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曹圣洁 《天风》2016,(7):5-6
正如果我们检视自己印象中很美的内容,譬如美丽的画面、优美的音乐、人间美满的故事或者自己最美好的回忆,就会发现大多是与爱有关的。这说明人们渴望被爱,享受爱的甜蜜。然而在当今世上,人们的内心往往充满功利思想,遇事先问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以致子女可以把父母赶出家门,婚姻可以以房子车子为条件,于是,人们感叹真诚的爱何等难觅!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是人的本质和天性,人人都希望爱别人和得到别人的爱,从而使自己在情感的世界里得到充实和享受。但在大学中,由于一部分学生过早涉及恋爱生活,使学业与恋爱关系常常处理失当。有的沉迷于热恋中,荒费了学业;有的遭受挫折,萎靡不振,甚至自杀;有的单相思,精神异常;有的道德败坏,触犯了法律法规……。总之大学生谈恋爱弊多,而谈恋爱的却不少。  相似文献   

3.
智慧语丝     
正为什么不能爱自己呢?是因为无法爱别人。一个人需要爱某个人,并且被某个人所爱,通过这些来学习爱自己的方法。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不会爱别人的人,不可能正确地爱自己。——村上春树《1Q84》纯净而有力量,是很高的境界。复杂常常使人望而生畏,很多种因素混合在一起,叫人摸不着底细,以混浊佯作高深。——《在雪原与星空之间》  相似文献   

4.
自从有了世界就有了爱,这爱是一种天性,是天主赋予受造物的一种本能。人类中凡是做母亲的都爱自己的孩子,以致于牺牲自己的性命来保全他们;凡是做孩子的也都给母亲一个回报;世间臻于爱的最高境界的,就是我们人的母子之爱。在中国古代有一个描写曾子与其母的故事。有...  相似文献   

5.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但却拥有一份各不相同的生活,我选择了宗教生活。恋爱、结婚、生育这似乎是每个人生活的必然轨迹,但我却超脱这一轨迹去享受无形的爱——基督的圣爱。我爱着他——耶稣,他也爱着我,我为了他离开了自己的家庭,抛弃了一切,跟随他传播福音。每当我在海边徜徉,在公园小憩,或在郊外远足,或在雨中漫步,时时刻刻我都享受着他的爱——圣爱。我弃家修道了,为了能更深一层地体验享受这份爱——耶稣的爱,但却有不少人对我表现出强烈的不理解。  相似文献   

6.
做自己     
正世上最难的事其实是"做自己"。我们总是因为太在意他人的眼光,而改变了自己原有的模样。爱也好,恨也罢,别人的看法其实都没那么重要,我们做的任何一件事,不会让所有人满意。既然如此,何不放松心情,卸下重担,做回那个洒脱、单纯的自己,而不是别人嘴里的甲乙丙丁。我们走过的每一步,不一定要是别人嘴里的最正确,但一定要让自己心里踏实。若想讨好每个人,则心太累。  相似文献   

7.
爱的境界     
正人们都在提境界。有做人的境界、有为官的境界;有习禅的境界、有爱的境界……在我们生活中,一个人的崇高境界可以影响另一个人的一生,爱情更是如此。她意味着双方的无私无悔,意味着爱能到达的高度。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村里有一对夫妻,结婚多年,一直没有生育。在农村,传宗接代的观念根深蒂固,加之男的又是独子。于是,公公、婆婆对儿媳  相似文献   

8.
认可他人     
认可他人是一种豁达,是一种健康,是一种境界。 生活中,我们往往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赞同、欣赏,以此鼓励自己,坚定信心,加紧前行的步履,却在不经意间忽视了对他人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艺术创作的实质是有感而发,抒发自己,去感动别人。只有使自己感动了的,才有可能感动别人。而自己感动了的,还不一定就能感动别人;当艺术家的心境与艺术作品的境界契合时,艺术作品才有可能感动别人。意境是艺术创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另一种爱情     
那天晚上,我们四五个人又聚在一起说爱情。总是说爱情,没完没了的爱情。而一个叫小马的记者说的爱情无疑是最震撼最另类的,我们嘴里的爱情,无非是天长地久、终极缠绵,无非是爱过之后那淡淡的伤痕。小马说,爱过之后那淡淡的伤痕,也是自己心甘情愿要留下的伤痕,与别人无关,只与自己有关。那些抱着旧爱情不放的人,其实是对别人的折磨。  相似文献   

