的实际认识活动中从未缺失。然而,如何分析情感的认识论功能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分析中展示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性,以及情感所呈现的对象之实在性,追踪了烦恼、敬畏、信仰等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运作,还特别对情感命题的真值问题进行了初步演示。情感认识论涉及认识主体、认识对象和真理问题这三大认识论原则,尽管其运作方式与经验论不同,但是它们不仅在人类认识活动中有实际运作,而且在理论上也可以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8.
论道教生命伦理的价值原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道教生命伦理的价值原点姜生对于生命的本质及其价值的认识,是生命伦理学说的理论基础。道教对人类生命的本质有着独特的认识。考察其生命起源说,我们可以把握道教的生命本质和价值观。“生”是道教教义的一个基本概念。道教的宗教理想是修道成仙、长生不死,因此十分...  相似文献   

19.
所谓实践三主休,即(1)主体意图,是未来实践过程及结果存在于主体之内的超前表象;(2)主体能力,是主体意图对象化的内部根据,分为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3)主体精神,仅指非理性因素,即信仰、意志、决心、情感等等。如果说主体能力是创造世界的力量,那么主体精神则是这种力量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临床思维与用药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西安710032)尚刚伟,蒋永培,赵德化,樊亚萱,唐荔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也对临床思维活动产生了许多影响,研究当前临床思维的种种变化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我们开展临床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