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尧骏 《应用心理学》2013,19(1):65-71,79
通过对25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年级、家庭所在地以及家庭所在地与是否为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对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年级与是否为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另外,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感、韧性和乐观三个维度对就业能力有积极影响.研究认为,大学生本人和高校可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培养和提升心理资本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67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人际交谈困扰存在地域和独生/非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城市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人际交谈困扰最低;在与异性交往困扰方面,来自乡镇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有较大的困扰.(2)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存在着地域和独生/非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城市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最高,乡镇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最低.(3)人际关系困扰四个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不同成份有不同的预测作用,人际交友困扰、人际交谈困扰和与异性交往困扰对生活满意度有预测作用,而人际交友困扰、人际交谈困扰和待人接物困扰三个维度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河南和陕西两省3812名4~9年级农村学生为研究样本, 考察其在抑郁、自尊、问题行为、幸福感、未来压力感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社会适应状况, 并运用倾向值匹配方法探讨了父母外出务工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倾向值匹配之前, 双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在未来压力感知、抑郁和幸福感3方面的适应状况均比非留守儿童差, 在师生关系上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单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感知到的未来压力及抑郁水平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经过倾向值匹配处理后, 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幸福感仍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 单亲外出留守儿童的未来压力感知也高于非留守儿童, 但其他方面的差异不再显著。研究结果提示对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存在的社会适应差异不能完全归咎于父母的外出务工状态。  相似文献   

4.
运用滚雪球式方便取样方法对城市的100位成年独生子女和100位成年非独生子女进行了自尊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测查。结果发现:(1)独生子女的自尊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亚维度——生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独生子女的主观幸福感和自尊水平呈现异质性,表现出显著性别和婚姻状况的差异;(3)与非独生子女不同,独生子女自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不存在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自信现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编大学生自信心量表对广州市396名大学生的自信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自信心量表信度和效度较好,包含交往、综合确认、能力、个体发展四个维度。男女大学生在个体发展上的自信水平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综合确认上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自信诸维度及自信总分上差异非常显著,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学习成绩越好的大学生在综合确认、能力、个体发展以及自信总分上得分越高。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以296名广西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人际信任量表》(IT)为研究工具,考察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生源、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人际信任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度偏低,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专业上的差异;普遍信任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性,普遍信任度的高低依次为大四>大二>大一>大三;来自农村大学生的特殊信任度高于城市大学生;独生子女特殊信任度高于非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的普遍信任度高于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346名90后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就业心理量表,考察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初步应对策略。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性别、生源地、独生子女和学科类型上,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无显著差异;其就业准备、就业能力、就业压力感在年级及家庭经济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最后,研究提出综合90后大学生自己以及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力量联合改善并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8.
探讨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基本状况,为高校顺利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提供参照依据。结果表明: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整体水平良好。实际家庭亲密度与理想家庭亲密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际适应性与理想适应性差异不显著。实际亲密度在性别、不同生源地和是否为独生子女这三个维度上均存在差异,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实际适应性差异显著,理想亲密度在性别和不同生源地两个维度上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中生家庭亲密度与安全感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和安全感量表对120名高中生进行施测。结果①男女高中生在家庭亲密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家庭亲密度显著高于男生,安全感总分及其两个因子的得分,男女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②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亲密度,安全感及其两个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③高中生的家庭亲密度与安全感及两个因子分别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结论良好的家庭亲密关系有利于高中生人际安全感以及对生活掌控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编《大学生自尊评定问卷》,探讨1104名大学生自尊发展的特点。结果表明:(1)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自尊呈稳定发展趋势,重要感、胜任感、归属感三个维度上表现出显著的年级差异。(2)大学生自尊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女生,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归属感维度。(3)文科生外表感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独生子女、城市学生以及学生干部在自尊总分及其三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学生以及非学生干部。  相似文献   

11.
