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蒋燕玲  杨红升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12):2142-2152
不同群体间普遍存在着语言偏见, 表现为人们倾向于使用抽象度较高的词语对内群体成员的积极行为和外群体成员的消极行为进行描述, 而对内群体成员的消极行为、外群体成员的积极行为则使用抽象度较低的词语进行描述。社会认同需要和认知预期倾向是它产生的两大心理机制, 其影响因素包括社交情境、群体和个体等方面, 同时它会对群体刻板印象及语言主体间的社会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后续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语言偏见的其他表现形式、研究方法及本土化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殷融  张菲菲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9):1637-1646
在集群行为背景下, 群体认同对个体的集群行为意愿既具有直接的动员作用, 同时也可以调节群体情绪和群体效能变量与人们行为意愿间的关系。政治认同、共同认同与双重认同等特殊形式的群体认同对集群行为的发生具有不同的影响。从动态性研究的角度看, 参与集群行为会强化个体对内群体的认同感, 而强烈的群体认同则会对参与者的行动产生持续影响。今后的研究应根据集群行为的不同触发情境、不同形式及不同发展阶段对群体认同的复杂工作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人的个体道德意识是个体内化外在道德关系而产生的主观活动,亦即道德个体的主体性精神现象。本文着重分析道德微观,道德心理,揭示个体道德意识的特殊本质、完整的心理机制和辩证发展过程。 个体总是从自己出发,从自我的道德利益、欲望、需要出发,使外在的行为符合内在的动机,接  相似文献   

4.
知识隐藏指组织中个体面对同事知识请求时故意隐瞒或刻意掩饰的行为, 具体包括拖延隐藏、装傻和合理隐藏。知识隐藏不利于个体间知识分享行为的产生, 是知识领域的反生产行为, 对组织效能具有严重破坏作用。针对这一问题, 基于调节定向理论, 从动态视角出发拟通过探究地位动机的维度结构并开发测量工具来探究个体和团队层次中知识隐藏的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 以有助于深化对知识隐藏的规律性认识, 有利于组织更好地应对知识隐藏现象。  相似文献   

5.
4项实验探讨了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相比单独经历负性情绪事件,是否以及如何促进了个体间的合作。实验1~3分别采用抽奖任务和瑞文推理测验任务操纵负性情绪事件,采用公共物品博弈任务测量合作行为,结果表明,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相比单独经历负性情绪事件,促进了个体间的合作行为。实验2通过测量归属需要、社会联结和内群体认同,实验3通过操纵归属需要,来考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共同经历者之间的合作行为受归属需要的驱动,而社会联结和内群体认同不足以对该现象进行解释。实验4通过操纵个体共同经历“相同”和“不同”的负性情绪事件,进一步厘清了,促进个体间的合作是由于“共同经历相同的负性情绪事件”而非“共同经历负性情绪”造成的。研究结果有利于解释小群体的形成,对群体和社会管理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动机与情绪在很多情况下是密切联系的,情绪具有特殊的动机功能,它能以一种与生理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指导行为,也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背景影响行为的动机状态。从情绪情感和动机的概念、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的相关理论以及动机过程出发,力图阐述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并具体阐述了期待这一情绪的动机作用过程以及有效引导与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同性恋形成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人们对同性恋越来越宽容,但它仍是一种反常规现象。让现有同性恋者放弃同恋行为来减少同性恋难度很大,也不人道。在同性恋形成机制的问题上,有生理机制说和社会心理机制说。本文倾向于社会心理机制说。尝试从同性恋的社会心理机制上把同性恋分为两个形成亚型,并说明了每个亚型形成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8.
未来情景思维(Episodic Future Thinking, EFT)主要指人们基于当前情景或过去经历来思考、想象未来的过程, 是人们对于未来的一种设想。根据已有的行为实验和神经影像学等多个方面的研究结果, 系统论述了未来情景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以及个体过去的生活经历及相应记忆和个体生活目标对其的影响, 通过概括和分析行为和脑神经两方面的证据来论述未来情景思维会对人们具体生活实践产生积极与消极的双向影响。当然,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未来情景思维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特别是要细化未来情景思维的类型, 探讨未来情景思维可能导致的不适应行为以及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作用机制, 从而为人们如何更积极地适应未来提供更充分的实证证据和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9.
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系统,心理结构的各方面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近年来,不少学者根据心理活动的功能,把心理分为两大系统:智力和非智力心理因素,什么是非智力心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近期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虽然观点多有争议,但基本一致的是把非智力心理因素看作不直接参与认识活动,即不具有加工,处理信息的功能,而是个体内部的动力体系①,它影响人们认识和行为的方式及积极性,这个体系包括需要、动机、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它实现着对人的认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工作不安全感问卷,对不同企业的223名员工进行调查,探讨了工作不安全感中各维度对员工心理与行为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1)在工作执行和人际关系不安全感上,男女性别差异显著;在工作丧失、人际关系不安全感、群体组织公民行为以及留职意愿这四个维度上,不同企业类型差异显著。(2)工作丧失、工作执行,人际关系不安全感均对留职意愿有正向预测作用;过度竞争不安全感对群体组织公民行为及个体组织公民行为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是万物之灵,既坚强,又脆弱,极易受到伤害。个体遭受挫折后必然会有所表现,以解脱挫折对自己带来的心理烦恼,减轻内心的冲突和不安,于是个体便想方设法从生理和心理上来保护自己。对生理上的自我防卫,人们容易接受、认可,而对心理上的自我防卫,人们却往往认识不多。 人的心理防卫机制主要有两大类,即现实定向  相似文献   

