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答读者问     
(一)问:“半成品”何所指,请解释。 答:我愿意根据从阅读圣经所得的亮光试答如下: 我们的上帝是创造之主。他的创造是一个长过程,不是6天就完成,接着就一直在休息。创世记1章告诉我们,上帝对6天的创造是表示满意的,但如果认为上帝的创造就局限于那6天而已,此后他已经停止创造,那今天的世界会是多么原始,人对上帝的认识又会是多么幼稚。对那最初6天,上帝说:“甚好”,但此后,上帝的创造得处理人类的罪行,得解决人类的罪性问题,创造就不像起初6天那么简单顺利了。但是上帝是创造之主,昨天是,今天是,明天还是。他决不半途而废。创造是在不断进行中的工程。这创造决不是没有成效的。被造的世界在上帝创造过程中总体上已经是半成品,但还不过是半成品,总的说来是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特别重视教导人要谦卑,是因为她相信上帝创造一切,上帝是一切价值的尺度。上帝与人之间是“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这种“被造感”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理智和道德上的有限,因此我们必须谦卑在上帝面前。“凡以谦卑态度敬拜上帝的人也能谦卑待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友善地评价别人的行为,以平等地位与人对话。主耶稣在马太福音7章12节教导我们:“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谦  相似文献   

3.
沈承恩 《天风》2003,(1):4-6
经文 太5:17-18 主耶稣是一位创新的主。因为我们所信的上帝是创造主。我们说“上帝是创造主”,用的是现在式,而不是过去式。如果我们把上帝的创造仅仅限制在创世记第一第二章所记的一些事,我们说“上帝是创造主”,只能用过去式。这样,我们就不能说“上帝是创新的主”,也就不能说“主耶稣是一位创新的主”。创新必须不断创造。我们往往会把上帝的创造与救赎割裂开来。以为创世记第一第二章记了上帝所有的创造工作,在这两章  相似文献   

4.
恶从哪里来?     
佚名 《天风》2014,(1):I0001-I0001
在一所著名学府的课堂上,教授向学生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世上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吗?一位学生勇敢地回答说:是,都是他创造的。教授又问:上帝真的创造一切吗?那位学生回答:是的,当然。教授问:如果上帝创造万物,那么恶也是上帝造的吗?既然恶存在,根据外在行为反映一个人内心的原理,我们可以假定上帝是恶  相似文献   

5.
自从人类脱离野蛮、蒙昧,走向文明以来,就开始对时间、空间的思考。什么叫时间?它的过去、现在、将来是怎样划分的?它是有始有终还是无穷无尽?奥古斯丁提出:既然上帝创造了一切,也包括时间。那么,在上帝没有创造出时间之前,有没有时间?如果有时间,这个时间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没有时间,上帝又是  相似文献   

6.
我们基督徒很关心人们信不信上帝和基督。如果对方信上帝和基督,我们就认他或她为“自己人”,否则他或她就不是“自己人”。至于一个人信的是怎样一位上帝,怎样一位基督,我们就不大问了。 但是只要我们细读《圣经》,我们就知道,《圣经》里有很多经文要帮助我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上帝观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在媒体上乍看见她,你一定会惊艳于她的美貌。但是如果你仔细打量她,不禁要扼腕叹息:这么美若天仙的女孩,上帝却对她那么残忍。  相似文献   

8.
王俊刚 《天风》2010,(11):56-58
<正>四、从管家身份思想受造世界的价值整个的创造对于上帝来说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在上帝的创造中,唯有人类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而创造的——人类为上帝所特别眷顾,并且被赋予了特别的价值。上帝对人类的眷顾之一就是我们可以因着自己的需要来使用植物、动物、矿物以及自然界的其他造物——这些包括:我们通过耕作土地来获得食物;我们从森林中获取木材来制造我们需  相似文献   

9.
创造七日     
<正>上帝六日创造,每一日创造完毕,都说:"有晚上,有早晨。"第七日为安息日,却没有说"有晚上,有早晨"。莫非上帝的安息日尚未结束,还在进行?《创世记》第1章记载中,上帝每日创造,除了第二日,都说:"上帝看着是好的。"尤其在第六日,人被造成,"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参创1:31)。在这一章里,"上帝看着"一共出现了六次。很显然,创造的七日,是上帝所看的日子,并非人每天的日子。人类的每一  相似文献   