对1473名初、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家庭累积风险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的补偿效应和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家庭累积风险负向预测生活满意度,正向预测焦虑/抑郁;(2)心理资本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负向预测焦虑/抑郁;(3)心理资本只能调节家庭累积风险与焦虑/抑郁的关系,表现为心理资本缓冲家庭累积风险对青少年焦虑/抑郁的不利影响。因此,改善家庭环境和培养心理资本是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需注意心理资本的培育对焦虑/抑郁和生活满意度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454名大学生对学校抱有的犬儒态度与其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并探讨了社会支持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犬儒态度与其生活满意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2)政策犬儒、学习犬儒和环境犬儒对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以政策犬儒的影响效果较为突出;学校犬儒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3)家庭支持、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以及朋友支持对大学生犬儒态度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90后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并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某中医院校24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应对方式中,男生女生在求助、合理化得分上有显著差异,文科生与理科生在退避、合理化得分上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自责上有显著差异。在人格特征中,男生女生在神经质、掩饰性上有显著差异,文科生与理科生在神经质上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精神质上有显著差异。在二者相关性中,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分析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建议高校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关于青少年应对风格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采用天津师大编制的应对风格量表对江西省4072名从小学五年级到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目的是了解青少年应对风格现状及其发展特点,以及性别、独生子女、城乡等因素对应对风格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而言,青少年应对风格倾向“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较少采用“注重情绪表达的策略”;在初一年级前后,个体采用的应对方式最为多样化;男女生的应对风格差异在高中后较为明显,男生更倾向于采用“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女生更倾向于采用“针对情绪的身体策略”;城镇学生的应对方式比农村学生更为多样化,并且更倾向于针对问题本身的策略;家庭收入只对“针对情绪的行为策略”产生影响,高、低两端收入家庭的学生更倾向于采用“针对情绪的行为策略”;是否独生子女在应对风格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的相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青松  葛明贵  姚琼 《心理科学》2007,30(3):552-554,563
本研究探讨大学生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采用SCCS,SLSI和CSLSS对4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等,得出不同自我和谐程度的大学生在生活应激和生活满意度上差异显著;应激源、应激反应、主、客观生活满意度进入自我和谐的回归方程。因此,大学生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能较好地预测自我和谐。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文化效应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标宾  郑雪 《心理科学》2007,30(6):1337-1341
采用《国际大学调查》对4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18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文章考察了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分析了文化因素在其中的影响。结果发现:(1)不同国家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一般和具体领域生活满意度水平均存在差异;(2)大学生具体领域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和一般生活满意度在个体水平上的相关比在国家水平上的相关低;(3)在个体和国家水平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不同。结论:文化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社交网站使用、线上社会资本、自尊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本研究在社会资本理论及自尊的社会计量器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线上社会资本问卷、自尊量表以及生活满意度问卷对初(1)到高(3)六个年级的1368名中学生(M=14.63岁,SD=1.75)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线上黏接/桥接型社会资本和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线上黏接型社会资本与自尊、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线上桥接型社会资本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不显著;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2)线上黏接型社会资本能够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社交网站使用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预测作用及线上黏接型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会受到自尊的调节,相对于自尊水平低的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更有利于高自尊个体获得线上黏接型社会资本、提升生活满意度。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从社会资本理论及自尊的社会计量器理论视角理解社交网站使用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而且对引导青少年获取社会资本、提升生活满意度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家庭环境和专业满意度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通过南京大学2013级3191名大一学生UPI问卷调查,采用回归方程分析家庭环境中的家庭来源地、家庭经济、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认知以及专业满意度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和专业满意度均显著影响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研究选取北京市3所幼儿园的73名儿童,采用固定盒子任务、延迟满足等待任务和A非B任务,系统探索了家庭背景因素对2~3岁城市中层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具体的影响关系:非独生子女在抑制控制任务上好于独生子女;家庭成员数量越多,儿童在认知灵活性任务上表现越好;父母更高的受教育水平对儿童的认知灵活性有更积极的影响;家庭收入对执行功能的发展无显著影响;研究所涉及的家庭背景因素对工作记忆均无显著影响。可见,家庭因素会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孝道认知量表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调查了479名青年子女的传统孝观念, 探讨在青年独生和非独生子女群体中, 传统孝观念的保持情况, 以及传统孝观念与早期(18岁以前)父母教养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青年子女的传统孝观念整体上有弱化的趋势;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孝观念并无显著差异;(2)性别对传统孝观念存在一定影响, 女性尊亲恳亲和奉养祭念的孝观念显著强于男性;(3)父母的教养行为与子女孝观念的强弱有密切关联, 且这种关联因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