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监狱是一个关押形形色色罪犯的独特世界。这里既是惩罚犯罪的行刑之地,又是罪犯改造的教育熔炉。对罪犯的改造,是一件非常复杂、艰难的事情。对于今天监狱关押的不同类型的罪犯来说,监狱干警以及社会帮教志愿者如果能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发掘其身上美好的一面,向其通过包括朗读这样的渠道不断传递美好,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是会有所好转的。监狱干警以及社会帮教志愿者通过朗读对罪犯的改造或传递美好绝不仅仅关系到罪犯自身,还关系到罪犯背后的千万个家庭,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12月2日至4日,以"弘扬禅宗优秀文化,共建和谐美好社会"为主题的2008年"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在禅宗六祖慧能法师的故里新兴县隆重举行。作为本次文化节的序曲之一,由深圳交响乐团奉献的大型梵呗交响乐《神州和乐》,于12月2日晚在新兴县六祖文化  相似文献   

3.
宗教关系是新疆社会问题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宗教关系是否稳定直接关系着新疆地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文章对新疆维吾尔民族与汉族现阶段家庭结构中的宗教文化进行了研究,这种以家庭为单位、从家庭结构分析出发,结合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知识的研究不仅对认识维汉两族宗教文化观念的形成、差异的产生等方面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新疆社会和谐的构建也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家庭伦理指家庭中的伦理关系及调节原则,是社会伦理道德的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人格塑造和家庭和谐的根本性问题。中亚东干人来源于分"三波"由中国境内迁居中亚的回族,(1)目前主要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也有少量分布,人口约16万人。百余年来,东干人保留了  相似文献   

5.
婚姻是家庭的基本要素,婚姻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家庭的稳定,而家庭的稳定与幸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本文拟从基督教婚姻观  相似文献   

6.
现代乡村家庭伦理建设不仅关系家庭和谐和个体幸福,更是关乎整个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调查显示:乡村家庭伦理状况总体良好;乡村婚恋伦理多元并存;乡村亲子伦理失衡;乡村家庭道德教育实践乏力;乡村性伦理开放宽容和乡村生育伦理新旧交织。影响当代乡村家庭伦理的主要原因是乡村家庭财富重心和话语权转移;社会道德调控力量弱化;部分村民自身道德素质低下等。加强乡村婚姻家庭伦理制度化建设,推行"德治"以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加强教育培训以提升村民道德自律能力是改善乡村家庭伦理的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和谐家庭的建设是乡村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基础和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构建农村和谐家庭要以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培育良好的家风、确立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方式、建设先进的和谐家庭文化等为基本内涵;推进农村和谐家庭建设,必须从培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实加强家庭经济基础,巩固强化家庭道德基础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张正 《天风》2008,(5):32-34
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理想目标。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绝对主流和个人高尚品德的修养,也是基督教圣经中基本教义的一贯的教导。我们说虽然和谐社会包含的意义及追求的目标因时而异,但“和谐社会是人类永恒的思想主题和价值追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和谐社会有着不同的诠释”。和谐的价值与效应被每个时代的人所认同。笔者试对基督教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思想、现代和谐社会理念、千古不变和睦家庭境界、理想和平世界美景中的关系及责任进行比较,作出对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和睦教会之重要性、合理性、指导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学海》2019,(2)
本文通过对丧服制度内"父子"关系的分析,指出了中国社会差序格局核心层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慈孝一体"的特征。父对子之"慈",即是对己父之"孝"的体现,这表现为中国人在家庭关系中的行动伦理,也构成了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反馈模式"的重要基础。此行动伦理以亲亲、尊尊为基本要素,以"仁至义尽"为行动原则,既是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核心纽带,也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5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郑重倡导“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充分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愿景和主张,向世界表明了“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和谐是人类共有的美好愿望,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家和”才能“万事兴”。只有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家庭与社会和谐,才有利国家的和顺兴旺,民族的和睦团结,社会的祥和稳定。中国宗教界在与社会各界共建和谐世界、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这是宗教界值得思考的大问题。一“你们是世上的盐……是世界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隐…  相似文献   

11.
家庭伦理指家庭中的伦理关系及调节原则,是社会伦理道德的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人格塑造和家庭和谐的根本性问题。中亚东干人来源于分"三波"由中国境内迁居中亚的回族,(1)目前主要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也有少量分布,人口约16万人。  相似文献   

12.
许恩杯 《天风》2005,(12):42-45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这是非常美好,也是很必要的。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先构建和谐家庭。每个家庭是社会的小单元,小单元不和谐,就谈不上大单元的和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回到家时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可是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现在的社会的确有许多的问题,在建国初期我国家庭离婚率不到  相似文献   

13.
性别平等是实现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特征.和谐家庭应是保障男女人格尊严、人生价值、权利地位、家庭责任及生存和发展机会的平等基础上的新型有序状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我国家庭领域基本得到贯彻,但是当今家庭仍然存在一些性别不平等现象.实现基于性别平等的家庭和谐的社会途径是提高女性家庭经济地位、建设先进性别文化和进一步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  相似文献   

14.
士心 《天风》2006,(7):18-19
我们必须首先要与家人和谐,夫妻相爱,家庭和睦,和谐的家庭正是构成和谐社会的细胞。第二我们要与邻人和谐,消除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咫尺天涯”,达到人人和谐的美好境地。  相似文献   

15.
和谐是人类普遍的追求,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宗教也不例外,尤其是以"和平"为宗旨的伊斯兰教。"伊斯兰"阿拉伯  相似文献   

16.
清代家庭的同居共财的生活状态,决定了清代人的基本家庭道德观念和根本的道德选择就是以家庭利益和家庭和谐为目的。在清代人看来,家庭利益的保证就是重视忠孝,家庭和谐的前提就是处理好亲子关系、夫妇关系和长幼关系。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兄友弟恭、长幼互爱的道德原则并未被清代人所严格地遵循,清代家庭道德生活出现了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变化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17.
高祖权 《天风》2002,(7):61-61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和谐与美满的婚姻,但是很多的婚姻并不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和谐与美满。理想的伊甸园式的生活模式,应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最完美的伴侣,但是理想终究是理想,有时候往往一些突如其来的因素和事实还会对某些脆弱的婚姻构成冲击。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家庭中要求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发言权,“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模式也不再是新鲜事。而且文化程度越高,年龄越小的夫  相似文献   

18.
胡雪峰 《法音》2019,(10):58-59
正当前,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之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需要共同维护的全球性利益日益增多,需要携手解决的全球性挑战更趋复杂。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以实际行动,不断践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大国道义与担当。运用尊重包容、和谐共生的世界情怀,以新时代民众福祉为依归,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肩负起创造世界和平发展美好愿景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定和谐目标倡和谐意识行和谐育人———家庭绿色教育观初探法国启蒙主义者卢梭指出:“一切社会中最古老的而又唯一自然的社会是家庭。”(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页)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步,家庭教育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属于重性精神病,在世界人口中的患病率约为1%,其特点是病程迁延,治疗进展缓慢,且复发率以及病残率均相对较高.它是一类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精神障碍,社会心理因素(尤其是家庭关系)在其发病、转归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精神分裂症家庭特点的研究,推动了家庭治疗的发展,也增加了帮助患者全面康复的治疗手段.结构式家庭治疗假设家庭中被标定的个体的问题与家庭的动力和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改变家庭的动力及其组织过程,可改变个人及家庭,可以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中,并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