11.
张合安 《天风》2004,(11):6-8
爱能使我们从别人的需要中看清自己的责任,爱能使我们甘心顺服主的话并乐意接受主的托付。面对时代,面对这个世界,我们有否看见自已的责任?我拿什么给他们吃呢?我们有否清楚自己所有的太少?我们是蒙神拣选的人,神把传福音的使命托付给我们,神爱世人,我们也要把目光转向世人,而不是单单信主的人--  相似文献   

12.
爱与被爱     
如果我是一棵树,我就有了19个生命的年轮。年少的我对生命的感悟虽然不深,但在接受着“大地”和“阳光”的哺育时,也愿意奉献出自己生命中的绿色。因为我知道,被别人爱是一种幸福,而爱别人则更是一种快乐。常常感觉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因为我生活在这爱与被爱之间。  相似文献   

13.
四十而不惑     
圣奥斯定说:"凡与天主无关系的爱不能是圣善的,只有爱天主的人才能适当地爱自己和别人。"奉献自己是爱情的慷慨目标。不知奉献自己的人,不知"爱"为何物。爱人者裨益自己,使人爱者裨益他人。天主是爱,他爱一切受造物,尤其愿意人的心归向他,为能把人有限的爱融合到他好似汪洋大海的圣爱中。  相似文献   

14.
别人,是自己的根基、营养、启示、绿荫、港湾。关爱别人是一种美德,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学习别人是一种智慧,团结别人是一种能力,借鉴别人是一种收获。  相似文献   

15.
爱的呼唤     
你很累,为爱情,为友情,为亲情,为着所有不可逃避的人情。衣食三餐、天伦之乐得之不易,每一次的满足都缀满了你一串串咸涩的汗滴。我们都是这样心甘情愿为别人、也为自己活着。千种情愫、万般爱恨,早已深深埋在你的心海里,一任爱的浪花澎湃出你的富有。心舟不要别人来扯上帆,尽管爱的企求是平安,你的追求却永远是风浪。你、我、他,所有的人都在不同的起点上走着相同的路,最终到达了一  相似文献   

16.
似非而是     
诽谤别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一无所有。有时多花一些时间反而是珍惜时间,因为在这些过程中,我们得以从容体会美好的事物和放松心情,并且享受生活中出乎意料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庄锡华 《学海》2002,1(3):151-156
爱与美是艺术的生命 ,它们在审美中实现了融合。爱与美都是一种受情感影响的心理感受 ,爱与美的最高境界都是受好感与钦佩支持的对对象的一种欣赏 ,爱与美都是人的自由感 ,爱与美必须超越占有拥有的粗陋感觉后方能产生 ,爱与美都是指向明确的感受 ,即有一定对象的感受 ,爱与美都是人的生命力的表征  相似文献   

18.
欣歌 《天风》2007,(23):42-43
"当我们将自己奉献给基督时,别人会认为我们好像舍弃了许多,但生命真正意义在于‘舍弃’而非‘索取’。这是生命原则,神要我们与更多的人分享真理,若你的爱不设限,你就能比以前更有爱心,去爱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19.
智慧语丝     
正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岁月的变迁,而是在岁月的变迁中你没有任何变化。——程浩我们把心给了别人,就收不回了,别人又给了别人,爱便流通于世。——顾城别人的观点即便姹紫嫣红,也并不能适用于所有人。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尚待开发的空间。选择唯唯诺诺地接受是对自我的否定,得不来生活的宽容。——沐溪  相似文献   

20.
顺耳之言     
1、会说顺耳之言人人都爱听好话,这是人之常情。特别是在商务交际中,大家都为自己的利益而来,并不想在商场上听别人的人生教诲,不顺耳的话就更不愿意听了。因为反正是做生意,有利就图,很难说对方特别看重自己什么;也很难说大家彼此了解有多深,可以提出什么重要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