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心理健康的人?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说,“没有症状就是心理健康”;有的说,“良好的习惯多于不良的习惯就是心理健康”;也有的人说,“个人的行为能为社会所接受就是心理健康”;还有人说,“心境快乐就是心理健康”。存在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集心理健康理论之大成,提出心理学应着力研究最健康人的培养。他提出了近20条  相似文献   

2.
若说咱中国人很崇尚“吃”,一点不过。眼下什么样的“美食节”比比皆是,层出不穷,且一节比一节高档,一节比一节热闹。据有的“高明人士”说,这样能够“吃活”一方的经济云云。但无论怎样,老祖宗的话还是不错的:“民以食为天”。“吃什么、穿什么”的问题是人最关心也最容易发愁的大事。要不,我们中很多人彼此碰面时第一句话为什么总是问:“饭吃了没有?”就是谈到工作时也总有人说“混口饭吃吃”。  相似文献   

3.
论认知结构——系统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学界对于现代认知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出发点——“认知结构”概念的理解极为混乱。有的人认为认知结构是“认知地图”(托尔曼);有的人认为认知结构是“知识经验及其结构”(布鲁纳,奥苏伯尔);有的人则认为它是“过去经验的组织”(刘范);还有的人认为它既是“知识经验及其结构”,又是“认识世界的一般方式”(索里‘特尔福德);更有的则只使用认知结构概念,而不愿给它下个明确的定义,这类人的代表就是皮亚杰。尽管心理学家们根据自己的观点对个体的认知结构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谁也没有对认知结构作过系统的分析,因此,当运用那些研究成果去说明个体的认知结构时,往往给人以支离破碎的感觉,使人弄不清认知结构到底是什么。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对认知结构作一次初浅的系统的分析,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时常有人羡慕成功者独特的天赋,埋怨自己没有什么特长,难以出人头地,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我实在是无能为力了!”“我这一辈子就是这个样子了!”这些人往往只习惯通过目前  相似文献   

5.
卷首圣言     
门徒的责任耶稣又向他们说:“人拿灯来,岂是为了放在斗底或床下吗?因为没有什么隐藏的事,不是为显露出来的;也没有隐密的事,不是为彰明出来的。谁若有耳听,听罢!耶稣又向他们说:“要留心你们所听的:你们用什么尺度量给人,也要用什么尺度量给你们,且要多加给你们,因为凡有的,还要给他;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从他夺去。”(谷4:21-25)  相似文献   

6.
“暗夜中的乌鸦”,指的是什么东西都看不见,什么事都不知道的状态。这种暗夜的状态,有的人认为严重到“连捏鼻子是什么感受都不知道。”在人们的感觉中,视觉比触觉更重要。那么,即使我们的眼睛看不到捏鼻子的动作,却也不至于连一点感觉也没有。于是,心理学家对暗夜设下了疑  相似文献   

7.
一、汉语中的“人文”概念以及人文与科学的关系在中国文字中,和Human对应的概念是“人文”、“人道”,即人的,人类的东西。在这里,没有善与恶的区分,也没有美与丑的差别。只要是人的、人类的,都可以称为“人文”、“人道”。与人文对应的概念是“天文”。“人文”是人的、人类的;天文就是非人的,自然的,也就是通常说的“自然现象”。在和人文对应的意义上,天文指一切自然现象。在自然现象之中,又可以分出“地理”,与天文相对。如果再细分,还可以再分出“鸟兽之纹”,即鸟兽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地理也是地文,鸟兽之纹也就是兽文,地文和兽…  相似文献   

8.
活得真累     
当前,大多数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按理说,人们应该感到生活的幸福,从而更加热爱人生。然而,我们却不难看到周围有些人总是一脸沮丧,满身疲倦,经常听到他们说;“活得真累”。世界上没有绝对轻松顺利的人生,人的一生就是苦斗拼搏的一生。问题是,有的人历尽磨难,遭遇坎坷,却觉得自己活得有滋有味,越活越有劲;而另一些人养尊处优,生活富足,一帆风顺,却觉得“活得真累”。“活得真累”是一种身心疲劳的感觉。终日觉得自己身心  相似文献   

9.
论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初期,“心理咨询”这个词在我国还鲜为人知。进入八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西方发达国家广为流行的“心理咨询”也开始传入我国。当时由于人们不太了解“心理咨询”,所以人们对心理咨询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人认为:心理咨询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我们早就有了没有必要换个洋名;  相似文献   

10.
哲思小语     
面向阳光,你就不会看到阴影。没有人富有到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到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顺其自然最贴近客观规律。对什么都看不顺眼的人,疲劳的一定不仅仅是眼睛。人如果明了"祸福无常"这个道理,就不会因一时走运而得意忘形。其实生活就是一壶酒,每一个人都是酿酒师。有的人把自己的生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一些哲学教科书和其它哲学书籍中,对什么是实践的问题,回答是多种多样的。譬如,有的说,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就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的内容。这有点象回答什么是人,人就是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等等一样,没有揭示出概念的本质含义。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勇敢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们特别是青年所渴望具备的品质。青年们总希望自己能成为勇敢的人,谁也不愿意被人称为懦夫和胆小鬼。但是,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勇敢,怎样才算是勇敢的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了解的。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些人简单地认为什么都不怕或者别人不敢做而自己敢去做的就算是勇敢,以致故意违反纪律,借此表示自己敢作敢为;有的不分是非、善恶,把“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江湖  相似文献   