12.
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行为”在同样的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及趋向。真正的利他主义行为特点,在于从他人利益出发而不企图由此带来任何报偿。从动机和目的性看,自觉的亲社会性利他行为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污名是指个体所具有不受欢迎的特征, 这种特征会导致个体在一定社会背景下被主流文化群体贴负性标签、贬低、侮辱而遭受到污名化。污名化对个体或群体本身会有消极影响, 不仅会使个体遭受到来自他人的歧视、排斥或拒绝等这些直接作用于自身的外部影响, 还会进一步消极影响被污名个体在人际互动中的表现和行为反应。被污名个体与主流文化群体之间的消极互动又会进一步加剧主流文化对被污名个体或群体的排斥, 形成恶性循环。从被污名个体的角度出发, 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探讨污名化对被污名个体人际互动方面的影响以及被污名个体采取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典型的标识符号名字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识别功能,随着互联网对人际互动方式的影响更加突出,名字作为交往初期人际互动的重要信息,其发挥的作用也更加明显。回顾心理学在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上对名字的研究,可以发现名字既能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又能反映群体的文化心理和偏好。在个体水平上,名字通过影响名字主人的自我认同或通过影响他人对名字主人的评价来影响其心理和行为;在群体水平上,名字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产品可以探讨社会的文化变迁规律。以往研究多是基于西方文化中的人名展开,然而中国人的名字具有自身的文化特殊性,这一点值得心理学家给予更多的关注。未来心理学应开展更多本土文化背景下中国人名字的实证研究,比如利用人名的演变更迭探究中国人独立性的代际变迁或是探究男性化/女性化名字与个体求职和网上约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刻板印象威胁是个体经历的一种风险,处于该风险中的个体担心自己会验证所属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威胁会导致个体行为上的表现下降和心理上的分离与不认同。同时,刻板印象威胁效应也会受领域认同、群体认同和自我等因素的影响。心理机制方面,已由焦虑、唤醒等单一机制研究转向了多威胁线索加工模型、综合过程模型的探讨。研究发现,刻板印象威胁可以采用重塑任务与建立认同安全环境等手段进行应对。未来研究将集中于心理后果的研究、不同类型威胁的后继研究、现场研究及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垒  姚真 《心理学报》1997,30(3):264-270
14个小组的大学生共68人参加两种不同的群体工作,其中7组进行开放式问题的讨论,7组进行封闭式问题的讨论。从工作进程、工作模式和工作特点等方面记录群体工作行为:工作进程各阶段所用时间,发言的针对性,发言的连续性,说明问题的方式和深度,群体的意见分歧与支持行为和表达方式。结果表明:封闭式问题需要更多的时间澄清问题并且更多引用例子来阐述观点;讨论开放式问题多采用归纳推理而封闭式问题多采用演绎推理;无论在哪种问题的讨论中,针对个体的发言都显著多于针对整体的发言,而且人们更多地以非言语的方式而不是口头方式表示赞成。本文对以上结果在电视、电话和计算机辅助会议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第三方惩罚一般是指当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与自身利益无关时,个体牺牲自我利益来惩罚违规者的行为。最近的研究发现,对于个体而言,第三方惩罚是一种具有适应性的信号,包括建立良好的声誉以及威慑违规者。不同情境下第三方惩罚的功能有所差异,它是一种特殊的利他行为。第三方惩罚依赖于多个系统,涉及情绪反应、共情等社会认知能力以及认知控制等中央执行能力。探讨该行为的演化和认知机制也能贡献于个体、群体和人际层面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揭示群体规范和公平价值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机理, 提升儿童-青少年在群际互动当中的公平感知与规范执行, 是教育心理领域的关键问题。公平规范执行中内群体偏爱现象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然而先前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大多采用问卷法, 易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 存在言行不一致的情况; 2)大多采用情景实验, 聚焦社会互动的最终行为输出端, 无法实时有效地把握社会决策的动态进程; 3)脑成像研究仍以fMRI技术为主, 侧重于评估认知加工潜在的脑区激活模式及各脑区间的功能连接, 缺乏对群际公平规范执行中大脑激活动态模式的精确把握。针对这些不足, 本项目从资产分配情景出发, 以儿童和青少年为研究对象, 联合运用认知、行为、眼动和电生理等多层次测评手段, 对公平规范执行中内群体偏爱的发生过程进行认知解析, 探讨认知控制和心智化在其间的关键作用机制及其心理发展轨迹。研究结果将服务于中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 引导与培养学生的公正感与行为。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达尔文思想中隐含有与”自然选择”相对的”道德选择”概念.达尔文的”道德选择”概念指的是同时具有利己的个体本能和利他的社会性本能的人所做出的一种以群体福利为价值目标或善,在特定社会舆论的作用下发生的对利己与利他这两种相反的行为动机的自觉抉择,它是人的社会性本能能够发展到良心的关键性步骤.达尔文思想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为这两种本能或情感找到了”自然选择”的基础,即从自然选择论出发来解释这两种相反的感情的起源.自私这一面可以用”个体自然选择”来解释,社会性本能可以用”群体自然选择”来解释.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达尔文的群体自然选择思想,因而忽略了达尔文思想中所隐含的”道德选择”思想.  相似文献   

20.
凌斌  段锦云  朱月龙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0):1580-1589
工作场所中的心理安全感是一个多层面(个体层、团体层、组织层)的认知型构念,它指的是个体在如实表现自我时,相信其自我形象、地位和职业生涯等不会受到负面评价的感知,也是个体在群体、组织和人际交互中能够感受到安全的共享信念。个体特征、人际关系质量、群体活动与结构、领导特征等对员工心理安全感具有预测作用。而心理安全感对员工的学习行为、进谏行为、创新、工作敬业度和工作绩效等有着积极影响。未来关于心理安全感的研究需加强对结构测量等方面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