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什么是哲学的党性原则?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 全部哲学史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同时更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在阶级社会内,这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归根结蒂反映了社会上敌对阶级之间的根本利害冲突;一般地说,唯物主义代表进步阶级的利益,唯心主义代表保守、反动阶级的利益。坚持哲学上两条路线斗争的观点,就是哲学党性原则,是我们从事哲学和哲学史研究的同志千万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2.
关于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上阐述哲学根本问题第二个方面时提到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个哲学命题,究竟是指的唯心主义的原理,还是指的唯物主义的原理的问题的讨论,目前正在进行。其实,这个问题在哲学史上是一个早已确定了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从来都足唯心主义的原理,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核心”,而且从来都是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反映论根本对立的。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也是一个早已彻底解决了的问题,即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而且只是反映论,它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有着原则的区别,绝不能加以混淆。  相似文献   

3.
去年十二月我在光明日报哲学副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唯物主义的王夫之为什么反对唯物主义的老子》。大意是说哲学史上的两军对阵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但是实际上,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唯心主义者之间,唯物主义者之间也常发生误会,也有互相指摘的情况。因此,研究哲学史不能简单化。最近看到了锺兴  相似文献   

4.
刘静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249-249
从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因受苏联日丹诺夫《在西方哲学史讨论会的讲话》的影响,哲学史研究都强调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七十年代之初更强调两军对战。从历史事实来看,无论中外,哲学中确实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学派及其斗争。但是,哲学史的全部内容是否可以完备无遗地归结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呢?从现象来看,哲学史确实有人自称既非唯心主义又非唯物主义的思想家,现代更多这样的人,过去我们一概将其划归唯心主义,或称之为变相的唯心主义,是否完全恰当呢?这个问题是个当下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唯心主义问题,在1957年举行的中国哲学史讨论会上,曾是大家热烈讨论的问题之一。到现在,时间过去了二十多年,但我们觉得这个问题仍然有提出和讨论的必要。因为二十多年来,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和教学的实践证明,我们在评价历史上的唯心主义哲学方面,问题是很多的。简单地说,我们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历史上的唯心主义哲学的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用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反对哲学史工作中的修正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哲学。它是我們研究各門具体科学的唯一可靠的指南。当然,对于哲学史工作者說来,不但不能例外,而且因为所研究的是哲学史,就更必須时时刻刻地紧紧地依靠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指导。所謂哲学史的方法論,从根本上說,乃是运用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研究”哲学史,还是运用辯証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哲学史的問题。哲学史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爭的历史;在历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基本路綫的对立是非常鮮明的,第三条路綫是沒有的。哲学史的研究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最激烈的斗爭场所之一;在哲学史的研究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基本路綫的对立也是非常明显的,第三条路綫也是沒有的。因此,我們必須把哲学史工作中的两条路线尖銳地对立起来,必須坚持哲学史工作中的唯物主义路綫,捍衛哲学史工作中的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谈哲学的党性,第二部分讲哲学思想发展中的继承性与遗产,第三部分论哲学的发展是认识完善的过程。在第一部分中,作者说:上述三条原则是列宁研究哲学史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列宁认为,研究哲学史必须遵循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者的党性原则就是他属于唯物主义。但运用这个原则,绝不意味着抛弃客观性。就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而言,党性首先表现为对这个或那个思想家作出合乎逻辑的、客观的评价。在研究哲学史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就是要求用具体的历史态度来分析历史材料。而历史的具体性耍求乃是列宁的党性原则的不可分离的一个因素。在第二部分中,作者说:按照列宁主义的解释,传统这个概念的涵义比继承性要广泛得多。传统这个问题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例如在今天,社会主义文化和无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历史渊源问题,以及无产阶级对待过去的遗产问题,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列宁主义者过去和现在一直在捍卫遗产,捍卫本国以及世界各民族的唯物主义的、革命的、人道主义的传统。布尔什维主义的产生并不弃绝俄国的以及西欧的思想的真正传统。作者还进一步论证说:每个时代的世界观在形式上必然和前一时代的世界观相联系。一个时代的世界观必不可免地是从前一时代的世界观中产生出来的。一种学说总是作为另一种更早一些的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或否定而产生的。最后,作者说:所以应当把传统理解为一种流派、一种学派的哲学思想的不断丰富的过程。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者在支持哲学中的唯物主义路线的同时,也要利用唯心主义所提供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只是简单地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哲学遗产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列宁研究过古希腊思想家,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等等。  相似文献   

8.
人的认识的本质问题是认识论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论在全部哲学史上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如此,这个问题至今尚未取得一个公认的看法。对于一般哲学说来,作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因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立的,唯物主义形式和唯心主义形式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尽管得出关于认识的本质的一致观点是可能的和必要的,然而这一点并没有实现。在这个问题上有着几种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其中某些观点是极其错误的。一种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现实在人的头脑中的任何反映。结果,认识同意识绝对等同起  相似文献   