13.
行为类型ABC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人们性格各异,各人以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工作和娱乐。有的人性子急,什么事都想三下五除二,一蹴而就;有的人慢性子,再急的事也慢条斯理、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做;有的人凡事追求完善无缺、一丝不苟;有的人马虎潦草,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看起来不过是生活作风的细节,但从善待生命、维护身体健康这点出发,我们却提倡每个人应该正确地、自觉地用健康的行为模式对待工作和生活。这就是说:持什么样  相似文献   

14.
“圣战”的意思是什么?对于绝大多数非穆斯林来说,“圣战”似乎就意味着战争———以伊斯兰教名义发动的战争。但这是对伊斯兰教关于“圣战”真正意义的曲解,也是对真正穆斯林对于战争态度的曲解。最早的“圣战”(吉哈德)一词只是“奋斗”的意思———既没有“战争”也没有“战斗”的意思。后来这一术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含有了“战争”的意思。“吉哈德”本身又分为两个概念:大吉哈德与小吉哈德。大吉哈德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内部的斗争。它就是提升我们自己、改善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活得更有人样的斗争。这就是大吉哈德。什么是“小吉哈德”呢…  相似文献   

15.
小凡是那种喜欢新生活的人,她想要的是一份有激情、快乐和挑战的工作,是那种从第一天开始就能知道3年后会做什么的工作。刚开始,她还对一切充满了好奇,以为可以有什么奇迹发生,但干了半年,她就厌倦了不停地演算、编程,没有创造性的工作流程,但现在找份工作真的不容易,她不能确定下份工作有这样的待遇,因此十分苦恼。其实小凡的状态是一种心理饱和的状态,所谓“心理饱和”就是人已经处于一种非常厌烦的、不想继续工作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比较通俗的词来解释的话,就是已经干腻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无处不在,并时时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我们应当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预防措施,一旦遇上它,不要惊慌,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将它“大化小,小化了”,让它远离我们的正常生活。那么如何才能克服这种饱和心理呢?首先,从关爱自己的形象开始。或许因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有的职业女性不太注重自己的形象,长期懒于保养和修饰,致使整个人从上到下都显得疲倦而憔悴。女性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传统文化有非常刚性的、男性的一面,《周易》以“乾卦”为众卦之首,这个纯阳之卦,就是一个父亲的形象,男人的形象,圣人的形象。儒家的传统非常强调做人,以为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成人”,做什么人、成什么人,实际上就是成一个男人,做一个男人。这些人没有感情,“圣人无情”,认为人生有比儿女情长更重要、更伟大的事情,这就是治国、平天下,这些人永远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他们始终有一个远大的抱负,有坚强的信念,知其不可为而为,哪怕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哪怕“任重而道远”,哪怕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这一伟大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我和“心理”有意识地交往了近20年。其间它给予我人生的诸般滋味,甜酸苦辣都有。我想其他人也是一样的。为了心理问题,有的人郁闷、苦恼而百思不得其解;有的人装腔作势,努力地压抑着;有的人完全放纵以求心灵的解脱;有的人畏缩“躲”着过生活;更有甚者有的人含恨而去……怎么了?心理问题到底怎么了——让人如此  相似文献   

18.
为了貫徹“百家爭鳴”的方針,我們应当注意一些什么問題呢? 第一,要消除疑虑。我曾經在一次人民日报召集的有四十余名学者、?也渭拥淖劵嵘咸秸庋姆从?有的人怕“鳴”錯了,怕别人“乱扣帽子”;有的人怕“鳴”得不好,反而“引起許多麻煩”;有的人甚至怕將來被“整”、被“斗”,帶來“灾禍”!等等。这就是說,目前还有些是疑慮重重,勇气不足,抱着“观風色”、“走着瞧”和“不求有功,但求無过”的态度。为什公会產生这些疑慮呢?我想: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过去缺乏自由討論的濃厚空气,学術文化界还存在着宗派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習气,某些党的和國家的部門的領導人对学術思想問題采取簡單化的态度(有的甚至是粗暴的态度),所以便  相似文献   

19.
人生与机遇     
人生道路并不平坦,而往往是坎坷和崎岖的。在这坎坷崎岖的道路上,怎样才能步履矫健,高歌猛进呢?因素虽多,对人生抱什么态度就是一种因素。应当看到,各个时代,各个阶级,甚至各个人所抱的态度是不同的。因而,他们的人生价值也会有差别。正象臧克家同志在一首诗中所说的那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原因是前一种人活着总是为别人活得更美好;后一种人活着却是使别人遭受灾难和耻辱。然而,这一人生哲理并没有被人们普遍重视。如今,被重视的倒是机遇问题。有些人认为,人的幸福、成才与否全靠机遇。他们把“关系户”、“关系网”看作是“黄金屋”,寻找机遇的捷径。这种蜘蛛网式的“关系户”,对社会风气、党风、人的成才都带来不良影响。这种情况,向我们提示了这样的问题:人生与机遇的关系如何,怎样对待机遇?  相似文献   

20.
只要进入稍微有点规模的城市,哪怕是那些新兴的县城,都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受。让人眼花缭乱的不是城市怎样繁华,也不是那些奇形怪状的建筑,而是那些扮美了城市的花草树木。对于建筑,在我看来,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只不过是用金钱堆筑起来的,兜里无银,什么形状、什么风格也没有。那些花草,有的从未谋面,有的看着眼熟,就是叫不出名儿来。它们的存在,倒是使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