10.
俞国良 《天风》2002,(10):28-29
上帝的作为究竟是创造,还是拯救?是救恩为了创造,还是创造为了拯救?是否只是和救恩相关的事物才可以称得上“善”?基督徒的道德评价标准是否仅限于选民的标准?基督徒是否对文化有责任?如果有,是否仅限于批判和解救文化的责任?外在于教会的文化中是否有上帝的美意?  相似文献   

11.
上帝造了两种人李建欣如果我们认真阅读一下《圣经·创世记》就会发现:其中有两则关于上帝造人的神话,第一个版本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万物始创”的故事:上帝在六日之内创造万物,第七天休息为安息日,这就是今天星期天的来源,上帝在第一天让世界有了光,分开了昼与夜...  相似文献   

12.
<正>“上帝不能无处不在,于是他创造了母亲”,当你因这句话而动容时,是否好奇上帝创造母亲时应该赋予她什么品质?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实验室里,研究者们如何用“冰冷”的数据解读母爱的“温情”。20世纪初:母爱就是毒害约翰·华生于20世纪初在美国开创了行为主义流派,从此开启了统治心理学界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将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应用到儿童教养方面,他领导的母爱改革运动让世界疯狂。  相似文献   

13.
在圣经《创世记》中,"上帝看着是好的"这句话伴随着上帝的创造过程反复出现。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了创造者对创造之物的欣赏,另一方面表达了创造者在进行创造时的喜悦之情。而我从这句话里感受到了一个辅导者的心情。当一个辅导者看见他辅导的对象不断经历成长,他的心情也如上帝一样,"看着是好的"。  相似文献   

14.
王从友 《天风》2012,(9):49-51,68
泰格尔在他的爱情诗集中曾经说过:"上帝创造男人的时候,只是一位教师,在他的提包里只有理论课本和讲义;在创造女人的时候,他却变成了一位艺术家,在他的包里装着画笔和调色盒,所以女人才会那么美丽而多变。"这诗文给人以许多遇想。但如果一个女人认识了上帝,并能顺服在上帝的权柄之下,那么仅用"美丽"两个字是无法概括其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上帝的启示     
沈承恩 《天风》2004,(5):2-4
经文:诗19 这篇诗篇有两个内容:一是讲上帝所创造的天地万物,一是讲上帝所赐给以色列人的律法。我们粗粗地一看,会觉得这两个内容似乎放不到一起,天地万物与律法是怎样的关系呢?是的,似乎是两个不同的题目,应该分开来写两篇文章,或写两首诗。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看一看,就会发现,大卫写这首诗,有一个主题,他要通过写上帝的创造和上帝的律法,告诉人上帝的启示。所以这篇诗篇有两个内容,一个  相似文献   

16.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6):22-23
上帝信仰的重要性上一期探讨了信仰是什么,今期开始探讨我们信仰的对象。《尼西亚信经》开首宣认“我们信独一上帝”。这个信念是基督教任何信念的出发点:假如没有上帝, 这个世界和人类就不会是被创造的,世界的存在目的和人生的终极意义也就无从谈起。假若没有上帝,耶稣就不可能是上帝的儿子,而只是一个普通人(无论他如  相似文献   

17.
<圣经·创世记>中说:人和世界是上帝在七天之内创造出来的.上帝创造万物的原则是各从其类,即各物种自被创造出来后就是固定的,不会改变.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和样式创造的,是整个创造的高峰,所以,人高于万物,是万物的管理者.这就是基督教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创世论思想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人们视之为天经地义,对之坚信不疑.到18世纪,创世论还得到瑞典博物学家林奈(1707-1778)的植物分类学的有力支持.林奈对于物种作了详细的分类,这给人们一个印象:大自然从它开始的那一刻就固定了下来,每一个物种都是上帝单独、有区别地创造的,都具有自身的固定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63年,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她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吗?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常看到一些像她这样的好孩子被上帝遗忘了?  相似文献   

19.
沈承恩 《天风》2013,(11):42-44
一、上帝创造的世界充满和谐 《创世记》1章至2章记载了上帝的创造。我们可以看到,上帝所创造的世界里,充满了和平。上帝与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都是那么和谐、融洽。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天风》2001,(11)
《天风》编辑部: 我认识一位姊妹,她两次与人发生不正当关系。第一次是被姐夫强奸,第二次是在公公的引诱下,犯了奸淫的罪。现在她痛不欲生,教会也不去了。她觉得上帝再也不会接纳她了。我该怎么帮助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