9.
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这是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它关乎到如何对待哲学遗产的问题,也对现今哲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个哲学命题的探讨中看出,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第一种是世诚和李唯一同志的观点:主张这个命题只能作唯心主义的解释,不能作唯物主义的解释。第二种是王若水等同志的观点:主张这个命题既可以作唯心主义的解释又可以作唯物主义的解释。我同意第一种观点,不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如次: 一从哲学史看,“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个命题最早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的。这个命题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在英国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那里表现得十分明显和露骨。大家知道,贝克莱的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者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总公式。到了集唯心主义之大成的黑格尔,则对这个命题作了全面的论证和发展,可以说达到了顶蜂。黑格尔认为,思维即存在,存在即思维,思维和存在  相似文献   

11.
葛力同志在《注意区分两种唯心主义》一文(见1982年12月29日《光明日报》)中提出:“就哲学的分支而言,唯心主义应分为两种:一种是本体论方面的唯心主义,一种是认识论方面的唯心主义。”这一见解是深刻的。它为深入研究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既相互斗争、相互克服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错综复杂的情况,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实际上,不仅唯心主义有本体论方面和认识论方面的区分,而且唯物主义也是如此。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应当扫除的第一个障碍就是对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概念的曲解。有些人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应该是这样一种哲学,这种哲学主张人的物质利益、人对不断增加自己的物质福利和使生活日益舒适的愿望是他的主要动力。但他们忘记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即马克思和所有其他哲学家所使用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个词与较高的精神水平的心理动机没有任何关系,与较低的、较卑鄙的心理动机也没任何关系。在哲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观念认为,在印度哲学发展史上,只有唯心主义哲学,而无唯物主义哲学,或者说唯心主义哲学支配着印度哲学发展史的全过程,而唯物主义哲学,只是作为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对象而存在。近、现代的一些印度学者提出要纠正这种偏见,要恢复唯物主义哲学在印度哲学史上应有的地位。对此,作者表示完全赞同。文章着重从印度古籍《奥义书》中摭拾唯物主义的思想,证明印度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资料十分丰富;指出《奥义书》不仅是唯心主义哲学的权威典籍,而且也是印度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记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对于物质概念的规定,不仅体现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而且也深刻体现着不同时代唯物主义之间的根本性区别。因此,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概念的深刻含义,不仅必须关注这一概念所体现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而且必须同时关注这一概念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与其它唯物主义哲学的深刻区别。但遗憾的是,以往人们对物质概念的阐发多有偏差,即过多地关注了前一方面的区别,而严重地忽视了后一方面的区别,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与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失去了原则性的区别。而这当…  相似文献   

15.
1964年出版了苏共中央附属社会科学院哲学教研室М.Я.雅可夫列夫著的这本书。这本书的付标题是:批判西德哲学著作对哲学史的歪曲。本书共分四章,共350页。作者在《序言》中说,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遍及社会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在哲学上,资产阶级哲学家在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时,采取的手段之一便是歪曲哲学史,想按自己的方式来重新解释全部精神文明的历史和哲学思想的历史,想要抛弃欧洲哲学发展中一切进步的东西,抹杀其伟大的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传统,复活反动哲学体系;特别是企图  相似文献   

16.
序言徐敬德是十六世纪朝鲜的一位卓越的唯物主义者,他是关于“理气”理论中的唯物主义者,在朝鲜哲学史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在说明本文之前,让我首先在这序言里简单地概述一下徐敬德前后时代的朝鲜哲学发展的梗概。日丹诺夫同志说:科学的哲学史“是科学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规律的孕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既然唯物主义是在与唯心主义潮流的斗争生长和发展起来的,那末哲学史也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在关于亚历山大洛夫著“西欧哲学史”一书讨论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哲学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哲学?这个问题好像已不成为问题,特别是在新的哲学体系层出不穷的今天,重提这个问题似乎已成多余。然而当我们审视如人学、类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等各种新的哲学体系时,我们不难发现,各种新的哲学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回答这个问题,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冯契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哲学史家的冯契先生,是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杰出代表之一。冯契先生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逻辑结构的开发、基本精神的新思两个方面简要展示冯先生的理论贡献。逻辑结构的开发在以往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即把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对子”结构上,整个中国哲学史几乎被描绘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历史,突出强调了哲学中的党性原则以及哲学与经济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联系。“文革”之后,不少学者逐步摆脱“左”的思维方式的限定,他们以黑格尔、…  相似文献   

19.
费尔巴哈是十九世纪德国的哲学家、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一起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的前提。他在哲学史上有过不少的功绩,他的那些批判思辨唯心主义哲学、特别是批判宗教神学的篇章,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费尔巴哈的一生曾经经历了一个从唯  相似文献   

20.
老子哲学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問題,目前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見,因此,对於这一基本問题加以論述,並不是没有必要的。馬克思列寧主义的經典著作对於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界限有过極其明確的定义: “全部哲学的最高問題,即思維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的關係問題,也像宗教一样,其根源是在蒙昧時代人們偏狭愚昧的表象中。……依照这个問題是怎样被回答的,哲学家就分成了兩大陣营。凡主張精神先於自然而存在的,即歸根结蒂承認某种創世說的……就構成唯心主义陣营。凡認为自然是元始的,則屬於唯心主义的各种派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